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名稱】逐客令
【拼音】zhú kè lìng
【解釋】“逐客令”中的“客”,指客卿,古代指在本國做官的外國人。“逐客令”本為驅逐客卿的命令,後來,指主人對來客不歡迎時,用明說或暗示的方式,催客人離去。戰國時期秦王嬴政曾下令驅逐從各國來的客卿。後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為下逐客令。
【出處】
1、戰國末期韓國水利專家鄭國入秦修建水渠,乃是韓王借修渠企圖在經濟上拖垮秦國的“疲秦計”,後被秦王察覺,秦王於是下了逐客之令,限期將秦國內所有外來賓客驅逐出境。當時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上《諫逐客書》,力阻逐客,指出逐客的危險結果,最後秦王政接受而撤銷。
2、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二位如再喧譁,不獨耽誤嬌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
【示例】你再不走,我就下~。
【近義詞】逐客之令
【相關詞語】諫逐客書
成語故事
在戰國的末期出現了一個集大學者、大權謀家、大政治家於一身的人,他就是李斯。李斯本是楚國人,為了能做求得榮華富貴,他勤奮求學,到齊國拜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荀子為師,同荀子一起研究怎么治理國家、怎樣當官的學問。學成之後,他審時度勢,洞察時局,辭別荀子,來到秦國。
當時的秦國國王是太子嬴政,呂不韋因為幫助莊襄王取得王位而當上了相國,獨攬朝政大權。當相國以後,他也學孟嘗君的樣子,收留了大批門客,其中有不少是其他國家來的,李斯就是呂不韋的門客之一。李斯在呂不韋的門下,待機接近秦王。為了引起秦王的注意,儘快嶄露頭角,他潛心揣摸秦王心理,在分析當時形勢的基礎上,上書秦王,力諫秦王抓住機會,建立帝業,統一天下,深得秦王的賞識和器重,遂在秦國立足並開始崛起。
正當李斯躊躇滿志準備乾一番大事業時,秦國卻發生了一件叛亂。秦王嬴政二十二歲那年,宮裡發生一起叛亂,牽連到呂不韋。嬴政覺得留著呂不韋礙事,再加上發現呂不韋勢力不小,恐以後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就逼他自殺。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當時的鄭國人鄭國修渠的陰謀被識破。當時,鄭國為秦國主持開鑿了一條灌溉渠,就是鄭國渠,它把涇河水從雲陽經三原、富平、蒲城,同洛河連通起來(都在今陝西省境)。興修水利本來是件好事,可是後來發現;鄭國為了要削弱秦國的軍事力量,才積極幫助秦國修渠的,目的在於消耗秦國的人力和財力。
呂不韋和鄭國都不是秦國人,又先後出事,這讓秦國一些貴族、大臣議論起來,說列國的人跑到秦國來,都是為他們本國打算,有的說不定是來當間諜的。他們請秦王把這些人統統攆出秦國。秦王聽了,就採納了他們的建議,下了一道逐客令,要求大小官員,凡不是秦國人,都得離開秦國,當時李斯也在被驅逐之烈。
眼看自己的地位不保,李斯很不甘心,就在他離開鹹陽的時候,給秦王上了一道奏章。李斯在奏章里說:從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當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變法圖強;惠文王用了張儀,拆散了六國聯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業。
李斯在奏章里又說:泰山不捨棄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樣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細流,所以能那樣深廣;帝王不拒絕任何臣民,所以能顯示他們的恩德。因此,土地不論東西南北,民眾不問那個國家,一年四季都充滿美好,鬼神也降恩賜福,這就是五帝三皇之所以無敵於天下的原因。如今竟然拋棄百姓去資助敵對國家,排斥客卿以成就其他諸侯,使天下的賢士退縮而不敢向西方來,停步而不願意進入秦國,這可就是所謂的“借給敵人兵器,送給敵人糧食”啊!
