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青街畲族鄉位於平陽縣的西陲,東鄰鬧村鄉;南與蒼南縣騰土羊鄉、莒溪鎮接壤;西連順溪鎮;北連南雁鎮,是平陽縣惟一的民族鄉,也是溫州境內最大的一處少數民俗聚集地。青街西南3公里的王神洞村,是畲族人民聚居之地。也是個古老的村莊,至今仍保持畲族固有的風情習俗,並有清代、民國時期留下的住宅、工場、公共活動場所等。擁有毛竹7萬多株,盛產竹筍。附近有王神洞瀑布等景觀。可保留修復原有建築,闢為旅遊村,作為研究畲族風情基地。除了民俗,青街還有不錯的旅遊資源,群山綿綿,翠竹依依。自2001年畲族民俗館開放以來,前來青街旅遊觀光的遊客數量逐漸上升。畲族是平陽縣主要的少數民族。1949年前,畲民過著“一年辛苦家裡空,沒吃沒穿難過冬,床上沒被蓋棕蓑,竹篾點燈當火籠”的苦難生活。40年代末,王神洞村68戶,258人,租種水田58畝,要交出租谷290多擔,還要交牛租、高利貸。畲民“一日三餐難得飽,一年四季日子難”。1949年後,王神洞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畲民政治地位顯著提高,王神洞村先後有3名黨員幹部到北京參加少數民族國慶觀禮,受到毛澤東主席及其他黨中央領導的接見,有1人被選為省人大代表;1人被選為市人大代表,1人連續兩屆被推薦為市政協委員。1978年被溫州地區行政公署授予先進集體稱號,並於1980年、1983年、1988年度分別被中共平陽縣委、縣人民政府授予先進集體稱號,1990年,村黨支部被中共平陽縣委授予先進黨支部稱號。
經濟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民們從人均2分田中走出來,發揮本地優勢,為經濟發展努力奮鬥。1987年村支部書記率先在自己承包的竹山上進行以產毛竹為主轉為以產食用筍為主的竹山改造。通過松山整地、施肥改造後的竹山,從原來畝產筍3日1擔,變為1日3擔,產量、產值分別提高39倍多。1993年王神洞村已改造竹山100多畝,每年可增加收入5萬多元,成為平陽縣重點筍用竹生產基地。1992年由鄉人民政府牽頭,引進一條圓筒機流水生產線,年產值達300多萬元,使全村在行政管理、勞務加工等方面增加了10多萬元的收入。王神洞村勞務輸出到外省、市、縣60多名,其中能工巧匠30多名,年可創收入20多萬元。基礎設施
王神洞村村民艱苦創業,投入20多萬元,使村貌大變。1990年建成了鄉人民政府駐地至村裡的2.1公里長的公路,大大加快了畲村資源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王神洞村新建了兩層以上的樓房60多間,家家戶戶都安上了電燈、裝上了自來水。電視機、收錄機、電飯煲、液化石油氣灶進入畲家。村里還設有學校和衛生院。王神洞村考入大專的有5人,考入中專的有18人。好歌的畲民已將畲鄉的變化編成了順口溜:"馬達響,新樓房,畲村的面貌大變樣;電燈亮,水到缸,畲家戶戶喜洋洋;現代化,進畲家,畲民生活大改善;上學近,看病便,幸福全靠共產黨;唱山歌,贊救星,黨的恩情永不忘。"人文景觀
