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福建省古城區塗門街上,有一座具有異域風味的古阿拉伯式建築,它就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寺院──泉州清淨寺。清淨寺的建築風格獨特,全寺面積為2100平方米,寺門南向,面臨大街,寺門高20米,寬4.5米,穹頂尖拱形,由青白花崗岩砌成,系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禮拜寺的式樣而建。具有西亞阿拉伯伊斯蘭教的風格。門外壁最高處,有一列古阿拉伯文的《古蘭經》石刻。
奉天壇在寺門西側,占地600平方米,系穆斯林禮拜殿。門頂為"望月台",為阿訇登台觀察新月決定開齋日期之處。祝聖亭在寺門東側,壁上有陰刻石碑兩方,一為元代吳鑒撰文《建立清淨寺碑記》;一為明代李縉撰重修碑記。對門北牆上嵌有明成祖保護伊斯蘭教的敕諭石刻。相傳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到清淨寺禮拜。寺西北側為明善堂,閩南建築三開間二進,作為小禮拜堂,其石側有伊斯蘭教史料陳列室及接待室。另外,寺內還保存歷代遺留下來的漢文和各體阿拉伯文的石刻,是泉州古代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之一,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實物資料。
歷史沿革
清真寺,位於泉州市塗門街中段,占地面積約二千五佰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1961年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十大名寺”。清淨寺的始建年代有二說:
一是《縣誌》所說,為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現存寺里的《重立清淨寺碑》雲,波斯“有納只卜•穆茲喜魯丁(即茲喜魯丁)者,自撒那威從商舶來泉,創茲寺於泉州南城”。
一說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即回曆400年。
樓塔高敞,相傳為文廟青龍之左角。
【南宋•紹興年間,發生了一起涉及清淨寺的事件,後來該事件還成為秦檜迫害趙令衿的藉口。此事見之於傅自得逝世後朱熹為其所書的《行狀》(《朱文公文集•卷98》,四部叢刊初編縮本)中。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趙令衿知泉州,時傅自得任泉州通判。有外國商賈建層樓(清淨寺)於郡庠(文廟府學)之前,“賈貲矩萬,上下俱受賂”。地方上的士大夫、讀書人認為清淨寺建於城內府學之前,既破壞了“八卦巽位”,又破壞了“泉廟學受盛山川”,於是,群起而告官。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泉州大風,禮拜寺塔圯”(《康熙志稿》),從此未能修復。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福建汀延邵等處地方總兵官左都督陳有功、福建陸路提標左協中軍游擊陳美來官泉州,目睹泉州伊斯蘭教式微,“即延師諫督我教門諸子,學經解篆”,重興通淮街清淨寺,在寺中辦學校,學習阿拉伯文字,讀《古蘭經》,解釋《古蘭經》。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提督馬建紀來官泉州,興禮拜教規。
