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山東快書

於傳斌雖離世,但他創立的“於派”竹板山東快書卻傳承下來。 於傳斌在豐富山東快書的演唱書目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原濟南市曲劇團二胡演奏家,在於傳斌1947年進濟南市時,喜愛其山東快書,便拜在於傳斌門下,成為於的關門弟子,盡得其真傳。

於傳斌和竹板山東快書
關於山東快書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比較可靠的一種說法是:清道光六年(1826年),進京趕考的落第舉子三十六人(一說十餘人),由運河乘船自京師返鄉,乘船遇雨,滯留在臨清碼頭客店。出於落第的失意,旅途的不暢,世道的不公,激起了這幫士子對現實的強烈不滿,為出胸中惡氣,眾舉子以當地流行的武松故事為題材,編撰成唱詞,借“無稽小說”之談,大肆嘲諷社會和政府,成《武松傳》最初之腳本。在臨清編的《武松傳》,由作者之一的李長清記錄並帶回了茌平縣南崗子王莊老家,李長清是傅漢章的表叔,李便把書傳給了會唱山東大鼓的傅漢章。傅漢章潛心鑽研,充實發展,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曲阜林門廟會正式演出,“唱武老二”(即山東快書)遂正式問世。
山東快書產生不久,便受到了人民民眾的喜愛和歡迎,很快傳遍全省全國。早在清朝末年,戚永立等名家就曾到上海、南京、蘇杭等地演唱。解放前山東快書藝術大師高元鈞在上海、南京一帶演出因包“袱皮”薄、炸“包袱”多,所以又被稱為“滑稽快書” ,1949年高元鈞先生才把“唱武老二的”正式定名為“山東快書”。
山東快書在號稱“武老二”階段,主要在農村流傳,屬於農民藝術,格調粗獷、質樸,甚至有些粗俗,活動範圍大致局限於魯中一帶,時間約在百年以上,後進入城市,向市民藝術發展,原有的粗獷質樸、泥土氣息的格調,受到相應消削弱,沿著這樣的發展道路,逐漸形成了“高”、“楊”兩個快書藝術流派。
山東快書在逐漸市民化的同時,有一群山東快書說唱藝人,仍保留著粗獷甚至格調粗野的演唱風格,並深得農民聽眾的喜愛。這種原生態快書的代表人物就是創造竹板山東快書的“於派”創始人於傳斌。
一、於傳斌其人及於派山東快書的形成
於傳斌,1897年出生,山東濟南平陰縣洪範池鎮紙坊村人,藝名於小辮,明萬曆資政大夫、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太子少保贈太子太保、諡文定公、閣老於慎行第十一代侄孫,於慎言第十一代孫。(於慎言[1536—1564] 字無擇,號沖白。明中丞劉隅外孫,通議大夫、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於玭第三子,于慎行三兄。自幼新穎奇異,垂髫即工詩賦,才思敏贍。十四歲,入省試,雖御史贊其文,但參政萬豫章,見其年青不予入取,後又赴省闈,被舉為高魁。十七歲中嘉靖壬子科舉人。青年早逝,有《沖白齋》存世。)於傳斌二世祖於紹,附貢授河南開封府經歷,三世祖於元英任河南南陽府通判,八世祖於衍科任孔氏第74代孫衍聖公孔繁灝廳客。至於傳斌祖父於奎時,家道衰落。