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

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鹹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鹹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文宗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同治生母,18351129-19081115)-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文宗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同治生母,18351129-19081115)-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孝欽顯皇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葉赫那拉氏,名杏貞,滿洲鑲藍旗人。戶部員外郎吉朗阿(遺下銀兩虧空,離開人世)之曾孫女,刑部山東司郎中景瑞之孫女(道光二十七年,因沒能按時退賠其父吉朗阿在戶部任職時的虧空銀兩而被革職),山西歸化城副都統惠顯之外孫女,安徽徽寧池太廣兵備道惠徵之女,母富察氏。

生於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

鹹豐元年(1851)中選秀女,鹹豐二年五月初九(1852年6月26日)入宮,封蘭貴人,年18歲,居儲秀宮。四年十一月二十六(1855年1月14日),晉懿嬪。六年三月庚辰二十三未時生皇長子載淳(1856.4.27-1875.1.12),次日晉懿妃,十二月行冊封禮。七年(1857)正月晉懿貴妃,十二月行冊封禮。十年(1860)八月,從幸熱河。

十一年(1861)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九月還宮,十一月乙酉朔初一(12月2日),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僅27歲。同治元年(1862)四月上徽號:慈禧皇太后。是時,孝欽、孝貞兩宮並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以別之。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十月,因為同治皇帝載淳大婚,慈禧又加上徽號“端佑”二字。同治十二年(1873)二月,歸政於穆宗,隨即載淳親政,慈禧的徽號又加上“康頤”二字。十三年十一月十五(1874年12月23日)(初十病痘,復訓政)生病,寫下“朕於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西太后“調護朕躬,無微不至,並荷慈懷曲體俯充,將內外各衙門章奏代為披覽裁定,朕心實深欣感。”因此決定給兩宮皇太后各加上徽號兩字。十二月初五穆宗崩,德宗即位,復聽政。

光緒二年(1876年)七月,因新皇帝即位,兩個太后繼續垂簾聽政,連同上次給兩太后各上的徽號,一共四字。慈禧的號上又加了“昭豫莊誠”。六年(1880),太后不豫,上命諸督撫薦醫治疾,八年(1882),疾愈。十三年(1887)正月,德宗親政,後仍訓政。光緒十五年二月初三(1889年3月4日),因為光緒帝大婚並歸政,徽號上又加了“壽恭”二字。三月,光緒親政,又加上“欽獻”二字。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因慈禧六十大壽到了,所以又加上了“崇熙”二字。二十四年八月初八(1898年9月23日),復訓政,世謂之戊戌政變。二十五年(1899)十一月,隱謀廢立,尋怵於人言不果。二十六年(1900)五月,義和拳入京師。七月,八國聯軍陷京師,後奔太原,鏇奔西安。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德宗奉之還京師。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1908年11月14日)病崩,溥儀繼位,慈禧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而誰也沒想到的是,溥儀繼位的第一天,慈禧就死了,史書曰“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上疾益增劇。壬申,太后命授醇親王載灃攝政王。癸酉,上崩於瀛台。太后定策立宣統皇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甲戌,太后崩”。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1908年11月15日)因痢疾薨,年74歲。十月二十六(11月19日)上尊謚,決定原徽號的十六字不動,並按照大清的慣例,前面加上“孝欽”、後面加上“配天興聖顯皇后”為諡號。

宣統元年十月初四(1909年11月16日)巳時葬昌瑞山南麓偏西之定陵東普陀峪,曰定東陵。付太廟。全謚: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生平簡介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油畫

葉赫那拉氏於鹹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後冊封懿嬪。1856年3月,生下鹹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詔晉封懿妃。未幾又晉封懿貴妃。由於鹹豐帝體弱多病,內憂外患又讓他心力交瘁,他逐漸變得懶惰,懿貴妃工於書法,於是鹹豐帝時常口授讓懿貴妃代筆批閱奏章,使慈禧有機會接觸政治。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前,她隨鹹豐帝,和皇子載淳逃往熱河。1861年8月鹹豐帝在熱河去世,由於皇子載淳只有6歲,鹹豐帝臨終前將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等八人任命為顧命大臣,又給皇后和懿貴妃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希望他們相互牽制。

鹹豐帝死後,皇子載淳即位,定年號“祺祥”她與皇后鈕祜祿氏(慈安太后)並尊為皇太后。顧命八大臣企圖專權,權力欲極強的慈禧非常不滿,於是聯合在京主持和談的鹹豐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利用帝後和鹹豐帝的梓宮回京的機會發動辛酉政變,設計逮捕了八大臣,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其他人革職,粉碎了八大臣勢力。奕訢被封為議政王,1861年12月2日,兩宮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並改年號為“同治”。

執政初期她在議政王奕訢的輔佐下,整飭吏治;重用漢臣;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地主武裝,又在列強支持下,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起義,緩解了清王朝的統治危機,使清王朝得到暫時穩定。出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她又重用洋務派,以“自強”和“求富”的方針,發展一些軍用,民用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客觀上對中國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是由於慈禧對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之甚少,她也作出很多愚蠢的決定,阻礙了洋務運動的進行;再有,當改革可能損害她的統治時,她又支持頑固派對洋務派進行牽制,以加強集權。這一時期,國內起義被平定;兩次鴉片戰爭暫時滿足了列強的貪慾,外交上沒有吃大虧;洋務運動後清王朝的軍事實力有所提高,工商業有了初步發展;被清朝統治階級稱為“同治中興”。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

