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建校背景
南開學校肇始於天津。張伯苓原為北洋水師見習軍官,目睹了甲午戰敗後“國幟三易”的悲憤一幕,立志教育救國,遂棄武從教,在嚴修家館講授新學。1904年10月,嚴修與張伯苓創辦新式私立中學堂。
1907年,學堂遷往天津城南開窪,稱為“南開中學”。
1919年,創辦南開大學。
1923年,創辦南開女子中學。
1927年,成立社會經濟研究委員會(後改稱南開經濟研究所)。
“九一八”事變後,華北形勢危急。為了實現教育救國的理想,並保證教育工作不因時局變化而中斷,已過天命之年的張伯苓校長決定把南開學校辦到全國各地,除已建成的中學、大學(在天津)外,另在四川、上海、東北各添辦一所中學。
1935年3月,張伯苓派次子、南開大學的張錫羊到四川成都負責籌建南開大學分校的選址和購地。在成都校友協助下,購得華西壩學府地帶土地80畝作為建校基地,但此後建大學分校事再無其他進展。
1935年11月,張伯苓校長赴四川考察,並決定在四川設立南開中學,作為將南開學校辦到全國各地的發端,幾經考慮,最終決定選址重慶,“以交通便利故”。校名原擬定名為重慶南開中學,因按部章,私立學校不準設立分校,始訂校名“南渝”,取南開與重慶結合之意。
1936年2月,校長即派天津南開中學主任喻傳鑒及嚴伯符、宋摯民來重慶籌備設校。
私立南開中學
1936年9月11日,重慶私立南渝中學正式開學上課,招初一、初二及高一三個年級,學生二百餘,教職工十餘人。1937年4月,四川省教育廳委託學校辦女生部,其條件限制頗多,將形成一校兩制,不便管理,被婉拒。女中部實施自行辦學。
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平津淪陷,天津南開校舍被日機轟炸焚毀。是年,津校部分師生於平津戰役序幕初展時,即輾轉來渝,繼續工作、求學。
1937年10月,學校接管自貢私立蜀光中學。
1938年4月,為解決本校教職工子女上國小問題,張伯苓在芝琴館樓下拿出一間教室辦國小,取名南友國小。
1938年12月,更名為重慶私立南開中學,以示南開學校生命之延續及不屈之決心。
1939年8月,南開經濟研究所遷入,繼續開展研究工作,並招收研究生。
1940年起,學校劃歸重慶市社會局管轄。
1940年8月,南友國小校名改為南開臨時國小。
1942年10月,美國總統特使威爾基來華,特到學校參觀,曾倍加稱讚。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天津南開各校相繼復校,至此,南開大、中、國小遂成體系。
1947年1月,南開經濟研究所由重慶遷回天津。
南開中學
1952年12月,重慶私立南開中學由私立改為公立。1953年,更名為重慶第三中學,並被確定為重慶市重點中學。
1957年,周恩來總理訪問亞非拉歸來,與賀龍副總理到校視察。
1960年,被評為全國百面紅旗,傅震垣校長代表學校出席了全國教育系統群英會。
1980年7月,學校被四川省教育委員會確定為四川省首批好的重點中學(共33所)之一,並確定為重慶市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共6所)之一。
1984年5月10日,學校恢復南開中學校名,鄧穎超題寫了校名。
2006年,重慶南開中學國中部整體搬遷進入融僑半島,重慶南開(融僑)中學即重慶南開中學在融僑半島的分校。
2015年7月,重慶南開中學下劃沙坪壩區教育委員會管理。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2年11月,重慶南開中學共有兩個校區(校本部、融僑校區),占地面積291197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159215平方米,運動場地面積57000平方米,校舍總面積234726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54837平方米;共有15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787人。硬體設施
截至2012年11月,重慶南開中學建有教學樓、圖書館、科學館、藝術館、體育館、游泳館、男女生公寓等,學生運動場地2萬多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2萬餘冊。實驗樓總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設有理、化、生學生分組實驗室26間,演示實驗室11間,儀器室、藥品室、標本室等16間,教師辦公室6間。此外,學校還成立了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建造了天文台、天象館、多媒體校園網等設施。師資力量
截至2012年11月,重慶南開中學共有教職工586人,其中專職教師494人。專職教師中中、高級職稱325人,占專職教師比例近65.8%;專職教師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491人,占專職教師比例為99.4%。35歲及以下人數為331人,占專職教師總數的67%。特級教師:田祥平、姚顯榮、張發光、毛明山
中學正高級教師:張發光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聯考成績2014年聯考,重慶南開中學文科264人參考,重點線以上175人,重點上線率66.3%;理科927人參考,重點線以上744人,重點上線率80.3%;該校學生囊括重慶市文科前5名,重慶市前10名,該校占6人;重慶市前30名,該校占8人;重慶市前50名,該校占12人;理科重慶市前40名,該校占10人;重慶市前60名,該校占13人。重慶市前80名,該校占18人。重慶市前100名,該校占21人;該校共44人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其中文科10人,理科34人,文理科升入清華、北大的人數均居重慶市第一;此外,該校汪銳同學考取英國劍橋大學,彭書涵同學考取美國深泉學院。