到於傳斌之父於萬箱時,家境已顯貧寒。於傳斌母早亡,年少隨父親於萬箱在河北、山西等地做小生意無成,後回山東老家,以討飯為生,受其父影響,以兩片牛胯骨敲擊伴唱乞討。後父亡,於傳斌仍以要飯為生。在行乞中,於傳斌遇到平陰縣東阿鎮新莊的大鼓藝人老陳門的孫長瑜(外號“孫古現”),表演說書,因見其說書能掙飯吃,便拜其為師,學習淮海大鼓(俗稱乾砸鼓),他憑著天資聰慧,在很短時間內就學會了《蛤蟆傳》、《河間府》等書。但因其性急倔強,不習慣大鼓拖腔拉韻的唱法,便轉拜傅長泰(外號傅大磨,傅永昌之父)學習山東落子,學成後,獨立演出,轉遍了聊城、菏澤、濟寧、曲阜、泰安等魯中、魯西南一帶,開始嶄露頭角。
於傳斌在演出期間,遇到曲阜馬玉恆演唱“武老二”,喜其藝術格調豪爽,而自己性格又正如此,深感興趣,便主動與馬玉恆交往,懇求傳授山東快書技藝。馬向於傳斌簡單介紹了快書演唱要旨後,介紹於傳斌去濟南找號稱“書壇三大將”之一的楊鳳山。於傳斌遂趕往濟南,楊鳳山以其為人坦率誠懇,與於結為兄弟。於傳斌穎悟過人,得楊悉心傳授,盡得要領。 數月後再返曲阜,與馬玉恆“合穴”演出,大受歡迎。於傳斌有著創新的秉性,經過不斷研究實踐,富於創造的他,逐漸洞悉快書的諸般演唱訣竅,及廣大農民聽眾的欣賞心態,便決定標新立異,讓自己的演唱不落流俗自成一格。他保留了唱落子時已經熟練使用的大竹板,並從長短粗細不同的木梆子能夠發出高底不同的聲響受到啟發,經過反覆實驗終於找到縮小竹板的合適尺寸,使它能夠發出清脆的類似板鼓的聲音,與大竹板沉重響亮的聲響配合,出現了比較理想的反差效果。樂器改造好後,他又參考高調梆子開台鑼鼓點,經過不斷實踐演化出說書用的開場大過門,並壓縮鋼板點法用兩頁小竹板打出間奏小過門。大小四頁竹板配合,效果非常火爆,令人耳目一新,聽眾無不叫好。“於派竹板快書因而由此奠定了基礎。
竹板伴奏創造成功後,於傳斌進一步發展“武老二”的粗獷風格,在楊鳳山、馬玉恆以及吳洪鈞等演唱風格的基礎上,求得與自己藝術追求相應一致的發展。他主張師法自然,不事雕琢,根據演唱內容自由發揮。他唱過大鼓、落子,有著長期藝術實踐經驗,和深厚的農村生活底蘊,演唱起來看似隨意性很強,其實一切均在規矩之中。他身材高大,曾練過拳腳,動作架勢豪放灑脫,聽眾說他大眼一瞪跟兩個酒甌一樣。他唱板結合嚴密,字如串珠,演唱從不惜力,動作誇張,一回書下來褂子濕半截,模仿趟鐐、崩鐐形象逼真,表演抬轎時大板往肩上一搭,合扇合扇的幾步動作更是令人叫絕。有人誇他整個演出,就像一幅大寫意的英雄圖,濃墨重彩,酣暢淋漓,氣勢恢宏,看後令人盡吐鬱悶之氣,心胸為之一快,印象深刻,久久難忘。於傳斌的快書表演中,充滿了強烈的愛與恨,他說到武二郎等英雄好漢時,從氣質、聲調、語言、面部表情和動作等方面都表現出了他對英雄人物的敬仰與欽佩;說到李家五虎、方豹等人物時,又表現出咬牙切齒的痛恨與鄙視。他表演時精神飽滿、吐字清晰、嗓音洪亮,把作品中的人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觀眾面前,非常強烈的喚起人們的共鳴。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於派”山東快書已經達到成熟階段。