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糝 sǎn
部首筆畫部首:米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4
五筆86:OCDE 五筆98:OCDE 倉頡:FDIKH
筆順編號:43123454134333 四角號碼:9392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CC1
基本字義
1. 方言,米粒(指煮熟的)。詳細字義
〈名〉1. 米粒;飯粒 [rice grain]
廚乏聚蠅之糝。——《續傳燈錄》
2. 又如:糝粒(米粒)
3. 散粒,碎粒 [grain]。如:糝糝(粒粒,顆顆)
〈動〉
1. 以米和羹 [cook soup with rice]
七日不食,藜羹不糝。——劉向《說苑·雜言》
2. 灑,散落 [disperse]
六街驚糝,阿香車裡行雷。——《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3. 又如:糝盤(宋代風俗,除夕祭祀祖先及百神,在庭院架松柴齊屋,舉火焚之)
4. 塗抹;粘 [paint]
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明· 魏學洢《核舟記》
5. 另見 shēn
糝 shēn
基本字義1. 穀類製成的小渣:玉米~兒。
詳細字義 〈名〉
1. 穀類磨成的碎粒 [ground grains of cereal crops]
一人一碗玉茭、高粱糝糊糊,裡邊煮著幾塊山藥。——《結婚現場會》
2. 又如:玉米糝;糝盆(以麻籸為燃料的照明火盆;舊俗歲時送神或祠祭、燕設,燃火於門外以祀神,兼取旺盛之相,亦謂之籸盆,燃料不限於麻籸)
3. 另見 sǎn
簡介
糝,sa,又名“肉粥”,其主要原料是母雞肉(或牛、羊肉)和麥米、麵粉、輔以蔥、姜、鹽、醬油、胡椒粉、味素、五香粉、香油、醋等佐料,工藝精細複雜,是蘭山區的一種傳統名吃。它的歷史悠久,《說苑·雜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糝”的記載。《禮記·內則》稱:“糝,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這裡所說的“糝”,頗類今糝。清康熙年間《沂州志·秩》所列16種品中有“糝食”。相傳糝是古代西哉人的早餐飲料,唐進傳入內地,而臨沂糝則是由元大都(今北京)傳來的。到了明朝,當地人將這種肉粥直呼為糝了。詳細信息
糝的用肉,古代僅用牛、羊肉,傳入內地後兼用雞、鴨肉,後來漢族人又製作了豬肉糝。其中以雞肉糝味道最佳。糝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且有祛風驅寒、開胃、利尿、止嘔等效能。據說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制糝工藝一般經選料、制湯、成糝三步。主要用料以肉、麥米、蔥、姜、五香粉、鹽、麵粉等。以雞糝為例,通常以300碗糝為一製作單位,需用母雞10隻,麥米250克,蔥750克,姜1500克,五香粉150克,鹽750克,醬油1000克,胡椒粉150克,麵粉5000克,味素120克,水及點碗用的香油、醋適量。製作時,將火攻至發響,加入雞和麥米,熬煮3至4小時,到雞煮熟時撈出,把蔥、姜、鹽、胡椒粉、五香、醬油放入盆碗中攪拌均勻,投入甑中,開鍋後,將麵粉加水調成糊狀,入甑。再開鍋,即成。飲用時,將味素放入攪拌。在碗中放熟雞肉絲,用糝湯澆上,點上少許醬油和醋,便成了湯薄味濃的雞肉糝。有的還加進砂仁、公丁香、陳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小茴、玉果、廣桂、白芷、良姜、花椒等藥料,以增加溫脾健胃功能。
糝的起源
解放前,臨沂城有8家糝鋪,以黃家、劉家的雞肉糝和陳玉山牛肉糝最負盛名。1946年,陳毅同志駐臨沂時,曾是黃家糝鋪的常客。目前,臨沂市區糝鋪已有數十家,上海、青島等地開設了臨沂糝館。上海國際飯店和濟南南效賓館分別聘請了臨沂的制糝技師,使糝登上了大雅之堂。糝的故事很多,流傳最廣的故事有兩個。
故事一:“糝”的名字與乾隆皇帝有關。話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經過現在的郯城碼頭鎮時,想品品當地的名吃,當地的官員就把這種味道獨特的早餐獻了上來,乾隆爺一嘗,怎么從來沒喝過如此可口的東西,隨口問了一句:“這是啥(糝)?”地方官員忙點頭:“這是啥(糝),這是啥(糝)。”因此,天子的隨口一問就成了它現在的名字———糝。
故事二:東晉時,一對窮困潦倒的外地夫婦逃荒來到臨沂,當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看到他們非常可憐,就經常接濟他們,夫婦二人非常感動,無以為報。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覺得報恩的機會來了,就把家中留著下蛋的惟一一隻母雞殺了做湯,並在湯里加了一些普通的驅寒中草藥。本想把雞煮得爛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著了,不想湯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看著煮得黑糊糊的雞湯,妻子很生氣,可家裡又沒有其它東西,只好把煮“糊”的雞湯送給了王羲之。再說王羲之本來臥病在床,吃了中藥病也略有起色,但口乾舌苦,沒有食慾,看著送來的雞湯,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嘗了嘗,沒想到這一喝,登時神情氣爽,病好了大半,一時興起,隨手提筆寫下“米參”二字,到了後來,後人就把它稱做糝
做法與特點
主料:大骨頭(就是牛腿骨)兩根,老母雞一隻,麥仁(就是麥子去了皮後也稱麥米,菜市場裡賣雜糧的地方有賣)配料:黑胡椒粉(很重要喔,我一般都是到市場裡面去買現磨的那種,超市裡面的辣味不夠)大料(可用五香粉代替)、蔥姜若干、味素、香油、澱粉、香菜等第一步:先把腿骨和母雞、麥仁、大料、蔥、薑末,放在鍋里大火煮開後改為文火燉兩至三小時至雞肉稍脫骨,撈出晾涼,注意不要煮得太爛喔。第二步:母雞拆成雞絲備用。第三步:調味,這是很關鍵的步驟。把胡椒粉用冷水沖開後放入鍋里,然後把澱粉勾成芡汁放入鍋內攪勻,待沸後關火。放入味素、香油等(可依個人口味添加)第四步:把糝裝在碗裡,上面撒上雞絲、香菜。第五步:喝掉(糝一定要熱才好喝,但是注意不要被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