李斯的奏章言辭懇切,情意真誠,理據服人,令秦王大為感動。秦王政覺得李斯說得有道理,放棄了逐客的打算,連忙派人把李斯從半路上找回來,並重用他,後來,李斯做了秦國的丞相。
附:李斯小傳
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年輕時,起初在鄉村做管理文書的小官,後來,隨荀卿學習,當任廷尉。在秦始皇統治期間,李斯以傑出的政治遠見和卓越才能,被任命為丞相。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李斯導演了中國歷史舞台上一場血腥的鬧劇,那就是“焚書坑儒”。後來,李斯在權力爭鬥中,被趙高害死。
相關故事諫逐客書
作者
李斯,名斯,字通古。秦代政治家。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為秦王政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毀民間的兵器,以加強對人民的統治;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鹹陽鬧市,並夷三族。
歷史背景
公元前237年,在嫪毐叛亂勢力被鎮壓下去,呂不韋集團的勢力尚未被觸動之際,秦國又發現了奸細。秦國一直未察覺韓國派來的水工鄭國,是來執行疲秦計畫的。鄭國入秦修建水渠,乃是韓國借修渠企圖在經濟上拖垮秦國的陰謀。於是秦王發出逐客令,下令限期將秦國內所有外來賓客驅逐出境。當時李斯力阻秦王逐客,上奏了一篇《諫逐客書》,指出逐客的危險結果,後被秦王政接受而撤銷逐客令。
頒發
最早下“逐客令”的是誰?是戰國時的秦王政。從春秋戰國到秦始皇時代,秦國有不少大臣是別國人,如大夫百里奚、蹇叔、丕豹,相邦商鞅、張儀、范雎,將軍司馬錯、甘茂以及秦始皇的相邦呂不韋。在秦始皇時,相邦呂不韋後來犯罪被罷官,接著從韓國來的有個叫鄭國的又被告有罪,引起了秦始皇對客卿的不信任和懷疑。秦國的宗室大臣為爭奪權勢,趁機紛紛勸說秦始皇逐客,於是頒發了《逐客令》。
取消
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他說:“我聽說群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由余,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了這五個人,兼併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里,秦國強大起來。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秦成帝業。這四代王都是由於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客卿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呢?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李斯還說,秦王的珍珠、寶玉都不產於秦國,美女、好馬、財寶也都是來自東方各國。如果只是秦國有的東西才要的話,那么許多好東西也就沒有了。李斯還在信中反問:為什麼這些東西可用而客就要逐,看起來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東西,而對人才卻不能重用,其結果是加強了各國的力量,卻不利於秦國的統一大業。李斯的這封上書,不僅情詞懇切,而且確實反映了秦國歷史和現狀的實際情況,代表了當時有識之士的見解。因此,這篇《諫逐客書》成為歷史名作。秦王明辨是非,果斷地採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為廷尉。
原文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悅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而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馬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悅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①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瓮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②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
譯文
