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新一屆鄉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鄉人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加快發展,富民強鄉”目標,確立了堅持“一個核心”、實施“兩大戰略”、主攻“三個重點”、推動“四個上台階”的發展思路,即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實施科教興農、依法治鄉兩大戰略,主攻農業科技開發、鄉企扭虧增盈、農民脫貧致富三個重點,推動計生、財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四項工作上台階。
地理環境

查灣鄉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積溫高,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3—15.1度,年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間。查灣鄉海拔在300米至1000米之間,山巒重疊,平均山地坡度22度,土壤多為山地黃棕壤,土壤深度多在50—80厘米,土壤保水、保墒、保肥性能好,適宜多種類植物生產生長,土壤略顯酸性,特別適宜茶類植物生長。地表植被好,無工業污染,水氣大,雲霧多,生長出來的茶葉特別適宜開發綠色茶飲料。灣鄉有山林面積6.3萬畝,森林覆蓋率80%。
基礎設施
105國道縱貫全鄉,距合肥125km,隨著舒岳路舒城段拓寬改造工程的實施,對外交通將十分便捷。
全鄉9個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組公路占80%,村戶通點率達100%,CI端程控電話已開通,行政村裝機率100%,戶裝機率達17%,行動電話、無線尋呼、傳真、信息網等現代通訊設施日轃漸完善。
人力資源

查灣鄉人力資源豐富,全鄉轄九個行政村,總人口為7917人,勞力3365人。隨著掃盲、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成功開展,民眾的文化素質普遍得到提高,再加上民眾自身對教育的重視,所有村幹部都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全鄉現有各類農業科技人員50人,其中高級職稱5名,中級職稱15名,初級職稱30名;農民技術人員150人。
旅遊資源
查灣鄉附近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已開發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大別山地質公園、AAA級風景名勝區——萬佛山座臥其中。仙人洞、十八羅漢拜觀音等眾多旅遊景點正待開發,特色產業蘭花、園林、盆景國內外聞名,曉天的傳統手工藝品根雕、蒲扇,走俏省內外。

位於舒城縣西南部,大別山區東北坡,地處東經116°31\',北緯31°01\'—31°05\',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3公里。北與蘇平村接壤,東和東南與潛山縣毗連,西和西南與岳西縣交界。1987年被省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1998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被省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級旅遊區,2002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晉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6年被批准為大別山地質公園。
萬佛山風景名勝區依託國營小澗沖林場,始建於1958年,山場總面積20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活立木蓄積量達17萬多立方米。此山地處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季風顯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3.6℃,年均降雨量1574毫米。植被由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組成,區內已發現有維管束植物147科、658屬、1328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香果樹和銀杏,二級的有銀縷梅、石楠、三尖杉、銀鵲樹、鵝掌楸、合歡、金錢柳、八角楓等16種。野生動物以林棲種類為主,共200多種,其中獸類47種,鳥類100餘種,爬行類32種,兩棲類10餘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二級保護動物—大鯢(娃娃魚)、穿山甲、貓頭鷹等。
萬佛山林海、深壑、麗瀑、幽谷等極其優美的自然風光,構成了幽靜、險竣、奇特、清涼、秀麗的自然風景資源,山巒疊嶂,色彩斑瀾,人文景觀,歷史悠遠。現區內設有資源保護利用股、辦公室、計財股,並在舒城縣合安路下設有林產品經營公司。場內現有職工197人,人口410人。
農業概況

查灣鄉人均耕地0.6畝,人均山場8畝,是一個典型的少地多山的山區。茶葉是全鄉兩大支柱產業之一,全鄉擁有茶葉初制廠14個,其中鄉辦1個,村辦9個,聯戶4個。
全鄉100%農戶掌握了傳統的茶葉製作技術,80%農戶掌握了名優茶製作技術。茶葉初制廠每年都承擔小葉苦丁茶生產,年產量5000kg,創產值50萬元。
特色產品

苦丁茶又名富丁茶(俗稱大葉冬青),屬常綠喬木,葉色濃綠、草質。若選用天然苦丁茶鮮葉,再經過科學精製、細制而成苦丁茶葉,是一種珍貴的純天然植物飲料,品質純正,內含豐富營養成份和多種礦物元素,入口先苦後甜,風味獨特。
苦丁茶不僅有消暑解毒,抗輻射功能,而且還有治痧氣、感冒、腹痛、胃腸炎、咽喉炎及其他炎症的功效。如果長期飲用此茶既可減肥、降壓,更有抗癌作用。
六安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