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尖魚

茅尖魚

茅尖魚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屬慈鯛科。體色青綠,體側從眼睛到尾鰭中央各有一條黑色縱帶,黑帶上方還有數十個圓形黑斑。性情兇猛、不能與其他品種魚混養。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中文名:茅尖魚

茅尖魚茅尖魚
拉丁學名:crenicichlalepidota

科屬:慈鯛科

產地:南美洲亞馬孫河流
水溫:26-28℃
硬度:軟水
Ph值:弱酸性

習性:性情兇猛、不能與其他品種魚混養

形態特徵

茅尖魚茅尖魚

該魚體格健壯,體色青綠,由頭到尾鰭有黑色的橫條紋,體表綴有銀粒似的色斑

體長40-60cm,圓筒形。體色青綠,體側從眼睛到尾鰭中央各有一條黑色縱帶,黑帶上方還有數十個圓形黑斑。頭尖,背鰭矮小但較長。

詳細介紹

茅尖魚茅尖魚
茅尖魚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屬慈鯛科,圓筒形。體色青綠,體側從眼睛到尾鰭中央各有一條黑色縱帶,黑帶上方還有數十個圓形黑斑。頭尖,背鰭矮小但較長。飼養水溫22-25℃,餌料有小活魚、魚肉、水蚯蚓等。性情兇猛,不可魚小型魚混養。繁殖水溫27-28℃,親魚性成熟8個月。雌魚色彩較深,選用平滑岩石大理石板作產巢。雌魚每次產卵500-600粒。在自然界主要棲息在水流湍急清澈的溪流中。不易飼養,養殖水體要求較大,否則,不易繁殖成功。

PH:7.0、H:8、T:24c、L:20cm、V:125L

喜歡小魚,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與同體形的混養

雌雄鑑別

雄魚色彩較深;雌魚體色略淺,腹部膨大。

飼養技術

飼養特點

茅尖魚茅尖魚的水族箱
飼養水溫22-25℃,水質弱酸性軟水,餌料以活食為主。

飼養方法

在飼養方面,原產地獨特的水域條件使它們需要一個硬度和酸鹼度較高的水質環境才能好好生活和繁殖,而在原產地以浮游生物、水草、藻類、蝸牛、小動物為主食的它們可以在水族箱裡的飼養中廣泛接收各種餌料。

在水族箱中飼養茅尖魚,只要注意將水質保持較高硬度以及pH值偏高鹼度,僅此而已。要營造高鹼度與高硬度的水質環境,可以選擇珊瑚砂作為底砂材質,這種由珊瑚或是貝殼碎片所組成的砂礫,主要的成份是碳酸鈣,因此在水中可以持續地釋放出增加水中鹼度與硬度的離子,並且對於緩衝水質的酸化有絕佳的能力。但是,這些活潑、好動的茅尖魚並不安份,它們極具挖掘底砂為巢穴的本領,它們會不斷的用銜住砂礫搬來搬去,會在水族箱底部的砂礫中挖出一個範圍很大、很深的凹穴,甚至還會持續的移動水族箱中的岩石、沉木、水草以及加熱器、過濾器的相關管線等等幾乎所有的造景材質,若要改善這種現象,建議飼養者可以一方面固定水族箱中的造景飾物或管線,一方面可以藉由選擇性的造景或植栽來改善。

在餌料選擇方面,除了餵飼活餌之外,還可以選擇很多人工餌料混合餵飼。

飼料投餵

茅尖魚的飼養,若水質處理好就已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主要問題就是飼料。目前,常用的鮮活餌料有水蚯蚓、水蚤,較為價高及有催熟作用的是血蟲(搖蚊幼蟲)和豐年蟲無節幼體及成體。比較方便的是人工飼料,有片狀和顆粒狀。

