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1、1882年(清光緒七、八年),縣內棉花連續歉收,民生困苦,榮光陳請縣署以縣中積穀計息貸放貧戶以救燃眉,未獲批覆,再呈省署始得批准,後逢歉年逐引以為例。與南匯康逢吉等創設“保節會”,贍養貧家寡婦。又倡議在浦東設“保赤局”及“牛痘分局”,方便浦東童幼就近就醫。對鹽巡船隻進入浦東地區勒索擄掠,甚而殺傷人命,“厘卡司”巡營留難商販,榮光屢請裁撤。鹽梟騷擾百姓,榮光聯合陳行、三林、楊思3鄉組建商團、民團自衛。
榮光博學能文,殫心書史,重於求實。讀書必手自批勘,於梓鄉故實尤多記述考證。所著《補(晉書)藝文志》,輯入開明書店《二十五史補編》。又有《補(晉書)學校志》、《補(晉書)水利志》(已佚)、同治《(上海縣誌)札記》六卷、光緒《南匯縣誌)札記》一卷,為地方史乘增訂糾謬。《上海縣竹枝詞》四卷、《梓鄉雜錄》、《梓鄉聞見錄》等均記述地方掌故,為史志家所重。
1904年(光緒三十年)8月21日病逝,歿後門人私謚“溫毅”,鑄銅像,立於陳行鎮西園。1933年(民國22年)三林國小校建溫毅圖書館以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