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東晉時,一對窮困潦倒的外地夫婦逃荒來到臨沂,大書法家王羲之經常接濟他們。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為了報恩,將家中留著下蛋的母雞殺了做湯,並在湯里加了一些驅寒中草藥,本想把雞煮得爛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著了,湯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雞湯被煮得黑糊糊,可家裡又沒有其它東西,只好把煮“糊”的雞湯送給王羲之。王羲之看著送來的雞湯,不好意思拂了人家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嘗了嘗,沒想到這一喝,登時神清氣爽,病好了大半,一時興起,隨手提筆寫下“米參”二字,後人就把它稱做糝。
烹飪方法
主料選用
肉、麥米、蔥、姜、五香粉、鹽、麵粉、雞蛋、香菜
配料選用
砂仁、公丁香、陳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小茴香、玉果、廣桂、白芷、良姜、花椒、醬油等
製作步驟
1、選淨肥老母雞10隻(約18千克),大麥仁2千克,水70千克,蔥、姜、細藥料包、醬油、鹽、胡椒粉、味素、麵粉等各適量。
2、將甑鍋加水,放入老母雞旺火燒沸,撇去浮沫。
3、下入大麥仁、料包、蔥、姜小火煮2小時,雞熟撈出晾涼;雞肉撕成絲放碗中。
4、雞骨架放入鍋中同麥仁等小火煮2-3小時,撈出雞湯中的骨架、蔥姜、藥包,下入醬油、鹽、蔥姜水,以稀面水勾成薄羹,盛入放有雞絲的碗中,澆入醋、香油即成(約200碗)。牛肉糝的主要配料及比例與雞肉糝基本相同,為了去膻,要增加一些香料。製作時用木柴燒開後改用文火熬4-8小時左右(根據肉的老嫩程度決定),制出的牛肉糝湯精而味濃。製作羊肉糝時,頭天晚上把水燒開,將洗乾淨的羊肉入鍋(水開後將羊肉入鍋熬制出的湯清),煮2小時左右,撈出熟羊肉,下入麥米,開鍋後將爐火封閉,第二天凌晨將爐火捅開,開鍋後下入蔥姜,又開鍋後,將鹽、醬油、胡椒粉、五香粉攪勻一併入鍋,再開鍋,將麵糊下入煮熟。飲用或出售時,將味素下入鍋中攪爛,碗中放熟羊肉片,澆上糝湯,點上香油和醋,方可食用。
烹飪料理
最早的糝是用麥米做的。先將麥米在水中浸泡一夜,使其柔軟易爛,然後用事先熬好的雞湯(可適量加水)熬煮。煮到麥米軟而不失筋道湯汁濃稠的時候,加入姜和大量的胡椒粉,然後改用小火煮2-3小時,再將熬湯時煮熟的雞肉撕成細絲,將雞蛋打成糊狀放在碗裡,再在碗中放入榨菜、香菜、少量的香油、鹽、味素,將滾熱的糝直接沖入碗內即成。
臨沂做糝更加講究,對火候、時間、攪拌、工具等都有嚴格的要求。一般是頭一天選料,夜裡制湯,次日早晨才成糝。原料主要以等為主,有的加進砂仁、公丁香、陳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小茴香、玉果、廣桂、白芷、良姜、花椒等中草藥,以增加溫脾健胃功能。有的糝鋪用料多達40多種。做糝用的鍋也不同於一般的鍋,它比一般的鍋要大幾倍,和普通鍋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有頸,所謂的頸就是在鍋的上面用不鏽鋼圈出一個高50厘米的“脖子”,據說這是為了防止跑香味。做糝的過程嚴格按程式進行,以做雞肉糝為例:
其實,做糝的學問主要在湯上,許多糝鋪都是世代相傳,湯料都是百年老湯,可謂老湯裡面加新湯“湯湯不息”。另外,煮湯用的鍋蓋和柴火都有講究。做糝用的鍋蓋必須要用柏樹木做;燒湯的柴火也要用果樹木,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臨沂糝來。
風味特點
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
相關故事
糝的歷史悠久,我國文獻多有記載。《禮記·內則》載:“糝,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一為餌,煎之”。春秋時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也有“孔子窮於陳蔡,藜羹不糝”底色記載,至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清康熙年間編纂的《沂州志》卷一:“祭祀篇”記載的十六種祭品中就有“糝食”,可見糝的歷史源遠流長。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路過臨沂用早餐,想嘗嘗當地的名吃,地方官員就把這種味道獨特的早餐獻了上來,乾隆一嘗,怎么從來沒喝過如此可口的粥,隨口問了一句:“這是啥?”官員沒聽清楚,也隨聲問:“啥?”乾隆聽為“糝”。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傳開了。
“糝”在文字上講是用肉作成的湯羹。相傳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種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對回民夫婦來臨沂經營,當時叫“肉
糊”,後來仿製者越來越多,明朝時期定為“糝”。據臨沂縣誌記載,糝是明朝末年臨沂人創造的,幾經演變改進逐步形成獨具一格的沂州名吃。解放前臨沂城有八家著名糝鋪,今已發展至百家專營糝鋪。
山東省政府正式批准並公布了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入選的9個項目中,代表臨沂傳統飲食文化的名小吃——糝,也入選非遺目錄。
入選非遺
山東省政府正式批准並公布了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入選的9個項目中,代表臨沂傳統飲食文化的名小吃——糝,也入選非遺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