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滿堂音其唱腔鏇律及伴奏音樂來自土家滿堂音聲腔皮影戲,清朝末年,滿堂音皮影戲就紮根於土家族聚居的鄂西五峰、鶴峰等地,躋身於南、柳、儺等戲曲行列,並從其中汲取營養,與民歌小調相結合,融會貫通,逐步形成了滿堂音的唱腔。1970年鶴峯縣用滿堂音曲調鏇律編寫的曲藝段子《人民英雄段德昌》,參加湖北省曲藝調演,以其新穎別致的唱腔、伴奏、表演得到觀眾讚賞。1980年正式定名為滿堂音。
特點
滿堂音是—種廳堂坐唱形式的曲藝,以自制的土琵琶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者手執簡板領唱,樂隊和聲,並加入嗩吶烘托幫腔宣染氣氛。滿堂音皮影戲聲腔分為“琵琶板”和“滿堂音”兩個聲腔系統。生、旦、淨、醜四類角色行當均有其各自的唱腔曲牌,統稱滿堂音,皆男女同腔。
“琵琶板”最初是皮影戲中的主要唱腔,其聲腔與當地五句子民歌在鏇律、音階、調式節奏等方面有一定的內在聯繫。
其演唱方法有兩種:旦行與小生均以真假嗓音結合行腔,老生、醜、淨三個行當均用本嗓演唱,只在角色行當之氣度上加以區別。土琵琶為“琵琶板”聲腔的主奏樂器,用撥子彈奏,僅能演奏五聲音階。此外,還可以加進大筒、二胡等樂器伴奏。
“滿堂音”分[上板]、[中板]、[下板],除了獨立成段外,多與“琵琶板”聯用,為剎腔部分的唱腔音樂。其聲腔與當地民間吹奏樂同名嗩吶曲牌“滿堂音”有一定的淵源關係。“滿堂音”聲腔僅一曲。演唱方法同“琵琶板”一樣可分兩種。
主奏樂器為大嗩吶,多用於起腔、間奏和腔尾等處,剎腔處大多和以鑼鼓點,發音宏亮,氣氛熱烈。此外,少數劇目還兼唱民歌小調及皮黃劇種“南北路”等腔調。唱詞多為七言與長短句相結合,適於敘事抒情,可用於齊唱皮影戲,亦可用於坐唱,邊彈邊唱,彈唱中不時加入對唱齊唱,以方言道白,形式活潑。
滿堂音的樂器有鼓、鑼、鈸、自製的土琵琶、嗩吶。平時除以給皮影伴唱這種演唱形式外,藝人們閒暇時也圍坐在火坑旁,邊取暖邊演唱取樂。
劇目
滿堂音劇目文詞多為七言或十言句,少數長短。人們在學習、借鑑傳統作曲與編曲等藝術手法的基礎上,對原滿堂音皮影戲的聲腔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和改造,既保留原聲腔具有的輕快活潑、優美抒情,長於敘事等風格特點,符合曲藝藝術的普遍規律,又能適應新編曲目的需要,富於時代氣息,成為一種具有較豐富板式變化的板腔體結構聲腔,和以唱曲為主,兼以方言說、表的新型曲藝曲種。文詞不限於七言和十言句式,適應內容需要採用長短結合的複雜句式;表演形式生動活潑、靈活多樣、雅俗共賞。一為女聲自彈自唱,即以一張普通四弦琵琶領奏,其餘演員各執一張土琵琶自彈自唱的形式;一為雙人彈唱,夾以方言說、表的形式。土琵琶既是道具,亦為演員自彈自唱的樂器,並設有以四弦琵琶為主奏樂器的小型民族樂隊伴奏,極大地增強和豐富了曲唱藝術滿堂音的音樂功能,既能彈唱曲藝小段,亦可說唱中、長篇大型書目。
常唱的傳統曲目有《苦雙龍》、《火蹈駒》、《雕龍扇》、《連三喜》等。
鶴峰滿堂音
鶴峰滿堂音形成於明清時期。明嘉靖年間,容美(今鶴峯縣)土司王爺進京朝貢途中,見皮影戲頗具藝術情趣,將其引入容美。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皮影戲逐漸與當地儺戲和柳子戲藝人合班同台演出,切磋技藝,在本地語言韻調的薰陶中,又吸收了民歌的豐富營養,衍變發展成為別開生面、獨具鶴峰特色的滿堂音。
1953年至1966年,鶴峯縣曾成立自負盈虧的滿堂音曲藝皮影隊,1981年,創作演出百餘台滿堂音曲藝節目,為滿堂音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作過有益的嘗試。鶴峰滿堂音是一種具有數百年歷史,流傳區域卻不足百里的稀有曲種,其音樂、語言、道具,與容美土司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聯繫,在以容美土司文化為代表的土司文化研究中,滿堂音成為土司時期民俗演藝的代表作。
鶴峰滿堂音僅存於鶴峯縣漊水支流南渡江兩岸,即五里鄉和燕子鄉的部分村寨,以及與之相鄰的宜昌市五峯縣灣潭鎮的極小部分地方。鶴峰,地處鄂西南邊陲,為武陵山與大巴山余脈交匯聚首之地,這裡古為容美土司轄地(包括今五峯縣)。是長江三峽與湖南張家界之間一處鮮為人知的山區小縣。
鶴峰滿堂音,又名“琵琶板”(因主要伴奏樂器為土琵琶),因其多在廳堂演出且吹、打、彈、唱同時發音而得名,是流行於鶴峯縣的民間曲藝品種,被譽為“湖北曲藝藝術孤品”。鶴峰滿堂音最初為當地皮影戲的主要聲腔,以後逐步脫離皮影,演變成一種單獨的民間說唱,其音樂節奏輕快活潑,富有彈性,鏇律舒展流暢,口語性強,鄉土風味濃郁,鏇律進行多為四度、五度、八度大跳,動感很強。它基本屬於五聲徵調式上下句式,唱詞多為七字句結構,以行當生、旦、淨、醜分腔。其調式特徵和鏇律色彩在鶴峰民歌中是極為常見的。如今,滿堂音僅存於鶴峯縣水支流南渡江兩岸,即五里鄉和燕子鄉的部分村寨,以及與之相鄰的宜昌市五峯縣灣潭鎮的極小部分地方。
少數民族說唱一覽
少數民族說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創造著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