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中學

溫州中學

浙江省溫州中學(Zhejiang Wenzhou High School)在1953年被確定為浙江省14所重點中學之一,1981年被批准為浙江省首批辦好的18所重點中學之一,1995年被確認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2014年又被評為首批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浙江省溫州中學創辦於1902年,初名“溫州府學堂”,後歷經“溫州府中學堂”、“浙江省立第十中學”、“浙江省立溫州中學”、“浙江省溫州市第一中學”等時期,1985年更名為“浙江省溫州中學”。截至2010年,浙江省溫州中學共有48個班級,學生近2400名,在職教職工227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溫州中學溫州中學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國學大師、教育家孫詒讓商請溫處道童兆蓉和溫州知府王琛,將溫州府屬中山書院改為溫州府學堂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溫州地方當局決定以舊校士館為址創建溫州師範學堂。
1908年學堂建成。師範學堂後易名溫州師範學校、浙江第十師範學校。
1923年(民國十二年),教育部新學制(壬戌學制)要求將各地省立師範學校併入當地省立中學。於是十師和十中合併,校名仍是浙江省立第十中學校。

曲折發展

1933年學校改名浙江省立溫州中學
1939-1945年間,溫州三次淪陷,學校數度遷址,先後在青田水南、村頭、南田和泰順江口等地辦學。
1946年,浙江省浙東第三臨時中學歸併浙江省立溫州中學。
1953年,學校被確定為全省14所重點中學之一。
1954年8月,校名改為浙江省溫州第一中學。學校由完全中學改為高級中學
1959年,浙江省調整重點中學,溫州一中為全省16所重點中學之一。
1963年,浙江省教育廳挑選基礎較好的17所中學為“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以與高一級學校形成“小寶塔”,該校名列其中。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給學校帶來災難性的破壞。

改革興盛

1978年,學校重新被確定為省、市重點中學
1981年被定為省首批辦好的18所重點中學之一。
1985年,學校復名“浙江省溫州中學”,並再次由完全中學改制為高級中學。
1995年,學校被批准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2002年秋,為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學校整體遷移到占地338畝、投資約2億元的梧埏新校舍。
2006年起,由中央撥款千萬元資助學校創建新疆班,籌建中的新疆班為溫州中學民族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選址在溫州中學現校址的南部。
2007年,溫州中學新疆部新校區建成投入使用。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0年,浙江省溫州中學共有48個班級,學生近2400名,教職工227人。

硬體設施

溫州中學溫州中學
截至2010年,浙江省溫州中學占地338畝(其中水域約占30%,綠化占地面的40%),校舍建築面積共7.67萬平方米,建有教學樓、科學館(內有天文氣象台)、實驗樓、圖書館(含學生電子閱覽室)、體育館、藝術樓(內含校史館)、學生宿舍、教師休息樓、食堂、行政辦公樓、英語島、生物島。同時還建有標準的田徑場、網球場和室內太陽能游泳池,校園內有最先進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多媒體廣播系統、監控系統、一卡通管理系統等。
浙江省溫州中學電教、實驗、勞技設備、體育器材配備,均按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的Ⅰ類標準配置。學校建設有教育信息中心、校園網路系統、CATV系統、校園公共廣播系統和多媒體教學系統等。圖書館藏書總計99713冊,雜誌225種,報紙55種。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浙江省溫州中學共有在職教職工227人,其中特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82名,省、市級優秀教師和教壇新秀三十人以上,市“551”人才工程5人,市“221”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12人,省級名師名校長培養計畫7人。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15年高考,浙江省溫州中學學生參考人數為595人,第一批上線總計510人(其中藝術、體育27人)。
學生出版的《中國文學》曾被中科院列為學術期刊論文索引篇目。
2003年創刊的《籀園春草》多次評為全國中學生優秀社刊。
2011年高考,浙江省溫州中學上一本線人數為515人,其中一名同學為浙江省理科狀元。
2013年高考,浙江省溫州中學上一本線人數為563人,22人上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
2013年7月,溫州中學一名學生在第24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上摘得金牌。
2013年,浙江省溫州中學三位同學組成的代表隊於9月12日-15日在同濟大學中學生結構設計邀請賽中榮獲T恤設計二等獎、土力學賽三等獎,團體三等獎。
2014“七大名校”自主招生,溫州中學居浙江省第二位;並在2014年高考中,兩個班級學生幾乎全部上一本線,被稱為最牛高考班。