繁殖技術

繁殖特點

茅尖魚茅尖魚
親魚8個月可達性成熟。繁殖水溫26-27℃,水質弱酸性軟水。繁殖缸可用80厘米×40厘米×40厘米的水族箱,缸底放置石塊,並鋪底砂。親魚產卵結束後在旁守護,並不斷地用胸鰭拂動划水,仔魚游水後將親魚撈出。雌魚每次產卵500-600粒。在自然界主要棲息在水流湍急清澈的溪流中。不易飼養,養殖水體要求較大,否則,不易繁殖成功。

繁殖習性

茅尖魚是體外受精,卵生,繁殖習性較特殊。

1、自由選擇配偶。茅尖魚須自由選擇配偶,否則會發生搏鬥而咬傷身體。養殖者把性成熟的雌魚與雄魚選出十餘條,放入一個大的水族箱中,讓它們自由配對。經過數天的認識,即可發現一部分的魚總是雙雙一起遊動,並占據水族箱的一個地方,不讓其他個體靠近他們的領域。這表明自由配對已經成功。

2、魚卵產在石塊上。茅尖魚雖然不營巢產卵,但它們喜歡把卵產在池底或石塊上。因此在繁殖缸里應預先放入光滑的石塊。親魚選好產卵場後,以嘴把環境清乾淨。雌魚即游到石塊上產下一行卵(5—10粒),雄魚跟在後面對著卵射精液,如此多次,持續數小時,產卵結束。

3、親魚對後代關懷備至。產卵完後,親魚輪流用胸鰭對卵扇水,保持足夠的溶量。經過數晝夜的照顧,受精卵孵化成仔魚。親魚會將未受精的卵都吃掉,以免該卵腐敗而保持新鮮的水質。在孵卵與仔魚期間,親魚的性格也變得兇猛,不許其他魚靠近卵或仔魚群。如養殖者伸進繁殖缸的水中,親魚也會衝過來啃咬。

繁殖前的準備

茅尖魚茅尖魚
自己動手繁殖茅尖魚趣味無窮,但操辦起來也頗費事。首要的是要有一隻好的魚缸,一缸好的水,水中有個

備“一間”婚房

茅尖魚繁殖需要一隻專門的魚缸,產卵缸使用前刷淨、消毒,然後放入準備好的優質水,水位只要求l/2即可,缸底放入一些光滑的石塊。

備一缸好水

淨水先調節好硬度和酸鹼度,然後再用充氣泵充氣3-4天后使用。為了方便,可以用涼白開水按一定比例加入蒸餾水,再充氣2-3天后使用。

繁殖方法

以一雌一雄的配對方式,將兩尾親魚置於45-70公升的水族箱中,加上打氣和底板打氣的過濾器,即可穩定地控制其中的水質。若是能配合飼育一些諸如紅蟲或赤蟲(草蚊的幼蟲),更可促進親魚的成熟和補充抱所需的營養。

在水族箱中放入光滑的石塊,成為親魚清除並產卵的場所。將水族箱放置在較為僻靜的地方(或是以布幔加以遮掩),就可以靜待親魚自選配對產卵了。由於茅尖魚須自由選擇配偶。建議先將雌魚先放入水族箱中5-7天,先行適應占領領域,再將魚放入配對,會有較溫和的配對成果。

一旦產卵後,可以將石塊取出另置於淺盤或是水族箱中孵化,此時需要打氣和添加一些藥劑,防止受精卵受水黴菌一類的微生物侵犯而損失。在25-30℃的水溫下,經過5-9天的孵化期之後,就會見到類似小“蝌蚪”一般的小生命孵化出來。

幼魚管理

小魚剛剛孵化後不會自由的遊動,並且不會自己攝取食物,其生長的營養主要靠自身帶有的卵黃來維持,所以在

茅尖魚茅尖魚的水族箱
這個階段你根本不需要餵食。小魚大概需要2-3天才能學會自由遊動,並且已經將卵黃吸收乾淨,這時需要開始餵食了,最初期的食物主要以綠藻水(灰水)、煮熟的蛋黃水和剛剛孵化的豐年蟲為主。待長到7-8毫米時,可以適當加一些水蚤的幼蟲了(水蟲)。

