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滅六國之戰

秦始皇滅六國之戰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既是戰國末期最後一場諸侯兼併戰爭,又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場封建統一戰爭。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用了10年的時間,相繼滅掉了北方的燕、趙,中原的韓、魏,東方的齊和南方的楚六個國家,結束了春秋以來長達500餘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戰亂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統一國家。

戰爭簡介

秦王政在即位的第九年(公元前238 年)“冠、帶劍”,即加冕親政。這年他22 歲,要親自過問朝政。親政的當年,就平定了嫪毐集團的叛亂。次年,又解除了呂不韋的相權,不久又迫其自殺。這樣,就清除了他親自過問大政的障礙。秦王政親政後,加緊從事掃滅六國的鬥爭。他採納尉繚的建議,用金錢收買諸侯國的權臣,“以亂其謀”。這一手段,確實有用,像齊國的相國後勝,因“多受秦間金”,而不修戰備,也不助五國攻秦,所以秦得以從容滅他國。趙國的郭開為趙王遷寵臣,受秦賄賂,誣陷大將李牧、司馬尚,此二人在對秦戰爭中,雖勝還被加以謀反罪被殺或免職,結果秦國輕易把趙滅掉。秦王政所用的另一手,也是最主要的一種手段,還是靠強大的軍事 力量,對東方這批苟延殘喘的國家,進行掃滅。秦王政依靠先輩(也包 括呂不韋在內)培植起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在他親政後的短短17 年中,就把東方六國掃滅,完成了統一的大業。

歷史背景

經過春秋和戰國長期的兼併戰亂,中國社會逐漸向全國統一的趨勢發展。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始皇即位的初年,隨著秦滅六國統一戰爭的開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統一的封建大帝國——秦國,即將在刀光劍影中誕生。六國日漸沒落、秦國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轉之勢。
齊 向為東方之強國。但到秦始皇初年,齊政權傳至齊王建時,齊威王時期建立起來的霸業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齊國實已徒具東方強國的虛名。它政治落後,經濟發展緩慢,國無賢臣良將,軍無奮進戰鬥之志,面對強秦即將發動的並滅六國的戰爭,竟毫無準備,坐以待斃。
韓 本來就是三晉中最弱的一方。到韓桓惠王時,韓就已臣服於秦國。秦始皇初年,韓國的疆域更加縮小,只剩下都城陽翟與其周圍10多箇中小城邑,基本上已是名存實亡之國了。
魏 雖然也曾經歷過戰國初期最強盛的時期,它據有河東、河西、河內、河外廣大地區,疆域之內山河縱橫,形勢險要,但由於它阻扼秦東出函谷之咽喉,多年均為秦之首要對手,特別是自魏惠王以來,不斷被秦戰敗,疆域日漸縮小。秦始皇初年,正當魏安厘王晚期,國勢更加衰弱。但信陵君竊符救趙,尤其是聯合各諸侯國合縱抗秦,取得河外大捷,大大提高了魏的威望,本應乘勝恢復魏之疆域,然而安厘王昏聵無能,不但不藉機復國,反而聽信秦國離間挑撥,罷黜信陵君,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可貴時機。
趙 地處中原之北方,方圓2000里,也是北方之強國。在趙武靈王時,倡導胡服騎射,革新政治,富國強兵,國勢為之一振。趙國北拒匈奴,南抗強秦,成為唯一可與秦相抗衡之國。但趙武靈王死後,趙屢被秦兵攻伐,對本國良將廉頗、李牧等不予任用,竟聽信讒言妄加誅黜,趙王的這種昏庸無能,使趙終於為秦所破。
燕 春秋初期尚屬極弱小之國,到燕昭王時,勵精圖治,疆域擴大,國力日強,曾北至遼東,西至上谷,南與齊、趙接壤。到燕王喜當政時期,非但不與近鄰趙、齊修好,且常常發動混戰,勞民傷財,國力損耗巨大,成為六國之中略強於韓的弱小之國。
楚 自春秋至戰國始終未失其南方大國之地位,領有疆域5000里,帶甲百萬,地大物博,粟支10年,為諸侯國中具有相當實力的大國。但自秦將白起攻陷楚都後,楚國勢力大大減弱,國都被迫遷於陳地,以後又再遷於巨陽與壽春。都城多次被迫遷移,大大挫傷了楚國的民心士氣。楚考烈王當政的前後,楚國實際上已徒具強楚之名,遠遠無法與秦相匹敵。
秦 地處西陲,原為關中地區的一個戎狄小國,春秋時期遠較中原地區各諸侯國落後,春秋各國稱霸中原盟會爭雄時,秦常被擯斥於外。但自秦孝公起勵精圖治,任用商鞅變法革新,廢除舊奴隸主貴族特權和世卿世祿制度,逐漸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政權。對內實行“獎軍功、教耕戰”,對外則連橫而戰諸侯。司馬錯又南並漢中巴蜀,北滅義渠、隴西,巴蜀廣大地區先後為秦所有。後白起率軍攻拔楚都郢,又擊潰趙魏聯軍於華陽,殲滅趙軍於長平,中原地區的大片河山幾乎都在秦國的控制之下。