教師成績

溫州中學溫州中學
2006年,共有6位教師被評為省特級教師,有5位年輕教師被評為省教壇新秀。
2013年,邵慶對老師喜獲浙江省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
2013年,吳時月老師獲浙江省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
2013年,湯麗明老師喜獲浙江省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第一名。
2013年,浙江省溫州中學九個課題在溫州市六類課題評審中獲獎。
2013年,浙江省溫州中學立項的浙江省教研課題優秀結題3項。
2014年,王寶老師獲浙江省勞模榮譽稱號。
2014年,浙江省溫州中學教師開發的三門課程入選“浙江省第四批普通高中推薦選修課程”。

學校榮譽

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
清華大學2013年、2014年“新百年領軍計畫”推薦學校
北京大學2013年、2014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推薦資質學校
浙江省文明單位
浙江省先進學校
浙江省教科研先進學校
全國群體先進單位
溫州市十大現代化名校之一

學校領導

潘建中:校長
徐堅:黨委書記
金長林:副校長
吳長青:副校長
馬玉斌:副校長
徐兆豐:副校長

文化傳統

校訓

英奇匡國,作聖啟蒙
校訓“英奇匡國,作聖啟蒙”,意為“英才匡扶國家,作聖賢的啟蒙者”。來源於溫州中學校歌。“英奇匡國”回答了“溫中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作聖啟蒙”則可理解為做一個為民智的啟蒙做貢獻,並且道德高尚的“聖人”。

校歌

浙江省溫州中學校歌
詞:朱自清曲:弘一法師
雁山雲影,甌海潮淙。
鍾靈毓秀,桃李蔥蘢。
懷籀亭邊勤講誦,中山精舍坐春風。
英奇匡國,作聖啟蒙。
上下古今一冶,東西學藝攸同。

學生活動

浙江省溫州中學重視第二課堂,學校共有社團24個:青協、魔方社、科技製作社、青卒畫社COS組、棋社、文學社、數學社、英語社、舞社等,活動豐富,每年都會開展各項活動,例如迎新晚會、新年音樂會、社團文化節、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等。

知名校友

溫州中學與舞會友溫州中學與舞會友
在浙江省溫州中學的百年校史中,培養出眾多的學術大師、治國棟樑。
據現有材料統計,至少有260名校友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在革命和建設中,有40多人成為革命烈士。學生參加革命隊伍、在校入黨及成為革命烈士人數之多,均居浙南各校之首。
此外,校友中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的有9人,評為教授、研究員等正高級職稱的約500人。數學家中擔任過國內外知名大學數學系主任或數學研究所所長的不下30位,因而浙江省溫州中學被稱為“數學家的搖藍”。
鄭振鐸,作家,文學史家,著名學者,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起人之一。
蘇步青,數學家。原復旦大學校長,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邱清泉,國軍第二兵團司令,中將軍銜。
夏鼐,考古學家,中科院院士。
徐賢修,中研院院士,原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楊忠道,賓夕法尼亞大學數學系教授,中研院院士。
夏承燾,中國現代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張肇騫,植物學家,中科院院士。
谷超豪,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獲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張淑儀,聲學家,中科院院士。
施立明,遺傳學家,中國分子進化生物學先驅,中科院院士。
李啟虎,水聲信號處理和聲吶設計專家,中科院院士
陳式剛,理論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
王克明,材料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
陳功甫,民國時期著名教授、學者、歷史學家、中國史學史、近代史學科教研先驅。
溫州中學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有百年歷史,知名校友中以數學家居多,其中擔任過國內外知名大學數學系主任或數學研究所所長的有30多位,因而溫州中學也被稱為“數學家的搖籃”。

溫中劇團

溫中劇團成立於1939年9月21日,同年秋,首場公演吳祖光的著名四幕話劇《鳳凰城》,導演顏景文,演員有顏景文、王學仁、管鶴鳴、沙桂芳等。10月至11月,又先後為募集寒衣、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等演出多場。同時還演出《反正》、《炸藥》、《死裡求生》、《三江好》、《殺敵有功》、《舊怨新仇》等獨幕劇。
1940年秋,先後在青田、麗水、溫州公演宋之的名劇《鞭》,導演陳翰,演員有徐章、陳超元、蔡韶簫等。期間,為回響“劇人號獻機運動”,在青田補習中學舉行國防戲劇公演,劇目有《傷兵之友》、《游擊之愛》等獨幕劇,所得之款如數匯往重慶全國劇人協會獻機之用,以示愛國熱忱。翌年4月初,為救濟貧民並籌募劇團基金,在中央大戲院隆重公演陽翰笙的四幕名劇《塞上風雲》,導演吳聯英,演員有黃冠秋、馬伊麗、樊祖鼎等。1942年至1946年,溫中劇團相繼演出《夜光杯》、《天長地久》、《蛻變》、《孔雀膽》、《大地回春》、《大雷雨》、《春雷》等劇。
溫中劇團是一支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校園劇團,歷史悠久、業績輝煌,從成立到解放初期(1939—1949)的10年中,演出過不少著名話劇,為溫州進步戲劇運動作出了積極貢獻。

