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53年10月,殷瑞鈺進入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系學習。
1957年9月,北京鋼鐵學院本科畢業後進入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作,先後擔任副經理、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957年09月至1983年05月) 。
197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5月,出任河北省冶金廳廳長、黨組書記(至1988年05月)。
1988年5月,擔任冶金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教授級高工(至1998年03月)。
1989年1月,在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任教,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擔任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主任(1994年1月至2000年1月)。
1995年5月,擔任鋼鐵研究總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至2001年03月)。
2000年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同年擔任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任(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 。
2001年3月,擔任鋼鐵研究總院名譽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2011年11月,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了企業院士工作站,殷瑞鈺成為首批進站院士 。
2014年7月28日,在中國鋼研新材料大樓學術報告廳舉行《殷瑞鈺院士文選》發布暨學術研討會 。12月,受聘為多金屬共生礦生態化冶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主任 。
2015年11月24日,殷瑞鈺成為受聘院士正式進入陽泉金隅通達高溫材料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工作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殷瑞鈺長期在特大型企業、產業部門和科研單位從事科技與管理工作,在企業的發展戰略、投資戰略、財務管理、技術管理等方面有著長期的實踐經驗,並進行了理論研究,發表文章於諸多刊物上;對產業發展進行了戰略性研究。尤其在鋼鐵工業科技進步和結構調整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了鋼鐵工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及經濟-技術的評估。提出了鋼廠生產流程的解析與集成,鋼廠模式及結構最佳化的技術思路和理論分析。對鋼廠設計、建設、技術改造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致力於連續鑄鋼技術的推廣、套用和開發,使我國鋼鐵工業連鑄比從不足15%,全連鑄的煉鋼廠國內只有一家起步,經過殷瑞鈺等的提倡、推動和鍥而不捨的努力開發,使中國鋼鐵工業的連鑄技術得到快速、健康的發展,2000年已達82%,全國連鑄坯產量達1.04億噸。這項技術進步對中國鋼鐵工業的結構調整具有重大意義 。
20世紀90年代,殷瑞鈺對中國鋼鐵工業技術進步的戰略選擇和有序推進做了大量工程技術和理論研究工作;大力推進了連續鑄鋼,高爐噴吹煤粉,棒、線材連軋等多項關鍵共性技術的全國性突破。開創的冶金流程工程學理論,全面闡述了鋼鐵製造流程運行的物理本質和動力學原理,探討了鋼鐵企業模式、結構和生態的協調與最佳化問題,建立了新一代鋼鐵製造流程的理論框架,為新一代鋼廠的建設提供了概念、頂層設計方案和若干關鍵技術的支撐,推動了我國鋼鐵行業的快速發展 。
殷瑞鈺主持並開拓了工程哲學的理論研究,研究領域涉及“科學-技術-工程”三元論、工程演化論、工程本體論和工程方法等。組織並推動了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和工程管理學部的初創和建設 。
•科研成果獎勵&項目承擔
2000年,殷瑞鈺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完成了國家攀登計畫項目"熔融還原技術基礎研究",該項基礎研究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工藝流程,並已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鑑定驗收 。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1997年 | 鋼的質量現代進展 | 省部級 一等獎 |
1998年 | 高效方坯連鑄系統技術的研究 | 國家冶金局(原冶金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
1999年 | 高效方坯連鑄系統技術的研究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2000年 | 熔融還原技術基礎研究 | 社會團體 一等獎 |
•論文著作
截至2017年,殷瑞鈺主編或和編著作10多部。1997年殷瑞鈺主編《鋼的質量現代進展》(上、下篇)獲國家新聞出版署第八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
出版日期 | 圖書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2017.08 | 《工程方程法》 | 殷瑞鈺,李伯聰,汪應洛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6.12 | 《大慶油田的工程哲學 實踐與理論》 | 李伯聰,殷瑞鈺,翟光明 | 石油工業出版社 |
2015.06 | 《流程製造業培育與發展研究報告》 | 殷瑞鈺著 | 科學出版社 |
2014.05 | 《殷瑞鈺文選 上》 | 殷瑞鈺著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14.05 | 《殷瑞鈺文選 下》 | 殷瑞鈺著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13.10 | 《冶金流程集成理論與方法》 | 殷瑞鈺著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11.11 | 《工程演化論》 | 殷瑞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1 | 《冶金流程工程學 第2版》 | 殷瑞鈺著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9.03 | 《冶金流程工程學》 | 殷瑞鈺編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7.06 | 《中國老工業基地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 殷瑞鈺等著 | 方誌出版社 |
2007.06 | 《工程與哲學 第1卷》 | 殷瑞鈺主編 |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2007.03 | 《工程前沿 第6卷 節約型製造科技前沿》 | 張彥仲,殷瑞鈺,柳百成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08 | 《中國電爐流程與工程技術文集》 | 殷瑞鈺主編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4.10 | 《中國鋼鐵工業的崛起與技術進步》 | 殷瑞鈺主編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4.05 | 《冶金流程工程學》 | 殷瑞鈺著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1995.11 | 《鋼的質量現代進展 上篇 普通碳素鋼和低合金鋼》 | 殷瑞鈺主編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1995.06 | 《鋼的質量現代進展 下篇 特殊鋼》 | 殷瑞鈺主編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1993.12 | 《當代中國經濟大辭庫 工業經濟卷》 | 殷瑞鈺編 | 中國經濟出版社 |
人才培養
1989年開始殷瑞鈺在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做兼職教授,培養了一批中、青年科技人員。截至2017年,殷瑞鈺已經培養出博士生20多名、碩士生10多名,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殷瑞鈺培養學生情況如下 :
