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期,清河境內是淮夷、徐戎活動範圍。
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先屬吳、越,後歸楚國。
春秋末,屬吳。吳被滅後屬越。周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國屢侵泗水流域,淮陰歸屬時越時楚,後來終屬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始設淮陰縣,屬泗水郡(一說屬東海郡,也稱郯郡),淮陰縣治所設在甘羅城(在今碼頭鎮東北一里許,相傳為秦上卿甘羅所築)。
西漢初,分出淮陰縣西南地域置富陵縣(今洪澤湖內和洪澤、盱眙的部分地區)。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韓信為淮陰侯,淮陰為其封邑。十一年,韓信被殺,淮陰侯國取消,仍稱淮陰縣。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臨淮郡,淮陰、富陵為其屬縣。
王莽篡漢,改淮陰為嘉信,並改臨淮郡為淮平郡。
東漢初並臨淮郡入東海郡,淮陰縣屬之,且撤富陵縣,其地入淮陰縣,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分臨淮郡故地立下邳國。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國名廢除,仍為臨淮郡,淮陰屬之。
三國時屬魏,魏承漢制,沒有變更。
晉武帝初,仍屬臨淮郡。太康三年(282年),移廣陵郡治於淮陰,至晉元帝渡江,廣陵郡移去,其間共三十四年。
東晉永和八年(352 年),荀羨以北中郎將徐州刺史鎮守淮陰。
南朝劉宋泰始三年(467年)淮河之北被北朝占領,劉宋於淮陰僑置兗州鎮,七年(471年),改稱北兗州。 蕭齊建元四年(482年),兗州鎮移去。永明七年(489年)復立東平郡於淮陰,領壽張、淮安二縣。
梁改為淮州,郡治淮陰故城,縣改稱懷恩。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以蕭弄璋為北兗州刺史,州民發兵拒之,於是淮陰復稱北兗州。侯景派直閣將軍羊海幫助蕭弄璋,羊海帶著隊伍投降東魏。東魏踞淮陰,仍稱淮州郡懷恩縣。
陳太建九年(577年初), 恢復縣名為壽張。再立東平郡。
隋初,復為淮陰郡,不久廢淮陰郡為淮陰縣。大業初(605年),並淮陰于山陽(今淮安區) ,山陽兼併淮陰從這時開始。
唐武德初年,恢復淮陰縣建置。武德七年(624年),淮陰第二次併入山陽縣;乾封二年(667年),淮陰又從山陽劃出恢復縣建置。
五代至北宋時,依舊稱淮陰縣。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劃出淮陰縣西境置吳城縣,三年後又復歸淮陰縣。紹興五年(1135年),廢縣為鎮;後一年復為縣。南宋鹹淳九年(1273年),在淮陰故城北、泗水入淮口(即古泗口,又稱大河口)設定清河縣,清河縣名自此始。
元初,清河、淮陰、新城三縣並置,撤銷清河軍,以縣屬淮安路錄事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並淮陰入山陽,淮陰於是四入山陽,而清河因為後成立而獨自存在。元泰定元年(1324年)黃河決口,大清口縣城被毀,縣尹耶律不花遷清河縣城於甘羅城,清河始得淮陰故地而 縣境及 於淮水之南。
明初,清河縣城仍在小清口西北(今碼頭舊縣),直到崇楨元年(1628年),因水患和戰亂並起,復遷治甘羅城。
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河縣治仍遷小清口西北(今碼頭舊縣),隸屬淮安府。康熙中,縣城屢圮於水。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蘇巡撫陳宏謀上疏請求移治,獲準後次年遷至山陽的清江浦,而割山陽靠近清江浦十餘鄉併入清河,清江浦成為清河縣的新縣治,除南界棠涇(今周橋)、青州澗(今氵義河),仍屬山陽外,古淮陰之地全部歸清河縣所有。
民國初,廢淮安府,縣直屬江蘇省,民國三年(1914年),清河縣復稱淮陰縣(與河北省清河縣同名之故)。仍設治於清江浦。並設淮揚鎮守使衙門、淮揚道伊衙門於此,淮陰為其屬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設淮陰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於清江浦,淮陰縣為其管轄。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底,日軍入侵江南,江蘇省政府遷避於此。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 月,抗日戰爭勝利。9月,新四軍解放淮陰城,取清江浦簡稱成立清江市,農村仍為淮陰縣。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軍解放淮陰城,城區與淮安合併為兩淮市,市府駐清江浦。農村為淮陰縣。1951年1月,縣城從淮陰縣劃出,單列為清江市,淮陰縣政府搬遷至王營鎮。
1958年8月,清江市與淮陰縣再次合併,成立淮陰市。1964年10月,市縣再次分置為淮陰縣和清江市,均隸屬於淮陰專員公署。1983年3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淮陰地區專員公署,設立淮陰市,同時以裏運河為界析清江市為清河、清浦2區。
2001年1月1日,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清河區屬之,轄區不變。
行政區劃
截止2013年底,清河區有7個街道:水渡口街道、柳樹灣街道、淮海街道、長東街道、長西街道、府前街道、白鷺湖街道。40個社區委員會(其中村居合一的有12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清河區位於蘇北平原中部,東與楚州區接壤,西與清浦區、淮陰區交會,南與清浦區毗連,北隔古黃河與淮陰區相望,總面積32.28平方公里。
氣候
清河區屬於亞熱帶—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4~15℃,年均氣溫5℃以上時間289天,年均無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豐沛,年均降水量983.9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對濕度77%。
地形
清河區地處淮河下游、蘇中大平原北部腹地,無山多水。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末清河區戶籍總人口23.79 萬人;經濟分配人口9.61萬人;流動人口9.01萬人(不含區內流動);常住人口為32.8萬人,常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突波萬人,達10161人。在戶籍人口中,男性人口11.96萬人,女性人口11.83萬人,性別比為101.05(女性=100)。公安數據顯示:2012年末戶籍總戶數8.3萬戶,戶均人口2.87人;2012年出生人口2984人,人口出生率12.6 ‰;死亡人口1854人,人口死亡率7.83‰;人口自然增長1130人,自然增長率為4.77‰。
民族
