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訇含義
阿訇(Akhond),中國伊斯蘭教教職稱謂。波斯語音譯,回族穆斯林對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務人員的稱呼。意為“教師”、“學者”。亦譯“阿衡”、“阿洪”、“阿宏”等。約自明代後期胡登洲開辦經堂教育時起,中國穆斯林開始稱教授經文的教師為阿訇,後逐漸流行。其地位名列“三道”制或“五道”之下。18世紀末,隨著“三道”制的衰落,阿訇才基本上取代“三道”制,躍居首位,成為清真寺的主要負責人。今為由清真寺經堂大學或經學院“穿衣”畢業,具有較高宗教學識的宗教人員—的通稱。
阿訇分類
阿訇一般分為“開學阿訇和散班阿訇”兩種,前者是指全面執掌清真寺教務工作的穆斯林,亦稱為正任阿訇。後者是指只具備阿訇職稱,而未被聘請為正任阿訇的穆斯林。
阿訇的職責與義務
阿訇是經數年伊斯蘭教育與培訓,通熟《古蘭經》與聖訓,精通伊斯蘭的種種法律與法規,並具備《古蘭經》與聖訓的真精神——做人的完美品德,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勸善戒惡,品德高尚的穆斯林。替聖傳教,弘揚伊斯蘭,是阿訇的根本職責與義務,所以一坊教門的好壞與阿訇息息相關。老一輩的阿訇們信仰虔誠,品德高尚,忠實教門,為弘揚伊斯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2]維吾爾族穆斯林稱為毛拉,對穆斯林來說,取得阿訇資格是一件榮耀的事情。凡在清真寺里學習多年而經學水平和道德操守都合格的人,經舉行“掛帳”或“穿衣”的畢業儀式後,即可受聘到清真寺任職,稱為開學阿訇,實行聘任制,可連任數年。工作性質為講經傳道,領導宗教儀式。
阿訇幾種稱謂
按照宗教學識素養、地位、職責等的不同,歷史上曾有如下幾種阿訇稱謂:
1、掌教阿訇。即清真寺的伊瑪目,亦稱“掌教”,一般由本地人擔任,專管本坊一切宗教事宜並帶領禮拜。歷史上曾一度變成世襲,近代已變為推舉聘任。
2、開學阿訇。即向外地寺坊聘請的為經文大學授經的高級講學阿訇,或稱“統教”,其講學期間稱之為“開學”。以上兩種阿訇頗受尊敬,地位較高,俗稱“阿訇老人家”。開學阿訇實行聘任制,可連任數年。
3、三道阿訇。即協助掌教負責喚拜的穆安津(Mu’adhdhin)、念“呼圖白”和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海推布(Khatib)及闡釋和執掌教法的穆夫提(mufti),亦稱“鳴教”、“督教”、“副教”,合稱“三掌教”或“三道”。14世紀以來形成世襲,18世紀後已不復存在。
4、住學阿訇。凡上經堂大學稱為“住學”,其學員則稱為“住學阿訇”或“海里凡”、“滿拉”。
5、國小阿訇。即專教經文國小的阿訇。
6、二阿訇。較大清真寺內專管宰牲和教經堂國小的阿訇。未設“三道”和國小阿訇的清真寺,二阿訇便一身兼數職,沒有一定的任期。
7、散班阿訇。即不在職的阿訇,多以為本坊穆斯林舉辦婚喪、誦經等宗教儀式之所得維持生活。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的穆斯林還將“阿訇”作為“先生”的尊稱,或用作複合人名,如“肉孜阿訇”、“努爾阿訇”等。
擔任阿訇的條件
一般擔任小寺阿訇的條件是:必須受過經學教育;懂得基本教義和教法,能誦讀、通曉《古蘭經》;能為經堂中國小生授課。擔任大寺阿訇的條件是:通曉13本大學經典;熟悉教法、教義;能勝任教授大學學生;品德兼優。阿訇在中國受到穆斯林的尊敬和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因教眾大多不通阿拉伯語,對於誦經、了解經義都有很大困難,對教法禮儀也知之甚少,故需阿訇來翻譯、教育、講解、引導並代為執行。阿訇的職責是“替聖傳道”,領導穆斯林從事宗教活動。
阿訇的責任