2013年聯考,重慶南開中學文科301人(含融僑校區)參考,重點線以上134人,重點上線率44.5%;理科1108人(含融僑校區)參考,上重點線837人,重點上線率75.5%。重慶市文科前25名,該校5人;前50名,該校10人;重慶市理科前5名,該校占3人,其中一位學生獲重慶市理科狀元;重慶市前7名,該校占5人;重慶市前15名,該校占8人;該校共47人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其中清華大學15人、北京大學32人;港校在渝錄取考生48名,其中28名來自重慶南開中學,位居重慶市第一。
2012年聯考,重慶南開中學文科282人(含融僑校區)參考,重點線以上146人,重點上線率51.9%,其中一位學生獲重慶市文科狀元;理科1209人(含融僑校區)參考,上重點線848人,重點上線率70.1%;共有38位同學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其中清華大學16人、北京大學22人。
2010年聯考,重慶南開中學理科1088人報考,600分以上427人,重點線以上798人;文科304人報考,600分以上85人,重點線以上137人。清華、北大在南開錄取56人;有26人在提前批錄取中被香港地區高校錄取。
2009年聯考,重慶南開中學理科910人參考,其中600分以上499人,重點線以上729人;文科309人參考,其中600分以上60人,重點線以上146人。該校兩位學生分獲重慶市文、理科狀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人數52人;8人被香港大學錄取。
2008年聯考,重慶南開中學文科329人參考,其中600分以上103人,重點線以上159人;理科1015人參考,其中600分以上512人,重點線以上813人。重慶市文科前10名,南開占5人;重慶市理科前10名,南開占6人;前20名,南開占11人;前40名,南開占21人;前100名,南開占47人。該校學生共有54人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中考成績
2013年中考,重慶南開中學參考人數為1288人,整個沙坪壩區700分以上的人數為186人,該校有89人,占47.8%;695分以上有151人;690分以上243人;685分以上有329人;該校一位學生獲沙坪壩區中考狀元。
素質教育
時間 | 學生/團體 | 競賽項目 | 獲獎情況/榮譽 |
---|---|---|---|
2014年12月 | 校足球隊 | 重慶市青少年足球錦標賽 | 亞軍 |
2014年11月 | 校高中女子籃球隊 | 重慶市2014年中學生籃球比賽(女子組) | 冠軍 |
校國中女子籃球隊 | 亞軍 | ||
2014年8月 | 校網球隊 | 2014年中國中學生網球錦標賽 | 1金1銀1銅 |
2014年7月 | 校國中女子籃球隊 | 2014年全國國中女子籃球錦標賽 | 冠軍 |
2014年5月 | 校管樂團 | 2014年重慶市學校行進管樂比賽 | 金獎 |
校田徑隊 | 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 | 3金4銅、團體第三名 | |
2013年11月 | 校體操隊 | 2013年重慶市中學生健美操大賽 | “競技健美操集體預備組規定動作”第一名 |
2010年 | 賴力 | 第5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 | 金牌 |
教師成績
時間 | 教師 | 競賽項目/作品 | 獲獎情況/榮譽 |
---|---|---|---|
2014年9月 | 宋璞等6人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 | 一等獎 |
2014年8月 | 田祥平 | 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校本選修課程開發與組織管理研究 | 課題評為優秀結題 |
楊飛 | “數學與生活”校本課程開發與套用研究 | 課題評為優秀結題 | |
2014年5月 | 劉東 | 2014年重慶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 | 一等獎 |
學校榮譽
重慶市重點示範中學重慶市視窗學校
省級文明單位
全國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
重慶市園林單位
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格學校
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畫”推薦資格學校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
重慶南開中學校徽色彩由紫色和白色構成,紫色意旨“紫氣東來”,白色意旨“出淤泥而不染”。校徽8個角代表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都來到南開求學,尋找救國道路;一說圓圈內八角形代表南開學子行方智圓。
校訓 南開校訓兩句話八個字:“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南開校訓是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范孫)先生和老校長張伯苓先生於本世紀20年代前後共同制定的。
南開校訓是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范孫)先生和老校長張伯苓先生於本世紀20年代前後共同制定的。按照他們的教育思想,辦新學校的宗旨不同於辦舊學,他們認為辦新教育的宗旨是要培養人才,為社會謀進步,為公眾謀福利。張伯苓在1944年總吉他辦學四十年的回顧文章中寫到“……苓追隨嚴范孫先生,倡導教育救國。創辦南開學校,其消極目的在矯正民族五病(按:五病指愚、弱、貧、散、私,作者注);其積極目的,為培養建國人才,以雪國恥,以圖自強”。所以嚴張辦學思想總之是以為國家謀富強、為人民謀福利為宗旨。校訓就是從此出發而制定的南開學校教育方針。
“允”字是承諾的意思,對受教育者來說也可理解為“要求”。這裡的”公”,從嚴張的教育思想出發,與之相對應的集體當然是國家、人民大眾和與之相聯繫的事業。另外“公”又是對矯正五病中的“私”而言的。所以“允公”應解釋為要求受教育者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具體到教育事業,即要求南開學子熱愛母校,維護校風校譽,作者注)、大公無私、—心為公,在學習和工作中強調無私奉獻精神。
