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臍炎是犢牛出生後,臍帶斷端及周圍組織感染細菌而發生的一種炎症。
臨床症狀
發病初期不被注意,僅見犢牛食慾降低,消化不良,隨病程延長,犢牛精神沉鬱,體溫升高40-41度,患犢多不願走動,檢查臍帶可見臍帶斷端或臍周圍濕潤、腫脹。觸診臍部患犢疼痛,在臍帶中央及其根部皮下,可以摸到如鉛筆桿或手指粗的索狀物,或流出帶有臭味的濃稠膿汁。重症時,腫脹常波及周圍腹部,臍部腫大象拳頭大或皮球大,界限清楚。發生臍帶壞疽時,臍帶殘段呈污紅色,有惡臭味。除掉臍帶殘段後,臍孔處肉芽敖生,形成潰瘍,常附膿性滲出液。如化膿菌及其毒素沿血管侵入肝、肺、腎及其他臟器,可引起敗血症或膿毒血症。
預防
產房、產圈應經常保持清潔乾燥,墊草要勤換。分娩後,由臍帶距離腹壁4-6厘米處剪斷,一手握臍根部,一手將臍帶中的血水輕輕擠乾,並用碘酊溶液將整個臍帶浸泡1分鐘,以防感染。加強對犢牛的護理,防止犢牛互相吸吮臍帶。
治療
初期可在臍孔周圍皮下分點注射普魯卡因青黴素溶液,一日一次,連續三日。炎症表面塗碘酒消毒,一日二次。
如已形成膿腫,可切開排膿,按化膿創處理。排膿後先用雙氧水沖洗,再用生理鹽水沖洗乾淨,最後創口用碘酒消毒防感染。如此處理數日,直至傷口癒合。
當有食欲不振、中毒時,可靜脈注射10%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酸鈣溶液、維生素C等。下痢者,可內服黃胺咪、碳酸氫鈉各5克,酵母片或健胃片5-10片,每日2次,連服2-3天。臍炎是犢牛出生後,臍帶斷端及周圍組織感染細菌而發生的一種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