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命名來源:[Hort.Kew.Ed.13:183.1789]
中國植物志:74:340
族中文名:紫菀族
族拉丁名:Trib,Aster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主根紡錘狀,木質,有多數鬚根。莖直立,高20一60厘米,基部徑4—5毫米,自基部或中部分枝,具條紋,密被灰白色而開展的長柔毛,雜有腺狀毛,分枝斜上。葉較密集,下部葉在花期枯萎,中部葉狹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4.5—9.5厘米,寬1.4—3厘米,頂端鈍,基部漸狹且半抱莖,羽狀淺裂,裂片6—7對,狹長圓形,鈍,頂端裂片較大,兩面被灰色長柔毛,葉脈稍明顯,上部葉漸小,倒披針形,羽狀淺裂,最上部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僅基部具齒。頭狀花序徑12—15毫米,2—4(6)個在莖枝端密集成傘房狀,花序梗纖細,長1.5—4.5厘米,被灰色密長柔毛,總苞半球狀鐘形,長8毫米,寬約15毫米,總苞片3—4層,覆瓦狀,線形,頂端漸尖,稍反折,邊緣膜質,背面綠色,被長柔毛,外層長約3毫米。雌花多數,結實,花冠絲狀,長2.5—3毫米,頂端有短微毛,短於花柱之半;兩性花少數,約25個,結實,花冠管狀,長約4.5毫米,頂端加寬,管部上部有微毛,5裂,裂片頂端被疏微毛;花葯基部鈍,全緣,花柱分枝細而扁,頂端狹,具乳頭狀突起;花托半球形,中央花的窩孔較邊緣花的大,具短齒;瘦果長圓形,長約1毫米,扁壓,邊緣脈狀,兩面無肋,被短微毛;冠毛污白色或變紅色,一層,剛毛狀,脆而易折,長約6毫米,基部連成環狀。
產地分布
產於福建、台灣及廣東。埃及、伊朗、阿富汗、印度、印度支那、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及日本也有。常生於海邊或荒地上。
菊科·管狀花亞科·紫菀族
紫菀族為菊科中較大的族,它分布於全世界,尤以美洲溫帶地區種類最多。本族分六個亞族,在我國有五個亞族,29個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