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的前身是豐子愷、潘天壽等明遠學社成員創辦於1947年的杭州私立明遠中學。
1949年春,由於時局動盪處於政局變革之際,學校已無法進行教學工作,只能宣布暫時停課解散。5月杭州解放,6月在市區吉祥巷原省教育會(另有史料記載:白蓮花寺)暫租賃民房數間複課。8月斐章女中併入杭州私立明遠中學,9月遷至西湖臥龍橋郭莊。
1956年6月,學校由私立轉為公立,隸屬於杭州市教育局。初夏學校搬入松岳路(既現校址:曙光路89號),學校正式更名為杭州市第一初級中學。
1959年1月,學校隸屬於浙江大學,更名為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開始招收高中新生,成為完全高中。
1972年1月,學校劃歸杭州市教育局領導,並改名為浙江省杭州第十五中學。
1992年2月,學校恢復浙江大學附屬中學的校名,並創辦東方中學(民辦)。
1996年, “求是中學”併入浙江大學附屬中學,6月設立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國中部,同年並評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2000年4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隸屬於杭州市教育局,同年學校國中部獨立,學校成為一所完全高中。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截止2014年,學校擁有設施健全的圖書館、音樂廳、閱覽大廳。體育運動設施有現代化的體育館、網球場、塑膠標準籃球場8個、排球場8個,400米塑膠標準運動場。
辦學規模
截止2014年,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園面積達53467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設有高中部,共有36個高中教學班,學生總共2000人左右。
對外交流
截至2014年,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開設西班牙語、德語、俄語等多語種必選修課程;與美、英、德、日、澳、丹等十個國家的優秀高中建立友好關係,美國AYP項目落戶學校。學校每學期開設80多門選修課,構建“西湖文化”課程群,掛牌成立“西泠印社”、“中國茶博”、“南宋官窯”等十大課程基地。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有正教授級特級教師1人,特級教師5人,研究生學歷教師20餘人,省市級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優秀班主任50餘人,高級教師占全體教師比例超過60%。
正教授級特級教師(1人):張慧慧
浙江省省級特級教師(5人):張慧慧、李烈明、吳旭輝、顧建辛、程繼伍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
高考成績 | 一本上線人數 | —— | 185 | 212 | 156 |
一本率 | —— | —— | 32% | 43.67% |
(表格中的參考資料來源於中國教育線上: )
競賽成績
時間 | 學生姓名 | 競賽名稱 | 獲獎情況 |
2013年 | 孔俊堅 | 第八屆全國高中套用物理知識競賽 | 二等獎 |
白雲榮 | 三等獎 | ||
徐 俊、盛時達、史久昀、 孔俊堅、吳思睿、徐海峰 | 浙江省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 二等獎 | |
方繹旻、劉庭偉、王一欽。蔡皇誠、徐 晟 | 三等獎 | ||
張歐聲、史久昀、沈運傑 | 浙江省高中學生數學競賽 | 二等獎 | |
俞凌峰、李想 | 三等獎 | ||
2013年 | 沈逸雲、謝禕凡、王盛、方銘嘉、王雯沁、蔡佳、何魏、孔俊堅、趙一健、何淑儀、傅駿傑 |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 | 三等獎 |
(表格中所有資料來源於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官網: )
素質成績
2014年1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參加第十四屆浙江省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中,學生作品《杭絲之韻》獲高中組網頁設計二等獎。
2013年12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參加天文奧林匹克競賽,獲亞太天文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2012年4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參加杭州市第三屆“陽光學子”評選活動中,被杭州市教育局授予杭州市“陽光學子”稱號。
2011年6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參加杭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生陶藝大賽中,獲三等獎。
教師成績
•論文
2014年5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申屠永慶校長參加浙江省教育廳舉行的“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徵文評選中,《校長的文化使命》論文獲得二等獎。
2012年9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朱霖老師的《“求是”精神引領下學校文化育人途徑的研究》論文,在杭州市第九屆中國小德育論文評比中獲得三等獎。
2011年11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杜愛萍老師撰寫的論文《讓高中化學實驗點燃創新之花》在全國教育技術裝備與實驗教學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
2010年1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朱春捷老師撰寫的論文《高中生物緘默知識顯性化的教學實踐》獲杭州市中學生物教學研究會年會論文評比二等獎。
•獎項
時間 | 姓名 | 比賽名稱 | 所獲榮譽 |
2012年 | 李成利 | 杭州市第六屆中國小美術教師基本功比賽 | 中學組全能一等獎,同時獲中學組單項手工製作第二名 |
李孟磊 | 杭州市第16屆青年教師基本技能比賽 | 三等獎 | |
樊一君 | 杭州市中國小教師誦讀大賽 | 一等獎 | |
李鳴 | 浙江省2012年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比 | 一等獎 | |
2011 | 裘螢 | 杭州市第15屆青年教師基本技能 | 三等獎 |