戰略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周密布署統一六國的戰爭。李斯、尉繚等協助秦王制定了統一全國的戰略策略。秦滅六國的戰略有兩個內容,一是乘六國混戰之際,秦國“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秦王政採納了尉繚破六國合縱的策略,“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從內部分化瓦解敵國。二是繼承歷代遠交近攻政策,確定了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具體戰略步驟,李斯建議秦王政先攻韓趙,“趙舉則韓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魏、拔荊,東以弱齊燕”。這一戰略步驟可以概括為三步,即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然後各個擊破,統一全國。在這種戰略方針指導下,一場統一戰爭開始了。

並韓滅趙戰爭

秦在發動攻趙之前,即依李斯、尉繚之謀,以間諜挑撥活動,挑起燕趙兩國之間的戰爭,待燕趙戰起,秦國即藉口援燕抗趙,開始對趙進攻。秦軍從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攻趙,但把進攻的重點指向趙國南部,以陷趙軍兩面作戰、腹背受敵的困境。秦始皇十一年冬,燕趙兩國正在酣戰之際,秦派王翦率軍進攻太行山之戰略要地閼與,使這個早為秦國垂涎的戰略要地一舉被秦拔除,從而打開了從西面進攻邯鄲的通道。秦楊瑞和軍進攻韓陽(閼與之北),也順利攻克,這樣邯鄲的西北方向即失去了屏障。秦桓齕軍從南陽出發,攻占鄴邑所屬之安陽。至此,秦軍已推進到邯鄲之南,僅與趙都邯鄲相隔一條漳水和少數城邑。各路秦軍雖有30萬之眾,但由於受到趙20萬大軍的頑強抗擊,在攻占上述地區後,即被阻於現地。後來,經過連續作戰,秦始皇將原來由南北3支攻趙部隊,編為1個獨立作戰單位,由桓齕統率。始皇帝十三年(公元前234年)這個新編部隊,再度向趙南部進攻。桓齕避開正面渡河,改由漳河下游渡河迂迴趙扈輒軍的側後,攻擊邯鄲東南的平陽。兩軍於平陽展開交戰,趙軍被擊破,被斬10萬人,趙將扈輒陣亡。趙王啟用北部邊疆名將李牧為統帥。李牧軍曾殲滅匈奴入侵軍10萬之眾,威震邊疆,戰鬥力最強。李牧率軍回趙,立即同秦桓齕軍交戰於宜安肥下地區,給秦軍幾乎全軍覆滅的沉重打擊,只有統帥桓齕帶領少數護衛突圍逃走。韓國在七國中為最小,而所處地位卻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關東進之道路,秦要並滅六國,必須首先滅韓,因而形成了秦韓兩國間的連續戰爭,經過秦國的多次打擊,韓的土地日漸縮小,韓於是向秦表示願為藩屬。秦始皇十七年,韓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為徹底滅韓,派內史騰率兵再度對韓進攻,韓無力抵抗,內史騰指揮秦軍攻克韓都,俘虜韓王安,把所得韓地改建為潁川郡。這樣,韓成為當時六國最先被滅亡之國。
秦始皇十五年,趙王遷四年(公元前232年),秦又出動南北兩路大軍對趙進攻。趙軍統帥李牧決定先集中兵力,打擊北面來犯的秦軍,取勝後,再攻擊南面的秦軍。李牧指揮的趙軍機動靈活,風馳電掣,先給進攻番吾的秦軍以沉重打擊,跟蹤追擊,驅逐秦軍退出趙境,立即回師南進,聲勢所及,銳不可當,漳河沿岸秦軍聞訊,不戰而走,上黨等地秦軍也紛紛撤退,不敢應戰,秦軍第3次大舉進攻失敗。趙軍雖然在李牧統率指揮下,一再戰勝,可是兵力損失後難以補充,單憑現有兵力無法對秦持久作戰,必須立即尋求外援。而這時楚、魏業已削弱,燕、趙關係欠佳,只有聯齊,爭取齊國人力物力的支持,才能與秦相抗衡。秦也察覺趙的這一企圖,立即派遣一批策士到齊進行遊說活動,極力破壞齊、趙的聯合,孤立了趙。秦則不失良機,接著發動又一次大規模的進攻。
秦始皇十七年,趙王遷六年(公元前230年),趙發生特大旱災,秦就於次年再度發動對趙大舉進攻。秦軍派出南北兩路大軍並抽調一些少數部族兵參加作戰,趙軍則在大將軍李牧、副將司馬尚指揮下,繼續對秦軍作戰。秦軍雖經苦戰,但勝負未分。秦王和他的謀臣認為秦兩次伐趙均被李牧所阻,都深感在軍事上無法取勝,遂改用反間計,不惜重金收買趙國內奸趙王寵臣郭開在趙王面前造謠誣衊李牧、司馬尚企圖謀反。趙王竟不加分析即輕率罷免了李牧、司馬尚,改任趙蔥顏聚為趙軍統帥,並錯誤地將名將李牧殺害。
趙王遷由於中了秦之反間計,為秦滅趙鋪平了道路。趙蔥不是王翦的對手,很快被秦軍擊敗,趙蔥被殺,顏聚收拾殘兵退回邯鄲勒兵固守。內奸郭開被秦收買,甘心為秦效勞,多方勸趙王投降。趙公子嘉則堅決反對,主張戰鬥到底,率領宗族、賓客參加了首都邯鄲的保衛戰。但趙王喪失鬥志,任由內奸郭開擺布,竟下令開城向秦軍投降,使建國250多年的趙國終於滅亡。