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於傳斌在東平縣陶城鎮說書結識了姑娘徐鳳英,與之結婚,生有三女一男,於傳斌也便用其竹板說唱藝術養家餬口。上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他攜妻女轉遍了大半個山東及河北東南部一帶。於傳斌的三女兒於桂榮出生後,因在外不便,於是在老家買了幾畝地,把妻女安置在家。雖然於傳斌生有一男三女,但由於家貧,家境慘然。兒子於廣順小時生病成為啞巴,1958年修濟平乾渠時得病感染醫治無效而死;大女兒嫁到鄰鎮,由於丈夫虐待,跳井身亡;二女兒隨丈夫遠赴天津;小女兒嫁到同鄉。於傳斌的夫人徐鳳英在於傳斌去世後隨二女兒去了天津。
1947年於傳斌由老家帶領大徒弟高慶海(高福來)去濟南,經長清逗留數月,後進入濟南演出直至去世。
於傳斌一生清貧,晚年染上酗酒習慣,同時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住在徒弟張慶海家裡,靠其服侍起居,照顧晚年。1952年,於傳斌因飲酒過量,夜間自吊鋪摔下,歿於濟南人民商場書棚內。張慶海便把於傳斌遺體送回洪範老家,進行傳送。
於傳斌雖離世,但他創立的“於派”竹板山東快書卻傳承下來。
二、於傳斌的演唱特點
於傳斌演唱與別人不同,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第一、於演唱伴奏樂器使用四塊大小竹板,打的伴奏點是戲曲中的鑼鼓經,有著非常強的音樂感,竹板聲音清脆悅耳,花點繁多,節奏感強,給人非常好的審美享受。而他在演唱開場前先打一陣竹板,觀眾不斷叫好,打完竹板接著收錢,收完錢才開口再唱,就像唱一回書目後,收一次錢,然後再唱一樣。打板收錢,是其他說書藝人所沒有的特色。
第二、於傳斌身材高大,曾練過拳腳,身上功夫厲害,演唱過程中,動作架勢豪放灑脫,跳轉、飛腳,十分到位,異常優美。
第三、於傳斌在演唱時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特點,那就是說書時不喝水,身後有一張小條桌,桌上放著一酒盅酒和一小撮花生米,他演唱前把一粒粒的花生米捻去皮,分成兩瓣,再把每瓣一分為二,掰成更小的粒,觀眾不仔細瞧,根本看不出是花生米。演唱中隨著說唱動作一回身的同時,一小粒花生米已入口中,手法之快讓人叫絕。既不耽誤打板和動作,也不耽誤說唱。當起了大的包袱或中場休息,他不像別的說書藝人演員一樣喝水潤嗓,而是拿起身後條桌上的酒盅,以酒潤嗓。
第四、於傳斌有一門絕技,在說到武老二時,他把竹板往腋下一夾,騰出兩隻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兩個有神的大眼睛盯著這兩個能彎成三道彎的手指,配合著台詞,把武二郎的英雄氣概表現的淋漓盡致。三道彎是兩個手指和常人一樣自然半彎曲,但指尖一節卻能向上呈反方向彎曲,他的這門手指三道彎,其他人包括他的徒弟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練成的。
第五、於傳斌在說口上善於運用俏口、噴口和趟口。他重咬字、講噴口,方言辭彙使用較多,於傳斌說的是平阿方言,往往把韻母“ie”讀成“iai”,前音輕後音重,唱起來拉腔拖韻,韻頌說唱,極富音樂性。