同治十一年(1872年),載淳已17歲,慈禧不得已為他選後,次年,兩宮太后撤簾歸政。但同治帝親政後仍難擺脫慈禧的干預。慈禧為了享樂,授意同治帝修繕圓明園以供其居住,同治帝也想趁機讓太后離宮居住以擺脫母后干預。然而當時財政緊缺,圓明園又殘毀嚴重,修復耗資甚巨,同治帝堅持開工,引起奕訢等王公大臣多人反對,同治帝竟將他們全部革職。慈禧出面制止了同治帝這一荒唐決定。

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兼外甥4歲的載湉為帝,改年號為“光緒”,兩太后再次垂簾聽政。

1865年—1870年中亞浩罕汗國侵略者阿古柏侵入並且竊據了新疆大部分地區;1871年,沙俄出兵占領伊犁地區。1875年,慈禧採納陝甘總督左宗棠的建議,出兵新疆,清軍於1878年1月收復新疆。1881年,中俄通過談判,中國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區。

1881年4月8日慈安暴亡,卒年45歲,有人認為是慈禧所害;從此慈禧實現一宮獨裁。

1883年—1885年爆發了中法戰爭,雙方在軍事上互有勝負,但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卻主張“乘勝即收”,與法國簽定了《中法新約》,又使法國獲得了不少侵略利益。戰爭之初慈禧借戰事不利,把責任推給以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大臣,將他們全部革職,史稱“甲申易樞”,從此慈禧完全掌控了朝政。

1889年2月,光緒大婚,名義上由光緒帝親政,慈禧又訓政了數年。在訓政結束後,朝內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上(光緒帝)事太后謹,朝廷大政,必請命乃行”,光緒帝實際居於傀儡地位。

慈禧扮觀音慈禧扮觀音

1894年,慈禧六十壽辰,擬“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園,路所經,設彩棚經壇,舉行慶典”。挪海軍經費,繕修頤和園,布置點景,廣收貢獻。是年,適逢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光緒主戰,慈禧亦主戰,“不準有示弱語”。但是,當有人提出停止頤和園工程,停辦景點,移作軍費的時候,慈禧卻大發雷霆,說出了:“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的話。後來,清軍在朝鮮戰場上接連失利,北洋水師在黃海之戰中又遭受嚴重挫折。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六旬慶典,慈禧希望外國出面干涉,儘快結束戰爭。她支持李鴻章避戰求和的方針,以各種藉口,打擊以光緒為首的主戰派。由於形勢日益緊張,面對朝野上下的重重壓力,她無法再一意孤行,大擺排場,她不得不改變原來的計畫,縮減了生日慶典的規模,在金州、大連相繼陷落,旅順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慈禧在紫禁城內的寧壽宮度過了她的60歲生日。次年2月7日,威海衛日艦及炮台夾攻劉公島,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海陸兩個戰場均糟失敗,以慈禧為首的投降派下定決心向日本求和,3月,慈禧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屈辱的條約《馬關條約》,中國放棄對朝鮮宗主國地位;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後以銀3000萬兩贖回),台灣,澎湖列島;開放4個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礦設廠。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殖民地化進程。

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為了救亡圖存,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維新變法運動,慈禧希望強國但又擔心光緒會借變法脫離她的控制。對於變法慈禧最初表示支持,但她隨後把軍權,用人權都抓在自己手中,1898年6月光緒發布帝“明定國是上諭”(即《明定國是詔》),實行變法。光緒帝的變法觸動了滿洲貴族,和眾多封建官僚的利益,他們聚集起來,竭力反對變法,慈禧最後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帝,殺害了譚嗣同等六人,扼殺了“百日維新”運動。

孝欽顯皇后孝欽顯皇后

19世紀末,中國北方興起義和團運動,慈禧最初主剿,但鎮壓屢屢失敗,義和團迅猛發展並進入北京。慈禧希望剿撫並用,區別對待義和團,但列強要求清政府完全剿滅義和團,並且不顧清政府的反對,堅持調兵進京。慈禧素來對洋人不滿,於是產生了利用義和團對抗列強的想法,當她看到一份所謂的“洋人照會”,要勒令她歸政,更是忍無可忍,對列強宣戰。但是,慈禧的決定,遭到了劉坤一、張之洞等地方督撫的反對。他們聯名電奏清廷,力主剿團乞和。並與列強訂立條約,實行“東南互保”。慈禧的決心開始動搖。她一方面要求各省將軍督撫認真布置戰守事宜,繼續利用義和團圍攻使館、抗擊八國聯軍。另一方面,她令榮祿前往使館慰問各國使臣;又分别致國書於俄、英、日、德、美、法等國元首,請他們出面“排難解紛”、“挽回時局”。將兩廣總督李鴻章調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準備與列強談判。但是,八國聯軍並沒有停止進攻。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帶著光緒帝倉皇出逃北京。令奕劻、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列強進行談判。把戰爭的責任推到義和團身上,下令對義和團“痛加剿除”。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議和大綱》,並發布上諭,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1901年9月7日與11個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條約》,規定賠款4.5億兩,懲辦主戰官員,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線所有炮台等。1902年初,慈禧與光緒帝回到北京。從此之後,慈禧“惕於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至此,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確立。