滅魏之戰

趙被秦滅亡後,秦即想南下滅楚,但中間尚相隔一個魏國,魏此時雖然已只剩國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終屬秦進軍楚地之障礙,於是決定先滅魏,再伐楚。本來魏處於“天下之樞”,具有優越的戰略形勢,但由於戰爭頻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實力。多年來,在強秦的進攻下,節節敗退,不斷割地求和,魏國大河以北領土被吞食殆盡。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進攻魏國首都大梁。秦戰地統帥王賁認為大梁城垣堅固,很難在短期內攻拔,於是引大溝之水沖灌大梁城,經3個月戰爭,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賁所殺,魏國滅亡,秦以其地建為東郡。

滅楚之戰

秦軍滅趙、破燕並魏後,緊接著大舉進攻楚國。當時楚仍為中國南方大國,擁有今河南西部及東南部,山東南部,湖北湖南兩省,洞庭湖以東和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全部。楚國此時尚有對秦作戰所需要的實力。秦始皇認為年少壯勇的將軍李信,曾以數千兵急追燕太子丹於衍水,並獲得了勝利,是率兵攻楚的理想將領。於是便委以重任,並問李信說,如果派兵攻楚,需要多少兵馬?李信答覆說“不過用20萬人”。始皇又問王翦,王翦則說“非60萬人不可”。始皇不同意王翦的意見,而同意李信的說法,當即說:“王老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然壯勇,其言是也。”王翦以言不見用,謝病告老,歸還頻陽。李信則受命為秦軍統帥,與蒙恬率兵20萬對楚進攻。李信把兵力集中於穎川郡,鑒於秦楚接界多為平原,無險可扼,認為這次作戰的目的在於殲滅楚之野戰部隊。李信判斷,當秦軍向楚進攻時,楚軍為抗禦秦軍之進攻,必將兵力集中於汝水兩岸,即淮陽商水、上蔡邊界地區。進而決定採取兩翼鉗形攻勢,包圍殲滅楚軍。於是確定以部分軍隊由蒙恬指揮,沿汝河兩岸前進,從正面進攻楚軍。主力軍由李信親自指揮,從汝水以南,經過舞陽、平輿、新蔡、潁邑迂迴楚軍左側翼,與蒙恬軍會師,包圍楚軍,聚而殲之。
秦軍排除楚邊境部隊的抵抗,於汝河南北分向寢、平輿展開攻擊,擊破楚軍,李信軍占領了平輿,蒙恬軍占領寢城。秦軍未遇楚軍重大抵抗,進占兩城後,渡過洪河東進。
楚軍統帥項燕以秦軍轉變進軍方向,孤軍深入,立即率楚軍主力,兼程急進,追擊秦軍於棠溪,給秦軍以沉重打擊。李信戰敗,率軍往城父方向撤退。楚軍乘勝猛追,3晝夜戰鬥不息。秦軍連日所築營壘,都被楚軍攻破,都尉一級將領7人陣亡,李信軍損失慘重,多虧城父蒙恬軍的掩護,李信得以突圍逃回秦境,才免被俘。這是秦統一戰爭中宜安戰後,又一次重大的挫折。
