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海拔:5127
命名來源:[Journ.Linn.Soc.18:68.1880]
中國植物志:74:289
族中文名:紫菀族
族拉丁名:Trib,Aster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一年生矮小草本,高4—20厘米。莖直立或斜升,有分枝,基部徑2—3毫米,全株被密黃褐色腺狀柔毛。葉較密集,基部葉在花期凋落或枯萎,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4厘米,寬0.5—1.5厘米,寬0.5—1.5厘米,頂端鈍或稍尖,基部漸狹成短葉柄,邊緣有疏粗鋸齒,上部葉漸小,近全緣或有疏小齒,幾無柄,兩面被密腺狀短柔毛。頭狀花序較少數,徑(1.2)1.5—2厘米,排成總狀,花序梗粗,長達1—1.8厘米,無苞葉,總苞半球形,總苞片2—3層,暗褐色,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頂端尖或漸尖,稍短於花盤,背面被密褐色腺狀短柔毛,外層常長於內層,長5—7毫米,寬1—1.2毫米。雌花多數,花冠細管狀,無色,連同花柱長4—4.5毫米,頂端斜切,或有極小的舌片,管部上部常被微毛,花柱分枝絲狀;兩性花花冠管狀,無色,長4—4.5毫米,檐部狹漏斗形,裂片短,管部上端及裂片頂端被微毛,花柱分枝披針形,花全部結實。瘦果長圓形,基部縮小,長約2毫米,扁壓,兩面被短微毛;冠毛污白色,2層,外層剛毛狀,極短,內層糙毛狀,約與花冠等長。花果期7—10月。
產地分布
產於中國西藏西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也有分布。生於山坡,海拔5127米。僅見到克什米爾的標本(劉慎諤5703號)。
本種提示
前人曾認為本種可能是西疆短星菊B.Roylei(DC.)Wendelbo的一個粗壯的類型,但上述的標本,植株矮小(不超過20厘米)全株被密褐色腺狀柔毛,頭狀花序較少數,總狀排列,徑1.5—2厘米;總苞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稍短於花盤,外層長於內層與後者可以區別。
菊科·管狀花亞科·紫菀族
紫菀族為菊科中較大的族,它分布於全世界,尤以美洲溫帶地區種類最多。本族分六個亞族,在我國有五個亞族,29個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