聖母皇太后聖母皇太后

為了維持統治,改變自身守舊無能形象,慈禧太后在“西狩”期間就宣布實行“新政”,進行經濟,軍事,教育,官制等方面的改革,但改革的目的決定了改革不徹底,同時清政府的腐敗使許多改革措施在實施時也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1904年,日本與沙俄為了侵占中國東北和朝鮮,爆發了日俄戰爭,戰場正是在中國東北,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竟然宣布“中立”,使中國主權再一次被嚴重踐踏;東北人民遭受巨大苦難。日俄戰爭的結果是日本戰勝了沙俄,國內人們普遍意識到君主立憲優於君主專制,要求清政府進行憲政改革;與此同時,國內革命運動也愈發高漲,為了維持統治,慈禧不得不作出要立憲的姿態,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又宣布預備立憲,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內容仿照德國和日本的憲法,維護皇帝的“君上大權”,過渡期更長達9年,事實證明,預備立憲只是一場騙局。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死。她命立醇親王載灃子、年僅3歲的溥儀為帝,年號宣統。次日,慈禧病死,年七十四,葬於河北遵化定東陵。

大事記

慈禧皇太后慈禧皇太后

1851年5月,選秀入宮,賜號懿貴人(但經常被稱作為蘭貴人)。
1854年,晉懿嬪。(清制後宮地位共分九級,依序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秀女)
1856年,生皇子載淳(後來的同治皇帝),當日晉懿妃。
1857年,晉懿貴妃。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鹹豐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禍承德避暑山莊,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與聯軍議和。
1861年,鹹豐皇帝駕崩,皇子載淳繼位,以皇帝生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八月,在恭親王奕訢支持下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殺肅順等八大臣,成功奪權,垂簾聽政。
1862年,同治皇帝對聖母皇太后晉徽號“慈禧”。
1865年,罷議政王奕訢職務,遭洋人、宗室、大臣疑問,鏇又復職,但是對奕訢開始有所戒備。
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因其無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位(即後來的光緒皇帝)。
1888年,光緒帝大婚,翌年親政;慈禧繼續“訓政”。
1894年,皇太后六十大壽慶典;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致使在甲午戰爭戰敗。
1898年,因光緒皇帝發起戊戌變法,皇太后與守舊派大臣恐影響其勢力,聯合發動戊戌政變,殺六君子、囚光緒,後重行訓政。
1900年,因義和團發起庚子拳亂,導致列強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帝後被迫離京,前往西安避禍。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兩宮迴鑾;皇太后及皇帝下詔罪己、行庚子新政
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後一天,皇太后於11月15日下午五時病逝,後葬於定東陵;大行皇帝無嗣,由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繼位(即後來的宣統皇帝)。
按定東陵神牌上記載,皇太后葉赫納拉氏生前死後得到的諡號全稱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謚字23字,連皇后共25字,諡號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后,及孝德與孝貞兩位正宮皇后,為清代皇后中之最。
1928年,軍閥孫殿英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盜掘了金碧輝煌,極盡奢華的慈禧定東陵,並盜挖慈禧臨終時口含大如雞蛋夜明珠一粒(夜明珠在宮內是太監裝飾品)。溥儀在回憶錄里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盜事,並改饋贈給某位民初權貴夫人(宋美齡),讓他耿耿於懷。

關於名字

民間傳說或影視作品,一般稱慈禧太后為蘭兒或玉蘭。可能是因為慈禧進宮後的第一個封號為“蘭貴人”,很多小說筆記誤以為“蘭兒”是她的乳名,實則不然。據慈禧家族後人葉赫那拉·根正稱,慈禧的乳名實際上叫“杏兒姑”,“姑”是滿人對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稱呼,而“杏兒”的名字則是因為當時家中庭院種有幾顆白杏樹,由此,慈禧的爺爺給她起了個大名叫“杏貞”,小名“杏兒”,取義“忠貞”之意。至於鹹豐皇帝初封杏貞姑娘為蘭貴人,大概是因為鹹豐最喜歡玉蘭花,因此給她這樣一個封號。根據葉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記載,慈禧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