張伯苓指出:“教育—事,非獨使學生讀書習字而已,尤要造就完全人格,德智體不可偏廢”(1914年4月在修身課上對學生的演講)。他又指出:“辦學之目的,在信學以致用,學以醫愚,學以救國、救世界”(1916年1月在修身課上對學生的演講)。他在1917年學生畢業典禮上對學生講演說:“今日正值諸生立志之時,無論各具何長,要皆能發揚昌大,以備國家干城之選……望各立而志,急圖自新”,(這段講演詞為周恩來所記錄)。在此演說中他還指出:“學校正如一小試驗場,場內人皆有信心,具改造社會之能力,將來進入社會改造國家,必有成效”。所以可見,張伯苓主張培養出來的人才,不是獨善其身的白面書生,而是要培養有改造國家改造社會為人民謀福利的能力之“幹才”。這一點是張伯苓在教育主張上獨特不同於與他同時代的我國其他諸教育家之處,縱觀當時各類學校的校訓,除南開學校外,無一在校訓中提出以“能”為主要要求的。這也是張伯苓教育思想之卓越超群,不同凡響之處。所以“允能”者,是要求受教育者理論系實際,學以致用,培養工作能力,努力方向是鍛鍊救國自強能力和精神。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日新月異”的意義就極明顯清楚了,即要求受教育者有強烈之進取精神。張伯苓在1916年9月在給學生所作的題為“打破保守,努力進取,建設新中國”演講中說到:“吾校與他校較,各校中有進取者焉,有保守者焉。吾校進取者也。即以各校各項競爭而論:吾校所得結果如何,汝等之所共知也。此即進取之效力也。推而至於國家亦何不莫然,故欲強中國,非打破保守、改持進取不可也。”他在演講中又指出:“進取之說自古有之,《易經》曰:‘天行建,君子以自強不息’,彼之所謂天行建者,乃指晝夜相承,春秋代繼,無時或已,長此不怠而言也”。很顯然這就是“日新月異”的原始出處。用今天的話來解釋,就是受教育者的時代使命,是不斷改革、不斷前進、自強不息、永攀高峰,面向祖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奮勇走在世界發展大潮的前沿,為建設繁榮富強的偉大祖國而奮進。
依此校訓和嚴張的辦學實踐,校友總結之稱南開的教育為“公能教育”,它形成於本世紀的20-30年代。嚴張的教育思想有遠見卓識,超越時空,其主張與我們今天黨的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的要求若合符契。但我們不要忘記,嚴張二位教育先行者是舊中國時代的人,囿於時代局限和階級局限,他們不可能懂得社會主義,不會懂得社會主義的革命思想和要求,這是無法求全責備的。但我們今天在南開學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應該知道,我們是在社會主義務件下採用了南開的老校訓的,一方面是尊重歷史唯物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繼承和發展南開教育優良傳統;另一方面是加入社會主義因素,要求受教育者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偉大社會主義祖國而奮鬥不息。願以此簡單釋文與全體南開人共勉。
校歌
“嘉陵之濱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開精神汲汲駸駸 月異日新 發煌我前途無垠
美哉大仁 智勇真純 以鑄以陶 文質彬彬
大江之濱 嘉陵之津 巍巍我南開精神”
校歌由來
為鞏固團體精神,南開在五四運動前就創製了校歌,編校歌的動議,是1917年5月16日在東京南開同學會歡迎當時赴日本參加遠東運動會的張伯苓老校長和南開運動員茶話會上,由留日南開學生張蓬仙提出的。
1918年末,張伯苓老校長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回校後,即請音樂教員孫潤生審定一歌,為“於聚會之時,千人合唱,以期神會而鑄就南開真精神”,曲子採用的是西方的聖誕之歌——《ohchristmastree》。
校園刊物
《沙坪歲月》 | 劉鶴守先生主編的《沙坪歲月》一書是抗戰時期重慶南開中學的校園回憶錄。 |
《南開大講壇》 | 邀請各界著名專家講學記錄。 |
《同學》、《韞玉》 | 2009年初創辦的刊物,已停刊。 |
《公能》 | 現在唯一校刊。 |
《不已報》 | 讀書會主辦的報刊,以校園時事和讀書感悟為主。 |
《心海導航報》 | 心理社並心理諮詢室所屬報刊。 |
學生活動
重慶南開中學學生課餘生活豐富,每年都會開展各項活動,例如:1、10月17日前後舉行校慶暨運動會。
2、11月前後高一年級舉行籃球聯賽,高二年級舉行足球聯賽。
3、12月前後高二年級舉行“雷雨”話劇節。
4、12月底各班舉行元旦晚會。
5、1月初舉行冬季長跑運動。
5、2月底高三年級舉行排球聯賽。
6、4月舉辦藝術節,高二年級進行自畫衫展示,並參加自編操比賽。
7、4月底半期結束後高二年級去五雲山寨參加社會實踐。
8、5月舉辦“科技月”活動。
9、5月底初一初二年級舉辦歌詠比賽。
另外,重慶南開中學會不定期邀請著名專家學者(包括中科院和工程院士校友以及著名大學校長)來南開講壇,與學生分享、交流自己的人生經歷與學習經驗。
截至2012年11月,重慶南開中學有約三十個學生社團,涉及文學、科技、藝體、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多個領域。
模擬聯合國社 | 南開魔方社 | 南開之音廣播站 | 悠悠球社 |
瑜伽社 | 蘭臻話劇社 | 推理社 | 《公能》編輯部 |
音樂社 | 南開新聞社 | 金融社 | 綠芽環境社 |
綠芽環境社 | 心理社 | 愛心社 | 子衿文學社 |
英語社 | 古典文化社 | 圖騰羽毛球社 | 街舞社 |
博論社 | ARNAYA動漫社 | 模型社 | 讀書會 |
健美操隊 | 漢服社 | 《不已報》編輯部 | 武術社 |
龍韜軍事社 | 電子競技社 | ||
學校領導
職務 | 姓名 |
---|---|
校長 | 田祥平 |
黨委書記 | 李亮 |
黨委副書記 | 田祥平、姚顯榮 |
副校長 | 李亮、張發光、姚顯榮、毛明山、肖力、陳榮 |
知名校友
