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位於鹽城市區南側,鎮政府駐大孫莊,距市區5千米。抗日戰爭時期,這裡為鹽城縣第一區,潘克、黃煒兩任區委書記相繼壯烈犧牲,為紀念這兩位烈士,經中共鹽城縣委批准,於1946年4月18日將第一區該為潘黃區,後改為潘黃鎮。
該鎮東、南分別與市開發區、亭湖區的伍佑鎮相鄰,西南與大岡鎮的岡中辦事處交界,西與龍岡、郭猛兩鎮接壤,北隔蟒蛇河與亭湖區張莊辦事處相望。該鎮土地面積8948公頃,耕地面積2578公頃,下轄3個辦事處、11個村、12個居委會,至2007年底總人口62342人。人文景觀有清代名人徐鐸園。
交通運輸
航空:鹽城機場系國家4C級支線民航站,已開通鹽城至北京、廣州、溫州、韓國首爾等航線。潘黃鎮距鹽城機場6公里;距南通機場150公里,經204國道2小時可到達;距南京祿口機場250公里,經寧靖鹽高速公路僅需2.5小時即可到達。
港口:內河航道縱橫交錯,西接京杭大運河,南連長江黃金水道。潘黃鎮經204國道向北有射陽港、連雲港,向南有大豐港、南通港、上海港。沿海射陽港、濱海港、大豐港建成千噸級碼頭9個,年吞吐量達1100萬噸。
鐵路:新(沂)—長(興)鐵路距潘黃僅4公里。新長鐵路鹽城段157.2公里,北與隴海線相接,南與滬寧、宣杭線相連。鹽城設有客運站、貨運站。
公路:寧靖鹽(南京—靖江—鹽城)高速、鹽淮高速、鹽海高速環繞鎮區,京滬高速距潘黃僅40分鐘車程,寧靖鹽高速鹽城主出入口位於潘黃境內,從潘黃鎮出發可在2.5小時內抵達上海、南京。
產業布局
(1)服務業:鎮區南北兩側有35kv和110kv變電站各一座;發電廠年發電量1.8億千瓦時,供熱能力20萬噸;自來水日供水量可達10000噸,污水處理廠年處理能力15萬噸;天然氣管道經該鎮已鋪設至新區,程控電話容量1萬門,並可提供IP、ISDN、DDN等服務。(2)工業:潘黃鎮現擁有各類工業企業近400家。益民規模園、寶才精品園、前進特色園“三大載體”成為新的增長極,外貿服飾、機械加工、醫用玻璃、建築建材“四大產業”集群發展,推進了新型工業化、城市化、現代服務業的良性互動,全鎮經濟駛持續健康發展。
(3)農業:潘黃鎮位於江蘇里下河農區東緣,全鎮土地總面積346.5公頃,種養加結合構成我鎮城郊農業特色經濟。“都豐牌”良種、“花美牌”腸衣、“蟒龍牌”冬粉粉皮、“朱蕃橋牌”豆製品暢銷國內國際市場。豬、羊、兔、禽、蛋為加工業和豐富城鄉居民菜藍子提供了豐盛貨源,休閒、觀光、生態農業得到發展。
自然特徵
氣候:地處北亞熱帶向南暖溫帶過渡地帶,屬季節性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熱資源充裕。
氣溫:年平均氣溫14.2℃,年最高日平均氣溫26.9℃,年最低日平均氣溫0.7℃,年平均無霜期216天。
日照: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11.2小時。
降水:常年平均降水量1005.5mm。
風:年平均風速為3.5米/秒,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偏東風,冬季以東北風為主。
地質地貌:屬里下河平原,地形平坦,地面高程(黃海高程)在2.0-2.7米之間。
文化建設
全鎮23個村(居)、4所中心國小和2個企業建立了關工委,76個村民小組建立了關工組,分別由村(居)主任或副書記、學校副校長、企業黨支部書記擔任主任,由村民小組組長擔任組長,其中專職關工委主任、關工組組長25人。每年,鎮財政給予他們每人500元不等的補貼。鎮關工委還邀請區關工委對全鎮關工組織成員進行培訓,工作水平明顯提高。全鎮有關工組織 107個,成員達510人,占應建單位的100%,實現了“全覆蓋”。老幹部、老戰土、老黨員、老教師和老模範(以下簡稱“五老”)牽頭編寫了《城南星火》 、 《岡溝風雲》兩本地方革命教材,各中國小納入教學過程。鎮關工委組建了以“五老”為主要成員的“知榮辱、樹新風”宣講團,赴各中國小作巡迴報告,鼓勵青少年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舉行報告會12場,受教育人數1萬多。
