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腹痛

腹痛,中醫病名。是臨床常病證之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以臟腑氣機不利,臟腑失養,經脈氣血阻滯,不通則痛為基本病機,以寒熱虛實為辨證綱領。病位在腹,病變臟腑涉及肝、膽、脾、腎、膀胱、大小腸等。臨床應根據不同證候,分辨寒熱的輕重,虛實的多少,氣血的深淺,以“通”為治則,實則攻之,虛則補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滯者通之,隨病機兼夾變化,或寒熱並用,或攻補兼施,靈活遣方用藥。

基本信息

名詞解釋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發生疼痛為症狀的病證。

歷史沿革

腹痛 腹痛
1、《 內經》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並認為腹痛由寒、熱邪氣客於胃腸引起。
2、《 金匱要略》對腹痛的辨證論治作了較為全面的論述:“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3、《 諸病源候論》始將腹痛獨立辨證,對其病因、證候進行詳細表述,“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由腑藏虛,寒冷之氣客於腸胃膜原之間,結聚不散,正氣與邪氣交爭,相擊故痛”。
4、金元時期李東垣《醫學發明·瀉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篇,明確提出了“痛則不通”的病理學說,並在治療上確立了“痛隨利減,當通其經絡,則疼痛去矣”的治療大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
5、王清任、唐榮川對腹痛有進一步的認識,唐氏在《血證論》中曰“血家腹痛,多是瘀血”。指出瘀血在中焦,可用血府逐瘀湯;瘀血在下焦,應以膈下逐瘀湯治療。對腹痛辯證論治提出新的見解。

與西醫病

內科腹痛常見於西醫學的腸易激綜合徵、消化不良、胃腸痙攣、不完全性腸梗阻、腸粘連、腸系膜和腹膜病變、腹型過敏性紫癜、泌尿繫結石、急慢性胰腺炎、腸道寄生蟲等以腹痛為主要表現者,均可參照本節內容辯證施治。

發病原因

1、外感時邪

腹痛 腹痛
六淫外邪,侵入腹中,可引起腹痛。風寒之邪直中經脈則寒凝氣滯,經脈受阻,不通則痛。若傷於暑熱,或寒熱不解,郁而化熱,或濕熱壅滯,可致氣機阻滯,腑氣不通而見腹痛。
2、飲食不節
暴飲暴食,飲食停滯,納運無力;恣食肥甘厚膩辛辣,釀生濕熱,蘊蓄腸胃;或過食生冷,致寒濕內停等,中陽受損,均可損傷脾胃,腑氣通降不利,而發生腹痛。其他如飲食不潔,腸蟲滋生,攻動竄擾,腑氣不通則痛
3、情志失調
情志不遂,則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氣機阻滯而痛作。若氣滯日久,血行不暢,則瘀血內生。
4、陽氣虛弱
素體脾陽虧虛,虛寒中生,漸至氣血不足,脾陽虛而不能溫養,出現腹痛,甚至病久腎陽不足,相火失於溫煦,臟腑虛寒,腹痛日久不愈。
此外,跌扑損傷,脈絡瘀阻;或腹部術後,血絡受損,亦可形成腹中血瘀,中焦氣機升降不利,不通則痛。

病機

基本病機為腹中臟腑氣機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經脈痹阻,“不通則痛”;或臟腑經脈失養,不榮而痛。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積、氣滯、血瘀。病理性質不外寒熱虛實四端,四者往往相互錯雜。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腹痛 腹痛
1、凡是以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的疼痛為主要表現者,即為腹痛。其疼痛性質各異,若因外感,突然劇痛,伴發症狀明顯者,屬於急性腹痛;病因內傷,起病緩慢,痛勢纏綿者,則為慢性腹痛。
2、注意與腹痛相關病因,臟腑經絡相關的症狀,如涉及腸腑,可伴有腹瀉或便秘;寒凝肝脈痛在少腹,可牽引睪丸;膀胱濕熱可見腹痛牽引前陰,小便淋瀝,尿道灼痛;蛔蟲作痛多伴嘈雜吐涎,時作時止;瘀血腹痛常有外傷或手術史;少陽病表里同病腹痛可見痛連腰背,伴惡寒發熱,噁心嘔吐。
3、根據性別、年齡、婚況,與飲食,情志,受涼等關係,起病經歷,其他伴發症狀,以資鑑別何髒何腑受病,明確病理性質。

病證鑑別

1、腹痛與胃痛
胃處腹中,與腸相連,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狀,胃痛亦時有腹痛的表現,常需鑑別。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處,常伴有噁心、噯氣等胃病見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狀在腹痛中較少見。
2、腹痛與其他內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狀
許多內科疾病中出現的腹痛,為該病的一個症狀。如痢疾之腹痛,有里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為特徵;積聚之腹痛,以腹中有包塊為特徵,而腹痛病證,當以則以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
3、腹痛與外科、婦科腹痛
內科腹痛常先發熱後腹痛,疼痛一般不劇,壓痛不明顯;外科腹痛多後發熱,即先腹痛後發熱,疼痛劇烈,痛處固定,壓痛明顯,見腹痛拒按、腹肌緊張等。婦科腹痛多在小腹,與經、帶、胎、產有關,如痛經、流產、異位妊娠、輸卵管破裂等,應及時進行婦科檢查,以明確鑑別診斷。

相關檢查

急性腹痛應做血常規、尿、血澱粉酶檢查,消化道鋇餐,B超,腹部X線檢查,胃腸鏡檢查等,以助於明確病變部位和性質;必要時可行腹部CT檢查以排除外科、婦科疾病以及腹部占位性病變。