小魚長到2周時就可以餵食水蟲和剁碎的蝦肉了,等到小魚長到2公分時就可以餵食紅線蟲(紅蟲、血蟲)、豐年蝦、剁碎的蝦肉和一些人工飼料了,不過餵食紅線蟲和豐年蝦比較好,小魚長得快而且不愛生病。等到再大一點長到2-3公分時(4-5周),小魚就可以可以餵人工漢堡、紅蟲、豐年蝦、剁碎的活餌。

小魚長到2-3個月,基本可以攝食所有的食物了,這時應注意保證小魚營養的均衡,建議增加一些不含色素的人工飼料。要注意及時清理魚缸中的糞便,保證水質的良好並且要減少魚缸中的飼養密度。

疾病及治療

病因

1、水質、水溫

茅尖魚對水體的理化指標有一定的適應範圍,如果單位水體中載魚量太多,生存的生態環境很惡劣,超過適應范

茅尖魚茅尖魚
圍,就可能生病。如不及時換水以及增加水的溶氧量,魚的排泄物分泌的過多,使二氧化碳增多,微生物及藻類浮植物生產過多,都可使水質惡化,溶氧量降低。茅尖魚長期在這種環境中生存,生理反應無法正常運作,則會體色暗淡,生長速度緩慢,嚴重時則會生病。水溫突然變動,溫差超過2度以上,以及水溫短時間內多變,或長時間水溫偏低,大大超過其所能適應的溫度時,茅尖魚就會被熱死或凍死。

2、飼餵不當

飼料營養成分不足,如長期投餵人工乾飼料,缺乏動物性餌料,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或者不能定時定量,饑飽不勻,使魚營養不良,體質衰弱而致病。人工配合飼料霉敗變質,也會使魚中毒,餵食動物性餌料,一般需經過消毒處理後才可投喂,因為此餌料容易帶入細菌而使魚得病。餵食過飽也是致魚於死地的主要因素。有些魚友總怕魚吃不飽或急於增長增肥而沒節制地投喂,魚很容易得腸炎等疾病,從而導致魚的死亡。

3、操作不當

在倒箱換水、繁殖分缸、撈魚等操作過程中,不慎碰傷魚體、折斷魚鰭或使魚跳落於地上受傷,其受傷部位極易感染。

4、外部帶入病原體

將外部病原體帶入魚缸的途徑很多,如餌料、水草、沙石、沉木以及其他裝飾品等,病魚用過的工具,未經消毒又用於無病的魚;新購入的魚未經隔離觀察就放入原來的魚群等都能帶入病原體

病原體的種類很多,如細菌寄生蟲病毒等。當魚的健康狀態良好時,則能抵抗病原體。當環境惡化時,抵抗力差的魚就會生病。因此,魚缸一定要定期換水,從而來減少病原體的數量。

預防

1、水質、水溫要符合所飼養茅尖魚的要求

A、用魚養魚的水要困、曬後再入缸。

B、放養的密度要適當。

C、勤排污、除糞、換水和清洗過濾材料,必要時洗沙,徹底清缸。

D、換水時新老水的溫度不要超過2度,晝夜溫差大時,也要採取措施防止水溫過分升降。

2、保證飼料質量,定時定量投餵

飼料要新鮮、清潔,適口,動物性飼料要經過消毒處理。

根據魚體大小、攝食和生長情況定時定量投喂,不要隨意多投或少投,更不能幾天不投。一般情況下,投食的量以在10分鐘內吃完為宜。

3、細心操作,避免魚體受傷

茅尖魚茅尖魚
魚鰭長、大的,腹鰭為絲狀的容易折斷,撈魚時套用較大的方型口撈網,乘魚不備準確下網。茅尖魚愛跳,撈網離水時即用手遮蓋然後移動。換水時避免水流衝擊魚體,要緩慢加入。