王神洞竹山青青,綠色成蔭,且青山與綠水相襯,構成一幅幅迷人的景觀。據傳元末明初,睦源(今青街)人周嗣德任平陽知州,因抗方國珍被押到南京。好友劉基得知,在朱元璋面前極力勸諫。但朱元璋對這個元朝忠臣終有疑忌,將他放歸故里貶為庶民。周嗣德回鄉後,好山水之游,勘探了王神洞的望神洞、雙掛漂瀑布、竹徑桃源以及白雲古洞等名勝景點,將這些景點編入了《南雁山志》。雙掛漂瀑布位於村東南3華里的巷松翠竹僻靜處,湧泉從42米高的懸崖呈雙流直瀉而下,猶如兩匹白絹飛練,隨風飄蕩,時合時分,若虛若實,使人目不暇接,如入仙境。
竹徑桃源處遍山翠竹,紅楓相映,景色迷人。前人用"望神白雲遠近蔽顯"的佳句讚譽沿途勝景。清明時節,山澗潺潺溪水匯成暗泉飛瀑,滴水叮噹,猶如琵琶慢撥,又似古箏輕彈。沿溪崖壁有太古藤蔓延,清幽恬靜。
民俗風情
王神洞又有"畲山歌海"之稱,唱山歌成為當地村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形成了歌與風俗融為一體獨具一格的民俗風情。每年正月十五,村里熱鬧非凡,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盛裝,對歌如流,歌聲響徹雲霄。村區以"歌作媒"的婚姻比較普遍。男女雙方在勞動、節日、走親或參加婚禮等社交場合,通過唱歌、對歌,交流感情,促進彼此間的了解,增進彼此友誼,繼而建立愛情關係,故有"無情則無歌"的說法。歌在畲族人的婚禮中慣穿於始終。如:姑娘出嫁時,唱《嫁妝歌》;姑娘即將離家時,唱《嫁女歌》、《勸女歌》;新郎新娘拜堂畢,要唱《拜天地歌》:"一根紅線兩頭牽,新郎新娘心相連;今日一把天地拜,結成夫妻萬萬年";宴席上要唱《勸酒歌》等。畲民在喪禮中也盛行以歌代哭的習俗,約有25種歌類,不同的情況唱不同的歌。
畲族人除善歌外,還會與山歌有關的舞蹈,如祭祖舞、婚禮舞、歡樂舞。1949年後,還出現了牧羊舞、採茶舞等。在秋收後,還舉行搗糍粑、釀十月酒慶豐收的習俗。以酒敬長輩,以酒敬賓客,表現村民們熱情好客、尊長敬老的美德。與此同時,還跳豐收舞以表達豐收的喜悅之情。
民族特色
除了唱歌外,還有許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習俗,如姑娘出嫁時,在家吃最後一碗飯,只吃一口,又將飯吐在碗裡,意在將飯留給兄弟吃;新娘上轎,要由堂叔伯兄弟背上轎去,不讓新娘的鞋沾上泥,意在不帶走娘家的東西;新娘到新郎家,男方家人要迴避;新娘落轎進夫家門,要由兩名年長的婦女拿著草蓆、布袋鋪路,新娘通過草蓆、布袋,一直到洞房,這稱"傳代"。新郎、新娘進洞房,新娘蓋頭的"繡羅帕"要由新郎堂叔伯兄弟用煙管挑去,並給新郎放在衣袖裡,意在夫妻白頭偕老。王神洞民情至今保存著畲民特有的古樸典雅,富有民族傳統特色。王神洞歷史悠久,宋著名學者葉適在《水心集.睦山堂銘》中作"望神洞"。據民間傳說,很早以前,有個王神和尚與太庵和尚爭地盤鬥敗後,專心在此修煉,故名王神洞。王神洞竹山青青,綠色成蔭,且青山與綠水相襯,構成一幅幅迷人的景觀,前人用"望神白雲遠近蔽顯"的佳句讚譽沿途勝景。王神洞又有"畲山歌海"之稱,村區以"歌作媒"的婚姻比較普遍。男女雙方在勞動、節日、走親或參加婚禮等社交場合,通過唱歌、對歌,交流感情,促進彼此間的了解,繼而建立愛情關係,故有"無情則無歌"的說法。歌在畲族人的婚禮中慣穿於始終。如:姑娘出嫁時,唱《嫁妝歌》;姑娘即將離家時,唱《嫁女歌》、《勸女歌》;新郎新娘拜堂畢,要唱《拜天地歌》:"一根紅線兩頭牽,新郎新娘心相連;今日一把天地拜,結成夫妻萬萬年";宴席上要唱《勸酒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