戰火校園

溫州三次淪陷,溫州中學三度遷校,是抗戰年代溫州校園幾度搬遷的典型:初遷青田水南、村頭,再遷北山、白岩,三遷泰順江口(因建造珊溪水庫,江口現在已經被淹)、南田三灘,直至抗戰勝利,1945年秋才全部遷回溫州城區。
現在坐在舒適、寬敞、明亮的現代化校舍中的莘莘學子,很難想像戰爭年代求學的那份額外艱苦。

素質教育

溫州中學溫州中學
2006年,是溫州中學激情振奮、鼓舞人心的一年,是溫州中學辦學史上繼往開來的一年。在這一年,喜事連連,年末的系列喜訊把這一年我校的工作推向了高潮。
盤點這一年,溫州中學的師生有理由驕傲,但更給我們今後的工作提出了挑戰
這一年,我校畢業生在高考中取得不俗的成績,重點上線人數突破500;這一年,我校成功舉辦國際城市數學邀請賽;這一年,我校共有6位教師被評為省特級教師,又有5位年輕教師被評為省教壇新秀;這一年年末我校在全國奧賽中全面開花,共獲得36個一等獎,60個二等獎,58個三等獎,在浙江省名列首位。
回眸上一世紀二十年代,朱自清先生寫下的“英奇匡國,作聖啟蒙”,提升了多少溫中學子的夢想,他所寫下的“上下古今一冶,東西學藝攸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溫中學子在追求理想之路上前行。時代給了我們機遇,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無愧於前輩的重託。
21世紀需要大批既有全面基礎素質,又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創設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校園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也使各種具有個性特長的學生從中誕生。

