蘇州捏像

蘇州捏像

蘇州捏像,也稱“塑真”,俗呼“捏相”。

命名

也稱“塑真”,俗呼“捏相”。

歷史溯源

清代康熙、乾隆(十七、八世紀)時盛極一時。捏像用虎丘所產。清顧祿《桐橋倚棹錄》:“虎邱有一處泥最潤,俗稱滋泥,凡為上細沢人、大小絹人塑頭必用此處之泥,謂之虎邱頭;塑真,尤必用此泥。”捏時,眼不觀手,面朝對方端詳一下,掌握面目特點,後用一泥丸藏袖內,邊捏邊談,少頃即成。乾隆三十四年(1769)濼州常輝撰《蘭舫筆記》:“少焉而像成矣,出視之,即其人也,其有皺文疤痣,桑子者分毫無差,惟鬚髮另著焉。”捏像分兩種:一種捏了頭加上鬚髮,塗以色彩,然後再裝身手,肢體以木為之,手足皆活動,謂之落膝骱。冬夏衣服,隨意更換;另一種把像捏成後不裝身軀,一般不上彩,有的鬚髮也用泥捏出,不另裝配,這種捏像多作為案頭欣賞品。蘇州捏像現已失傳,江蘇省博物館尚藏有一大批清代蘇州捏像,形像逼真傳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