清·同治十年(1817年),提督江長貴來官泉州,自聘阿訇住持教寺,倡導教務,重奠教基,泉州伊斯蘭教又一次得到重興。但隨著江長貴離去,教務隨之而頹。
民國13年(1924年),許寶玉阿訇受北京回教總會的派遣,來泉州住持清淨寺。時濟南道伊唐柯三贈對聯云:“清真乃吾教所宗,畏天命、畏聖言,應共守先賢訓誨;孝悌是人倫之本,愛國家、愛團體,當更具有民族精神。”
民國25年(1936年),成達師範校長唐柯三派畢業生張玉光阿訇住持泉州教務。按張阿訇自述,其時清淨寺“勢如孤廟”,教徒“未聞主麻之舉”,“只知不食豬肉,其他皆無禁忌”。論人口,“僅信仰薄弱之回民十一戶”;論經濟,“則十舍九寒”;論人才,“更寂焉無聞”。張氏以舊禮拜大廳租與宰牛公司,以月租金倡辦成達師範附設國小,有回漢學生一百多人。後改名清真國民學校,倡教務,復教者漸眾。
民國28年(1939年),在清淨寺成立中國回民抗日救國協會福建省分會,到會代表六七百人。分會下轄白奇支會和檀江、陳江二個區會。省分會會址設泉州清淨寺,出版《正源月刊》,宣傳教義和抗日救國。
民國29年(1940年),張阿訇辭世,唐柯三派金明增阿訇繼任。
民國37年(1948年),馬厚恩阿訇繼之,直至新中國成立。
寺名含義
清淨寺寺名具有兩個含義:
①指南宋清淨寺,據吳鑒1350年撰《清淨寺記》,宋紹興元年(1131)撒那威(伊朗西拉夫)富商納只卜·穆茲喜魯丁在泉州城南部創建該寺。元至正九年(1349)泉州伊斯蘭教長布爾罕丁主持,金阿里捐資重修(參見《清淨寺記》)。一些考證認為,該寺和元代泉州其它清真寺一樣,已毀於元末的戰亂之中。②指北宋泉州艾蘇哈卜寺(參見該條)。元末明初,泉州港遭受嚴重破壞,泉州清真寺僅存艾蘇哈卜寺1座。15世紀中葉,泉州穆斯林在恢復該寺時,趙榮立“清淨寺”匾於寺額,明正德二年(1507)教長夏彥高募捐重刻吳鑒《清淨寺記》碑,立於艾蘇哈卜寺內,致使艾蘇哈卜寺享有清淨寺之名稱和歷史。而後的漢文文獻相率引載,歷代相傳。20世紀以來,經過中外學者研究,特別是對艾蘇哈卜寺保存的阿拉伯文紀念碑的考證,艾蘇哈卜寺非清淨寺的歷史事實已昭然於世。但是,人們仍約定俗成地以清淨寺之名稱呼艾蘇哈卜寺。
主要建築
門樓
高達20米,寬4.5米,全系青、白崗石砌疊而成的,是一個三層穹形頂的尖拱門,分外中、內三層。在外中兩層的上部都有青石作圓形穹頂,有著和我國古建築的“藻井”相類似的石構圖案,頂蓋採用中國傳統的蓮花圖案,表示伊斯蘭教崇尚聖潔清淨,門樓正額橫嵌阿拉伯文浮雕石刻,寫著:“真主秉公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眾天神和一般學者,也這樣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是萬能的,是至睿的,真主所喜悅的宗教,確是伊斯蘭教。”
門樓頂層是望月台,是伊斯蘭教“齋月”用以望月,決定起齋日期的地方,台的周圍三面建築“回”字形的垛子,像城堞一樣,別有回教的風致,平台上原來還有望月樓和尖塔,清朝初年倒坍。
宣禮塔
宣禮塔僅餘塔址。當年,宣禮塔塔形如柱,高聳奇偉,可與廣州懷聖寺的光塔媲美,均屬於伊斯蘭式的建築風格。十六世紀的中文文獻讚美其:“一柱千雲,並紫帽峰而作對,七級凌日,參開元塔以為三”。古時,穆斯林宣禮員登上塔尖,-呼百應,夜間塔頂舉火,為商舶導航,方圓百里,一目了然,每屆秋冬,滿載絲、瓷、茶的商船揚帆離去;或值春秋,裝運香料、藥材的海船駛來泉州港。阿拉伯穆斯林齊聚寺內、沐浴更衣,登塔眺望,誦讀《古蘭經》,祈求並讚美萬能的安拉賜福穆斯林船隊一路平安。宣禮塔十六世紀初為木塔,公元1687年又被颶風摧塌。
