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側根多數。莖直立,基部徑達5毫米,或細1.5毫米;通常自基部或中部多分枝,分枝長而開展或斜升。全部莖枝被白色糙硬毛,往往自上部向下毛漸長漸密,或被白色稀疏的卷伏毛或幾無毛而近光滑。中部莖葉長4-6厘米,寬2-3厘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橢圓形;自中部向上和向下的葉漸小,接花序下部的葉與中部莖葉同形或幾線形。全部葉兩面被白色的稀疏長伏毛,邊緣的毛較密,有時兩面無毛或近無毛,邊緣有鋸齒,齒尖或鈍,或深或淺而不等形或一側無鋸齒,或全部葉幾無鋸齒或波狀淺齒,下部漸窄,沿葉柄下延成狹翼,柄基稍擴大貼莖或擴大耳狀抱莖;葉柄和葉片之間通常有明顯的收縊或收縊不顯著。頭狀花序半球形,徑1厘米,多數,單生於開展的長分枝的枝端和莖頂,排成疏鬆的傘房狀花序或近傘房狀花序,花序徑22厘米,或下部花序枝不伸長而排列成圓錐狀傘房花序或總狀圓錐花序而花序梗纖細且短。總苞片2層,近等長,長3-4毫米,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外層基部有時被極疏的柔毛。外圍雌性舌狀花2-3層,舌片線形,頂端尖;中央兩性管狀花有寬鍾狀的檐部。瘦果壓扁,倒披針形,長3.5毫米,邊緣脈狀加厚,頂端有短喙,喙頂有粘質分泌物。花果期8-10月。生長分布
分布雲南、貴州、四川和西藏等地。印度、尼泊爾也有分布。菊科·管狀花亞科·紫菀族
紫菀族為菊科中較大的族,它分布於全世界,尤以美洲溫帶地區種類最多。本族分六個亞族,在我國有五個亞族,29個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