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巴戟(水浸,去心)一兩(30g)、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切,焙)(60g)、五味子三兩(90g)、枸杞子(揀淨)四兩(120g)、甘菊花五兩(150g)。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空鹽酒送下。
功用
久服能夜看細書。
主治
眼目昏暗,視物不明,眵淚難開。
附方
名稱:甘菊花丸
組成:甘菊花、枸杞、熟地黃、乾山藥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食後各一服,溫水送下
主治:男子腎臟虛弱,眼目昏暗,或見黑花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一引《衛生家寶》
功用:明目,暖水髒,活血駐顏,壯筋骨
名稱:車前子丸
組成:車前子、羚羊角屑、防風、菟絲子、決明子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以溫水送下,夜臨臥再服
主治:眼目昏暗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功用:補肝明日
名稱:五倍丸
組成:紫巴戟、枸杞子、菊花、旋覆花、蕤仁
用法:上為末,用陳粟米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臨臥好茶送下。冷淚多、赤目、翳膜昏暗,可一兩服效。氣暈不睹物,可半劑
主治:肝腎久虛,眼目昏暗,冷淚多,赤目,生翳膜氣暈,不睹物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〇二
名稱:龍腦青葙丸
組成:龍腦、青葙子、人參、車前子、白茯苓、川芎、羌活、細辛、天麻、防風、石決明、黃芪、牛黃、旋覆花、麝香、曾青
用法:上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後煎羌活湯嚼下
主治:肝臟風虛,時多冷淚,眼目昏暗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名稱:四明丸
組成:川芎、天麻、半夏、桑螵蛸、旋覆花、羌活、藁本、天南星、青橘皮、附子
用法:上為末,用生牽牛三兩,熟牽牛三兩,杵取末二兩,與前藥末拌勻,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九,空心、臨臥鹽湯或米飲送下
主治:風毒氣上,眼目昏暗,及偏正頭疼,兩目漸覺細小;及有夾腦風疼,目風眼寒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〇七
名稱:四物五子丸
組成: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藥、覆盆子、枸杞子、地膚子、菟絲子、車前子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三十丸,鹽湯吞下
主治:心腎不足,眼目昏暗
出處:《醫方類聚》卷六十八引《澹寮》
功用:滋陰養水,略帶抑火
中藥方劑之J開頭類(一)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中藥j字部分方劑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