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琉球棘角魚琉球角魴鮄
科名:Triglidae
同種異名:Pterygotriglapicta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琉球群島到南中國海、印度尼西亞、澳洲西北部與阿拉弗拉海。中國台灣分布於北部海域。
模式種產地:RyukyuIs.,Japan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254-500米
最大體長:30cm
食用魚類:是
形態特徵:
體延長,稍側扁。頭背面及側面全被骨板。吻突細長,尖銳,眼徑的兩倍長或以上。具鼻棘,無眶骨棘;後頸棘非常堅硬;肩胛棘長,鰓蓋棘較短;前鰓蓋後緣堅硬。第一背鰭基底兩側有棘狀突起或骨板,第二背鰭缺如。體被圓鱗;頸部到沿著第一背鰭基底下方和胸部裸鱗。胸鰭游離的鰭條長度相等,但較腹鰭為長,其長度延伸至第二背鰭基底中間部位。體側呈紅色,腹部淡白;各鰭淡紅,無斑紋;胸鰭內側為暗色,上下邊緣較淡。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水域。漁業利用:
一般以拖網漁船捕獲較多,一般多煮湯,或是油炸使骨酥脆後食用;或充作下雜魚、魚粉等用途。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七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