我聽說官員們在商議驅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認為這樣做錯了。過去秦穆公求士,在西邊從戎那裡得到了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國迎來蹇叔,在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這五個人,並不生長在秦國,可穆公重用他們,結果吞併了二十個小國,使秦稱霸西戎。孝公推行商鞅的變法之策,改變了秦國落後的風俗,人民因此殷盛,國家因此富強,百姓甘心為國效力,諸侯各國歸附聽命;又大敗楚、魏兩國的軍隊,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還鞏固地統治著。秦惠王採用張儀的連橫之計,攻占了洛陽一帶的地方;往西吞併了巴、蜀,往北獲取了上郡,往南奪取了漢中,併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東占據險要的虎牢,占領了肥沃的土地。於是瓦解了六國的合縱,使他們都向西事奉秦國,功效一直延續到今天。昭王得到雎范,廢掉了穰侯,驅逐了華陽君,增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諸侯,使秦成就帝業。這四位國君,都是由於任用客卿而獲得成功的。由此看來,客卿們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呢?假使這四位國君拒絕客卿、閉門不納,疏遠外來之士而不用,這就不會使秦得到富強,秦國也不會有強大的威名。現在陛下羅致崑山的美玉,宮中有隨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飾上綴著光如明月的寶珠,身上佩帶著太阿寶劍,乘坐的是名貴的纖離馬,樹立的是以翠鳳羽毛為飾的旗子,陳設的是蒙著靈鼉之皮的好鼓。這些寶貴之物,沒有一種是秦國產的,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國出產的才許可採用,那么這種夜光寶玉,決不會成為秦廷的裝飾;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會成為陛下的玩好之物;鄭、衛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會填滿陛下的後宮;北方的名驥良馬,決不會充實到陛下的馬房;江南的金錫不會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會作為彩飾。用以裝飾後宮、廣充侍妾、爽心快意、悅入耳目的所有這些都要是秦國生長、生產的然後才可用的話,那么點綴有珠寶的簪子,耳上的玉墜,絲織的衣服,錦繡的裝飾,就都不會進獻到陛下面前;那些閒雅變化而能隨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麗,也不會立於陛下的身旁。那敲擊瓦器,拍髀彈箏,烏烏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確真是秦國的地道音樂了;那鄭、衛桑間的歌聲,《昭虞》《武象》等樂曲,可算是外國的音樂了。如今陛下卻拋棄了秦國地道的敲擊瓦器的音樂,而取用鄭、衛淫靡悅耳之音,不要秦箏而要《昭虞》,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不是因為外國音樂可以快意,可以滿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現在陛下對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國的就要離開,凡是客卿都要驅逐。這樣做就說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聲色方面;而所輕視的,卻是人民士眾。這不是能用來駕馭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啊!我聽說,地域廣的,糧食必多;國家大的,人民必眾;武器鋒利的,兵士一定勇敢。所以泰山不拒絕土壤,方能成為巍巍大山;河海不遺棄溪流,方能成為深水;稱王的人不拋棄民眾,才能表現出他的德行。所以,地不分東西,民不論國籍,一年四季都富裕豐足,鬼神也會來降福。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的原因啊!現在陛下卻拋棄百姓以幫助敵國,拒絕賓客以壯大諸侯,使天下之士退出秦國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這正是人們所說的把糧食送給強盜,把武器借給敵人啊!許多東西並不產於秦,然而可當作寶物的卻很多;許多士人都不出生在秦國,可是願意對秦盡忠心的卻不少。現在驅逐客卿而幫助敵國,減少本國人口而增加仇人的實力,結果在內使自己虛弱,在外又和各國諸侯結怨,象這樣做而想使國家不陷於危境,這是辦不到的啊!