第六、於傳斌還有一個與別人不同之處,就是趕場說書都是騎驢,這在當時,可說是說書藝人中非常高檔的交通工具。據說當時騎驢,能與現在開寶馬的身份相比。
三、於傳斌的藝德情操
於傳斌為人坦誠,藝德高尚。
傅永昌得於真傳,他由於演唱大鼓、落子積習難改,其演唱節奏較慢,靠風趣幽默、書扣緊、回頭長(演唱時間長)吸引觀眾。在於傳斌的創造性啟發下,傅永昌在竹板打法上有所創造發展,他把京劇鑼鼓經中的[急急風]、[漫長錘]、豫劇[鳳凰三點頭]等,選出精彩部分稍加簡化,用四頁板表現出來,令聽眾耳目一新。於傳斌知道後,置酒為傅祝賀.如此胸懷,如此豪邁,在講究尊師如父的江湖藝人中實不多見。
原唱山東大鼓的劉同武,跟於傳斌習學快書後,現在山東鄉下演唱,後去大連小書場靠地,簡化了竹板打法,並且將於所傳的《武松傳》逐一豐富改編,是描寫更加細膩生動。於傳斌聽說後,不但不氣惱,反而去信稱讚,讚揚劉能審時度勢,使《水滸傳》更加完善。後來於傳斌得遇機會去劉同武處聽書,當面祝賀他創作成功。
於傳斌還幫傅永昌整理《獅子樓》,刪減壓縮潘金蓮西門慶調情、偷情的情節,加入滑稽可笑的成分。
於傳斌晚年在濟南時不經常演出,偶爾演出,所賺費用相當可觀,於傳斌只留出自己的飯錢、酒錢,剩下的收入,便分給其他藝人。
於傳斌的高尚情操和職業藝德,讓同時代的人讚不絕口。
四、於派主要藝術特色
1、四頁竹板的使用,氣勢強烈
山東快書自傅漢章創始起,一直用從山東大鼓中借來的犁鏵片(俗稱鋼板),和來自山東落子的打竹板配合伴奏。
於傳斌感到鋼板音量太小,不利於招攬聽眾,且與自己追求演唱氣勢驚人的夙願不合,所以就像他從演唱淮海大鼓轉而山東落子,再改“武老二”一樣,決心改革快書伴奏樂器,使演唱風格與本人個性和諧一致。他經過反覆試驗終於找到小竹板合適尺寸,可發出清脆的類似戲曲板鼓的聲響。大小板配合,遠比大竹板加犁鏵片清脆響亮,可以完全取而代之。
過門有:
0│的的達│
0的的達│
達的的 達的的│達的的 達│
的的的的 達的的│達0│
達的達的達│
達達的達│的的達│
達的的達│的的達│
的的的 的的的 的的的 的
達 達 達 達
大小竹板配合的明顯反差,營造出極為強烈的氣氛,突出了“於派”快書的粗獷風格,聽來氣勢非凡。
2、韻頌說唱,極富音樂性
於傳斌利用家鄉方言的先天優勢,結合自己嗓音洪亮、吐字清晰、中氣充沛的特點,並採用山東大鼓躥綱腔演化成了大頂板唱法,演出效果極佳。同時於傳斌又從鼓曲念誦腔調中,選取發展成了一種拉腔並使尾字拖音上揚的俏皮花腔唱法,聽起來令人感到流暢自然,就像進入詩畫般的音樂殿堂,給人極大享受。
3、語言粗獷質樸,帶有村野氣息
由於於傳斌主要活動在家鄉平陰、聊城、泰安一帶,聽眾對象主要是農村大眾,口語、俗語使用較多,而且“葷口”改口較晚,語言粗獷質樸,有著濃郁的村野氣息,有時語言時露粗野,體現著濃重的原生態農村山東快書特色。聽眾聽書,不但在看錶演,而且倒像是在聽對方拉家常,唱詞就像村婦吟唱,餘音裊裊,不絕如縷,卻又有著大氣磅礴如大江奔騰一瀉千里之勢,正是“大珠小珠落玉盤”。
4、不斷發展,突出創造性
於派”從產生伊始,就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於傳斌創造性的發明了四頁竹板為伴奏樂器,以及竹板打法,同時創造出多種演唱腔調,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於派竹板傳人劉同武,豐富了書目劇本《武松傳》,傅永昌則加強了竹板的表演技巧。