秦軍遭受重大挫折,秦始皇雖然感到自己當初對統帥人選有誤,但並未動搖滅楚之決心,仍然繼續進行滅楚戰爭。李信失敗後,秦軍統帥一職只有重行起用王翦。秦始皇移樽就教,親往王翦家鄉頻陽邀請王翦出任秦軍統帥。王翦謝絕說,身體不好,難以從命。秦始皇則堅持請他出征,並問他有什麼要求。王翦此時才說:“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60萬人不可”。秦始皇應允。王翦於是接替李信,擔任秦軍統帥,率領60萬大軍對楚作戰。秦始皇親送王翦至京郊灞水之濱。王翦請求秦王多賜給他一些田宅。秦王答應了他的要求,王翦遂帶兵東去。
王翦根據已往長期作戰經驗,知道楚軍和趙軍都具有堅強的戰鬥意志,是能戰能守的軍隊。楚軍新近擊破李信指揮的秦軍,銳氣旺盛,鬥志昂揚,對付這樣的敵人,不僅沒有勝利的把握,一旦行動不慎,還會影響整個戰爭前途。所以王翦進入楚國後,即令部隊在商水、上蔡、平輿一帶地區構築堅壘,進行固守,並令部隊不許出戰。休整待命,故雙方相持數月沒有大的交戰。
楚對秦軍大舉東進,也集中全部兵力應戰。當時秦已滅三晉,無後顧之憂,有物力的大量支援,能夠打持久戰。楚則無論軍事、政治都遠為落後。統帥項燕仍然集中楚軍主力於壽春淮河北岸地區,等待秦軍的進攻。楚王責怪項燕怯戰,派人數度催他主動進攻秦軍。項燕軍只得向秦軍進攻,但既攻不破秦軍的營壘,秦軍又拒不出戰,項燕無奈,引軍東去。王翦立即令全軍追擊楚軍,楚軍為渦河所阻,雙方交手,楚軍被擊破東逃。秦軍追至蘄南,平定楚屬各地。斬殺楚將項燕,王翦率兵直取楚都壽春,楚國首都被秦軍攻陷,楚王熊負芻被俘。秦軍進軍蘄南,只經1年多的作戰,號稱南方赫赫之強國的楚,便冰消瓦解。
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派將軍王翦、辛勝率軍對燕作戰。統帥王翦以直接攻略燕國首都薊城為作戰目標。同時判斷燕軍必然依託燕趙大道經過的各河川作抵抗,尤其燕趙界上較大河流易水定有重兵守備,不宜將主力投入正面進攻。易水下游,河流深廣,渡河不易,由易水上游山地迂迴包圍易水正面燕軍,可出敵意外,容易成功。於是,王翦決定以部分兵力由中山(今河北定縣)北攻燕。燕軍與代郡趙嘉部趙軍,已組織了聯合部隊於易水北岸抗擊秦軍。王翦以秦軍主力,迂迴易水上游,包圍易水燕代軍右翼,雙方在易水以西相遇,秦軍擊破燕軍,趙軍撤回代郡,燕軍殘部向薊城退卻。秦繼續對燕進攻,擊破燕軍抵抗,進圍燕都。燕無固守首都決心,向遼東撤退,使秦軍輕取薊城。王翦攻克燕國首都後,立即派將軍李信率軍急追東退的燕軍,追擊到衍水擊破燕太子丹率領的殘部。此時逃到遼河流域的燕統治者,認為秦軍攻燕,是完全由太子丹的謀刺陰謀引起,禍起於太子。趙嘉亦勸燕王殺太子丹,獻首於秦以求和。於是燕王殺太子丹,獻首求和,但秦軍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其軍事進攻。
秦軍追擊燕殘部到遼東,由於地方偏遠,對全局關係不大,即把兵力轉用於對楚作戰。經過3年左右時間,秦對楚戰爭勝利結束,又轉用兵力,由將軍王賁指揮,進攻遼東。燕軍無力應戰,燕王喜被秦軍俘虜。秦又立即轉移兵力,攻擊代郡,趙嘉率部雖力戰,終於不免失敗,悲憤自殺。

