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曲

薌曲

中國福建曲種。流行於福建南部沿海一帶,20世紀20年代末,台灣歌仔回流到閩南以後,以漳州(薌城)為中心,吸取了錦歌、南詞、潮曲的音樂素材發展而成,故曾名改良歌仔。由於薌曲形式簡便,易於傳唱,受到沿海一帶碼頭工人、建築工人及城鎮居民的喜愛,廈門市就有40多個業餘歌仔館,龍海城鄉有200多處歌仔陣。薌曲的傳統曲目主要來自錦歌、歌仔和南曲;新創作的曲目有《骨肉情深》、《人民眼睛亮堂堂》等,1958年曾出版了《薌曲選集》和薌曲唱本。

簡介

薌曲薌曲
《人民眼睛亮堂堂》表演
福建曲種。流傳於福建南部沿海一帶。20世紀20年代末期,台灣歌仔回流到閩南以後,以漳州(薌城)為演唱基地,吸取了錦歌、南詞、潮曲的音樂素材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曲藝形式。後流傳到廈門、同安等地。開始稱為“改良仔調”,受到沿海一帶碼頭工人、建築工人和城鎮居民的喜愛。廈門市有40多個業餘歌仔館,龍海城鄉共有200多處歌仔陣。後因主要形成於薌江流域,又不同於台灣歌仔調,遂定名為薌曲。50年代以來,由於薌曲形式,簡便易於傳唱,能及時反映現實生活,成為閩南地方主要的曲種,並衍變出同安的“荷葉唱”、廈門的“大廣弦說唱”等形式。新創作的作品有《骨肉情深》、《人民眼晴亮堂堂》等。傳統節目大多來自錦歌、歌仔和南曲。1958年曾出版《薌曲選集》和薌曲唱本。廈門、漳州龍海等地普遍組織了業餘薌曲興趣小組或研究社,開展傳藝、演唱和創作研究活動。

表演

薌曲消防隊
漳州龍海消防大隊迎來了一支義務宣傳隊伍,各式各樣的樂器熱鬧開場,“各位鄉親、各位同志、聽眾朋友,大家好……”,原來這是來自龍海薌劇團的老人曲藝隊正在表演薌曲清唱《防重於治保平安》,該劇本是以提高社區居民消防安全意識為出發點,將防火、滅火和逃生知識融於唱詞之內,用通俗易懂的本地戲曲宣傳消防知識。節奏鏗鏘有力,彈唱配合默契,這是龍海消防大隊深入開展“三基”工程建設、深化社區消防宣傳的一項重要舉措。此舉受到了龍海電視台新聞部的關注,特派記者對具有當地特色的消防宣傳進行全程拍攝。

據介紹,這支老人曲藝隊隊員大部分為退伍老幹部,最高年齡達78歲,年紀最小也有60歲,他們熱愛薌曲演唱,自編自演,平常每周三、周五都自發組織薌曲演唱。曲藝隊曾先後參加過解北社區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新農村建設等宣傳活動,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隊長郭海水已經是78高齡了,這次一聽到全省消防部隊“三基”工程建設推進會要在龍海舉行,十分激動地說消防安全真的很重要,當一名消防安全宣傳員,老有所為,是曲藝隊共同的心愿。他頂著烈日,一次次地來大隊配合薌曲劇本的創作。劇本《防重於治保全全》一敲定,老郭馬上召集老人曲藝隊按照劇本進行排練,僅兩天時間,薌曲清唱就能朗朗上口。12日下午他特意把曲藝隊拉到大隊來,先為大隊官兵獻上一場精彩的表演

龍海大隊領導看完表演後,對郭海水老人和曲藝隊熱情參與宣傳工作表示感謝。大隊長許志輝說:宣傳發動勝過千軍萬馬,始終把消防宣傳工作定格在消防事業的最前沿,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老人們有地方特色的薌曲表演,更貼近民眾,在社區內更能營造一種人人都來重視消防安全,人人都來保消防安全的社會大氛圍,感謝他們為創平安龍海,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的貢獻。