辨證論治

辯證要點

1、辨腹痛性質
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無間斷,堅滿急痛,遇冷痛劇,得熱則減者,為寒痛;痛在臍腹,痛處有熱感,時輕時重,或伴有便秘,得涼痛減者,為熱痛;腹痛時重時輕,痛處不定,攻沖作痛,伴胸脅不舒,腹脹,噯氣或矢氣則脹痛減輕者,屬氣滯痛;少腹刺痛,痛無休止,痛處不移,痛處拒按,入夜尤甚,伴面色晦暗者為血瘀痛;因飲食不慎,脘腹脹痛,噯氣頻作,噯後稍舒,痛甚欲便,便後痛減者,為傷食痛。暴痛多實,伴腹脹,嘔逆,拒按等;虛痛病程較久,痛勢綿綿,喜揉喜按。
2、辨腹痛部位
脅腹、兩側少腹多屬肝經病證;大腹疼痛,多為脾胃病證,臍腹疼痛多,為大小腸病證;臍以下少腹疼痛,多屬腎、膀胱、胞宮病證。

治療原則

治療腹痛多以“通”字立法,應根據辨證的虛實寒熱,在氣在血,確立治法。在通法的基礎上,結合審證求因,標本兼治。屬實者,重在祛邪疏導;對虛痛應溫中補虛,益氣養血,不可濫施攻下。對於久痛入絡,綿綿不愈之腹痛,可採取辛潤活血通絡之法。

證治分類

(一)寒邪內阻
症狀: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溫痛減,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清稀或秘結,舌質淡,苔白膩,脈沉緊。
治法:散寒溫里,理氣止痛。
方藥: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加減。
常用藥:高良姜、乾薑、紫蘇、烏藥、香附、陳皮。
(二)濕熱壅滯
症狀:腹痛拒按,煩渴引飲,大便秘結,或溏滯不爽,潮熱汗出,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燥或黃膩,脈滑數。
治法:泄熱通腑,行氣導滯。
方藥:大承氣湯加減。
常用藥:大黃、芒硝、厚朴、枳實。
(三)飲食積滯
症狀: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噯腐吞酸,惡食嘔惡,痛而欲瀉,瀉後痛減,或大便秘結,舌苔厚膩,脈滑。
治法:消食導滯,理氣止痛。
方藥:枳實導滯丸加減。
常用藥:大黃、枳實、神曲、黃芩、黃連、澤瀉、白朮、茯苓。
(四)肝鬱氣滯
症狀:腹痛脹悶,痛無定處,痛引少腹,或兼痛竄兩脅,時作時止,得噯氣、矢氣則舒,遇憂思惱怒則劇,舌質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常用藥:柴胡、枳殼、香附、陳皮、芍藥、甘草、川芎。
(五)瘀血內停
症狀:腹痛較劇,痛如針刺,痛處固定,經久不愈,舌質紫黯,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和絡止痛。
方藥:少腹逐瘀湯加減。
常用藥:桃仁、紅花、牛膝、川芎、赤芍、當歸、生地、甘草、柴胡、枳殼、桔梗。
(六)中虛髒寒
症狀:腹痛綿綿,時作時止,喜溫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胃納不佳,面色無華。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方藥:小建中湯加減。
常用藥:桂枝、生薑、飴糖、大棗、芍藥、炙甘草。

其他療法

耳針

選大腸、小腸、脾、胃神門、交感。每次取2-3穴,疼痛時用中強刺激捻轉,亦可用埋針法或貼壓法。

穴位注射

選天樞、足三里。用異丙嗪和阿托品各50mg混合,每穴注入0.5ml,每日一次。

轉歸預後

腹痛的轉歸及預後決定於其所屬疾病的性質和患者的體質。一般來說體質好,病程短,正氣尚足者預後良好;體質較差,病程較長,正氣不足者預後較差;身體日漸消瘦,正氣日衰者難治。若急性暴痛,治不及時,或治不得當,氣血逆亂,可致厥脫之證;若濕熱蘊結腸胃,蛔蟲內擾,或術後氣滯血瘀,可造成腑氣不通,氣滯血瘀日久,可變生積聚。

預防與調攝

平素飲食有節,進食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飲食。忌暴飲暴食及食生冷、不潔食物。虛寒者宜進熱食;熱證忌辛辣煎炸、肥甘厚膩之品;食積腹痛者宜暫禁食或少食。醫生應密切注意患者的面色、腹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時間、腹診情況、二便及伴隨症狀,並觀察腹痛與情緒、飲食寒溫等因素的關係。如見患者腹痛劇烈、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溫、嘔吐不止等症狀,需警惕出現絕脫證,須立即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文獻摘要

1、《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溜,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其後。”
2、《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3、《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4、《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5、《壽世保元·腹痛》:“治之皆當辨其寒熱虛實,隨其所得之證施治。若外邪者散之,內積者逐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泄則調之,閉則通之,血則消之,氣則順之,蟲則迫之,積則消之,加以健理脾胃,調養氣血,斯治之要也。”
6、《景岳全書·心腹痛》:“痛有虛實,凡三焦痛證,惟食滯、寒滯、氣滯者最多,其有因蟲,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都暴痛者,多有前三證;漸痛者,多由後四證。……可按者為虛,拒按者為實;久痛者多虛,暴痛者多實;得食稍可者為虛,脹滿畏食者為實;痛徐而緩,莫得共處者多虛,痛劇而堅,一定不移者為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