滅燕之戰

在滅趙的過程中,秦國大軍已兵臨燕國邊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終日,眼見秦國掃平三晉,就要向自己殺來,卻無計可施燕太子丹最終想出了孤注一擲的暗殺行動,即歷史上有名的荊軻刺秦王,時值公元前227年。刺殺行動最終失敗,但是秦王政差一點死於荊軻匕首下,他深恨燕國,立即增兵大舉進攻。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今北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潛伏於水中幸免於難。後來,燕王喜經過權衡利害關係,派人將太子丹殺掉,將其首級獻給秦國,想以此求得休戰,保住燕國不亡。燕王喜逃到遼東以後,秦軍主力就調往南線進攻楚國。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賁奉命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

滅齊之戰

齊經過燕軍進占,元氣大為損耗,以至沒有力量參與東方各國與秦國縱橫捭闔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在秦軍並滅趙、韓、燕、魏、楚戰爭時期,齊國一直置身度外,坐視各國滅亡。過去當秦趙長平之戰的關鍵時刻,趙向齊請求援助軍糧,有政治遠見的周子曾向齊王說:“且趙之與齊楚,捍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力主積極援趙。齊王競沒有接受這一具有戰略遠見的建議,爾後各諸侯國雖幾度聯合對秦作戰,齊都避免參加,或者參戰不力,企圖討好於秦。
齊王建繼位40餘年,三晉、楚、燕與秦戰爭連綿不斷,齊由於與秦沒有共同邊界,未被攻擊,上下宴然,長期處於和平環境,不備兵革,不修戰備,政治上達驚人的麻木程度。齊王建本人昏庸無能,齊相國後勝又是一個貪財無厭之徒,秦多年來用重金賄賂後勝,後勝就為秦遠交近攻的策略效勞,終日規勸齊王建臣服於秦,朝野上下已無絲毫鬥志。所以儘管秦滅六國時,齊還擁有70餘座城邑,但仍不堪一擊。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賁統帥的軍隊,由燕南部對齊北境突然進攻,直趨齊都臨淄。齊則毫無作戰準備,竟無應戰之兵。齊相後勝力勸齊王投降,齊王建也就不戰而降。齊王建被送於共這個地方,餓死於松柏之間。這個貪圖享受、喪失國家的亡國之君,得到應有的下場。

總結

秦統一六國戰爭的勝利,是由於秦國在戰爭中戰略戰術運用得當。秦王政在位時期,國力富強,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供應戰爭,在戰略上處於進攻態勢,勢如破竹,摧枯拉朽,相繼滅掉諸國。在戰術上,秦國執行了由近及遠,先弱後強的方針,首先滅掉了毗鄰的弱國韓趙,然後中央突破,攻燕滅魏,解除了北方的後顧之憂。最後消滅兩翼的強敵齊楚,這種戰術運用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在具體戰役中,秦國運用策略正確,如在滅韓趙的戰爭中,根據具體情況,而不是完全機械地按“先取韓以恐他國”的既定方針,而是機動靈活,趙有機可乘則先攻趙,韓可攻則滅韓。滅楚戰役是在檢討了攻楚失策後,根據楚國實力集中優勢兵力攻楚而取勝的。攻打齊國避實就虛,出奇制勝。相反,六國方面勢力弱小,在戰略上又不能聯合,各自為戰,根本不能阻擋秦國的進攻,戰爭中消極防禦,被動挨打,以至一個個被秦國滅亡。

