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子弟書

清音子弟書

清音子弟書也叫子弟書,是清代的一種曲藝形式。曾盛行於北京,瀋陽等地。因其創始於八旗子弟並為八旗子弟所擅場,故名子弟書,約在乾隆年間開始流傳,清末即已衰亡。子弟書有東調和西調兩個流派。東調又稱東韻,其曲調音節類似戲曲里花部的高腔,宜於演唱沉雄闊大、慷慨激昂的故事。西調又稱西韻,其曲調音節類似戲曲里雅部的崑腔,宜於表現婉轉低回、纏綿悱惻的情緒。後來又分化出一種“石派書”,又叫“石韻書”,為石玉昆所創,以“巧腔”取勝。再後又有郭棟,創“南城調”。

曲種簡介

子弟書又叫清音子弟書,因首創於以滿族為主體的八旗子弟故名。它是鼓詞的一種,其詞雅訓,其聲和緩,音調沉穆。曾盛行於北京,華北、東北等地區也曾頗為流行。

大約在十八世紀中期,北京的滿族八旗子弟,把講故事和祭祀活動中打神鼓、誦鼓詞的形式結合起來,創造出這種以七言為體、沒有說白、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書段,演唱時歷以八角鼓擊節,正式稱為子弟書。

早期的子弟書,重書詞創作,輕演唱,曲調也比較簡單。作者以滿族子弟為主,還兼有漢軍旗籍人士參加。當時由這些人組織的書社(或稱詩社),往往演唱作者自己的新作,通過互相探討,提高創作技巧,聯絡情誼。嘉慶年間傳入民間,開始產生了職業藝人,多半是盲藝人。

子弟書的曲調,早期以北京東、西兩城地域為區別,分東城調、西城調兩種,又稱東韻西韻。因二者從風格到唱腔均有不同,故形成兩大流派。東韻曲調粗獷沉穆,善唱慷慨激昂的歷史故事;西韻曲調低緩縈紆,善唱委婉綺麗的愛情故事。清代末年,約在1850年前後,北京又出現了南城調、北城調兩個支派,以曲調流暢、節拍較快受到民間的喜愛。嘉慶三年(1798),東韻隨北京閒散清室人員被遣送盛京(今瀋陽市)而傳入東北。同時,西韻也傳入天津,與天津的民間曲調、語言相結合,稱為“衛(天津衛)子弟書”,後又稱“西城板”。

子弟書乾隆年間開始流傳,清末即已消亡。但是作品多被北方的各種大鼓書、牌子曲採為腳本演唱。曲調也保留著一定影響,比如現在的東北大鼓,相傳即是子弟書與東北流行的弦子書曲調結合形成的。在單弦中,吸收了西韻藝人石玉昆的部分唱腔,稱為“石韻書”。另外,南城調、北城調也是單弦經常使用的曲牌。

代表作品

清音子弟書清音子弟書

子弟書的作品甚多。據傅惜華《子弟書總目》著錄公、私收藏的有446種。有影響的作者,早期為羅松窗,傳世的代表作品有《紅拂私奔》、《杜麗娘尋夢》、《莊氏降香》等數種。其後有奕賡(署名鶴侶氏),傳世作品為《借靴》、《老侍衛嘆》等多種。晚期作者以韓小窗最為著名,有影響的作品有《長坂坡》、《周西坡》、《草詔敲牙》、《得鈔傲妻》、《露淚緣》等35種之多。滿漢文合壁的子弟書刊本,今知有《尋夫曲》等篇存世。《尋夫曲》全書文字每行滿文與每行漢文相間。

少數民族說唱一覽

少數民族說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創造著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