葉赫納拉氏的起源據葉赫那拉·根正說:“關於葉赫那拉氏的起源,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元末明初時,已在葉赫河建立了葉赫城的葉赫那拉氏家族與愛新覺羅氏家族發生了一場戰爭,當時,愛新覺羅家族的頭領為了使葉赫那拉氏臣服,就指著大地說道:‘我們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愛新覺羅就是金子的意思)!’而葉赫那拉的首領聽了一陣大笑,他指著天上的太陽說道:‘金子算什麼,我們姓它!’葉赫那拉氏最後打敗了愛新覺羅,成為當時東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據史料記載:葉赫那拉氏是滿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較早的姓氏之一。葉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時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墾達爾漢,原姓土默特。葉赫那拉氏的始祖,原來是蒙古人到扈倫部,他招贅在那裡,那拉的意思就是愛,他領有其地,並成為一國,因為他的國是在葉赫的河邊建立的城市,所以叫葉赫那拉氏。葉赫那拉氏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其中也先後出過許多文豪武將,如歷來被譽為“清初學人第一”的滿族傑出文人納蘭性德就姓葉赫那拉。但真正使葉赫那拉揚名天下的,當屬葉赫那拉氏的三位皇后。

身世傳說

有民間傳說慈禧不是滿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征。關於慈禧的身世,除北京說外還有五種說法:(1)甘肅蘭州,(2)浙江乍浦,(3)內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蕪湖,(5)山西長治。

山西長治當地傳說:說慈禧為漢人,是惠征出錢買的女兒來頂替自家的女兒。慈禧原是山西省潞安府(今長治市)長治縣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兒,名叫王小慊,4歲時因家道貧寒,被賣給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姓宋,名齡娥。到了11歲,宋家遭到不幸,她又被轉賣給潞安府(今長治市)知府惠征做丫頭。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發現齡娥兩腳各長一個瘊子,認為她有福相,就收她作干女兒,改姓葉赫那拉氏,取名玉蘭。後來玉蘭被選入宮,成了蘭貴妃。說慈禧是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王姓家譜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一直續譜到現代。王氏家譜上更寫著:“王小慊後來成為慈禧太后”。(2)當地還傳說:在西坡村外邊的山腳下,還有據說是慈禧生母的墳。墳前有碑,原來是木牌,後來豎立石碑。說慈禧是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在上秦村里至今保存著一處娘娘院,是慈禧入宮前住過的院落。(2)在宋家的炕上曾刨出了當年慈禧給宋家寫的家信等,她娘家六代侄孫還保存著這封信。(3)在上秦村居住的宋家老人說:“慈禧太后是咱家的。”為此,宋家曾聯名寫信,要求政府調查澄清這件事。上面的傳說,有文有物,具體生動。長治地方眾口一詞,畫押證明,說慈禧是長治人。長治市還為此專門成立“慈禧童年研究會”。但其實這些都缺乏證據。

那封信後也經過鑑定,非慈禧的筆跡,而且不是原件,亦是破爛不堪,大打史實折扣。傳說也只是傳說而已。慈禧確實為滿洲鑲藍旗人,玉牒明確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征之女”。

關於徽號

慈禧慈禧

清朝一直沿用中原歷代宮廷的舊制,也有上尊號、徽號、諡號的規定。

在新皇帝登基時尊稱母親為母后(指皇太后),帝母(新帝的生母)為皇太后,即母后皇太后和聖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的地位相對更高,這就是上尊號。另外,遇到朝廷大慶的日子,還要給皇太后在尊稱上在加一些美好的辭彙,稱徽號,一般每次加兩字。死後用生前的徽號再加上幾個字成為這個人的諡號。

1862年(同治元年),上徽號“慈禧”;
1872年(同治十一年),因為同治皇帝大婚,上徽號“端佑”;
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載淳親政,上徽號“康頤”;
1874年(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為遇到“天花之喜”,而兩宮太后“調護朕躬,無微不至”,“朕心實深欣感”,決定為兩宮皇太后上徽號,但二十天后同治駕崩,上徽號儀式沒能進行;
1876年(光緒二年),光緒帝即位,連同上次給兩太后各上的徽號,一共四字。慈禧的徽號由此又加上了“昭豫莊誠”;
1889年(光緒十五年),光緒皇帝大婚,上徽號“壽恭”;
1889年(光緒十五年),光緒皇帝親政,上徽號“欽獻”;
1894年(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上徽號“崇熙”;
1908年,慈禧病逝,按照大清慣例,前面加上“孝欽”,後面加上“配天興聖顯皇后”為諡號。即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共二十五個字。

評價

正面評價

慈禧油畫慈禧油畫

慈禧是帝制時代中國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聰明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清廷的絕對權威。
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為因應自鴉片戰爭以來,來自歐美列強的挑戰,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等民間反抗勢力,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在洋務自強運動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內部反叛勢力,在帝國體制下維繫中國相對穩定的局面,並且建設近代化陸海軍軍備,造就“同治中興”的氣象。
也有人開始認為,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實非常高明,百日維新改革速度過快,根本只是一場鬧劇,不可能成功。
在庚子年一場大禍之後,慈禧皇太后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庚子後新政牽涉多端,其中犖犖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舉以新式教育,甚至立憲準備。社會改革方面,顯著者有:禁止婦女纏足等。
總結慈禧執政四十八年中,對於政務掌握相當嚴格,即使在病中亦然。在她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一直勉力維繫並且牢牢掌控著中央集權帝國的局面,中國因得免於陷入割據亂局。
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襲“承恩公”一虛爵外,並無家人能幹涉朝政。相對當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歪風,慈禧於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

