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翟光明,石油地質勘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26年10月出生於湖北宜昌,祖籍安徽涇縣。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玉門油礦採油廠總地質師,石油工業部地質勘探司總地質師、司長;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諮詢中心勘探部主任等職。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諮詢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兼任《石油學報》主編、中國石油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地質學會主任、中國地質學會名譽理事、環太平洋礦產與能源理事會理事、世界石油大會執行局成員,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第十五屆世界石油大會秘書長等職,中國地質學會第三十三屆副理事長,中國石油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第二屆理事,中國科協第三屆常委。曾參加編制老君廟廟田注水開發方案,並組織實施。先後組織和參加編制了大慶、勝利、任丘、遼河等大油區的勘探規劃,並組織實施。1972年總結了渤海灣斷塊油田富集規律。提出石油開發區、勘探區和準備區三個階段銜接的方案,並已被採納。撰有《中國沉積盆地的特點及油氣資源分布》、《渤海灣油氣聚集規律》等論文。
人物經歷
經歷一
翟光明,1950年參加新中國第一批在大西北開展的石油地質調查,後來參加和制定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華北油田以及遼河油田和四川等地區整體勘探部署和組織實施,相繼發現一批新油田和擴大已有油氣田的地質儲量。提出關於油氣藏形成諸變數時空配置和組合的理論,在指導勘探發現上成果巨大,於1978年獲中國科學大會獎。
經歷二
從70年代起主持並完成了“渤海灣複式油氣區地質規律研究及套用”項目,提出複式油氣聚集帶理論,為此於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6年以來主持中國石油與天然氣分布規律的研究,提出了盆地“三史”結合油氣運移和聚集的綜合分析理論,打開一些新地區、新領域、新層系。在中國範圍內開展科學探索井的勘探規劃並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先後有多口井獲得工業油氣流和油氣顯示,其中的台參1井不僅為新疆吐魯番盆地找到數億噸的石油資源,同時也為中國西部地區廣泛分布的侏羅系地層含油氣遠景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陝西靖邊地區的陝參1井,於古生界奧陶系地層中打出可列為世界級的天然氣田,為京津、西安和銀川等地區天然氣能源提供了可靠的來源。為此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獲中國五一勞動獎章,並授予“石油工業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獎章,獲國務院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又獲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重大成果一等獎。
經歷三
1992年以後領導了石油系統第二次油氣資源評價,為中國今後石油工業長遠規劃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1998年以來,主持中國石油勘探戰略研究,並領導了“板塊構造演化與含油氣盆地形成”的研究項目,指出在中國中西部諸多沉積盆地中仍賦存有大量油氣資源及具體勘探目標;在東部眾多成熟盆地中應探索新領域、新層系並指出有利地區;提出在中國各主要盆地內油氣分布具有有序性分布的特徵。該項研究於2003年5月26日翟光明向國務院溫家寶總理做了匯報,總理十分重視並建議將研究擴大,由中國工程院啟動“中國可持續發展油氣戰略研究”,為國務院和國家規劃提供依據,翟光明任總項目副組長,資源和供需研究組組長。2004年3月國土資源部啟動第三次中國油氣資源評價,翟光明院士任首席科學家。該項研究將重新評價中國油氣資源的家底,對中國今後的能源發展和國民經濟規劃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04年4月國土資源部聘請翟光明院士為中國油氣資源十大戰略選區專家組成員。
貢獻
翟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石油地質勘探專家。翟光明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一直從事石油的勘探工作。曾多次出任石油地質師。中華企管培訓網特聘專家,常年受邀去全國各地講課。撰有《中國沉積盆地的特點及油氣資源分布》、《渤海灣油氣聚集規律》等論文。其中《中國石油地質志》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中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翟光明院士參與了多個大型油田的勘探工作,如:勝利油田、大慶油田、遼河油田等,都有他工作的足跡。不僅如此,他還勘探出了中國第二大盆地鄂爾多斯的豐富的石油資源,為中國的石油勘探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人物著作
翟光明著作眾多,代表性著作有《中國南海油氣資源評價》、《西北石油和天然氣的資源和遠景》、《中國沉積盆地的分類與油氣的分布規律》、《鄂爾多斯盆地構造與油氣分布》、《渤海灣盆地石油與天然氣分布規律》等。其中《中國石油地質志》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中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個人理論
難以開發
翟光明院士認為在勘探的不同階段,由於受技術水平、勘探手段的限制,有許多儲量難以找到,就算找到了也難以開發。隨著科技手段的進步,那些深埋在地下的石油資源定會重見天日,而且中國也具備這樣的石油儲存地質條件。要大力加強複雜地區油氣的勘探開發,特別是要加強技術攻關力量,用各種技術手段重新勘探是不是有油。中國很早就著手對中國第二大盆地鄂爾多斯進行油氣開採,但一直沒有突破。經過幾代石油地質工作者的艱苦探索和思想觀念的轉變,鄂爾多斯已經成為中國油氣增量潛力最大的地區,2007年實現油氣當量2000萬噸,2009年將實現油氣當量3000萬噸,無疑成為中國油氣資源增儲上產的主力軍。
七步法
翟光明院士根據經驗總結出創新工作七步法: 第一步,要有開闊的戰略思想; 第二步,要進行紮實的工程設計; 第三步,每個想法都要落實具體的實施方案; 第四步,要用堅定的思想、信念和措施,堅持不懈地進行下去; 第五步,分階段進行總結; 第六步,根據新情況對原有方案進行調整; 第七步,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翟光明認為:要推廣先進技術,制定科學合理的長期規劃,積極對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進行綜合開發和利用。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政策。還要加強對煤層氣、油頁岩、油砂等非常規石油資源的開發利用。這些非常規石油資源的勘探與開發,都需要石油工業界的技術創新,更需要石油工作者發揮聰明才智。
創新型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
翟光明院士認為:由古生物逐步積累的資源和能源已經被現代人消耗了大半。加強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不僅僅是理念上的創新,而且更應該是實際的行動。要切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經過幾十年的勘探開發建設與改革,中國石油工業造就了一支規模相當、專業基本配套的人才資源隊伍,對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石油勘探開發新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許多舊理論、舊技術已經被完善、修改甚至淘汰,石油行業已經發展成為技術和知識密集型行業。科技的進步使得更新的周期大大縮短,石油行業的各類人才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才能滿足崗位的新需要。下一步要加大對創新型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
對於創新型人才的概念,翟光明院士認為:創新型人才要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有敢於創新的勇氣和善於創新的能力,要敢於面對困難,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同時又要符合科學思維規律。創新型人才還要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度的愛國主義熱情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