讀後感
有《逐客令》才有相反的《諫逐客書》。秦國為何逐客,因為發現了韓國的陰謀——韓國派間諜鄭國到秦國修渠,名為興修水利,實為消耗與牽制秦國的國力,秦王政發現這一陰謀後,下令驅逐全部客卿,即要把在秦國做官的六國人全都趕出去。就事論事,這一政令顯然是不對的,因為它犯了因噎廢食、以偏概全的錯誤。政治家、軍事家、企業家、科學家要想成就事業,除自身力量外,藉助外部力量是必要和必須的。將自力更生絕對化,無異於自殺。秦王因一個間諜而驅逐全部客卿,無疑是自削臂膀。從這一基點上看,李斯的眼光顯然高出秦王一籌。書內讀書,《諫逐客書》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它論點明晰,論據無可辯駁,以歷史論現實,以大量成功的事例論眼前一事一理。閱讀此文,局外人馬上能夠明白逐客之舉實為愚蠢之舉,逐客之令實為自殘之令。論證方式異常新穎,論文幽默化,論文形象化,文風犀利,言語如箭,箭箭中的。閱讀此文,可以使讀者馬上接受作者的認識,感情立刻會偏向客者一方。“秦之文章,李斯一人。”(《漢文學史綱要•李斯》)魯迅先生此番評價,言之不虛。但是,書外讀書,馬上就可以發現《諫逐客書》的另一面——反文化的一面。《諫逐客書》中只有形而下的利益交換,而沒有形而上的道理。一篇美文,可以歸納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狼狽互利規則:大王您只要不趕我走,只要給我官做,我會死心塌地地為您效勞,幫助您奪東西南北之地,取五湖四海之寶,聚天下之美女,采古今之音樂,斂六國之錢財,成一統之霸業。總之,只要大王您重用我,一切悅目的、悅耳的、悅心的、悅口的、悅身的東西,只要大王喜歡,我都可以想盡一切辦法滿足您。至於道啊,德啊,人民啊,規矩啊,是非善惡啊,咱們可以統統不管不顧。縱看《諫逐客書》全文,橫看《諫逐客書》全文,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善不善”、“該不該”的價值判斷標準,通篇只有“你先滿足我,我再滿足你”的條件與交換。反動於元文化的文化由此而生。李斯的主張,在中華元文化中找不到任何理論依據。與《周易》、《尚書》相比,《諫逐客令》有三個明顯反動之處:其一,動亂取代了和諧。以八卦為起點的中華元文化其精髓在於和諧——陰陽和諧、天人和諧、男女和諧、夫妻和諧、家庭和諧,最終目標是天下和諧即天下和平。在《尚書》開篇之作《堯典》里,論九族關係時,結論在一個“睦”字上,論萬邦關係時,結論在“協和”二字上。在《周易·彖傳》中,出現了“萬國鹹寧”、“天下和平”的最高目標。中華元文化中的理是和諧之理,而《諫逐客書》中只有按照欲望在四處挑起動亂的毫不掩飾的宣言。其二,“有力”取代了“有道”。 中華先賢清楚地認識了這樣一條道理:戰爭是人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但是戰爭的立足點在一個“正”字上,即戰爭必須是正義之戰。如《師》卦所言:“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尚書》記載了兩種戰爭,一種是中原民族與外族的戰爭,一種是民族內部的革命戰爭。苗族與中央對抗,舜、禹征伐時以武力為基礎採取了文德教化,使苗族誠心悅服於中央。商湯與武王發動革命戰爭有兩個重要支點:一是天道,二是民心。“有道”是發動戰爭的前提。《諫逐客令》中所歌頌的秦之歷代戰爭,講究的是“有力”——能力與實力。有力就可以發動戰爭,根本不用顧及什麼“正”與不“正”、“有道”與“無道”。其三,勝利者取代了得道者。李斯之前、法家之外的人物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他們尊重的是得道的賢者,無道的勝利者在儒家、道家、墨家文化里是被鄙視的人物。孟子的一句“春秋無義戰”,否定了所有的勝利者。在《諫逐客令》這裡,尊崇的不是得道者,而只是勝利者。在李斯這裡,在法家文化里,勝利者的主張就是道,勝利者就是得道者。李斯最後的結局是“腰斬鹹陽市”,而且株連了全家與“三族”之內的親人。據《史記》記載,行刑前李斯與兒子抱頭痛哭,最大的欲望不再是做官而是回家鄉到郊外打兔子。從害天下開始,到害自身自家告終,從李斯到“四人幫”,講法不講道的人物下場大都如此。筆者此處困惑的是,會寫文章的人為什麼不明白這些根本道理呢?為什麼會為了一己之私而緊跟殘暴的君王呢?法家之外的儒家、道家、墨家遊說君王時,是按照天道民心說話的,他們對君王說的是“應該這樣”與“不應該那樣”;法家人物遊說君王時,是按照君王的喜好說話的,他們對君王說的是“我可以為您做這樣,也可以為您做那樣”,這一根本性區別,後世區分開了嗎?對照秦漢到滿清的實際,歷代皇帝“獨尊”的到底是“儒術”還是“法術”?
遊戲卡
卡包:307日文名:門前払い中文名:逐客令罕貴度:平卡N卡種:陷阱陷阱種類:永久效果:當場上的怪物對玩家造成戰鬥傷害時,將這隻怪物彈回其持有者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