負面評價

個人的人格方面,從宮廷鬥爭中奪得政權,慈禧太后素有殘忍和狡詐之名。1861年,鹹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甫成為皇太后的葉赫納拉氏,聯合恭親王奕訢等皇室近支,發動政變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為首,實際以能臣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奪得政權,並將其中三位(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後為建立及維繫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極為高壓嚴峻。
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許多人對慈禧皇太后當政的結果做出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並成功阻止法軍登入台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慈禧皇太后雖然政治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滿清的對中國的統治。以上列舉的數次喪權辱國的戰爭結果,並非一定如此,其中鎮南關大捷後的乙酉清法戰爭以及中日甲午戰爭都是繼續戰爭比接受議和的恥辱條件要更加有利,但繼續戰爭的結果雖然會在乙酉時擊敗當時國內一片混亂的法國,或在甲午時拖垮當時國力即將窮盡的日本,使中華民族有個更好的結果,卻很可能會讓滿清中央政府因為持久戰亂而失去權威垮台。慈禧皇太后的選擇,一直是議和接受恥辱,這在體現其政治之幹練的同時,也多次惡化了近代中國的前途。
甲午戰敗之源

慈禧與各國公使夫人合影慈禧與各國公使夫人合影

在“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鋪張浪費,以及對於國際時局缺乏認識,允稱導致甲午戰爭戰敗的原因之一。其中最顯著的事例為花費巨資擴建頤和園用以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給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國家財政帶來無建設性的負擔。修建頤和園是光緒為討好慈禧所為,有部分原因是讓慈禧頤養天年還政於光緒。所用款項和海軍軍費衝突,使北洋海軍無法購買已訂購的快速巡洋艦(後被日本買去成為“吉野號”,此艦後擊沉“致遠號”,在甲午海戰中有決定作用,但此為野史,不足信),並且導致北洋海軍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的連續數年經費嚴重不足。1882年,日本海軍還只是魚雷艇和二千噸以下的近海鐵甲艦為主,無大型鐵甲巡洋艦。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擴軍計畫,意圖超過北洋海軍。1886年,法國海軍工程師白勞易(Louis-Émile Bertin)受僱建造4700噸級大型鐵甲巡洋艦“松島號”和“厳島號”。1890年時,中國北洋艦隊的總排水量為27000噸,而日本海軍的總排水量在17000噸以上。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艦隊總排水量為72000噸,並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艦艇。相反,北洋艦隊自1888年正式成立後,再未添加任何船隻。1891年後,又停購槍炮彈藥,後來海軍軍費挪用修了慈禧的頤和園。甚至在戰敗簽約、割地賠款之後,1895年,又大興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個工程長達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雖成為清代最豪華獨特的皇家陵寢,然而耗資巨大,放在清季國事日非的歷史脈絡下加以檢視,更突顯出慈禧皇太后重視個人虛榮以及清廷威儀,甚於國家興衰的貴族心態。
阻礙維新變法

許多批評者謂,慈禧皇太后對於李鴻章等漢臣的重用,以及對於洋務運動的接受,均乃出於維繫清廷統治的現實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慈禧皇太后表面上雖讓光緒皇帝於1894年起親政,並容許皇帝及一班主張維新的臣僚在1898年實施變法,實際上對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卻從未放鬆。終於,帝後兩黨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一場帝黨方面倉皇籌劃的流產政變中爆發;皇太后大權在握,在守舊派親貴朝臣以及近畿軍權的支持下,順勢從皇帝手中收回政權,實際上等於後黨政變成功。於是,史稱百日維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實驗,尚未及實施,即嘎然中止;嗣後朝政愈趨保守,對於當時中國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強大的阻力。

慈禧遊園慈禧遊園

根據雷家聖《力挽狂瀾:戊戌政變新探》一書指出:戊戌變法期間,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至中國訪問。當時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向變法派領袖康有為建議,要求清朝方面聘請伊藤為顧問,甚至付以事權。於是變法派官員在伊藤抵華後,紛紛上書請求重用伊藤,引起保守派官員的警惕。保守派官員楊崇伊甚至密奏慈禧太后:“風聞東洋故相伊藤博文,將專政柄。伊藤果用,則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人。”這種激烈的言論,促使慈禧太后在9月19日(八月初四)由頤和園回到紫禁城,意欲了解光緒皇帝對伊藤有何看法。
不過,伊藤與李提摩太又向康有為提議“中美英日合邦”。於是,在康有為的授意下,變法派官員楊深秀於9月20日(八月初五)上書光緒皇帝:“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另一變法派官員宋伯魯也於9月21日(八月初六)上書言道:“渠(李提摩太)之來也,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別練兵若干營,以資禦侮。…今擬請皇上速簡通達外務、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學士李鴻章者,往見該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與之商酌辦法。”儼然欲將中國軍事、財稅、外交的國家大權,交於外人之手。慈禧太后於9月19日(八月初四)返回紫禁城後,於9月20至21日獲知此事,驚覺事態嚴重,才當機立斷髮動政變,重新訓政,結束了戊戌變法。此一新發現,打破了以往對戊戌政變的解釋,使得戊戌時期正反兩方人物的歷史評價,都有重新加以商榷討論之必要。
辛丑和約之源