王娟娜 | 杭州市高中語文教師說課評比 | 一等獎 | |
繆仁票 | 杭州市高中生物優秀教學設計評比 | 二等獎 | |
以上資料來自於校官網 |
•稱號
2011年,戴灩灩老師被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會、浙江省特級教師協會評為2011年浙江省教壇新秀
2011年,屠旭濱老師被評為杭州市第2011年七屆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2010年,施永忠老師被評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響力人物,被譽為“支援貴州教育的彩虹使者”。
學校獲獎
時間 | 榮譽稱號 |
1992年 | 浙江省先進學校 |
1996年 | 杭州市行為規範達標學校、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
1999年 | 保衛21世紀中國”全國萬校國防教育活動先進學校、二十一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校、二十一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校、浙江省文明學校、浙江省首批創新教育試點學校 |
2000年 | 中國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中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第二批) |
2001年 | 杭州市綠色學校 |
2002年 | 中國重點科研課題21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校、浙江省“校園網資源建設”試點學校 |
2003年 | 學校運動場地設施向社區開放工作先進學校、杭州市高師教育實習先進學校 |
2004年 | 第二批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杭州市滿意學校、浙江省首批依法治校示範學校 |
2005年 | 杭州市文明學校、東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化實驗校、中國首批依法治校示範學校、中國基礎教育英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科研基地 |
2006年 | 杭州市“平安校園”稱號、首批杭州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中國中國小科研興校示範基地、國家級依法治校示範校(首批) |
2008年 | 首批浙江省體育特色學校 |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文化傳統
校徽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徽由浙大附中的校訓“求知、求真、求實、求新”的中文拼音環繞,強調浙大附中辦學理念,而環繞的中間則是一座獎盃,獎盃的上方有一個“z”代表浙大附中的簡稱同時又像飛燕,代表著附中激勵學生拼搏努力,展翅高飛,最後如同獎盃上的人拿到成功理想的獎盃。
校訓
求知、求真、求實、求新
學生活動
浙大學附屬中學經常開展文體活動,例如校園之聲比賽、主持人大賽、紅歌節、感恩獻唱活動、雷鋒節並且經常帶領社團的成員參加杭州市,浙江省乃至全國的社團活動和比賽。
據2015年1月學校網站顯示,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共建有學生社團9個。
流火話劇社 | 校園之聲廣播台 | 電視台 |
湖畔文學社 | 翰墨書畫社 | 辯論隊 |
和合唱團 | 《浙大附中報》編輯部 | 回散族漫畫社 |
(表格中所有資料來源於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官網: )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申屠永慶 | 校長、黨委書記 |
朱霖 | 黨總支副書記 |
王克誥 | 副校長 |
王華琪 | 副校長 |
顧建辛 | 工會主席 |
以上資料來源於2015年4月學校官網 |
歷任校長
姓名 | 任職時間 |
汪志青 | 1947年----1949年 |
戚紀唐 | 1949年----1953年 |
陳家懋 | 1955年----1956年 |
秦漢 | 1962年----1971年 |
張緒培 | 1984年----1994年 |
張熊楚 | 1994年----2000年 |
季 芳 | 2000年----2004年 |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知名校友
校友姓名 | 校友介紹 |
王一義 | 1968屆校友,任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副社長兼總經理 |
謝魯渤 | 1967屆校友,一級作家,浙江省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任《江南》雜誌副主編 |
張緒培 | 1966屆校友,任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 |
盧步東 | 1965屆校友,任浙江省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民建中央委員、民建浙江省委副主委、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管理學院MBA導師. |
簡慶閩 | 1964屆校友,任浙江大學外語學院教授,浙江大學外語教學傳媒研究所所長,中國外語教學期刊質量檢測中心主任 |
韓征和 | 1963屆校友,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首都傑出人才提名獎”,任國家“十五”863計畫新材料技術領域“超導材料與技術”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套用超導研究中心主任 |
樓豪生 | 1956屆明遠校友,國務院授予特殊獲得者,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王嘉楨 | 1954年屆明遠校友,任南京空軍氣象學院教授 |
鮑行豪 | 1950屆明遠首屆校友,教授級研究員,享受首批國務院特殊津貼 |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杭州中學名錄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也是長三角第二大經濟城市,南翼經濟、金融、物流、文化中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東南重要交通樞鈕。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基礎教育事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