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蘭山區李官鎮中學

臨沂市蘭山區李官鎮中學

臨沂市蘭山區李官鎮中學,又稱臨沂李官中學,坐落在茶山北麓、蒙河南岸,集山水之靈氣,融人文之精華,育社會之英才,宛如光彩照人的教育奇葩欣然綻放於臨沂後花園。學校始建於1970年,現占地面積102畝,擁有2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44人,教職工138人。學校總體布局合理,教學設施先進,教育管理科學,教學成績優異,是一所現代化的省級規範化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特色

校園校園

臨沂蘭山區李官鎮中學,近年來,學校以“三個代表”重要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載體,以培養富有個性、各有所長的人才為目標,秉承“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辦學宗旨,恪守“眼中無差生,班內盡良才”的辦學理念,依法規範辦學行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創辦人民滿意教育。認真貫徹新課改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使每個學生會學、愛學、樂學。大力開展傳統藝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通過開設虛擬班、職專班,讓學生學有特長、學有一技之長,拓寬了學生的成才之路。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學校喜乘教育改革的春風,全體教乾教師團結、務實、創新、廉潔,全體同學志存高遠,奮力拚搏,全力開創桃李芬芳的美好願景,鑄造農村教育的輝煌明天。

學校榮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學校先後榮獲“市級校本教研工作先進學校”、“市級教學示範校”、“市級綠色學校”、“省級規範化學校”等榮譽稱號。《人民日報》、山東電視台、《沂蒙晚報》等多家媒體相繼報導了我校的辦學特色。

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校園校園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為辦學理念,以“創新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為辦學思路,以學校內涵發展核心,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強化過程管理,加強教育科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工作總目標

1、積極鞏固“平安校園”成果,強化師生安全意識,確保學校無安全事故的發生。

2、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深化學生行為規範教育,開展生態環保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辦好藝術節、體育節

3、以“人才強校”為核心戰略,以科研為先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力建設學習型、科研型師資隊伍。

4、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豐富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內容,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5、做好學校黨建工作,加強三支隊伍建設和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6、最佳化後勤服務管理,爭取鎮黨委、教體局支持,打通硬化門前路、建設單職工宿舍樓、整修操場、清理校內果園。

三、具體任務

(一)德育工作:

1、學校領導班子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自身修養,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樹立團結奮進、勤政務實、高效進取的班子形象,保證學校工作的正常有序、高效運轉。

2、政教處要強化對班集體的管理,加強班主任培訓,搞好班主任論壇。加強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突出養成性教育。

3、切實抓好校風校紀建設,學校團委、學生會在政教處的指導下,進一步細化“三定檢評”,開展好值勤、登記、廣播等工作。

4、學校定期與周邊有關部門協調,使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成立家長委員會,為廣大青年學生提供健康成長的環境。

5、繼續以“校園吉尼斯”為載體,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6、發揮心理健康諮詢室的作用,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室內體育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7、政教處組織安排好春季運動會

8、打造淨化、綠化、美化的溫馨校園。

9、加強學科德育工作。

10、進一步紮實推進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

11、堅持舉辦“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二)教學工作:

學校文化建設學校文化建設

1、繼續深化新課程改革,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及各學科的《新課程標準》,積極探究與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理論,使全體教師能夠真正領會課改精神,接受新課程的理念,解讀新課程,實踐新課程。

2、嚴格執行國家的課程計畫,開齊、上足、教好各門課程,繼續嚴格執行“減負”的有關規定,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作業量、考試、教輔用書等,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3、加強特色教學工作,提高學校品位,創造精品成果,尤其是加大“音、體、美”三科的培育力度,力爭在特長生培養方面再進一步,把學生培養成“合格+專長”的特色學生,實現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特色發展。

4、教科研工作,加大對教師科研課題的投入。

5、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定期開展學科質量檢測,嚴格組織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

6、對新教師開展“傳幫帶”活動,實施好“青藍工程”,強化青年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

7、加大備課組建設,落實先周集體備課制。

8、加快教育信息技術套用。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有效途徑、方法和策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水平,促進學校電化教學的發展。

9、做好半年工作總結教師評優工作,完善各種管理機制,扎紮實實推進評比。

(三)後勤工作:

1、規範收費行為,做到堅持標準,嚴格紀律。堅持收費公示制,嚴格執行上級制定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杜絕亂收費現象。