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皇太后排斥維新改革,並寵信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甚至考慮撤換光緒皇帝;載漪之子溥俊因而被立為大阿哥,實同儲君,然因忌憚光緒皇帝為歐美日列強一致支持,不敢驟廢。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後。順此,朝中形勢乃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的朝臣之局。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仇外起家的“義和拳”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京畿,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慈禧皇太后雖未必相信拳民“神力護體”之說,亦未必不能洞悉端王奪權的陰謀,但出於本身對於外人反感的心理,且認為“民氣可用”,亦未嘗嚴令鎮壓拳民,終於釀成拳民殘殺“教民”、攻擊外人、殺死德日外交人員等事故,引起八國聯軍干涉之禍。慈禧皇太后又誤信各國欲迫其退位的假情報,負氣殘殺主張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大臣,並率爾對多國宣戰,至此大勢乃全無轉圜餘地。聯軍入京,禍及華北多省,帝後西狩,終以締結辛丑和約解決;和約規定懲辦禍首、謝罪賠款、使館區駐軍、軍備限制等,並造成日俄軍隊長駐滿洲的局面,中國的主權以及清帝國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損失。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慈禧皇太后諸般考量均以個人權位為重,結果嚴重損害國家利權以及無辜人民生計,堪稱其主政期間最大的過失。締結辛丑和約後慈禧發布“罪已詔”,詔中對列強的“寬大”處理表示感激:“今茲議約,不侵我主權,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後追思,慚憤交集。”又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此話成為後世指責其賣國之名言。

葉赫那拉·杏貞葉赫那拉·杏貞

光緒之死

1908年秋光緒帝病逝於瀛台,年方三十八歲。因他比慈禧早死一日,故死因諸說紛紜,沒有歷史定論。傳聞他是由慈禧授意袁世凱所毒死(主因是慈禧病重時,曾猶豫對光緒帝要如何處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訊息透露給光緒帝知道,惟其近侍回報,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決意自己病終前,帝須先於自己命終,以免皇帝有再度親政、否定慈禧生前之布局的可能)。其實光緒有妃,妃有身孕,但皆因故為慈禧所賜死,遂長年無後。但根據官方紀錄,他是自然病死,光緒自少身體就很虛弱,常有疾病,再加上慈禧太后在心理上對他摧殘,其後又迫死了他最愛的珍妃,令他失去精神支柱、英年早逝。更有一說,是袁世凱親自進藥害死的,以避免日後光緒報他告密之仇,不過可能性極微。民國之後,據光緒帝的御醫透露,皇帝生前的確身體並不非常健康,主因是不見天日、身體欠運動心情不佳,導致飲食不正常,卻也無病重之跡象。
2008年11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鑑定中心、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清西陵文物管理處與中央電視台聯合召開記者會,發表“清光緒皇帝死因研究報告”,確定光緒是因為砒霜中毒而亡。至於對光緒下毒的兇手,目前仍待進一步調查。

傳說逸事

滅國傳說

傳說在清太祖努爾哈赤崛起的過程中,將敵對的海西女真葉赫部消滅,該部貝勒金台石臨死前發下的詛咒:“即使我葉赫族裡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將建州女真滅亡!”於是後來的滿清皇帝為了迴避此詛咒,均避免冊立葉赫部的女子為後。慈禧太后是葉赫部的後代,而清帝國在她的主政下邁向衰亡,因此有人說慈禧太后的出現正是葉赫部的詛咒應驗。由於皇太極的生母(努爾哈赤的側妃,被追尊為孝慈高皇后,享有開國皇后的地位)為葉赫部人,也有滿清“興於葉赫,亡於葉赫”之說。事實上,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世世代代都是姻親。努爾哈赤的繼母及許多妃子也都是葉赫那拉人氏。
在清朝時有一個世代傳說:葉赫那拉家世代出美女。孝慈高皇后是葉赫部首領楊吉努之女,14歲時(明萬曆16年)作為建州女真與葉赫女真結盟條件嫁與努爾哈赤,與努爾哈赤生活了15年,僅生下皇太極一子,29歲病逝。於清崇德元年被皇太極追謚為太祖高皇后。在孝慈與努爾哈赤共同生活的15年間,正是努爾哈赤積極向外擴張,統一女真各部,並收降一部納娶一妃的輝煌時期。努爾哈赤是用36年的時間統一蒙古與東北其他各部之後,最後才向葉赫那拉氏宣戰。原因有兩個:其一,葉赫那拉最強大;其二,葉赫那拉的汗是他的親舅舅,各守關的將領都是他的表哥、表弟,都是親人。當時,努爾哈赤領兵包圍葉赫城,但他沒有馬上宣戰,而是跪在城前三天三夜,請求葉赫那拉氏投降,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明朝政權。可是葉赫那拉家族認為,努爾哈赤是他們家的姑爺,你不聽我的指揮,還要聽你的,於理不合,堅決不同意。最後努爾哈赤下了一道令,凡是願意投降的,一律高官厚祿,凡是反抗的,我六親不認,一律屍首分家。努爾哈赤向葉赫那拉宣戰後,經過激烈的戰鬥,努爾哈赤最終殺進城裡,殺了幾萬人,而葉赫那拉氏的那些被包圍的首領也紛紛自殺,寧死不降,直到最後,老一代的都死了,剩下年輕的看到大勢已去,大勢所趨,才向努爾哈赤投降了。正是因為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著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為世仇,宮中后妃與秀女,不選葉赫那拉氏的傳說。