時間 | 題目 | 作者 | 學校 | 類型 |
2017 | 鋼包蓄熱式烘烤及周轉過程溫度模擬和最佳化研究 | 袁飛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2016 | 遷鋼二煉鋼動態運行過程中若干工序基本參數分析與精準控制方法研究 | 馮凱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2016 | 工程創新主體研究 | 薛孚 | 東北大學 | 博士 |
2015 | 遷鋼二煉鋼鋼包一體化管控系統的研究與套用 | 蔡峻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2013 | 跨學科視野中工程選擇的價值內涵研究 | 吳哲 | 東北大學 | 博士 |
2012 | 沙鋼高爐-轉爐區段多功能鐵水包界面技術最佳化研究 | 鄧蔚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2012 | 邯寶煉鋼廠鋼包烘烤數值模擬與最佳化 | 吳亞夫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2010 | 哲學視野下的工程演化研究 | 蔡乾和 | 東北大學 | 博士 |
2009 | 鐵水成分和溫度對專用轉爐脫磷工藝的影響 | 陳潔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2008 | 唐鋼第二鋼軋廠煉鋼—連鑄—軋鋼流程的物流最佳化和仿真 | 史兆輝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2008 | 鋼鐵企業物質流、能量流及其相互關係研究與套用 | 王建軍 | 東北大學 | 博士 |
2008 | 鋼鐵工業工程演化的哲學思考 | 王德偉 | 中科院研究生院 | 博士 |
2008 | 新型薄板坯鋼廠模式研究 | 陸志新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2008 | 長流程棒線材鋼廠多維物流控制與模式最佳化 | 李貴陽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2007 | 酒鋼鋼鐵產品發展方向及流程整體最佳化研究 | 程鵬輝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2006 | 物質流、能量流分析與新一代鋼鐵製造流程 | 胡長慶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6 | 新一代大型鋼廠鐵水預處理模式研究 | 姜曉東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2005 | 高爐—轉爐區段工藝技術界面熱能工程分析 | 酈秀萍 | 東北大學 | 博士 |
2005 | 高爐過程運行動力學的研究 | 許海川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5 | 鋼鐵生產流程用水分析 | 程相利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2 | 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的物流調控仿真 | 唐洪華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2002 | 鋼鐵製造過程銜接匹配工程及其在首鋼第三煉鋼廠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中的套用 | 吳曉東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2 | 連鑄坯熱送熱裝和/或直接軋制過程中的多維物流管制 | 彭其春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2002 | 薄板坯連鑄連軋物流分析及調度策略仿真 | 宋立東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2002 | 新疆八鋼轉爐煉鋼廠計算機輔助生產調度系統的開發 | 張國波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2001 | 寶鋼高爐-轉爐流程中煉鐵-煉鋼銜接系統的物流管制 | 崔健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2001 | 武鋼連鑄坯熱送裝一體化管理系統煉鋼計畫管理子系統的開發 | 權國軍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2001 | 鋼鐵製造流程高爐-轉爐區段物流過程解析 | 劉茂林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2000 | 大型轉爐煉鋼廠過程溫度---時間最佳化控制模型的研究 | 吳曉東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2000 | 寶鋼煉鋼廠鐵水脫硫模式研究 | 趙義強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1999 | 轉爐煉鋼廠廣鋼高拉速條件下煉鋼-連鑄生產流程的物流組織與控制 | 侯文義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1998 | 鋼鐵製造流程系統的最佳化與耗散研究 | 伊炳希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1998 | 寶鋼煉鋼廠基於物流管制的中間包內鋼水溫度穩定控制 | 陳懷彬 | 北京科技大學 | 碩士 |
1998 | 基於鋼鐵製造流程整體最佳化的'臨界'現象分析 | 徐安軍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1997 | 關於GCr15軸承鋼連鑄二冷制度的研究 | 胡躍武 | 東北大學 | 碩士 |
1996 | 煉鋼廠物流調控系統及其溫度—時間的解析與套用研究 | 徐安軍 | 北京科技大學 | 博士 |
1996 | 三種鋼水電加熱法熱效率的實驗研究 | 李晨雋 | 東北大學 | 碩士 |
1995 | 連鑄軸承鋼中心區質量的研究 | 陳敏 | 東北大學 | 碩士 |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參考資料 |
1994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 |
1999年 | 第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 |
2000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學部 | |
2002年 | 日本鋼鐵學會(ISIJ)名譽會員 | |
2008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
2009年 | 科學中國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 |
2012年4月 | 第二屆“魏壽昆冶金獎” | |
2016年10月30日 | 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技終身成就獎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參考資料 |
1988年01月至2006年01月 | 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第五、六、七屆) | |
2003年- |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兼工程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 |
2014年12月- | 多金屬共生礦生態化冶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首屆) | |
2015年- | 華北理工大學特聘教授、雙聘院士 | |
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 |
人物評價
殷瑞鈺是中國工程哲學研究的先驅開拓者之一,對發展中國連鑄技術,提出鋼鐵生產流程解析-集成,鋼鐵製造流程多維物流管制系統的理論框架和對中國鋼鐵工業科技進步、結構最佳化等冶金工業領域具有突出貢獻 。 (中國工程院評)
殷瑞鈺是冶金流程工程學的創立者,從工程科學的層面上提出鋼鐵製造流程的整體最佳化概念和理論,引起鋼鐵界的重視,大力推進連鑄技術等六項關鍵-共性技術的集成最佳化;基於對鋼鐵製造流程的本質和整體結構最佳化的研究,提出鋼廠應具有鋼鐵產品製造、能源轉換和廢棄物消納處理資源化三項功能,在新一代鋼鐵基地建設方案的技術決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冶金科技終身成就獎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