以後的許多竹板快書傳人中,在竹板打法上雖基本一致,但也各有許多不同的花點出現,充分體現了“於派”快書的創造性和豐富的表現力。
五、於派書目
於傳斌演唱的主要作品有《武松傳》、《蛤蟆傳》、《說唐》、《回龍傳》、《劉墉私訪》、《打豐縣》等。
行內有句話叫“高派的形,楊派的口、於派的詞”。說於派的詞,其實一點都不為過。於傳斌在豐富山東快書的演唱書目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雖然他從國小藝,目不識丁,但憑藉多年演出實踐經驗,和豐富的生活積累,再加上勤于思考與豐富的想像力,不斷進行著新書目的創作改編。
於傳斌的本家堂侄於廣斗先生說:“他不認字,但記憶力非常好,他讓村里一位周姓的私塾先生,講老書,我陪著他聽過《隋唐演義》的故事,他搬個小板凳坐在旁邊專心致志地聽,一天聽上這么一兩回,晚上回家躺在床上編詞,第二天則能打著竹板演唱,再聽上一兩回,在編唱,慢慢的就把整部《隋唐演義》編成了,在集上演唱買賣很好。”這就是於傳斌後來的拿手書目《說唐》。
他曾根據清末舉人王金妮舉旗造反的事件,編演了新書目《打豐縣》,聽眾感到非常新鮮,每場都點名要他演唱。
再如《東嶽廟》原本從《石家莊》、《鬧公堂》倒敘中抽出,只能演唱一回書,他與周同賓、傅永昌一起發展成五回書,湊夠一場 “買賣”。此外,他還將山東落子《蛤蟆傳》等書,改編成快書“趟口”演唱。
1926年,於傳斌在東阿縣城(今平陰縣東阿鎮老城、古東阿縣城)演出了自己編撰的快書長篇《回龍傳》、《劉墉私訪》等,受到百姓歡迎。
任中國俗文學學會副會長、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的車錫倫教授說“我聽於小辮說‘武老二’,是1946年在故鄉泰安糧食市街國小讀書的時候。學校南邊是集市,鬧哄哄的市場邊上,有墜子、說書和說武老二的民間藝人撂地說唱的場子。於小辮說書的場子,周圍用幾根木棍攔起,中間放著幾條長條凳,也有聽眾從河邊搬來當座位的石頭。說書的地方用幾領破席圍起來,一張破長條桌,桌上放著一小撮花生米。說書中間,他不時扳開一顆花生米,揀一瓣放進嘴裡慢慢嚼。印象中,當時聽他說的是楊家將故事,書名則叫《蛤蟆傳》,場面非常火爆。每天收場,他都會賣關子:‘gerwa!getwa!你看那蛤蟆來了!’我每天下午逃學去聽書,記不得聽過多少次,到底想看看有沒有那‘蛤蟆’真的來了。”同行稱讚於傳斌“肚子寬滿,演出精彩,卻有過人之能。”
於派的書目也被其他兩派所借鑑。
六、於派傳人
於傳斌授徒很多。在家鄉有大弟子東阿鎮的高慶海(高福來),二弟子東阿縣大橋鎮滑口村的李德勝,三弟子洪範池鎮苗海村的黃振周,後收有東阿鎮的孟三(小名)、於魯明等人,在濟南演出時收有馬俊生、關門弟子張慶海。於傳斌在梁山、泰安等地也收有徒弟,但已不知姓名。相聲名家王鳳山,在於晚年也曾拜在門下。於因朋情把四頁板傳給了劉同武和傅永昌,幫助兩人從演唱山東大鼓改唱山東快書。因於傳斌的藝德高尚,藝風正派,影響很深,不知名的門外徒也頗多。