情感傳言

傳說清末重臣榮祿少年時代,與選秀入宮前之葉赫納拉氏為情侶,故當葉赫納拉氏成為皇太后並掌權之後,對於榮祿大力提拔,寵信有加。此說,見於前清宮中女官裕德齡原以英文出版、亦發行有中文版之小說體作品《愛戀紫禁城:慈禧私秘感情生活》,亦為台灣中視電視連續劇戲說慈禧所採用。

家族

兄弟

大弟 照祥
第一子 德善
二弟 桂祥
第一女 靜榮
第二女 靜芬(光緒皇后)
第三女 靜芳
第一子 德恆,字“健亭”
第一女 淑敏
第二女 淑琴
第一子 恩賢
第二子 德祺,字“壽芝”
第一女 希賢
第二女 希嬿
第一子 恩印
第二子 恩顯
第三子 恩民
第四子 恩植
三弟 福祥
第一子 德奎,字“文伯”
第一女 恩華
第二女 恩秀
第一子 恩銓
第二子 恩輝
第三子 恩耀
第四子 恩光

姊妹

婉貞(醇親王嫡妃)
第一子 載瀚
第二子 載湉(光緒帝
第三子 未命名
第四子 載洸
妹(慶親王奕劻二弟奕勛嫡妻)

《清史稿》后妃列傳

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廣太道惠徵女。鹹豐元年,後被選入宮,號懿貴人。四年,封懿嬪。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進懿妃。七年,進懿貴妃。十年,從幸熱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與孝貞皇后並尊為皇太后。
是時,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等以文宗遺命,稱“贊襄政務王大臣”,擅政,兩太后患之。御史董元醇請兩太后權理朝政,兩太后召載垣等入議,載垣等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簾,難之。侍郎勝保及大學士賈楨等疏繼至。恭親王奕留守京師,聞喪奔赴,兩太后為言載垣等擅政狀。九月,奉文宗喪還京師,即下詔罪載垣、端華、肅順,皆至死,並罷黜諸大臣預贊襄政務者。授奕議政王,以上旨命王大臣條上垂簾典禮。
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諭曰:“垂簾非所樂為,惟以時事多艱,王大臣等不能無所?承,是以姑允所請。俟皇帝典學有成,即行歸政。”自是,日召議政王、軍機大臣同入對。內外章奏,兩太后覽訖,王大臣擬旨,翌日進呈。閱定,兩太后以文宗賜同道堂小璽鈐識,仍以上旨頒示。鏇用御史徐啟文奏,令中外臣工於時事闕失,直言無隱;用御史鍾佩賢奏,諭崇節儉,重名器;用御史卞寶第奏,諭嚴賞罰,肅吏治,慎薦舉。命內直翰林輯前史帝王政治及母后垂簾事跡,可為法戒者,以進。同治初,寇亂未弭,兵連不解,兩太后同心求治,登進老成,倚任將帥,粵、捻蕩平,滇、隴漸定。十二年二月,歸政於穆宗。
十三年十二月,穆宗崩,太后定策立德宗,兩太后復垂簾聽政。諭曰:“今皇帝紹承大統,尚在沖齡,時事艱難,不得已垂簾聽政。萬幾綜理,宵旰不遑,矧當民生多蹙,各省水旱頻仍。中外臣工、九卿、科道有言事之責者,於用人行政,凡諸政事當舉,與時事有裨而又實能見施行者,詳細敷奏。至敦節儉,袪浮華,宜始自宮中,耳目玩好,浮麗紛華,一切不得上進。”“封疆大吏,當勤求閭閻疾苦,加意撫恤;清訟獄,勤緝捕。辦賑積穀,飭有司實力奉行;並當整飭營伍,修明武備,選任賢能牧令,與民休息。”用御史陳彝奏,黜南書房行走、侍講王慶祺;用御史孫鳳翔等奏,黜總管內務府大臣貴寶、文錫;又罪宮監之不法者,戍三人,杖四人。一時宮府整肅。
光緒五年,葬穆宗惠陵。吏部主事吳可讀從上陵,自殺,留疏乞降明旨,以將來大統歸穆宗嗣子。下大臣王議奏,王大臣等請毋庸議,尚書徐桐等,侍讀學士寶廷、黃體芳,司業張之洞,御史李端棻,皆別疏陳所見。諭曰:“我朝未明定儲位,可讀所請,與家法不合。皇帝受穆宗付託,將來慎選元良,纘承統緒,其繼大統者為穆宗嗣子,守祖宗之成憲,示天下以無私,皇帝必能善體此意也。”
六年,太后不豫,上命諸督撫薦醫治疾。八年,疾愈。孝貞皇后既崩,太后獨當國。十年,法蘭西侵越南。太后責恭親王奕等因循貽誤,罷之,更用禮親王世鐸等;並諭軍機處,遇緊要事件,與醇親王奕枻(校對者注1)商辦。庶子盛昱、錫珍,御史趙爾巽各疏言醇親王不宜參豫機務,諭曰:“自垂簾以來,揆度時勢,不能不用親籓進參機務。諭令奕枻與軍機大臣會商事件,本專指軍國重事,非概令與聞。奕枻再四懇辭,諭以俟皇帝親政,再降諭旨,始暫時奉命。此中委曲,諸臣不能盡知也。”是年,太后五十萬壽。
