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彭蘇萍](/img/0/244/wZwpmLzADOxATN4gjN4MD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4Y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959年,出生於江西省萍鄉市。
1978年--1985年,淮南礦業學院(現安徽理工大學)地質系煤田地質專業學習,獲學士、碩士學位。
1988年7月,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獲博士學位(博士導師:韓德馨院士)。
1993年,成為國家首批“優秀中青年科技人員出國人員(100人)”。
1996年,晉升為教授。
1997年,入選煤炭工業部學術帶頭人;
2000年,入選人事部等七部委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計畫。
2001年,被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02年,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稱號;
2006年,被評為 “國家653工程”煤炭地質與測繪領域首席專家;
2007年12月29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
2011年5月,受聘為萍鄉高等專科學校(現萍鄉學院)名譽校長。
擔任職務
彭蘇萍院士是國家能源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計畫)能源領域專家諮詢組成員,國家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煤炭學會常務理事,任中國煤炭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煤炭學會、中國地質學會煤田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煤炭學會、中國地質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煤炭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石油學會理事。
人物成就
彭蘇萍院士1993年成為國家首批“優秀中青年科技人員出國人員(100人)”,2000年成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1年被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2年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稱號,2004年獲孫越崎能源大獎、光華工程科技青年獎。2005年他領導的團隊被評為教育部首批優秀研究團隊。2006年被評為 “國家653工程”煤炭地質與測繪領域首席專家。
彭蘇萍院士長期從事礦井地質和礦井工程物探工作,注重礦井地質中物探技術研究,在煤礦精細地質構造、災害源探測技術與裝備研究和工程套用上取得突出成績。他取得多項國家科研和企業工程成果,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均排名第一),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技術負責)。研製開發了礦井多波地震儀、礦井地質雷達裝備及相關軟體,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體著作權4項。出版專著3本、發表論文93篇,其中SCI收錄17篇、EI收錄71篇。05年以來,獲煤炭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軟體著作權1項(均排名第一),獨立或與學生一起發表論文多篇(其中SCI收錄7篇),1項科研成果被國家發改委定為全國瓦斯綜合治理技術重點推廣項目,同時牽頭組建了煤炭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他為人正直,學風嚴謹。培養畢業的博士和博士後37人,碩士27人。
科研獲獎
國家級獎
1 200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煤礦高分辨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體系及其在煤炭工業中的套用》,獲獎證書編號:J210-2-04-R01
2 199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煤層頂板穩定性地質預測技術與方法》,獲獎證書編號:04-2-007-01
3 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中高煤階煤層氣地質理論、關鍵技術與工業化套用 》
4 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礦井災害源超深探測地質雷達裝備及技術》
省部級獎
1 2001年度煤炭科技進步特等獎:《煤礦高分辨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體系及其在煤炭工業中的套用》,2006-4-18獲獎證書編號:2001-T01-R01
2 1998年度煤炭科技進步二等獎:《煤層頂板穩定性地質預測技術與方法》,獲獎證書編號:98-2-03-01
3 1999年度煤炭科技進步二等獎:《套用三維地震信息和地質預測技術對煤層頂板控制與管理的研究》,獲獎證書編號:99-2-02-01
4 2000年度中國高校科學技術(推廣類)二等獎:《三維地震信息和地質預測技術用於煤層頂板控制與管理》,獲獎證書編號:2000-232
5 2002年度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複雜地質條件下戰略飛彈陣地圍岩探測技術及控制對策》,獲獎證書編號:
6 2011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大傾角煤層地震成像、煤厚預測及陷落柱探測研究》
7 2012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淺埋深礦井複雜地質構造綜合物探技術 》
其他
2004年,獲孫越崎能源大獎、光華工程科技青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