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0年1月25日,有網帖稱:突如其來的一個來電、一則簡訊、一個微笑、一聲敲門,都足以讓人恐慌。名字都喊不出口的新進同事,N年沒聯繫的老同學,生意場上的合作夥伴,八竿子打不著的網友,萍水相逢的老鄉,只有在結婚的時候才把你列入“好友”名單。接到喜帖,就如同接到炸彈,苦不堪言。
網友“風蕭蕭兮”深有感觸:這兩個月(2009年12月、2010年1月)略略算了算,包了6000多,幾乎每周都有二三場。
網友伊伊:我這月(2010年1月)吃了3包“炸彈”了,前一個300塊,後兩個都是1000塊,現在吃飯都成問題了。
類似上述言論還有很多。有人表示,最為難又氣憤的是,不少平時聯繫不多、友誼不深甚至只有一面之緣的“夾生朋友”也會發來喜帖。去吧,心有不甘,不知道等到自己結婚的時候還能不能聯繫上這些人;不去吧,友誼不保,還會招來閒言碎語。
產生
辭彙產生
鑒於“扎堆”的喜帖,有人建議用“來日可憑此條參加本人婚宴”的紅條代替紅包,抵制借婚宴斂財的陋習。至此,“紅條”一詞產生,並引發熱議。
大多數網友的意見是:如果是夾生朋友的邀請,可以婉言推脫或者直言沒空、不想去,用“拆彈紅條”有點多此一舉。
有網友認為:這是一場婚宴習俗的“革命”,需要得到廣大市民的回響,形成自然趨勢後,大家就見怪不怪了。
網友言論
有的人極力支持,有網友表示:大喜的日子,請那么多人不就圖個熱鬧,送個紅紅火火的紅條,喜慶吉祥也算是個禮,禮輕情意重,真是感情好,就不講究這個了。
也有許多網友表示不能接受,有網友表示:我怕丟人。這都是禮尚往來,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另有網友認為:在看中人情的中國,婚喪喜慶包紅包,討喜慶或討吉利是幾千年的習俗了,要真正達到結婚不收禮、用紅條的境界,估計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還有的網友直言這種做法是“飛蛾撲火”。
專家言論
有民俗專家表示:根據傳統習俗,請客擺酒,里親外戚理所當然要請,社交場合結識的朋友卻需要慎重邀請。近年來濫發請帖之風愈演愈烈,與婚宴鋪張浪費、相互攀比的不良風氣有關。以往一家人辦酒席只需請三五桌親朋好友,如今不請20桌以上似乎就不成體統,顯得很沒面子,甚至還有人趁機斂財。事實上,很多人心裡都是反感這種“濫帖”的,希望媒體報導能夠糾正不正之風。
民眾觀點
對於這樣的新型紅包,不少市民表示雖然少了點人情味,但也是種突破,不過大多數人則表示不會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