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氣候
![窯口鄉](/img/0/916/nBnauM3X0cDNzMTNxgTM5QTOyITMwQjMwQjMwADMwAzMxAzL4E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窯口鄉位於東經116°—118°,北緯30°—33°之間,屬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轉換的過渡帶,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
全年日照1876-2003.5小時,年總降水量1007—1546毫米,平均氣溫16.6—18℃,梅雨季節一般在6—7月間。
鄉鎮簡介
窯口鄉耕地面積6.5萬畝,人口33981人,轄19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203省道縱貫南北,地理條件獨特,水產資源豐富,經濟環境優越。在“加快發展、富民強鄉、全面建設和諧窯口”目標的感召下,窯口鄉利用本鄉區位優勢,在產業結構調整上狠下功夫,為農民增收致富開闢了廣闊前景。
民生建設
![窯口鄉](/img/4/c63/nBnauM3XzQzM1QDOzEDM5QTOyITMwQjMwQjMwADMwAzMxAzLxA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通訊建設
![窯口鄉](/img/a/4e7/nBnauM3XyYzM3YjM0IDM5QTOyITMwQjMwQjMwADMwAzMxAzLyA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窯口境內已袈設聯通、移動發射塔共10多座,開辦聯通、移動代理點5家。全鄉民眾共擁有手機12000餘部。郵政部門由改革初期僅一間房屋的代辦點逐步發展為如今已有總占地面積達1800平方米郵政大樓的窯口郵政所。郵政業務量逐年加大,2003年來還陸續開辦了三家郵政農資連鎖店,主要業務為農資配送,品種有種子、農藥、化肥等,為民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30年來全鄉還在各行政村共配備各種廣播擴音機20台,總輸出功率為1.2萬KV,安裝25W、12.5W、小喇叭等各式喇叭270隻,廣播覆蓋率達到100%。隨著信息業的發展,本鄉轄區內已建有線電視接收站2個,終端用戶達到500餘戶。2006年鄉黨委還為全鄉各村及中國小校總計免費建了13個電視上網站點,主要用於開展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活動,目前各安裝單位收視活動正常,搖控器握在手,廣大黨員民眾足不出戶可盡知天下信息。
經濟狀況
![窯口鄉](/img/9/746/nBnauM3XwMTM4QzMxYDM5QTOyITMwQjMwQjMwADMwAzMxAzL2A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公路交通
30年前的1978年,窯口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後通行條件不僅嚴重影響了民眾的生產和生活,也制約了鄉域經濟的發展。為此窯口鄉黨委政府改革開放30年來就一直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截至2008年,全鄉共修通村公路11條,總長約80公里。自2006年以來鄉黨委政府又切實加強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現在全鄉已修通村水泥公路67.6公里,總投資達1100餘萬元。該鄉水泥公路已形成以窯口街道為中心,向各村輻射,呈現出“層次分明、功能齊全、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公路交通成了該鄉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水利設施
![窯口鄉](/img/3/ed9/nBnauM3XyQzN1UzN3UDM5QTOyITMwQjMwQjMwADMwAzMxAzL1A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窯口鄉瀕臨瓦埠湖沿岸,位於安豐塘灌區末稍。全鄉三面環水,湖岸線長達25公里,海拔22米以下耕地面積占全鄉總耕地面積的60%以上,“水”是制約該鄉發展的瓶頸,非澇即旱,是遠近聞名的“老災窩”。自1978年以來的30年歷史可以說是窯口鄉人民連年與水患作鬥爭的歷史。為扭轉本鄉因“水患”而導致發展滯後的局面,2006年初窯口鄉藉助中國綜合治理瓦埠湖的東風,加大了治水安民工程建設力度,積極爭取實施了保莊圩工程和移民遷建工程建設,改建了窯口大電站,全鄉治理水患工作邁出了里程碑式一步,加快了本鄉沿湖民眾脫貧致富步伐。水利設施的不斷改善逐步扼制了本鄉歷年易澇受旱的窘境。
三大治水工程
![窯口鄉](/img/d/3e4/nBnauM3X3QzM3kTOwUDM5QTOyITMwQjMwQjMwADMwAzMxAzL1A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窯口鄉移民建工程:建設最初開始於2004年8月。窯口鄉黨委政府按照“遷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和相對集中的要求, 在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前後兩次申報第三批移民遷建戶達到1277戶,共安排了5處移民遷建點,完成土地置換550畝。該項工程爭取項目資金3105.9萬元,拉動民間投資3000餘萬元,總投資約6千多萬元,截止2008年,該工程第一批1277戶已完成初步驗收,達到入住條件,第二批500戶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相關配套正在緊張施工中。該工程完工後既可以解決1800戶低洼地區居民的防洪居住問題,同時實現了建鎮聚民的目標,提升了集鎮規模。
窯口大電站:於2006年8月開始改建擴建。總投資51萬元,其中以工代賑30萬元,地方配套21萬元。該工程已於2007年底前全面完工,項目建成後,從根本上解決了本鄉北部56村民組13000畝耕地用水難問題,每年可減輕民眾抽水負擔24萬元,增加收入91萬元。改擴建後的窯口大電站灌溉工程,建電站1座,裝機2台套/150千瓦,新增灌溉面積0.12萬畝,改善灌溉條件1.2萬畝。
窯口鄉三大治水工程的實施,是窯口鄉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發展的結晶,它使全鄉乾群看到了希望,增強了生產生活的信心,更堅定了發展致富的決心。
六安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