2、綜合服務城要不斷改進學生一伙食,做到飯熱菜香,同時要認真做好衛生工作,防止中毒事件的出現,要切實做好防病工作。

3、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加強學生管理、保衛力量,健全完善工作制度,落實工作措施和責任,學習教育法律法規,大力開展普法教育。

4、加強財務管理,節支增收,各項開支精打細算,做到少花錢多辦事。堅持校務公開制度,實行民主理財。

5、打通硬化門前路、清理校內果園。

6、對學校操場進一步整修。

7、修建單職工宿舍樓。

8、計畫生育工作做到常抓不懈。

9,抓好工會工作。學校工會要積極配合學校工作,組織開展文明健康的工會活動,關心離退休職工,做好節日慰問和日常活動安排。

(四)安全工作

1、綜治辦和保衛人員要組織經常性的安全教育檢查,杜絕安全事故隱患。

2、強化安全疏散演練,確保師生們的安全。

3、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強化師生安全意識,確保無安全事故發生。

4、進一步整修校內電子監控,提高技防能力。

5、加強保全人員業務培訓,提高人防能力。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一)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青島浮山路國小
寧陽縣實驗中學
微山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四十四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六中學
山東省臨朐第七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三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中學
青島市城陽第二十中學
青島市城陽第十中學
青島市城陽第十三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三中學
即墨市華山中學
膠南市王台鎮中心中學
膠州市第十中學
菏澤學院附屬中學
青島金門路國小
青島普集路國小
青島人民路第一國小
山東省青島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即墨市德馨國小
膠南市第二實驗國小
膠南市新世紀國小
青島九聯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辛安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古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環城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錦繡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春雨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仙家寨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林蔚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西韓國小
桓台縣實驗學校
桓台縣馬橋鎮北營國小
桓台縣起鳳鎮起鳳國小
桓台縣邢家鎮實驗國小
沂源縣悅莊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渴口中學
棗莊市市中區龍子心中學
棗莊市嶧城區底閣鎮底閣中學
棗莊市嶧城區壇山中學
滕州市姜屯鎮中心中學
棗莊市台兒莊區運河街道西關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王莊中心國小
滕州市北辛街道北郊國小
滕州市柴胡店鎮中心國小
滕州市官橋鎮中心國小
滕州市西崗鎮中心國小
東營市東營區第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四十六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五十九中學
東營市勝利河口第二國小
東營市勝利友愛國小
煙臺永銘中學
煙臺市萊山區實驗國小
煙臺市芝罘區文化路國小
濰坊市奎文區金寶雙語國小
金鄉縣羊山中學
汶上縣第一實驗中學
汶上縣義橋鄉中學
汶上縣苑莊鎮第二中學
曲阜市時莊鎮中學
曲阜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濟寧市和平街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廿里舖中心國小
嘉祥縣嘉祥村國小
金鄉縣雞黍鎮中心國小
梁山縣第二實驗國小
梁山縣韶華中學
曲阜市魯城街道春秋國小
曲阜市書院街道中心國小
曲阜市書院街國小
泗水縣實驗國小
微山縣付村鎮中心國小
微山縣西平鄉中心國小
汶上縣實驗國小
兗州市大安鎮大安國小
兗州市東御橋國小
魚台縣老砦鄉中心國小
魚台縣清河鎮中心國小
魚台縣王魯鎮中心國小
鄒城市杏花村國小
鄒城市中心店鎮中心國小
寧陽縣東疏鎮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四中學
東平縣東平鎮古台寺國小
寧陽縣東莊鄉中心國小
泰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鳳凰國小
泰安市泰山區省莊鎮宦家峪學校
新泰市汶南實驗學校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苑國小
威海市第二實驗國小
日照市實驗學校
五蓮縣洪凝鎮同俗國小
萊蕪市鋼城區顏莊初級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口鎮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羊里鎮羊里中學
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中心中學
臨沂市蘭山區李官鎮中學
費縣費城鎮初級中學
郯城縣第四中學
臨沂市羅莊區第二實驗國小
臨沂市羅莊區第四實驗國小
蒼山縣車輞鎮中心國小
郯城縣郯城鎮實驗國小
茌平縣杜郎口中學
茌平縣實驗國小
臨清市艾寨丕介學校
東明縣城關鎮第二初級中學
菏澤市實驗國小
單縣實驗國小
山東省濰坊聾啞學校
山東省濰坊盲童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