辦學理念

溫州中學溫州中學
有了理念才有信仰,有了信仰才能成功;有了先進辦學理念,才能把教師引領到最高境界,才能把學校引領到最高境界。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感謝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2002年10月,在市政府支持下,市教育局正式啟動“數學家搖籃”工程,設立工程理事會,並在我校設立了工程活動主基地。迄今為止,我市先後向搖籃工程注入活動資金400餘萬元,並根據設立宗旨相繼設立了溫中數學實驗室、小數學家活動中心,成功承辦了首屆東南三省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和第七屆青少年數學國際城市邀請賽,開展了溫中數學特長班教學實驗研究,舉辦高中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研修班、中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教練員培訓班,邀請國家奧林匹克高中數學競賽原總領隊裘宗滬等十餘位數學名家來溫講學,舉辦一年一度的溫州市“搖籃杯”高中數學競賽、國中學生數學小論文評比等活動,將數學滲透到了中國小教育的方方面面。
這一切為我校進行素質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以此為契機和鼓舞,我校在各學科都進行了積極和富有成效的嘗試。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使我校能獲得可持續發展,我們特別著意於形成一支有學科特長的教師隊伍。近年來,胡海帆校長多次帶領各科老師外出考察,省內省外、南下北上,學習先進學校的成功經驗,嘉興中學、湖州中學、效實中學、鎮海中學都曾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湖南師大附中、湖北武鋼三中都有我們探訪的身影,為的是“博觀約取,厚積薄發”,打造富有溫中特色的教師隊伍;學校多次舉辦國際和國內的大型競賽活動,並多次邀請國內的一流專家、教授來校做好教練員培訓工作,通過這些工作讓教練員在交流中不斷開闊視野,提高能力。學校制定了《學科競賽活動管理辦法》,成立了學科競賽活動領導小組,由主管副校長任組長,教研處、教務處、年級段、教研組有關負責人參加。各教研組成立了學科競賽研究小組,設總教練一名,負責組織本學科教練研究學科競賽教學,審批競賽活動計畫。
在素質教育之路上,我們的腳印日漸清晰:2004年,王超同學在高手如林的對決中,以國內測試第一名的成績,被世界前五位的頂尖大學——英國劍橋大學錄取;2005年,周傳凱進入國家集訓隊,同時保送北京大學,在清華大學組織的自主招生面試中,我校畢業生高挺然以敏捷的才思、廣闊的知識面征服了評審,表情嚴肅、要求苛刻的專家們也禁不住為他鼓掌;今年,從已知的訊息,倪良福同學進入國家集訓隊,還有六位同學進入冬令營。更讓我們欣喜的是,我們的畢業生越來越受到國內一流大學的歡迎。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向來以審核程式嚴格著稱,臨時增加名額的情況極少出現。2006年,北京大學原擬分配我校一名保送生和自主招生考試名額。年底,獲悉我校在素質教育實施方面的成績之後,北大派出相關人員到我校核實調查並組織學生座談;落落大方、侃侃而談、富於創造精神的溫中學子贏得了教授的青睞。最終北京大學毫不吝惜地將11個追加名額給予我校。
文化作為反映人們共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歷史現象,還為人們創造了發展環境和方式。六七百年以前,以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反對程朱理學空談心性,抨擊儒學重義輕利、重本輕末,注重經世致用。這是溫州人的精神財富,這是歷史的傳承,文脈的延綿,也奠定了溫州人重實際、講實利、求實效的思想文化基礎。這一思想文化基礎也是我們今天努力打造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教師文化的哲學基礎。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學校管理人才的道德化、職業化、專業化和創新化事關教師文化建設的“高度”和“深度”,名特教師的人文關懷、道德情感、學術水準和專業水平事關教師文化建設的“力度”和“強度”。以下一個個樸實和感人的故事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事業的明天。
這是金長林老師競賽心得中一個很具代表性的片段:“搞數學競賽本來就是一件痛苦並快樂著的事情,自從我到溫州中學以來,我一直擔任奧數教練,6年多以來,從沒度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從五一長假、國慶長假、寒假、暑假到周末都一樣,對於家庭我一直很內疚,我對不起妻子和孩子!幾年來幾乎不管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到現在為止只參加一次孩子的家長會,記得孩子還在讀國小的時候,那天下雨,老婆有事,只能讓我去給孩子送雨傘,接到任務的時候我的心裡就忐忑不安,因為我還不知道孩子在哪個教室呢?果然不出所料,等到我找到孩子的教室時,孩子已經冒雨回家了,老婆一回家,等待我的是一頓臭罵!”而他又是怎樣對待學生的呢?“作為競賽教導員,還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學生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及時做好學生的工作,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同時當學生取得成績時我也會跟他們一起高興、瘋狂,我始終認為學生選定了數學,那就選定了我,我必須關心他們,幫他們提高成績,教他們如何做人。”這就是我們老師的價值觀和職業精神。這也正如陳相友老師所說“競賽如同創業,創業者更多時候是快樂的,因為一個人在黑暗中走路是寂寞的,那么多人手拉著手走的時候那是快樂、那是勇往直前。我擁有自己的團隊,他們幾經沙場,衝鋒陷陣,他們中有埋頭苦學,用功得讓你心疼的;他們中有博學睿智,精靈得令你汗顏的;他們中有臨危不亂、力排眾議的;他們中有淡看成敗、知恩圖報的……這一切的一切,自然成為我迷惘之際快慰的源泉,無論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堅持自己最初的目標一往無前”。
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一大批中青年教師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科研水平和業務能力不斷進步,逐步從經驗型走向研究型,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教學研究也推動了教學方法的改進,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了出來。
朱金軍老師的體會便是很好的代表:“授課力爭做到‘一題多法’、‘一法多題’、‘一題多變’以思維方法訓練為主,力求將相應物理模型,基本思路,題中的重、難點凸現出來。在典型題、競賽訓練中的‘好題’的講解中,我力求‘一題多法’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包括從學生中徵集而來的思路,讓學生充分掌握更多的思考方向,體會物理的靈活性。知道一種思路在解題中行不通時能及時調整思路。‘一法多題’:及時歸納,建立模型,題型變化後套用,在套用中理解掌握,達到熟練地解決一類問題。‘一題多變’:一道題可不可以變化,可以如何變化,包括形式上的,包括已知與未知的交換等等,鼓勵同學們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形成善於思考的好習慣。題中的重點、難點及時給總結,提出如何應對的學法指導,講題儘量講透徹。對學生,允許質疑,允許對權威解答提出相反的結論,允許出錯。在許多權威資料中,有的解答也難免出錯,只有在質疑、爭論中才能辨析清楚,爭論不下的問題,鼓勵同學們自己去查資料。”老師的前瞻性也極大的推動了學生的發展,在這方面,施春平老師有很好的總結,“當我們教育活動中的某種內容符合學生素質發展規律、符合教育規律、符合時代發展的方向時,必然會帶來良好的育人效果”。他舉例說,高三的周辰寫道:“我慶幸三年前的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信息學,我相信我的這段學習經歷將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課,它將一直伴隨我以後的學習,工作。”高三的張俊寫道:“我深深地被程式設計的精妙所吸引,鑽研算法,攻克難題,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交流經驗,互相學習,冥冥之中,我覺得我要飛得更遠。”高三的戴鑫通在高二時與省隊擦肩而過,他覺得學習計算機是其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人生片段,他在自己的感言裡寫道:“用廣搜學習更多的知識,用深搜學習更深的知識”。高二的文學社社長錢之舟說:“0與1的世界構築起我的夢想舞台,助我飛翔。”有資格參加07年首屆亞太地區信息學競賽的高二選手陳章義說:“學習信息學一年以來,有歡樂,有苦澀,有成功,有失敗。對信息學的熱愛使我堅持走了下來,朝著夢想,前進。”
梅花香自苦寒來,這自然也勢必和我們同學的努力分不開;也和我們很多默默工作的班主任老師分不開。在此,我一併表示我的敬意和謝意。這是新時代的溫中精神。