十一年,法蘭西約定。醇親王奕枻建議設海軍。十三年夏,命會同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巡閱海口,遣太監李蓮英從。蓮英侍太后,頗用事。御史硃一新以各直省水災,奏請修省,辭及蓮英。太后不懌,責一新覆奏。一新覆奏,言鴻章具舟迎王,王辭之,蓮英乘以行,遂使將吏迎者誤為王舟。太後詰王,王遂對曰:“無之。”遂黜一新。
太后命以次年正月歸政,醇親王奕枻及王大臣等奏請太后訓政數年,德宗亦力懇再三,太后乃許之。王大臣等條上訓政典禮,命如議行。請上徽號,堅不許。十五年,德宗行婚禮。二月己卯,太后歸政。御史屠仁守疏請太后歸政後,仍披覽章奏,裁決施行。太后不可,諭曰:“垂簾聽政,本萬不得已之舉。深宮遠鑒前代流弊,特飭及時歸政。歸政後,惟醇親王單銜具奏,暫須徑達。醇親王密陳:‘初裁大政,軍國重事,定省可以?承。’並非著為典常,使訓政永無底止。”因斥仁守乖謬,奪官。
同治間,穆宗議修圓明園,奉兩太后居之,事未行。德宗以萬壽山大報恩延壽寺,高宗奉孝聖憲皇后三次祝釐於此,命葺治,備太后臨幸,並更清漪園為頤和園,太后許之。既歸政,奉太后駐焉。歲十月十日,太后萬壽節,上率王大臣祝嘏,以為常。十六年,醇親王奕枻薨。二十年,日本侵朝鮮,以太后命,起恭親王奕。是年,太后六十萬壽,上請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間成例,自大內至園,蹕路所經,設彩棚經壇,舉行慶典。朝鮮軍事急,以太后命罷之。二十四年,恭親王奕薨。
上事太后謹,朝廷大政,必請命乃行。顧以國事日非,思變法救亡,太后意不謂然,積相左。上期以九月奉太后幸天津閱兵,訛言謂太后將勒兵廢上;又謂有謀圍頤和園劫太后者。八月丁亥,太后遽自頤和園還宮,復訓政。以上有疾,命居瀛台養?。二十五年十二月,立端郡王載漪子溥(左亻右雋)繼穆宗為皇子。
二十六年,義和拳事起,載漪等信其術,言於太后,謂為義民,縱令入京師,擊殺德意志使者克林德及日本使館書記,圍使館。德意志、奧大利亞、比利時、日斯巴尼亞、美利堅、法蘭西、英吉利、義大利、日本、和蘭、俄羅斯十國之師來侵。七月,逼京師。太后率上出自德勝門,道宣化、大同。八月,駐太原。九月,至西安。命慶親王奕劻、大學士總督李鴻章與各國議和。二十七年,各國約成。八月,上奉太后發西安。十月,駐開封。時端郡王載漪以庇義和拳得罪廢,溥(左亻右雋)以公銜出宮。十一月,還京師。上仍居瀛台養?。太后屢下詔:“母子一心,勵行新政。”三十二年七月,下詔預備立憲。
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上疾益增劇。壬申,太后命授醇親王載灃攝政王。癸酉,上崩於瀛台。太后定策立宣統皇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隆福寺。二年五月,御史潘敦儼因歲旱上言,請更定諡號,謂:“後崩在穆宗升遐百日內,道路傳聞,或稱傷悲致疾,或雲絕粒霣生,奇節不彰,何以慰在天之靈?何以副兆民之望?”太后以其言無據,斥為謬妄,奪官。五年三月,合葬惠陵,上謚。宣統加謚,曰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恭憲天彰聖毅皇后。

晚清三十人

晚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悲劇性的時代,但也是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時代。借用這些晚清外交的風雲人物,引導我們走進晚清,走進這些歷史人物的內心,去感受那場千年歷史的變局,以及帶給我們的歷史反思。

古代十大叱吒政壇的女人

政壇,從來就是男人們馳騁天下的一種方式,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業與追求。因為,政壇的寂寞與冷酷,只有男人貌似強大的心才能承受,女人,似乎沒有那份實力。不過,事情總有例外。有這樣一群女兒,不愛紅裝愛武裝,她們在政壇上馳騁,令男人也大為失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