秦滅六國原因分析

商鞅變法奠定經濟基礎

在戰爭頻繁,兼併不斷的戰國時代,任何國家都想要生存就必須改革圖強。因為舊的社會制度已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因此戰國七雄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商鞅在秦國變法等。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是最徹底,取得的成效最大。 變法前的秦國是戰國七雄中較弱的一個國家,在各方面與六國相比都比較落後,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會盟,夷狄遇之。”秦國的國土常被外族侵占,政治黑暗腐敗,爭權奪利。胸懷大志秦孝公在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通過變法在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到秦始皇即位時其綜合國力已遠遠超過六國的任何一國成為當時唯一的“超級大國”。據《荀子·強國篇》記載,說秦國的政治是最好的,軍隊是無敵的,即使是六國中最強的魏國軍隊,如碰上秦軍,也無疑是以卵擊石。可見秦國已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統一非秦莫屬。

六國弄巧成拙

面對秦國統一趨勢的加強,六國並非都甘心坐以待斃,被秦逼急了,也想方設法的謀劃對付秦國的策略,但卻謀劃不到點子上。比如韓國作為離秦國最近的一個國家,是秦早就想吃的一塊肥肉,韓王也自知危在旦夕,於是想盡辦法以保存自己,但是他所作的努力對自己卻毫無用處,反而幫了秦國的大忙。開始是想用黃金孝敬秦國使其高抬貴手,當沒有黃金時就出賣本國的美女,而美女的價高達三千金,當時也只有秦王肯出這么高的價。韓國又將所賣之黃金奉送秦國。當然秦國絕不會因此而放棄吞併韓國的企圖,實際上是韓國白白的把美女送給秦王淫樂;此計不成,又施一計“疲秦計”,派水工鄭國到秦國勸說秦國修工程浩大的水渠,企圖使秦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資在水利建設上,使其無力吞併韓國。而結果是,這在暫時使秦不能集中力量滅韓,延長了韓國的壽命,但渠(鄭國渠)修成後使關中平原的土地都得到了灌溉,農業更加發展,秦國更加富強了。韓國的“疲秦計”實際上變成了“強秦計”。再比如說燕國,當秦兵兵臨城下時,燕國太子丹徵詢太傅鞫武的意見,鞫武提出“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聯合單于”的合縱之策,但太子丹急於求勝,認為那是曠日持久之策而沒採納,而派荊軻刺殺秦王,企圖想通過殺秦王導致內亂而破之,結果是演出了荊軻刺秦失敗的悲劇。即使真的秦王被刺,也不會象太子丹所想像的那樣導致內亂,因為當時秦國已具備了滅六國的條件,內部團結一致。六國君主的昏庸和各國的“弄巧成拙”終於斷送了自己。