奉天壇
寺門門樓後西側為奉天壇,又稱禮拜殿,占地面積約六百平方米。
殿的門楣部分,雕刻是阿拉伯文《古蘭經》。大殿四壁都是花崗岩石砌成,巨大的窗戶遍布各牆。大殿上面原來罩著巨大的圓頂。明·李光縉《重修清淨寺募緣疏》描述泉州清淨寺大殿:“門以南為向,堂以西為尊。疊疊重重,規制異人間之廟宇;昂昂噲噲,翬革仿天上之樓台。”大殿圓頂在1607年泉州的一次8.1級大地震中坍記,迄今未能恢復,僅餘12根石柱礎及9根殘柱。殿內的設施和圓頂遺物仍深深地埋在大殿地下,致使大殿現有地面增高了一米多。
殿西牆朝向伊斯蘭聖地麥加,牆上橫嵌長列的阿拉伯文石刻,牆中部凹入為“拜壇”,稱“米哈拉布”,習稱“壁龕”,壁龕中浮雕著阿拉伯文《古蘭經》經句,為講經之所。拜壇兩側有6個尖拱寶蓋狀石龕,亦均浮雕阿拉伯文;殿南牆長23米,高6米,中開8個大窗,使奉天壇更顯得開闊、雄偉。從“壁龕”(即拜壇)等建築規制看,它仍保留著伊斯蘭教徒虔誠的宗教習俗。
明善堂
由於無法復建主禮拜大殿的圓頂,公元1609年穆斯林在寺內增建一間小禮拜殿,即明善堂。明善堂在奉天壇的北面,是現在講經的地方。明善堂屢建屢塌,現存建築系近代改建,是一座東西向二進三開張傳統中國民居式的磚木結構建築。
堂前矗立著一個精雕的宋代“出水蓮花”石香爐,原是奉天壇的舊物,後來奉天壇無法蔽風雨,教徒們便移到明善堂作禮拜,香爐也移置於此。石香爐高約1米,直徑約35厘米,以葉蠟石(壽山石)雕制而成。上部是一朵盛開的大蓮花,花心略為下凹,大蓮花周圍再圍繞一圈小蓮花。往下是永不凋謝而各有特色與靈氣的蓮蓬或含苞待放的花朵。其真意為“清淨”與“潔白”。蓮花雖為佛教敬仰之物,而伊斯蘭教尊而敬之,並不奇怪,因為埃及也是伊斯蘭教國家,她在500年前就被譽為蓮花之國。
伊斯蘭教忌燒香祈禱,其如香爐兩旁大立柱上聯對所云:“悔則淨心但頂禮而無供養,宣則同調即異齋可以合鳴。”所以它是為眾多穆斯林聚在一起舉行禮拜時,將檀香末放置在香爐頂端下凹處焚燒,藉以淨化空氣,減少或避免因人多空氣污染而影響信徒健康,頗符合伊斯蘭教徒酷愛衛生的觀念特色。
祝聖亭
寺門及露庭的東側有祝聖亭。亭壁嵌立兩塊巨碑。一方是明初翻刻元至正十年(1350年)三山吳鑒撰寫的《重建清淨寺碑記》;另一方是是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的李光縉《重修清淨寺碑記》。
尤以前者重要,它記敘了元時“泉造禮拜寺增為六、七”,說明當時的穆斯林在泉州人數眾多以及他們的宗教活動情況。碑文還記敘了“宋·紹興元年(1131年),有納只卜·穆茲喜魯丁自撒那威從商船來泉,創茲寺於泉州之城南”等。
重要文物
清淨寺自創建以來,歷代穆斯林相繼集資修葺,並勒碑為紀,保存寺內。現寺中還有值得重視的附屬文物,如歷年遺留下來的漢文和阿拉伯文的石刻,尤為珍貴的是公元1407年明成祖頒發的保護穆斯林和清淨寺的《敕諭》碑刻,至今完好無損也嵌置於寺北的牆壁上。
經歷明初漢人復國時,對阿拉伯色目人在蒙元時期為虎作倀的報復,大量阿拉伯穆斯林受到波及。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年)為保護泉州清淨寺,保護泉州伊斯蘭教,明成祖朱棣特地頒發諭令:“所在官員軍民一應人等,毋得慢侮欺凌,取有故違……以罪罪之“。明代的最高統治者,為什麼要保護清淨寺?當然有著利用宗教麻痹人民的企圖,但另一方面,也可作為我國對外國僑民的風俗習慣宗教活動的尊重的說明,對阿拉伯人民的友好團結的反映。