截至2012年,重慶南開中學已為社會輸送了近5萬名畢業生。他們中有20餘位國家和省部級領導,有33位院士,有將軍、教授、藝術家和經濟學家等。國家領導人鄒家華,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中國工程院院長朱光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主任張存浩,科學家鄒承魯,經濟學家吳敬璉、茅于軾,理論家鄭必堅,詞作家閻肅,南極科學考察隊隊長顏其德,“大愛鑄忠魂”的中華信仰楷模馮理達,中華骨髓庫跨國捐髓第一人吳渝,抗震救災中“最美的微笑”盛於峰,2009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庹藍蘭等人都是重慶南開中學的校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美國紐約科學院、歐洲科學院院士 | |
朱光亞 | 核物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兩彈之父" |
周光召 | 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長,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
馮元楨 | 生物力學家,生物學科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 |
郭可信 | 物理冶金、晶體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侯虞鈞 | 化學工程專家、化工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馬丁-侯狀態方程的創始人之一 |
梁思禮 | 飛彈火箭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林華寶 | 新型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
樓南泉 | 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陸婉珍 | 分析化學家與石油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陸鍾武 | 冶金爐熱工及冶金能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毛二可 | 無線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馬杏垣 | 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孟兆禎 | 園藝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錢寧 | 河沙運動及河床演變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任繼周 | 草原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王方定 | 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魏榮爵 | 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溫詩鑄 | 機械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夏培肅 | 計算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徐僖 | 高分子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楊士莪 | 水聲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張存浩 | 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張仁和 | 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章綜 | 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林同驥 | 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曾恆一 | 海洋石油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鄒承魯 | 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戴乾圜 | 化學家,歐洲科學院通訊院士 |
周恆 | 流體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李玶 | 地震構造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何曼德 | 病毒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趙進東 | 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戴錦錕 | 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 |
政治界 | |
鄒家華 |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
鄭必堅 | 原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
張皓若 | 原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
何 康 | 原國家農業部部長 |
馮理達 | 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海軍總醫院原副院長 |
王光 | 原中紀委秘書長 |
戴樹和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 |
張豈之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授,西北大學校長,全國政協委員 |