秦國大量舉用東方賢才

秦國自秦穆公到秦始皇,對秦內政外交作出突出貢獻的賢臣都是來自外國,而六國用人大多限於本國,而且往往糟蹋從才。大家最熟悉的李斯作為秦國的大功臣,他原來就是魏國人。被秦國重用後,封他為客卿。面對秦王下的逐客令,李斯寫《諫逐客書》於秦王,使秦王及時取消逐客令,保住了秦王得天下的有才之士。逐不逐客在當時是關係到秦興亡的大事,正是由於李斯、尉繚、茅焦、王翦、李信和蒙恬等賓客的獻智獻策才使得秦王政統一了天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如果當時秦王政一意孤行,李斯等客卿將會全部離去,秦的前途可想而知。正因為秦王能納李斯之諫,李斯等才能繼續為秦盡智竭力,才能有尉繚等人才源源不斷來投秦。尉繚是戰國末期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現存的《尉繚子》是他由魏入秦時所著,是我國著名的七部兵書《武經七書》中的一部,他的軍事戰略思想在秦並天下中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秦王非常敬佩尉繚的才能,不僅讓尉繚享用與自己一樣的衣服飲食,且在尉繚面前表現得很卑謙。但尉繚與秦王相處後,覺得與秦王共事很危險,秦王得志將會吃人,於是便逃走。秦王發覺追回後不僅沒責備或懲治他,反而更重用他,封他為秦國尉,對他是言聽計從(《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王政廣納天下之才,以禮相待,而六國用人大多限於本國,而且往往糟蹋人才。
“七國為爭天下,都招四方游士,但六國所用為相的都是宗族及國人。如齊國的田忌田嬰薛文;韓國的公仲、公叔;趙國的奉如、平原君。而只有秦國不是這樣,開始與之謀國以成就秦霸業的是魏國人衛鞅。其它如樓緩是趙國人;張儀、范雎是魏國人,蔡澤是燕人,呂不韋是韓國人,李斯是楚國人,秦都委以重任而不疑。而秦之所以能並天下,正是由於依靠了他們的力量”(·洪邁《容齋隨筆》)。這就說明了秦國與六國不同的用人態度,六國不僅用人限於本國而且糟蹋人才,甚至迫害人才,使其逃離本國,這在實際上“輸送人才去資助敵國”。戰國初期的魏國是最早通過改革強大起來的國家,但是魏國君主由於不善於用人甚至迫害有才之士,使之紛紛投奔外國。如大名鼎鼎的吳起、孫臏、商鞅、范雎、張儀、尉繚等,如果魏國重用他們,加上魏國當時的力量,恐怕統一天下的是魏國而不是秦國,戰國歷史將會重寫。而正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使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一個落後的小國變為一個強國奠定了秦統一天下的物質基礎;正因為范雎入秦糾正秦國內政外交政策的錯誤,在內政上實行論功行賞,因能授官的政策,對外則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國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正是因為張儀入秦提出以連橫合縱的政策,利用六國間的矛盾個個擊破。比如,商鞅在魏國時,他是魏相公叔痤手下的一名小官,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薦商鞅有治國之才,但是魏王不用,衛鞅在魏國得不到重用。聽說秦王廣招賢才,便投奔秦國。秦國在商鞅的輔助下通過變法逐漸強大起來,魏國才後悔當初沒有聽公叔痤的話。但這時已為時已晚。
況且有些有才之士在本國的處境是相當悲慘的。如范雎在魏國時,魏王派他跟隨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齊王發現范雎很有辯才,於是派人賜給范雎十斤金和一些牛肉和酒,范雎拒不敢收。須賈知道後大為惱火,以為范雎將魏國秘密告訴了齊國,並將此事告於魏相魏齊。魏齊不假思索之下派人打斷了范雎的肋骨,打掉了門牙。用草蓆包之扔於茅廁,並令酒客向他拉屎拉尿。後被人救起送入秦國。范雎原想盡忠報國,但由於丞相魏齊嫉賢妒能,致使將這個人才“輸送”到秦國。

六國間的不團結

六國間如果團結起來,齊心協力對付強大的秦國,那么取得勝利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前298年齊韓魏三國聯合打秦國,攻入秦國函谷關。前247年,魏公子率關東五國出兵反擊秦國,大破秦兵一直追到函谷關使秦兵不敢出戰有十五年之久。但是由於六國間各懷鬼胎,各有各的打算和目的,導致他們間矛盾重重。因而不惜推行姑息縱容的“綏靖”政策,縱容秦國攻打他們的鄰國。殊不知“唇亡則齒寒”的道理,甚至出兵幫秦國去攻打他們的鄰國,最後只好落得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下場。再比如公元前259年,秦國進攻趙國,作為趙國鄰國的齊國看不到趙國是他阻擋秦國的屏障,在長平之戰時卻袖手旁觀,坐待五國滅亡。秦滅五國後最後兵臨城下,別無他途的齊國只有投降,齊王建落得個餓死松柏林中的下場。除此而外,韓、魏等國鼠目寸光,卻與秦聯合攻齊楚,實際上是在自掘墓穴。
秦王終於經過10年的統一戰爭,於公元前221年實現了大一統。綜上所述秦滅六國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同時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經歷了長期戰亂和分裂的廣大人民民眾迫切要求實現統一。秦的統一則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評析

