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拼音:zhì
注音:ㄓˋ
部首:火,部外筆畫:4,總筆畫:8
五筆:QOU
倉頡:BF
鄭碼:RSUO
筆順編號:35444334
四角號碼:27809
UniCode:CJK
漢字演變
釋義
基本字義
1、烤:~兔;焚~忠良;~手可熱(熱得燙手,喻權貴氣焰很盛)。
2、烤肉:膾~人口(美味人人愛吃,喻好的詩文、事物大家都稱讚)。
3、喻受到薰陶:親~(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誨或傳授)。
詳細解釋
動
1、會意。從肉從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義:燒烤,把去毛的獸肉串起來在火上薰烤。
2、同本義。
炙 ,炮肉也。從肉,在火上。——《說文》。按,炮當作灼。
火傍作庶為炙字,凡傅於火曰燔,母之而加於火曰炙,裹而燒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顏氏家訓》
毋嘬炙。——《禮記·曲禮》。疏:“火灼曰炙。”
以烹以炙。——《禮記·禮運》
置匕首魚炙之腹中。——《史記·刺客傳》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詩·小雅·瓠葉》
飲醇酒,炙肥牛。——《樂府詩集·西門行》
又如:炙煿(烤爆。比喻受折磨);炙肉(烤肉);炙羊(烤羊肉);炙鼠(烤鼠);炙魚(燒魚)。
3、燒灼人體。
翼侯炙。——《韓非子·難言》
炙胡巫上林中。——《漢書·戾太子傳》。註:“燒也。”
而況於親炙之者乎。——《孟子》
又如:炙面(燒灼面孔);炙灼(燒灼)。
4、曝曬。
又如:炙灼(曝曬);炙浪(烤人的熱浪);炙陽(讓太陽曝曬)。
5、受薰陶。
久仰芳名,無由親炙。——《紅樓夢》
6、中藥炮製法之一。把藥材與液汁輔料同炒,使輔料滲入藥材之內。
主要炙法:
①酒炙法,可增強升散活血性能。先將藥材與酒拌勻,再加熱炒至微黃;或先將藥材炒至微黃,再用酒噴灑,略炒。如酒當歸、酒白芍等。
②醋炙法,增強收斂、入肝、補腎等性能。用米醋炙如上法。如醋五味子、醋附子等。
③鹽水炙法,增強入腎性能。先將鹽加水溶化,再與藥物同炒。如鹽黃柏。
④姜炙法,增強和胃降逆止嘔性能。先將姜搗爛取汁,用薑汁與藥物同炒。如姜半夏。
⑥酥製法,增強補益的性能。如酥炙淫羊藿。
⑦米泔水炙,益脾胃。如炙蒼朮。
名
烤熟的肉食。
把吃剩的殘羹冷炙,翻的各處都是。——《官場現形記》
漢英互譯
炙 ——roast
方言集匯
◎粵語:zek3、zik3。
◎客家話:[寶安腔]zak7,[客語拼音字彙]zag5,[海陸豐腔]chak7,[客英字典]chak7,[台灣四縣腔]zak7,[梅州腔]zhak7,[陸豐腔]chak7。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之石切,音只。《說文》炮肉也。從肉,在火上。《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書·泰誓》焚炙忠良。《疏》焚,炙,俱燒也。又《詩·大雅》旣之隂女,反予來赫。《傳》赫,炙也。《疏》王肅云:我隂知汝行矣。乃反來赫炙我,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又親近也。《孟子》況於親炙之者乎。《注》親近而薰炙之也。
又《玉篇》熱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之夜切,音蔗。義同。
又《唐韻正》古音之恕反。《枚乗·兔園賦》於是從容安步,鬭雞走兔,俛仰釣射,煎熬炮炙,極樂到暮。射音樹。又葉陟略切。《詩·小雅》執爨踖踖,為俎孔碩,或燔或炙。《朱傳》踖,葉七略反,碩,葉常約反,俱與末句萬壽攸酢酢字葉。
又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又《大雅》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肴 臄,或歌或咢。《朱注》薦,葉卽略反。 《說文》籀文作 。枚乘《菟園賦》。
拼音是zhi的漢字
拼音是zhi的漢字共有192個,如下: |
治|滯|窒|至|殖|峙|汁|肢|止|只|之|直|知|制|指|紙|芝|稚|蜘|質|脂|炙|織|職|痔|植|執|值|侄|址|趾|旨|志|摯|擲|致|置|幟|智|秩|帙|摭|桎|枳|軹|祉|蛭|膣|觶|梔|彘|芷|咫|縶|躓|騭|輊|痣|躑|埴|贄|卮|酯|豸|跖|櫛|俧|倁|値|偫|儨|凪|劕|劧|坁|坧|垁|執|墌|夂|姪|娡|嬂|崻|巵|帋|幟|庢|庤|廌|徏|徔|徝|恉|憄|懥|懫|戠|搘|摯|擲|旘|晊|梔|梽|椥|榰|槜|櫍|櫛|汦|沚|洔|洷|淽|滍|漐|潌|瀄|熫|狾|猘|瓆|疷|疻|砋|礩|祑|祬|禃|禔|秓|秖|秪|秷|稙|稺|筫|紙|紩|綕|緻|縶|織|翐|聀|膱|芖|茋|藢|蘵|蟙|衼|袟|袠|製|襧|覟|觗|觶|訨|誌|謢|豑|豒|貭|質|贄|跱|蹠|躑|躓|軄|軹|輊|釞|銍|鋕|鑕|銍|鑕|阯|隲|馽|駤|騭|驇|鴙|鴲|鼅|支|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