劉同武(1899—1961)山東快書藝人,又名同銘,原籍山東省齊河縣趙官鎮,後定居高唐縣城。早期演唱山東大鼓,喜說唱中篇《響馬傳》、《劉公案》、《天門陣》諸書。因痛感大鼓曲調對於趟口說書限制太大,曾一度改唱西河大鼓,在東北大連等地演唱。後因與竹板山東快書創始人於傳斌交情深厚,得到其四頁竹板打法以及經常上演的武松故事唱詞的傳授,遂於三十年代中期改口演唱山東快書。劉同武社會閱歷豐富,對書情書理揣摩深透,說起書來對於書中人物心理刻畫,常能細緻入微。他不受原有“書架子”局限,臨場發揮富有創造精神,改唱山東快書後,憑藉其多年演唱的豐富經驗,以於傳斌所傳武松唱詞為基礎,參考《武松傳》及民間有關武松傳說,大膽發展創造,便改編便演唱邊修改,經過十多年艱苦實踐,終將原中篇組合型的《武松傳》,在《快活林》後,續編《誑軍計》、《飛雲浦》、《鴛鴦樓》、《二返十字坡》、《蜈蚣嶺》、《白虎莊》等大量章回,採取上掛下連的書扣,改編成為一部獨具特色可以連續演唱的長篇大書《全本武松傳》,由趟口說唱逐漸發展成為響口。五十年代初,山東省文化局曾派人去高唐縣文化館組織抄錄全書(未分章回)。1956年中國曲藝研究會整理出版的《山東快書武松傳》,將其作為老藝人口述底本之一。他幼習山東大鼓,語音純正,吐字發聲很有功力,且練有拳術武功,化入快書表演,使得動作大方帥氣。1958年8月參加全國首屆曲藝會演,自編自演山東快書《飛雲浦》,上台開打來往招式清晰。年已六旬,打飛腳、搶背等動作,使起來仍然瀟灑自如。1961年春應聘至山東曲藝團任教,傳藝侯有貴等,並主動提出要求將平生心血結晶《武松傳》,再次分章回口述記錄傳留後世。(抄本現藏山東省藝術研究所)。可惜完成抄錄工作不久,他便因心臟病發作,於1961年5月去世。
傅永昌(1907—2000)山東快書藝人,原籍山東聊城傅加老莊,後遷平陰縣東阿鎮北張村。出身曲藝世家,九歲隨父傅長泰習唱山東落子。後拜山東大鼓名家閻教言為師,習唱山東大鼓,學得長篇《北宋》、《隋唐》、《打破河間府》、《陳三兩爬堂》諸書。二十四歲得“活武松”邱永春授業演唱山東快書。因身材魁梧,聲音洪亮又充分發揮原唱大鼓講究字字入耳的特點,表演質樸粗獷,幽默風趣,肯賣力給書聽,號稱“傅大回頭”。因與竹板快書創始人於傳斌(綽號於小辮)交好,得其真傳。又改用大小四頁竹板伴奏。但傅並不因得於傳斌“流水板”、“鑼鼓三件”等伴奏點為滿足,為豐富竹板打法,他精心研究京劇鑼鼓經的名稱、用場、強弱變化,經過反覆模仿敲打演練,竟能用四頁板擊打出急急風、慢長錘、鳳凰三點頭、鬥鵪鶉等精彩點法,增強了竹板伴奏的表現力,1958年8月,他參加全國首屆曲藝會演演出,施展竹板絕技,上場一個大過門下來贏得三次滿堂掌聲。傅永昌在濟南演唱期間,與名家楊立德結拜,與同門師侄高元鈞相交至厚,三人切磋交流,同倡擯棄“葷口”。在天津演出期間,結識曲藝名家駱玉笙馬三立李潤傑等,虛心學習,博採眾長,表演技巧更為精進,1957年6月,他參加山東省第一屆曲藝會演,演出《石家莊》或演唱一等獎。後在泰安長期擔任市曲藝隊長,繁忙演出之餘,注意為快書培養新人,弟子有劉玉峰、王立仁、關門弟子武道君等。自十年動亂,他被迫停止演出,生活困難,心情鬱悶,纏綿病榻多年,於2000年4月16日,病逝於泰安家中,享年93歲。