春秋戰國之末,秦始皇以氣吞山河之志,用不到20年時間,並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550多年的戰亂局面,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這個大帝國對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使中國古代社會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歷史有它自己的發展規律,偶然寓於必然之中。自古以來,史學界對於秦兼併六國,遠非眾口皆碑。讚譽之詞有之;痛惜六國之亡也有之。秦之統一六國決不是天賜,六國的逐一滅亡也決非偶然。
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最初雖然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但最後終於贏得了全國的支持。人心的向背決定著天下的興亡,這是自古以來的真理 儘管孝公死後,商鞅即被舊奴隸主貴族處死,然而由於商鞅變法徹底,新法已深入社會各階層,特別是代表社會進步力量主流的新興地主階級衷心擁護變法圖強,野蠻的舊奴隸主制漸被廢除,奴隸越來越多地被解除身上的桎梏,平民可以論功行賞,可以自由開墾土地,民富國強冠於六國之首,因而,秦民願為秦國效忠作戰。
秦自孝公之後,連續六世不斷開拓,秦已經占有地利的戰略優勢 秦由一個西戎小國開拓為一個頭等強國,實非一日之功,經過六世王朝的奮戰才登上了七雄之首的寶座。秦孝公時,命商鞅伐魏,奪取了魏河西地區,隨後再奪占楚國之武關,將整個關中之地據為己有。秦惠文王時,以張儀為相,不動刀兵,遊說諸侯割地事秦,同時命司馬錯北滅義渠,南守漢中巴蜀,使秦國的疆域大增。昭王時期,白起統兵先後破諸國聯軍於伊闕、華陽,攻占楚首都郢。長平大戰前後,又占領魏、趙大片領土。至秦始皇即位之初,秦的疆域東達三川郡,南至黔中郡,北至上郡,中原地區之大部和南中國的西、中部地區已完全為秦所有。這時各諸侯國與秦相比已顯得十分弱小,有的尚不及秦國的一郡之地。秦占有的這種地理上優越的戰略形勢,成為其並滅六國最雄厚的物質基礎。
秦謀臣良將林立,運籌帷幄和統兵征戰以及戰略策略協調運用均珠聯壁合,占盡了主觀指導上的優勢 秦幾世以來都匯集了大批將相英才,這些人物多是客卿於秦,然而卻忠心事秦,對秦統一六國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商鞅變法為秦的強盛打下基礎,張儀范雎的“連橫事秦”,范雎的“遠交近攻”戰略和策略,成了秦並滅六國的基本國策。司馬錯魏冉白起等人的將相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運用。到秦始皇時期,周圍更是人才濟濟,相國呂不韋在秦始皇幼年即位時,就輔佐秦始皇當政,軍事政治決策皆出於呂不韋。相國李斯既長於以法治國,也長於謀劃戰爭。戰將王翦在秦統一戰爭中立下了汗-5功勞,尤其是在秦軍被楚軍打敗的危急時刻,一舉戰勝楚將項燕,攻克楚都,將楚滅亡。秦朝這些精英將才對秦統一戰爭的勝利所做的貢獻,將永載史冊。

意義

任何戰爭的勝利,都離不開統帥對戰爭的正確決策和對戰爭全局高瞻遠矚的籌劃,秦始皇正是在這些方面具備了遠見卓識的決斷能力,這也是秦能並滅六國的重要因素 秦始皇既是我國古代罕見的一世雄主,也是當時其它六國國君望塵莫及的明君。當相國李斯根據當時總的形勢,向秦始皇提出並滅六國的建議時,秦始皇當機立斷加以採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展開滅亡六國的戰爭。當戰爭進行到關鍵性的時刻,秦始皇親臨前線視察,督導戰爭的進展。秦始皇吸取前人分封王侯的教訓,每攻占一個諸侯國,就改立為郡:秦軍滅楚把楚地改為楚郡和會稽郡;奪占魏一些地區後,改立為東郡等等,這對鞏固秦統一戰爭成果起了重要作用。總之,秦之取得並滅六國戰爭的勝利,秦始皇有不可磨滅的偉大功勳。

秦滅六國時間順序表

秦王政一十五年(前230年),內史騰率兵滅韓國,俘韓王安,所得韓地置潁川郡,韓亡。
秦王政一十七年(前228年),秦軍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
秦王政一十八年(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
秦王政一十九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殺太子丹求和,燕破。
秦王政二十年(前225年),王賁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三個月後 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4年),王翦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一年後,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占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滅越國置會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投降,齊亡。
至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
嬴政統一中國後,遂自稱“功高三皇,德高五帝”,創建皇帝尊號,自稱始皇帝。嬴政認為諡號乃是“子論父,臣論君”,大為不妥而廢除之,而改用計數方式的世數尊號,自稱始皇帝,宣布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秦始皇規定皇帝自稱朕,命改為制,令改為詔。“皇帝”尊號,“朕”御用自稱等皆源自秦朝開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