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特徵
根狀莖粗壯。莖直立,高60-130厘米,粗壯,上部有短柔毛,從下部起分枝。下部葉在花期枯萎,葉片心形,長7-10厘米,寬7-10厘米,邊緣有具小尖頭的鋸齒,頂端尖或近圓形,基部急狹成長達17厘米的葉柄;中部葉稍小,寬卵形,基部近截形,急狹成較短的柄;上部葉小,卵形,基部常楔形,有下延成翅狀的短柄;全部葉質厚,上面有疏糙毛,下面淺色,僅沿脈有短毛;離基3或5出脈及3-4對側脈在兩面稍凸起,網脈明顯。頭狀花序徑2.5-4厘米,排成疏散的圓錐狀傘房花序;花序梗長1-5厘米,有矩圓形至條狀披針形苞葉。總苞寬鍾狀,寬6-7毫米;總苞片約3層,近等長,長達5毫米,寬達1.5毫米,頂端圓形或鈍,稀稍尖,草質,背面稍粘質而近無毛,僅內層邊緣狹膜質而有緣毛。舌狀花10餘個,舌片白色,長9-11毫米,矩圓狀條形,管部長3毫米;管狀花長6-7毫米,有條狀披針形深裂片,管部長2-3毫米,無毛。瘦果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3-3.5毫米,除邊肋外一面有2肋,一面有1肋,被粗伏毛。冠毛褐色,長0.5-1.5毫米,有少數不等長的糙毛。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地理分布
產於四川西部(天全、峨眉)、貴州(冊亨)、雲南東北部(栽培)、湖北西部(恩施、宣恩)、江西(遂川)、浙江(雁盪山)、廣東(連南)、廣西(百色)。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水邊,田間,路旁。海拔500-1100米,也常栽培。
藥用
【藥 名】
短冠東風菜
【拼 音】
DUANGUANDONGFENGCAI
【來 源】
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短冠東風菜的全草及根。
【功 效】
止咳化痰,解毒消腫,健脾和胃。
主治病症
【主 治】
用於咳嗽,蟲蛇咬傷,脾胃不和。
【性味歸經】
苦,涼。
肺、脾、胃三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一15克。
【別 名】
菊花暗消、胃藥(《雲南藥用植物名錄》)、白仙草(浙江)、土白前(廣西天等)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於浙江、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拉丁名】
原植物短冠東風菜 Doellingeria marchandii (Levl) Ling.
【考證】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菊科·管狀花亞科·紫菀族
紫菀族為菊科中較大的族,它分布於全世界,尤以美洲溫帶地區種類最多。本族分六個亞族,在我國有五個亞族,29個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