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過龍門入伊川,在洛欒公路西邊的郭寨村,有座以泉水飲譽古今的“皇覺寺”。據《洛陽縣誌》所載,該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十年(722年),因系皇家寺院而得名,為龍門十大寺院之一。原本規模宏大,後屢遭損毀,現僅存伽藍殿和西廂房。伽藍殿背依龍門山南麓,殿內原有壁畫,現在多已湮滅。頂為硬山式,青磚青瓦,五脊六獸。西廂房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殿前有一直徑一米餘的磚砌古井,水清且淺,人稱水甘無垢。歷史
從朱元璋出家當“和尚”說起《明史》卷一載:“…太祖孤無所依,乃入皇覺寺為僧。”《細說明朝》曰:“…就這樣,從陰曆四月挨到九月,九月里他進了皇覺寺,受戒當和尚。” 根據回民世代相傳,所謂明太祖在起義前曾到皇覺寺出家為僧的說法與史實不符,皇覺寺原是一座清真寺,出家為僧乃是在清真寺里做“海里凡”(經堂學生,西北地區稱“滿拉”),實際上皇覺寺這一名稱則是朱元璋登基稱帝後所賜的名稱,意為皇帝在此寺中覺醒。皇覺寺位於鳳陽城西門外,是一座坐西向東的寺院。根據中國傳統,凡儒、佛、道教的寺廟、觀均坐北向南,而中國的清真寺一律坐西朝東,因為中國穆斯林做禮拜時,須朝向位於中國西方的麥加天房,皇覺寺正好坐西朝東,且其建築形式與我國清真寺建築形式雷同,這不可能是偶然的。皇覺寺的方向和建築形式就是回民父老傳說正確的佐證。 佛教自中世紀盛行於中國,故中國漢族知識階級和史學家對佛教比較熟悉,或他們自己就是佛教徒,而對伊斯蘭教比較陌生,他們有意無意地用佛教的術語描寫伊斯蘭教,如把清真寺寫成“寺廟”,把宣禮塔寫成“佛樓”,把阿訇、“滿拉”寫成“僧”、“和尚”等。到了近代,西方基督教傳入中國,中國的漢族知識界又對基督教熟悉了,於是他們又開始用基督教的術語描寫伊斯蘭教了,如把清真寺寫成“教堂”,把禮拜寫成“禱告”,把阿訇、伊瑪姆寫成“神父”、“牧師”或神職人員,把朝覲寫成“朝聖”等等。回族雖說漢語,但不重視學習漢語,漢文化水平遠遠不如漢族,知識分子稀有,所以用漢文闡述伊斯蘭教的著作極少,史學家和用漢文介紹外國宗教或翻譯外語著作的學者均為漢族,他們對伊斯蘭教缺乏全面、正確的了解,這是中國史藉和介紹宗教的著作中往往把伊斯蘭教與佛教;伊斯蘭教與基督教混為一談的主要原因。名稱由來
聽老輩里人這樣傳說的,大明家頭一帝朱洪武,在娘肚裡時就不是肉體凡胎。他娘懷上孕那陣兒,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大火球,附著她身子直轉悠。嗬!這可有說頭啦。在天象的,不犯小可!當時,京城裡觀天文的官兒知道了這件事,立即報告朝廷:在什麼什麼縣,下一朝的朝廷投胎了。這還了得?朝廷立即下令:將那個縣裡凡是能生養的婦女,一律斬盡殺光。 再說朱家,一聽說這事,嚇得不得了,慌慌忙忙地往外地逃命。一出家門,朱母突然變樣了:頭髮也白了,滿臉的皺紋就跟七、八十的老媽子似的。這一來,官兵碰見,連問都沒問,就放過去了。朱母平平安安地出了縣境。 朱母在外要了七、八個月的飯。在快要坐月子的時候,來到一個大寺院前。此時天也黑啦,廟門也關啦。朱母就在寺門口屋檐下住下來。等到半夜,寺院裡的鐘磬突然叮叮噹噹地響起來了。和尚們被驚醒了:深更半夜,誰在敲磬撞鐘呢?他們起來一看,只見東方紅了半邊天,光輝耀眼。和尚們正納悶兒,咦,聽見門外有動靜。他們隔著門縫往外一望,唉,原來是個婦女在生孩子。和尚們又奇又喜。住了一會兒,才有一個老和尚在門縫裡朝外問道:“孩子來到了嗎?”外邊的說:“來到啦”。“什麼孩?”老和尚又問,“男孩!”外邊的答道。老和尚一聽,興沖沖地開了寺門,將朱母讓到屋裡,嘴裡不住地嘟念著:“阿彌佗佛,貴人降世了!” 就在同時,京都里觀天象的官兒又對朝廷說:“大事不好,下一朝的朝廷下世啦!”還說在什麼什麼縣。朝廷早先滿以為連禍根斬盡殺絕!沒想到怕啥啥來啦。他又氣又急下了一個絕令:將此縣凡是不滿周歲的嬰兒一律殺光! 官兵從寺院門口經過時,認為和尚廟裡沒娘們家,哪裡會有孩子?就越門而過,沒停停腳。朱母免遭一場大難。 那個生下來的男孩就是朱元璋。從那以後,那個寺院就叫皇覺寺。交通提示
從洛陽市坐車,過龍門入伊川直達洛欒公路西邊的郭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