袁一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大連工學院院長 |
李緒鄂 | 原航天工業部部長 |
靳晉 | 教授、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中國致公黨九屆中央委員、十屆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八、九屆委員 |
汪希萱 | 教授、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委會委員,民革中央常委會委員 |
杜攻 | 原中國駐義大利大使 |
王光 | 原北京市委副書記,中紀委常委秘書長 |
張昭若 | 原天津市副市長,政協副主席 |
閻明復 |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十三屆中央委員、書記處書記,民政部副部長 |
戴斌 |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常委 |
程建寧 | 原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少將軍銜),全國人大代表 |
劉振元 | 原上海市副市長 |
程光鋮 | 民進中央委員 |
韋燕 | 高級講師,民革中央委員 |
張宗源 | 原四川省人大常委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十四大代表 |
滕久明 | 原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 |
吳傳玖 | 西藏軍區副政治委員(少將軍銜)、著名軍旅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己出版著作多部 |
邢方群 | 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代表 |
經濟界 | |
吳敬璉 | 經濟學家,原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
茅于軾 | 經濟學家 |
王光 | 經濟學家 |
劉欣欣 | 金融專家 |
周振華 | 教授,經濟學專家 |
顧學榮 | 經濟學家,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盧國紀 | 現任民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委員 |
楊敘 | IT風雲人物,現任英特爾公司大中華區總裁 |
徐新 | 今日資本的創始人、中華英才網董事長 |
閻明光 | 高級經濟師,現任上海申大(集團)公司董事長 |
張忠謀 | 台積電創始人,晶片大王 |
嚴欣榮 | 企業家 |
科教文衛界 | |
湯一介 | 哲學家,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中國國際哲學會主席 |
蕭前 | 哲學家、哲學教育家 |
陳自明 | 音樂家,中國音協世界民族音樂學會的會長,印度古典音樂大師“拉維香卡”之徒 |
古月 | 油畫家,歷任四川美術學院教師、重慶市文化局美術公司、西南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 |
張道真 | 北京外國語學院著名教授,全國英語著名教育家 |
齊邦媛 | 翻譯家,作家,台灣中興大學外文系系主任,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
羅蟄潭 | 原成都地質學院教授、副院長 |
王榮年 | 東南大學教授,原南京工學院副院長 |
陳寬 | 鎮江船舶學院教授、院長 |
蔡奇 | 船舶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 |
李瑞遷 | 空軍工程學院院長(少將軍銜) |
粟永萍 | 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院防原醫學教研室、全軍複合傷研究所主任、所長。全軍醫學領域第一位女博士 |
周炳琦 | 北京語言學院副院長 |
馮洪達 | 大連艦艇學院院長(少將軍銜) |
查先修 | 洛陽工院教授、副院長 |
何高毅 | 原重慶建設高級專科學校校長 |
黃碧臣 | 教授、原新疆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
羅乾昌 | 教授、原新疆農業大學黨委書記1989年評為全國先進教育工作 |
林理彬 | 教授、原四川大學校長 |
李承典 | 原成都科技大學副校長 |
陳景秋 | 教授、原重慶大學副校長,原重慶市統計局副局長 |
雷樹人 | 人民出版社編審,全國物理學會理事長 |
侯伯宇 | 物理學家,揭示了守恆流的根源“侯氏理論” |
趙大年 | 中國電影編劇,小說家,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 |
陳紫函 | 演員 |
社會評價
1984年溫家寶寫給天津南開中學80周年校慶的書信:“人才的沃土,院士的搖籃。”“重慶南開中學,踐行“公能”校訓,“讀書不忘抗戰,抗戰不忘讀書,”為祖國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西南山城,沙坪歲月,是南開百年史上的華彩篇章。”“重慶成為直轄市以來7年間,重慶南開中學273名同學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擁有實力超群、數量眾多的優秀學生群體,為社會所認可。”(人民網評)
“兩彈一星的核心組員中有四分之一是我們中學畢業的。”("兩彈元勛"朱光亞語)
“對我影響最大的學校是南開,南開是培養‘精神貴族’的學校。”(經濟學家吳敬璉語)
“南開是世界有名的好學校。”(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語)
“知道有中國的,便知道有個南開。”(執教、求學南開學校的老舍、曹禺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