高慶海(1909—1991)字福來,藝名“一鞭掃”,平陰縣東阿鎮龍王峪村人。曾在雜技團演出,高對於傳斌非常仰慕,經常到於的書場聽書偷藝,後自稱於傳斌徒弟,敲著四頁板在鄉間演出。一次演出時正好被於傳斌碰到,高慶海跪地懇求拜師,遂成為於傳斌首徒。高慶海常年跟隨於演出,獲得於真傳,建國後不久,回東阿老家,後在魯西、魯西南一代演出。高在聊城說書時,收有大弟子岳保明,1951年在齊河收復員軍人孟保宏為徒,1953年在新泰收教師秦保林,1956年在聊城收竇延喜為徒,後又收有姚德明等多人,60年代收平陰縣玫瑰鎮陳山頭村的孫德貴為徒,1979年收關門弟子平陰縣東阿鎮南市村的陸聖果。1956年,平陰縣成立曲藝隊,高任隊長。1991年高慶海在病床上與世長辭。
張慶海 原濟南市曲劇團二胡演奏家,在於傳斌1947年進濟南市時,喜愛其山東快書,便拜在於傳斌門下,成為於的關門弟子,盡得其真傳。張慶海繼承了師傅於小辮的精湛技藝與表演風格,然後根據自身條件有所創新與提高,他的特點是書詞精煉,出口流暢,慷慨激昂,動作豪放瀟灑,很受聽眾歡迎。他演出時身著中山裝,手打四塊大小竹板,從《武松趕會》到《飛雲浦》一個星期內不說重複段子,讓觀眾們常聽常新。在於晚年,悉心照顧於傳斌起居,直到於去世。高慶海與張慶海一直聯繫,高慶海之子高占水,代表其父經常去濟南看望張慶海,即使在文革期間都不曾間斷。可見師兄弟之間關係之密切。收有弟子王振魯。
嚴子敬(1901—1980) 山東冠縣錢王二莊人,省文化幹校培訓班畢業,原諸城文化館館長。高福來演出,路經諸城,嚴子敬喜愛其竹板快書,要拜在門下,高因嚴子敬年齡比自己還大,便代師收徒,成為於派弟子。收徒有宋新民
王振魯 濟南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濟南市說唱藝術團團長,於派快書第三代傳人。幼兒時經常在濟南西市場聽書,迷上竹板山東快書,16歲時拜在張慶海門下。在師父的從嚴指教下,王振魯的四頁板在手中日漸成熟,打出來的聲音清脆響亮,花點繁多,錯落有致,變換無窮,很快就能登台演出。王振魯在繼承“於派”快書藝術上,相繼將羅廣興(後拜楊派快書傳人金雙誠先生為師,為楊派快書第三代傳人、掌門人)、張君、牛得忠、何慶、張修坤等收為弟子,進行傳藝。
宋新民 諸城大華村人,嚴子敬弟子,14歲學習竹板快書,花樣繁多,說新唱新,自編自演,多次獲大獎,並能現掛(指演員根據演出的實際情況,在適宜的情境裡,聯繫當時當地發生的事件,現場進行即興發揮)用快書形式回答觀眾的提問,被評為為地方名人,並座客央視《實話實說》欄目,進行了一人多角戲的表演。培養出肖洪章、徐家法、徐聿生、王立坤等竹板新秀,相聲表演藝術家唐愛國跟其學過竹板技巧。
七、於派快書與其他快書派別的關係
1、傳承關係
根據藝人師承關係考察,傅漢章傳藝於師弟趙震、徒弟魏玉河。
魏玉河授徒盧同文、盧同武兄弟及杜永春(道士)。盧同武代師收徒楊鳳山,盧同文代師收徒楊鳳岐。於傳斌得楊鳳山真傳,因友情傳藝於劉同武、傅永昌,授徒有高福來、李德勝、黃振周、張慶海等。楊鳳山之子楊立德,由叔父楊鳳岐啟蒙山東快書,後又得於傳斌弟子高福來傳授及於傳斌親自指點傳授。傅永昌傳藝於劉玉峰、王立仁、武道君等,劉同武授徒侯有貴等。楊立德授徒有趙連甲、高紹清、金雙城、侯金傑等。
趙震授徒吳洪鈞,吳洪鈞傳藝於馬玉恆,馬玉恆傳藝於徐清河(徐五子)。