和諧發展

學會做人和張揚個性學校堅持以德育為首的辦學理念,建立一個多層次、立體化德育教育網路,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充分自治、自立,把自己納入文明的軌道。要培養21世紀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既要幫助學生掌握作為未來社會成員必備的知識、能力、品格,更要重視促進學生個人特有的心理特徵的發展,重視每個有活力的生命體的個性張揚,學校教育的環境要儘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閃光點的舞台。為此,學校打破了單層的、封閉的課程框架,建立了必修選修、社會實踐和興趣並存的、開放的、多層次的課程體系,增添了勞動技能和體育選修課,成立了文學、影視評論、音樂美術、書法、武術、科技等20多個興趣小組。
學生不但學業優秀,他們的全面發展足實令人鼓舞。周辰同學,國中以數學滿分進入溫州中學,他的英語成績非常突出,口語會話能力好,參加全國“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獲得市第2名,決賽第8名;2005年溫州市高一英語聽讀能力初賽、決賽一等獎;還獲得了PETS(全國英語等級考試)4級口試合格證。在學校藝術節的英語演講比賽中更是展示了自己的風采,並在學校英語課本劇《威尼斯商人》的表演中擔任主要角色,表現突出。成績優異,高中三年在各次考試中總成績名列全年級段的前列,連續三年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特別是在2005年獲得“校長嘉獎”。他各學科綜合實力強,平時非常注重各科均衡發展和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曾經擔任過班長、生活委員,工作能力強,團結同學,樂於助人。在三年的中學生活中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如學校藝術節、體育節等,興趣愛好廣泛,愛好打籃球、桌球和科技製作小發明等。高二的錢之舟,是溫州中學文學社的社長,有多篇文章在國家級比賽中獲獎(包括《在森林的外面》獲第四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二等獎及第七屆中國少年作家杯二等獎,《曲線回歸》獲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二等獎等),演講能力極強;孫楠畢業於少藝校,專長於手風琴,黑管琴,在學校藝術節上獲獨湊第五名;李穎洲多次獲機器人比賽大獎,曾獲溫州市第一名,浙江省第二名,全國“廣茂達”杯一等獎。陳思思在學生會擔任“權益部”部長,非常活躍,工作十分積極,組織演講能力較好。高二和高三連續兩屆獲全國化學一等獎的李果同學曾獲浙江省教育廳西畫特長B級;進入化學冬令營的呂繩濤曾獲中國—美國少年兒童書法攝影繪圖比賽優秀獎,全國小百花少年兒童書法比賽三等獎,其作品曾入選安徽省書法新人作品展,還曾獲蚌埠市“沁雅花園杯”少年兒童書法比賽中學組一等獎。
進入大學後我們學生綜合素質突出再次得到體現。僅以參加信息學奧賽同學為例,舒春平老師通過跟蹤調查發現,他們都是各高校計算機專業的佼佼者。例如02年的銀牌選手盛城同學,當年他在讀高二,就直接被保送到復旦,後來成為復旦大學參加“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大賽”的主攻手之一,並取得國際總決賽的第5名的好成績。04年保送到復旦的沈震同學,也參加了“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大賽”,目前為止已取得國際總決賽第32名的佳績。在復旦大學目前有3個在讀學生,都得到了吳永輝等教授的讚賞,吳老師曾說,溫州中學的學生他放心,肯吃苦,誠實聽話。
在學校的新五年發展規劃中,我們提出了“以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的和諧發展為宗旨,努力構築同新課程實施相適應的學校文化新體系,積極吸收國內外先進教育思想,把溫州中學辦成一所走在國內中學教育前沿並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學校,使之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驗示範學校,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的視窗學校”的發展目標,為每一位學生鋪設一條由狹隘走向廣闊的大道,更有機會去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美好人生,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和美好社會的建設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