4、魚缸、容器、工具和魚體消毒

魚缸、容器、工具的消毒

消毒可用3%的食鹽水或10ppm(百萬分之10)高錳酸鉀水浸泡半天到1天;也可以用20ppm漂白粉消毒,用藥後用清水洗淨,消除殘留藥性。

魚體消毒

新購進的魚最好進行魚體消毒,常用的消毒藥液有3%食鹽水、2-3ppm呋喃西林溶液、10ppm高錳酸鉀溶液,任選一種,將魚放入等溫的藥液中浸泡5-10分鐘進行藥浴。無論消毒藥浴還是治療藥浴病魚,都要注意觀察魚在藥浴中的反應。如見魚急游、漂在水面等反常現象,立即撈出放入原水中。

治療措施

1、注意觀察,及時發現病魚

病魚症狀:主要表現在行動和體色上,一般病魚常離群緩游、浮於水面或靠近邊角獨處,反應遲鈍或沒有反應;有的急噪、速游、鏇轉或擦碰缸壁沙石,體色暗淡無光或變色,發白、發烏,皮膚充血、黏液增多、脫鱗、魚鰭殘損或舒展無力,透明的鰭葉發白等。

檢查皮膚:有無發炎、紅斑、白點、寄生蟲、鱗片突出、豎立或掛有其他異物等。

檢查腸道:看病魚的排糞情況與健康魚有無不同,肛門處是否異常紅腫或有黏液流出。

2、隔離處理病魚

病魚是傳染源,發現病魚立即撈出,隔離檢查,及早確診,以便及時治療。對重病魚或死魚要妥善處理,防止傳病。

常見病及治療

1、休克病

病因:因人為的因素所造成。突變的環境:如將魚由酸性水質或由低溫水撈出移至高溫水,反之亦然。

症狀:因不適合新的環境,使到魚只呈現休克狀態而亂撞,有者甚至窒息死。

治療:預防勝於治療,於換水或買新魚時,先試探水溫及水質,可避免此病症。

2、白點病

病因:乃是白點蟲感染所引起。

茅尖魚茅尖魚的水族箱
症狀:1、表體、魚鱗、眼部及鰓等各布滿約0.5-1.0MM之小白點,繼而破損潰爛破離。2、魚體發癢,並且會在石頭上磨擦魚體。3、鰓部大量寄生,增加黏液分泌,呼吸困難,窒息死亡。

治療:1、提高水的溫度28度-31度,連續一星期或十天。2、以甲烯藍2-5PPM,連續3-20天長期藥浴。3、孔雀綠0.05-0.2PPM,每兩三天藥浴一次,連續五次。

3、爛尾病

病因:捕撈及運輸時受傷、魚兒互相打架造成傷口、不適合的水質、體外寄生蟲攻擊、柱狀菌以及其他細菌的感染。

症狀:魚鰭末端出現混濁似白霧,隨後發生破損出血等症狀。

治療:1、須隔離病魚。2、注意與改善水質。3、因細菌感染,投餵與抗生素或抗菌劑。

4、腸炎

病因:1、食餌不淨,令細菌性侵入感染。2、投餌不妥當或大小餐,食量不定。3、腸道寄生蟲所感染。

症狀:將排泄粘液便,偶而糞便會附著肛門呈現拽拖糞狀。嚴重之病症,食慾會完全喪失,肛門紅腫繼而出血。

治療:1、馬上改善水質環境與注意食餌並提供維生素。2、嚴重消瘦魚只,最好放棄。

相關詞條

相關資料

http://www.shpet.org/Photo/ShowPhoto.asp?PhotoID=580

http://fish.hainet.cn/Gfish/Gfish_19/20080213135909483.shtml

http://www.changjiang.cc/pets/2006/0831/article_838.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