趙震晚年,因喜愛戚永立之演唱,在盧同武、杜永春傳藝基礎上,也悉心對戚永立傳手指教,使戚永立得兼三家之長。戚永立傳藝周同賓、范元德、郭元和、李元才、高元鈞、李學義等。高元鈞授徒極多,其中劉洪賓劉學智陳增智孫鎮業、牛增福、李燕平、劉立武等成就較高。
根據以上傳承,於傳斌的山東快書演唱技藝主要得自楊鳳山傳授,並受馬玉恆、吳洪鈞、戚永立等影響。與楊派、高派都有著重要聯繫。而楊派代表人楊立德,也曾跟隨於傳斌弟子高福來到農村撂地演出,並得到於傳斌親自指點傳授。可以說,“於派”、“楊派”出自一家,兩派相互影響深遠。
2、表演特點
高元鈞為代表的“高派”,活躍於北京及全國各地駐軍中,影響最為卓著,高派山東快書以颱風瀟灑大方、表演剛健、豪爽、滑稽,誇張俏皮、韻誦富於變化、動作化用戲曲程式,具有舞台曲藝演出特點。
以“楊立德”為代表的楊派主要流布山東省境內,颱風親切、輕巧細膩、表演自然、韻誦緊湊、平中見奇,說口既“俏”且“潑”,吐字削金斷玉,善以絲絲入扣抓人,同時動作簡練為主要特徵。
而獨唱四頁板伴奏演唱山東快書的於傳斌的“於派”,主要活躍在廣大農村,於派是在唱法上保留了山東快書原始形態較多的一個藝術流派,於派竹板快書以講唱故事為主,重咬字、講噴口,方言辭彙使用較多,唱起來拉腔托韻,“渾口”改掉較晚,時露粗野,動作簡單拙樸、真實有力、不刻意洗鍊加工,但也經常借用戲曲與武術動作來增強表演動作的氣勢,再加上大小四頁竹板伴奏,氣勢磅礴,演出氣氛熱烈,風格剛勁、強悍、粗獷、帶有濃重的農村山東快書特色。
可以說, “於派”既和“楊派”一樣都注重俏口及趕板的使用,也與“高派”的戲曲動作有著許多異曲同工之處。
近年來,山東快書逐漸衰微,後繼乏人,特別是於派山東快書的傳人,更是少之又少,缺乏新人,基本沒有專業演員繼承,同時由於於派快書演員主要活躍在農村,演唱曲目缺乏整理,面臨困境。
當前,繼承和發揚“於派”山東快書,任務之艱巨,道路之困難,亦可想像,但作為“於派”山東快書傳人,要把“於派”發揚傳承下去,有著不可推辭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書目:
《全本武松傳》劉同武口述張軍校訂 山東省戲曲研究室編印
《山東快書武松傳》高元鈞、宋宗科、劉銅武口述馬立元等整理 作家出版社
武松傳—高元鈞演出本》中國曲藝出版社
《楊派山東快書武松傳》楊立德唱詞劉禮整理 山東人民出版社
《山東快書綜論》郭學東著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
《山東快書表演概論》劉洪濱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濟南非物資文化遺產(第一卷)》鄒衛平主編大眾文藝出版社
《京劇鑼鼓譜簡編》1955年中國戲曲研究院編
《京劇鑼鼓》吳春禮、何為、張宇慈編著中國戲劇出版社
《豫劇鑼鼓經》胥東升、李獻民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三人行》雜誌第十三、十四期
《東阿縣誌》
《平陰縣誌》
《東阿於文定公年譜》箋補
《于慎行墓志銘》
《于氏家譜》
2007年1月24日夜寫於彰方居
2007年6月4日、8月22日修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