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鄉

燕子鄉位於旺蒼縣西北部邊遠山區,距縣城78公里,距省道202線46公里,距市中區榮山鎮33公里,幅員面積87平方公里,轄7村59社1663戶6744人,勞動力3300個。

基本信息

燕子鄉位於旺蒼縣西北部邊遠山區,東南與麻英鄉雙匯鎮相接,西北與市中區榮山鎮、朝天區毗鄰,東北與福慶鄉接壤。距縣城78公里,距省道202線46公里,距市中區榮山鎮33公里,幅員面積87平方公里,轄7村59社1663戶6744人,勞動力3300個。鄉政府駐地綠化村寺嶺上,海拔900米,屬中山區。燕舞村燕子峽兩崦危峰聳立,人工斧鑿,自然天成,僅容燕子飛過,故稱燕子峽。
歷史沿革
昔為福慶鄉地,1933年廣元縣第五區第三鄉蘇維埃治所燕子峽,1950年10月7日,旺蒼縣調整行政區域,七、八兩村從福慶鄉劃出,建立燕子鄉,隸屬旺蒼縣第五區(1955年8月改稱國華區),1958年改燕子鄉為燕子人民公社,下屬村更名為耕作區,村民小組又名為生產隊,治所吳家埡,1962年調整生產隊規模,改耕作區為生產大隊,1968年底,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下屬生產大隊也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1981年燕子鄉公社革委會更名為燕子鄉公社管理委員會,下屬大隊革命委員會更名為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恢復燕子鄉人民政府,下屬大隊更名為村民委員會,1988年燕子鄉行政區劃改屬白水區,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直屬旺蒼縣人民政府。
自然地理
屬中山區,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最高海拔為燕舞龍洞山1860.4米,最低是南部邊緣俞家溝海拔714米,鄉政府駐地(回龍寺)904米,境內山脈為大巴山脈米倉山系。地層構造分布複雜,多為奧陶系、志留系、二迭系、三迭系土壤,均為黃壤土,易風化、含沙較重,地處亞熱帶濕潤季區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好,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4.1℃,一月氣溫3.2℃,七月氣溫為22.6℃,年無霜期245天,年降水量1000mm左右,風力、風向季節性變化明顯,年平均風速為1.2m/秒,受地形影響,局部地區偶有冰雹發生。
基礎設施
全鄉村村社社通路,出境公路主要有:燕榮路:鄉政府通雙全村吳家埡到市中區榮山鎮;麻燕路:經麻英鄉、白水鎮通旺蒼;周吳路:經雙全村吳家埡到市中區榮山鎮周家壩;青蓮路:經青松村到雙匯鎮蓮花村。目前,已完善公路規劃,到2012年將實現所有出境路的硬化、黑色化。
建有電視地面衛星接收站1個,有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移動通訊基站各1個,開通了網際網路,旺蒼經麻英至燕子10千伏高壓輸電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燕子峽2×250kw水電站將於今年併網發電,場鎮1500人安全飲水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站7所,獸醫站1所,建有大規模的鄉級桑苗站,年烘供鮮繭40噸,場(集)鎮建設從無到有,目前,全鄉有2處集鎮,一是吳家埡場鎮,二是鄉政府所在地,通過開展清潔城鄉行動,人居環境更進一步得到改善。
經濟發展
全鄉以農業為主,大力發展多種經濟及土特產品。現有耕地6892畝,林地8777畝,旱地6286畝,水田626畝。主產玉米、小麥、大豆、馬鈴薯、亦產水稻。經濟發展產業主要有蠶桑、生豬、核桃、中藥材等。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3300多萬噸,現有煤礦企業6家,青石廠1家,境內還有豐富的褐鐵礦資源待開採。2008年實現GDP2423萬元,人均純收入2196元,實現稅收100多萬元。
社會文教
社會事業基礎紮實,發展迅速,全鄉社會秩序穩定,人民的穩定與法制意識不斷得到增強,青少年接受全日制教育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全鄉有中心校1所(內設國中),7所村小,教師121人,在校師生約2500人,使學齡兒童均能及時就近入學,入學率達99%,基本掃除和青壯年文盲,學校硬體設施達標,教學質量良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