風物人情
最長壽的人
史書上有記載的,泉州最長壽的人活了142歲,就是清淨寺伊斯蘭教長老——沙布魯汗丁。福建省伊斯蘭教協會會長黃秋潤老先生介紹說:沙不魯汗丁是元代皇慶年間隨著使節到泉州的,住在排鋪街,後來泉州當地穆斯林請他到清淨寺主持,他一直到明洪武年間(1370年)才過世。後來,他的兒子接任其位,活了110歲。當年的排鋪街,就在現今塗門街的附近。
據了解,沙不魯汗丁活了142歲,不止《泉州府志》里可查。清淨寺中的一方古碑刻里也可提供佐證:沙不魯汗丁在120歲的時候還健壯得像中年人一樣。寺內的一個亭壁上,嵌立有兩塊巨碑。其中一方是明代重立的元至正十年間福州人吳鑒所撰《重立清淨寺碑》,另一方為明代解元李光縉撰寫的重修碑記,目前都是研究泉州乃至中國伊斯蘭教發展史的重要物證。在右側石碑上,就有一句“不魯罕丁者,年一百二十歲,博學有才德,精健如中年人”。
據說,夏不魯罕丁在一百多歲時,還掛心著要追回遺失的寺產,重修清淨寺。當時泉州路達魯花赤(當時泉州的地方長官)玉立追回了遺失寺產;另一方面,富商金阿里也受感動,欣然拿出錢來重修清淨寺。後來,修建工程全面完工,“寺宇鼎新,層樓聳秀,峙郡庠前東,壯青龍左角之勝”,泉州穆斯林歡欣鼓舞,還請來吳鑒撰記立碑。
夏不魯罕丁住持泉州清淨寺一甲子之久,一位中世紀著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圖泰來刺桐港時還曾見過他。
泉州海交館李玉昆研究員表示,伊本·白圖泰週遊各國,曾在遊記中寫道:“我們渡海到達的第一座城市是刺桐城,該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內停有大艟克約百艘,小船多得無數。該城花園很多,房舍位於花園中間……”在泉州,伊本·白圖泰拜訪了穆斯林法官,認為是一位好義的高尚人士;另外,他還見到了商人們向清淨寺主教夏不魯罕丁還願的場景。
清淨寺一位人士介紹說,夏不魯罕丁在泉州還有後人。只不過不多了,大部分到別的地方去了,而且現在的後人一般也不太清楚夏不魯罕丁的故事。另有一位熟悉掌故者也告訴記者,夏不魯罕丁在泉州確實還留有後人,現在姓“夏”,已知的有一戶是住在溫陵路邊上的鳳池。該戶人家一代代的先人是否長壽倒不清楚,但知其祖父祖母都活到了一百零幾歲才過世。
另悉,《世界名人長壽傳奇》,收集了有根據可考、有史可查的全世界範圍內的壽星,其中就有“142歲的伊斯蘭長老夏不魯罕丁”傳奇。
閩南風格建築
如今,清淨寺內建築儘是伊斯蘭風格,惟獨明善堂是閩南風格建築,這是為何。
黃秋潤介紹說,明善堂原是中阿混合建築風格,由於拱形圓頂的古禮拜大殿塌毀,凡遇一些禮拜,則把同為朝拜方向的明善堂,改為穆斯林禮拜安拉的場所。
至於為何會變成閩南風格,他猜測,或許是幾經重建,加上捐資人財力也有限度,只好跟著本地的建築特色走。
明善堂倒毀後,在清嘉慶年間,由福建全省陸路軍務漳州總鎮馬建紀捐資重建,這時變成了中國傳統古建築四合院形式。
又經過幾十年風雨侵襲,岌岌欲塌時,同治十年,福建全省陸路軍務提督江長貴捐俸重建為閩南古民居特色的小三間建築形式。
1950年,明善堂塌毀。
1998年,按“修舊如舊”原則重建明善堂,恢復清同治年間建築的原貌,也就是閩南古民居特色的小三間建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