使者的使命是向人類傳達真主的命令,使人們獲得今生與後世的知識。“從黑暗走向光明”。學者的重要性在於堅守聖行並促使認主知識的普遍價值得以實現,使之更廣泛、更長久地影響到每個人的思想和命運。主的使者說:“學者就是以其所學到的知識為人類工作”。阿訇的責任正在於傳達和解釋經典,剖取教法,指明人間正道。並隨時代的發展不斷引證更新的資料,顯示經典的明證。以使更多的人了解教門的宗旨,從而走向美好的伊斯蘭大道。知識應服務於整個人類,這一信念要求阿訇們有義務把自己的學知傳授給所有追求知識的人。知識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財產,它只是來源於真主的慈惠。真主說:“那是我的一個僕人,我已把從我這裡發出的恩惠賞賜他,我把從我這裡發出的知識傳授他”。(《古蘭經》3:65)真主是睿智的、至知的,“他曾教人用筆寫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古蘭經》96:4-5)而且,他要求每一奉到真賜予知識的僕人,都要努力把它傳播出去,盡力使人們獲得這一拯救心靈的力量以促進人類的高尚文明。真主說:“人(主)把經典和機密教給他們”。真主又說:“你以機密和美麗的勸諫將人們呼喚於調養你的主的道路上”。還說:“那時,安拉與有經典的人們締結了堅約:你們千萬對人們講解明白了它(經典),你們可別隱藏了它”。(《古蘭經》3:187)
阿訇的待遇
經典一再褒獎榮獲真主知識並於主道努力教授的人。真主說:“誰能比把人們呼向真主並完成清廉工作之人的語言更美好呢?”真主的使者說:“確實,安拉和他的天使、天民、他的喜愛者,甚至石頭上的螞蟻,海中的魚兒都讚美人們的好教授者”。主的使者讚譽優秀的阿訇說:“主的慈惠在於我的代替者”。有人說:“你的替代者是誰呢?”他說:“就是喜歡我的言行,並把它教給安拉的奴僕的那些人”。學知是真正的財富,學者承受並奉行學知不但擴增了榮耀並在真主闕前獲得最高的賞賜。真主說:“安拉把學理授於他所屬意的人,獲得學理的人,已獲得很多財富了”。(《古蘭經》2:69)主的使者說:“使者未留下一塊金元或銀元,他們所留下的只是學知。誰求得學知,誰就是獲得豐富財產的人”。
阿訇的優遇是與弘揚正道的重大責任相偕同的,只有今生無私奉獻學知於主道的阿訇,才能實現真正阿訇的價值,佩戴學者的貴冠,蒙得真主的喜悅。因為只有他們可使宗教和人類沾潤裨益,這與獨善其身的辦功者不能同日而語,善於教授的阿訇為真主而懸念宗教,憐憫人類,其後世報償是不期而遇的。這對於並無公益貢獻的修道者,自有霄壤之別,主的使者說:“一個優秀的學者強過一千個修道士”。又說:“有知識的人比於辦功者的高貴,恰如白德雷(十四日)夜晚的月亮比於一些星辰一樣”。這充分表明傳播知識的重大意義,它能提高功課的價值,使領受者眼睛明亮,心地光明趨於真主的道路,歸向美好的樂園。真主說:“瞎子與明眼人一樣嗎?黑暗與光明能一樣嗎?陰涼與炎熱能一樣嗎?”(《古蘭經》35:19-21)無知的人心境昏昧,如燈光熄滅。伊瑪目安札里說:“即使辦功者知道自己應保持的功課,如沒有知識,他就不是辦功”。(同前)所以主的使者說:“早晨學習一節《古蘭經》,比禮一百拜附功拜強的多。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阿訇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阿訇,首先要體現對安拉的敬畏,堅信古蘭來自於安拉的啟示。
阿訇除了平時宣教工作,還應加強對古蘭和聖訓以及社會知識的學習!具備豐富的知識,這樣,他才能準確的理解古蘭與聖訓的內涵,他才能清晰的掌握安拉的訓諭與使者的教導。才能更好的配合國家的正確解經政策,求大同存小異,把穆斯林團結在伊斯蘭道路上,使穆斯林社區和清真寺出現祥和的氛圍!讓穆斯林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讓一切不和諧因素遠離我們,伊斯蘭是和平安寧的道路,這條道路上出現任何暴力、恐怖攻擊都是與安拉的教導格格不入的。阿木爾的兒子阿布頓拉的傳述:穆聖說:“嘴和手都不侵害穆斯林大眾的人,才是真穆斯林;對真主的禁律徹底戒絕的人,才是真遷士”。又說:“不侵害大眾的生命財產的人,才是真信士”。艾布胡勒的傳述:穆聖說:“信德最完美的信士,就是性格最和善的人;最優秀的信士是對妻室最體貼的人”。又說:“拋棄無意義的事,是每個穆斯林人的優良作風”。類似於這樣的聖訓要多講,組織大家多學。還要學習穆聖教導我們和非穆斯林和睦相處的聖訓。一個阿訇就是一個地區教門的責任人,阿訇要提高組織能力,多辦一些利於團結的講座、活動。便於各寺穆斯林交流,取長補短。阿訇要積極的參與寺管會的管理,用伊斯蘭精神管理安拉的清真寺,使清真寺的管理伊斯蘭化、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