鎮關工委開展“五老”搞‘三幫”活動,參與人數達1500人。在全鎮結對助學活動中,“五老”運用聯繫面廣、交友多的優勢,在為貧困學生募捐上發揮牽線搭橋作用;運用威望優勢,在為困難學生、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民子女等未成年入辦實事做好事中發揮動員和帶動作用,全鎮87位困難學生得到資助,其中“五老”與30位困難學生結成幫學對子。
淨化文化市場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鎮關工委在2004年成立了“五老”社會文化場所義務監督隊,對全鎮7家網咖及書報市場和校園周邊環境進行義務監督,不定期到指定網咖進行檢查,並對各種不良行為進行勸阻,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不良現象進行舉報,淨化社會環境,倡導文明風尚。
人文名勝
徐鐸:鹽都潘黃鎮馬溝辦事處方向村人。清雍正元年(1723年)中舉人,曾任國子監助教。乾隆元年(1736年)中進士,授翰林院修編,改任山東學政,在濟南府主講儒學。後任湖南鄉試主考官、雲南糧儲道,升山東按察使、擢布政使,政事、文章彪炳南北。徐鐸字令民,號楓亭,又號南岡,清雍正年舉人,乾隆年進士,名吏、書法家。出生之初,曾祖深柳先生為其取乳名為“千里”,千里組合起來是個“重”字,有寄予重孫奔騰發達之重望的意思。
里下河地區長期流傳著這么兩句話:“鹽城有個徐鐸鐸,三十六歲念大學!”這裡有兩重含義:一是勸導孩子勤學須及早,不要辜負少年時,徐鐸三十六歲才念大學;二是萬一錯過少年時也莫要灰心,大器晚成亦未可知,徐鐸不是三十六歲還念大學嗎!正讀反讀都是勸學的意思。事實上徐鐸是位天資聰慧、勤奮有加、學業有成的士子。說他“三十六歲念大學”,是指四書五經中的《大學》一書,這為他後來擔任國子監助教打下了基礎。他十四歲時獲庠試冠軍,三十歲(1723年)考中舉人,三十八歲(1730年)被薦為國子監助教。四十四歲(1738年)經殿試登二甲進士。授於翰林院編修,後任山東學政,湖南鄉試正考官,雲南糧儲道等。因雲南“治平第一”,皇上將他調往京城,為督運漕糧官,繼而升任山東按察使(秩正三品),擢布政使(秩從二品),因“歲旱折禱致疾”,於一七五八年六月病逝。
徐鐸以政事、文章彪炳千秋。他擅長書法,與當時書法名家張照等交往甚密,共同提攜後人,曾在山東指導曲阜孔繼涵、孔繼涑兩兄弟的書法,使之大有長進。據考,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中的二孔,就是指這兄弟兩人。徐鐸一生著述頗豐,有《易經提要錄》 、 《書經提要錄》 、 《詩經提要錄》三部共四十七卷專著收入《四庫全書》 。徐鐸病逝後,江寧舉人梅金繆撰《墓志銘》,書法家鄧石如曾來鹽城為他書寫墓誌。
徐鐸園:徐鐸園位於方向村境內,東臨寧鹽高速公路,南接尼國內鹽一級公路,占地30畝。園內有假山、水面,綠化,是區內旅遊景點。
名優特產
潘黃鎮位於江蘇里下河農區東緣,全鎮土地總面積346.5公頃,種養加結合構成鎮市、縣城郊農業特色經濟。“都豐牌”良種、“華意牌”腸衣、“華美牌”蜂蜜、“蟒龍牌”冬粉粉皮、“朱蕃橋牌”豆製品行銷國內國際市場。
豬、羊、兔、禽、蛋為加工業和豐富城鄉居民菜藍子提供了豐盛貨源,休閒、觀光、生態農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