發展歷程

薌曲說唱前身是閩南話歌仔唱,是廈門民間流傳最廣、演唱最多的說唱。民國14~15年(1925~1926年),紀清標在廈禾大王宮邊組織“誼樂的”歌仔館,最早參加的成員有莊益三、陳瑞祥、吳泰山、邵江海、紀芋如等。此後,林文祥、陳瑞祥、吳泰山、邵江海等在後岸街組織“亦樂軒”歌仔館;台灣歌仔藝人溫紅塗也在局口街組織“平和社”歌仔館,演唱或傳唱歌仔。上述歌仔館成為廈門薌曲說唱的搖籃。
薌曲說唱的曲目、曲牌(曲調)源於南地區歌仔唱和歌仔戲、高甲戲、梨園戲、竹馬戲等戲曲部分曲牌(曲調),並吸收、融匯錦歌、南曲、南詞及山歌、民謠、小調等民間音樂,經過幾代民間藝人的演唱和創造,逐步豐富、完整而發展起來。薌曲說唱曲調靈活,鏇律優美,唱詞口語化。基本唱腔有大調(又稱倍思調)、七字仔調、雜碎小調、賣藥調(又稱江湖調)、雜念仔調、哭調、雜調等7種。主要樂器有六角弦、二弦、三弦、洞簫、殼仔弦、大廣弦、月琴、台灣笛仔等,有時還加上打擊樂。傳統曲目有《益春留傘》、《五娘思君》、《搭渡》、《金花投江》、《十八相送》、《三伯討藥》、《英台二十四拜》、《雪梅訓商輅》、《人心節節高》、《鈔票歌》、《安童買菜》、《李妙惠過五更》等。邵江海是早期著名的歌仔唱(薌曲說唱)藝術家,他擷取眾長,潛心鑽研,創造雜碎仔調。他用雜碎仔調演唱《人心節節高》、《鈔票歌》等曲目,富有地方韻味,十分動聽,令人讚不絕口。抗日戰爭勝利後,廈門各歌仔館幾乎都選用邵江海雜碎仔調創作的曲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廈門薌曲說唱不論在創作上還是演出上都興盛一時。吳福興作詞、吳慈院配曲演唱的薌曲表演唱《天堂在人間》,參加1958年廈門市民眾業餘文藝會演獲創作一等獎、演出一等獎,同年6月,其歌詞刊登在《紅旗》雜誌上;蘇中壽創作、蘇朝潤演唱的薌曲說唱《海防前線的建築工人》,參加1959年福建省職工曲藝調演;吳福興創作的《碧海丹心》參加1962年福建省職工曲藝調演獲優秀作品獎;陳樹碩創作的《美仁山牧歌》和張群芳創作的《六屍七命》薌曲說唱,參加1963年福建省民眾業餘文藝創作評獎;陳清平改編、林賜福演唱的薌曲說唱《飛兵奇襲沙家浜》,參加1974年福建省農村文藝匯演,並被選為匯報演出節目之一,該作品刊登在《福建文藝》1974年第3期。“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廈門曲藝工作者又創作一批優秀的薌曲說唱作品,其中有《碼頭工人懷念毛主席》、《骨肉情深》、《紅花該誰戴》、《梅園翠柏》、《願望》、《當歸》、《鄉情》、《團圓》、《唐山台灣根連根》等,成為20世紀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廈門曲藝舞台上經常演唱的曲目。

形式

薌曲台灣歌仔戲
漳州一帶被稱為歌仔陣的薌曲說唱,也不能簡單地劃歸到兩分法的鼓書類或曲牌類當中。薌曲說唱使用薌劇音樂演唱的一種說唱藝術。從淵源方面來看,薌曲說唱來源於台灣歌仔戲。其歷史淵源與兩分法當中的任何一種都是不同的。同時,薌曲說唱在音樂上既有板腔體的運用,也有曲牌體的運用。其曲牌聯綴的方式有套曲式的曲牌聯綴和集曲式的曲牌聯綴兩種方式。套曲式的曲牌聯綴通過聯綴形成調式、調性的對比。比如《英台哭墳》中的“十二拜”就運用了大哭調、小哭調、江西哭、宜蘭哭、江西哭、瓊花哭、望春調、孤鴻、鳳凰哭、台灣四哭、“柴排韻”等曲牌的連線,形成了曲調的豐富變化以及調式色彩的轉換,很好地表現了曲目的內容。集曲式的曲牌聯綴方式是其他曲藝音樂當中較為少見的一種方式。它不是套曲式的整曲聯綴,而是選其中的樂句進行聯綴,並且通過調式、調性的轉換,表達起伏跌宕的感情。經常將不同調式的不同曲牌的曲調片斷聯綴起來演唱。薌曲說唱的雜碎調有快板、中板、慢板、散板和流水板等多種板式變化。甚至還有運用滾調手法的實例,比如《討學錢》中的“買藥仔滾調”因此,薌曲說唱也運用了板腔體體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