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尾絲蟲病

盤尾絲蟲病

盤尾絲蟲病是旋盤尾線蟲寄生於人體皮膚、皮下組織和眼部所致苔蘚樣皮炎、皮下結節和視力障礙為特徵的寄生蟲病,又稱河盲症或瞎眼絲蟲病。廣泛流行於非洲和熱帶美洲,在流行區可造成5%~20%的成人失明。傳播媒介為蚋。

基本信息

病因

旋盤尾線蟲雌雄成蟲常成對或數條扭結成團,寄生在人體皮下組織,雌蟲受精後產生微絲蚴。每當雌蚋叮人吸血時,微絲蚴即隨組織進入蚋的支囊,通過中腸,經血腔達到胸肌,經兩次蛻皮發育為感染期幼蟲並移至蚋的下唇。當蚋再叮人時,幼蟲自蚋下唇逸出並進入人體皮膚而感染。成蟲和微絲蚴對人均有致病作用,尤以後者為重。成蟲寄生於皮下組織中的淋巴管匯合處,局部引起炎症反應,纖維組織增生,形成包圍蟲體的纖維結節。微絲蚴除寄生在成蟲附近的結締組織中外,還可移行到其他部位的皮膚、皮下組織、皮膚淋巴管及眼球。微絲蚴可侵犯眼部可導致視力障礙和失明。

臨床表現

感染後經3~15個月的潛伏期出現臨床症狀,主要局限為皮膚、淋巴結和眼。

1.皮膚損害

成蟲寄生於皮下組織中的淋巴管匯合處,局部引起炎症反應,纖維組織增生,形成包圍蟲體的纖維結節,結節直徑為2~25mm,或更大,無痛,質較硬,其內含兩至數條成蟲及許多微絲蚴。結節數多為3~6個,亦有上百個者,可見於身體任何部位。微絲蚴的代謝產物或其死亡後的毒性物質可引起皮膚過敏反應,並可導致嚴重皮炎。皮疹可發生於臉、頸肩等部位,初劇癢,最終形成邊緣色素沉著中央色素減退的斑片,外觀形似豹皮,故又稱豹皮症。繼之皮膚增厚、變色裂口,最後皮膚失去彈性,皺縮如老人。

2.淋巴結病變

淋巴結可腫大,堅實,無痛,內含微絲蚴,這是盤尾絲蟲病的典型特徵。此外,尚可引起陰囊鞘膜積液、外生殖器象皮腫、疝氣(特別是股疝)。

3.眼部損害

是盤尾絲蟲最嚴重的病損,此系微絲蚴從鄰近組織進入眼部,活微絲蚴機械性損害、微絲蚴的分泌物或其死亡後的抗原性物質和毒性物質等引起眼部損害,發展較緩慢,大多數患者的年齡超過40歲。微絲蚴從皮膚經結膜進入角膜,或經血流或眼睫狀體血管和神經的鞘進入眼的後部,在微絲蚴死亡後引起炎症,導致角膜損傷,可導致角膜混濁,亦可引起虹膜、睫狀體、視網膜及脈絡膜炎症或侵犯視神經,影響視力,嚴重者發生纖維化,可致失明。

檢查

1.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數和IgE升高。

2.從腫物穿刺液,或用皮樣活檢夾,取少量表皮,活檢查見微絲蚴;或用裂隙燈、檢眼鏡直接查見眼前房中的微絲蚴;或外科手術摘除皮下結節中查見成蟲。

診斷

在流行區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從腫物穿刺液,或用皮樣活檢夾,取少量表皮置於載玻片上加生理鹽水進行活檢查見微絲蚴,或用裂隙燈、檢眼鏡直接查見眼前房中的微絲蚴,或外科手術摘除皮下結節中查見成蟲均可確立診斷。此外,微絲蚴偶可在尿及血液中找到。免疫螢光檢查和ELISA試驗準確率可達60%~90%,尚需進一步研究。在盤尾絲蟲的基因組中有一段長為150kb基因系列屬於旋盤尾絲蟲蟲種所特有,套用PCR技術擴增此段基因,在盤尾絲蟲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

鑑別診斷

疥瘡和皮癬是熱帶地區常見的刺激性皮膚損害,需與盤尾絲蟲病鑑別。

治療

本病治療除可用海群生和蘇拉明外,伊維菌素在安全性、耐受性及藥效等方面均優於海群生。服伊維菌素,能使皮膚內微絲蚴數量顯著減少,其副作用反應比海群生輕。

1.伊維菌素

本品對成蟲無作用,但對微絲蚴和在子宮內正在發育的微絲蚴胚胎有較強作用,空腹頓服,1年1次或6個月1次。1次服藥後在1個月內微絲蚴幾乎全部消失,並維持低密度,達半年以後微絲蚴數量又逐漸上升。因此,在流行區需要1次/年治療。

2.乙胺嗪(海群生)

效果好,但副作用大,可作為不能使用伊維菌素治療者的藥物。

3.舒拉明鈉(蘇拉明)

本品雖能殺死成蟲但毒性大,除少數病例外不能作為常規套用。

預防

普查普治病人和消滅傳播媒介蚋為預防本病的主要關鍵。在此病的流行區,應儘量避免被蚊子和黑蠅(蚋屬)叮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