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窯鄉

水窯鄉

水窯鄉位地左雲縣縣城東南部,東鄰大同市南郊區,南與懷仁區接壤,西接馬道頭鄉,北連店灣鎮。鄉人民政府駐上山井村,距縣城30公里。1999年3月,該鄉被大同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鄉,2004年3月,被大同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寬裕型小康鄉。

基本信息

概述

地處塞北土石山區的左雲縣水窯鄉,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八路軍120師宋時輪支隊轉戰的革命根據地。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水窯鄉人民利用煤炭資源優勢,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實現了由貧變富、共同富裕的歷史性轉折。2004年,全鄉國民經濟總產值達到3.9億元,人均產值達到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94元;上繳各種稅費3396.44萬元,人均貢獻8290元。先後跨入山西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鄉鎮、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鄉鎮行列,被大同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寬裕型小康鄉”。

區劃人口

水窯鄉轄:上山井村水窯村石門村下山井村東溝村柏山村馮家窯村全羊頭村葫蘆峪村興隆溝村大路坡村五豐咀村大南溝村等12個行政村,1660戶、5021口人,國土面積8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0479萬畝。

自然資源

該鄉屬土石山區,耕地較少,但煤炭資源較豐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鄉黨委、政府堅持集體經營、共同受益的辦礦方針,大力發展煤炭生產,煤炭產量和效益逐步提高,1997年達到256萬噸,利用煤炭生產積累的資金,發展林業、牧業和種種植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是全縣較早達小康的鄉鎮。

基礎設施

該鄉交通十分便利,有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院9所,中國小10所,村村實現水、電、路、通訊、有線電視配套。葫蘆峪、大路坡等村建起了新農村,興隆溝村住宅建在了縣城。全鄉現在煤礦15座,其中:生產礦井11座;石碳紀基建礦井4座。

羊尾巴煤礦

羊尾巴煤礦位於左雲縣東南部,是水窯鄉興隆溝村辦煤礦。該礦井田面積為1.508平方公里,擁有獨立的生產系統和先進的提升、運輸設備,年生產能力21萬噸,現開採的11#層煤是優質的工業動力煤,發熱量為7500大卡。該礦交通便利,運輸方便。

相關信息

2008年5月13日,縣委書記王偉國在水窯鄉調研時強調,要緊緊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新左雲”的總

水窯鄉水窯鄉國小
目標,抓好煤礦安全生產、項目建設、造林綠化、新農村建設、治理超限超載等各項工作,推動左雲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馬少傑,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袁潤德隨同調研指導。

王偉國一行先後深入到水窯煤檢站、水窯治超點、南山公園尖口山造林工地、下山井國小、蘆草溝煤礦和水窯村編織廠實地檢查車輛超限超載、荒山綠化、農村教育、煤礦安全、項目建設等工作。在水窯治超點檢查時,王偉國書記要求,要從源頭治理,標本兼治,力爭使超限超載車輛不出礦、不出鄉、不出縣。在下山井國小檢查時,王偉國書記詳細詢問了學校經費、師資、生員等情況,要求鄉村幹部要高度重視教育,努力解決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辦好讓民眾滿意的教育。在南山公園和尖口山造林綠化工地檢查時,王偉國書記對該鄉的綠化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要求把造林綠化的重點放在工礦企業、集鎮、道路和重點農村的周邊,在經濟、質量、美觀上下功夫,建精品、上檔次,達到綠化、美化效果。

在水窯村編織廠,王偉國書記要求鄉村兩級幹部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在上大項目、大上項目上做文章,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儘快做強做大。鄉里要在廠房、管理、環保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

在蘆草溝煤礦,王偉國書記先後深入井口、燈房、調度室、絞車房、機房等關鍵環節實地了解煤礦生產和管理情況。他指出,一要加快建設進度,儘快達產達效;二要形成完整的生產系統,絕不能亂挖濫采;三要規範管理體制,避免造成隱患;四要建成井下規範、井上標準較高的現代化礦井。同時,要站在維護穩定的高度上,著實抓好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和火供口管理工作,來往人員要登記造冊,確保全全。

(2)一心讓鄉親們過上好光景記左雲縣水窯鄉大路坡村支書石應斌

水窯鄉水窯鄉

石應斌,左雲縣水窯鄉大路坡村黨支部書記,任職的18年裡村集體資產達到上億元,每年上交利稅近1000萬元。

“十佳黨員標兵”推薦辭:為民用權,為民謀利,兢兢業業,一步步地把大路村建設成為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石應斌,一個言語不多卻滿腦子點子、一個有著農民的質樸卻處處顯露出商人的智慧的農村漢子,讓大路坡村有了值得自豪的記載:1988年至1992年村集體資產2000多萬,農民人均收入1500多元;1993年至1998年村集體資產4500多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000多元;1998年至今村集體資產上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000多元。村民們每每念起這些數字,都忘不了誇誇石應斌,說他是一心讓鄉親們過上好光景的好支書。

大路坡村發展靠煤礦,本村地界有2個,煤炭市場疲軟時石應斌從外村又買回4個,關井壓產時石應斌帶頭關閉了外村的2個。石應斌的想法是集中力量搞好這4個,使其符合國家政策,科學管理和合理配采,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村民說,這是石應斌聰明之處,他總是撥拉著算盤珠子為村集體攢財,目的是讓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村民們的總結一語中的。石應斌在未當村書記前曾是鄉供銷社的職員,後來養起了運輸車做生意,再後來當過礦長,錢他不缺。他選擇這條路勞神費心,是想讓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只有148戶人的小村就有幾座煤礦,賣一個不影響大局個人還能得利,有人勸過石應斌,他說礦是村集體的,憑良心說不能:村辦公場所還是以前的舊平房,有人勸石應斌蓋辦公樓,石應斌說,蓋學校比這有用。在石應斌眼裡,村集體的錢必須讓村民集體作主來花。於是,村裡有了半年一次的村民代表大會,有了黨員代表議事組,買礦賣礦村民說了算;投資在縣裡置辦賓館,在市里購買門面房村民說了算;哪個黨員是為村里辦事的,哪個人有才能勝任哪項工作,黨小組會議定。有這個當家人,有這樣的村集體,村里什麼事都能在黨支部統領下辦好。現在,大路坡村是無賭、無毒、無上訪、無刑事案件的治安村。優托、福利、計畫生育樣樣做在前。為國家培養研究生3名、大學生20多名,把落榜生全部培養成村子裡的人才。

石應斌下一步的打算是搞煤炭深加工,讓走上富裕之路的大路村持續走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