清河區有47個少數民族,其中回族人口為最多,其次是苗族,還有蒙古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傈僳族、傣族、藏族、黎族、朝鮮族等。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清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21億元,比2011年增長12.8%。三次產業結構中,二產增加值20.20億元,相比2011年增長9.7%;三產增加值82.01億元,相比2011年增長13.7%;三次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0:21.1:78.9轉變為0:19.8:80.2,二產下降2.1個百分點,三產上升2.1個百分點,三產比重首次突破80%,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3767元(約合16810美元,人均GDP指標按分配人口9.85萬人進行計算)。
第二產業
2012年清河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1.03億元、產品銷售收入59.33億元,利稅總額8.43億元(利潤5.72億元、稅金2.71億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5.5%、9.9%和31.3%。實現增加值13.66億元,比2011年增長10.2%,增加值率20.3%。
2012年銷售額 2000 萬元以上的規模工業企業25家,其中2012年新增3家;2012年全年完成產值50.85億元,比2011年增長27.5%,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1.2億元,占全部規模工業 41.7%;產品銷售收入48.86億 元,比2011年增長13.5%;利稅總額7.52億元(利潤5.41億元,稅金2.11億元)。億元以上產值企業14家,億元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2.87億元,利稅7.3億元,分別占規模工業84.3%、97.1%。規模工業增加值為13.3億元,增加值率為21.4%,產品產銷率為96.1 %,資產總額為36.49億元,負債總額為18.8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1.7%。
第三產業
2012年清河區全年完成服務業增加值 82.01億元,比2011年增長13.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0.2%,其中現代服務業比重不斷提高,占GDP比重39.5%,較2007年提高17.9個百分點;2012年全年完成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198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82.5 %,淮安工業設計園、世界之窗創意產業園入駐率超過50%,動漫科技園一期主體建成,原創動漫《風影少年》榮獲省“五個一工程獎”;清河區列統重點服務業企業117家,營業收入59.99億元,利稅總額5.12億元,固定資產總值108.65億元。
交通運輸
公路
位於淮海北路的淮安汽車總站每天髮長途班車630次,最遠的南到深圳、珠海、汕頭,北到瀋陽,西到成都、武漢等地。
鐵路
隴海、蘭新、京滬、京廣、京九、京哈等多條鐵路相連的新長鐵路從區內通過,境內淮安火車南站以貨運為主,為企業的物流提供可靠安全價廉的運輸;京滬、寧連、同三、宿淮鹽等高速公路交匯於此。
航運
清河區距2010年建成的淮安漣水機場18.8公里。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清河區白鷺湖等三所學校新(擴)建工程基本完成,成功創成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清河區擁有基礎教育學校29所(國小、中學不包括市直屬學校,下同),其中幼稚園 15所,國小7所,中學7所;共有班級數 612 個,其中幼稚園 142個,國小275個,中學190個;在校生人數 25596人,其中幼稚園 5370人,國小11653人,中學8573人;全年招生7478人,其中幼稚園2280人,國小2177人,中學3081人;畢業生人數6271人,其中幼稚園1873人,國小1676人,中學2718人;共有教職工人數2629人,其中專任教師2090人。學校占地面積57.8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39.11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10.41元。
社保
2012年,清河區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3.32萬人,共發放養老保險金9430萬元;參加失業保險1.51萬人,發放失業金77.7萬元;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37797人,其中職工醫保23615人,居民醫保94076人,學生醫保20556人,發放保險金2121萬元,其中職工856萬元,居民1256萬元,學生9萬元;年末登記失業人員1599人,登記失業率2.06%。享受低保人數7303人,發放保障金1721.7萬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實行應保盡保。
文化
截止2012年,清河區建成8個超500平方米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百場演出進社區、百場電影進社區活動深受民眾好評,“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逐步形成。清河區共有文化站7個,文化館、藝術館各1個。廣播電視復蓋率100%,有限電視接入率95%,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27050平方米。
衛生
2012年,清河區缽池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得全國示範中心稱號,淮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命名為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培訓基地。清河區(含市直)年末擁有區屬衛生醫療機構167個,其中醫院18個,衛生院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個,婦幼保健所1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191個,衛生工作人員3265人,衛生技術人員2577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938人,註冊護理師、護士1053人,衛生防疫人員140人。產婦住院分娩比例10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嬰兒死亡率3‰。
旅遊信息
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
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位於淮安市清河新區內,南起深圳路,北至古淮河水域南岸,西靠寧連路,東臨青龍湖路和河畔路,2006年開工建設,2008年6月整合啟動。是一個集運動、休閒、旅遊、觀光和娛樂為一體的國家AAAA級景區。整個景區由幾大景觀功能區構成,總占地面積約112.3公頃,投資約4.2億元。景區由青龍湖公園、白鷺湖山莊、清河生態園、淨潭廣場、農家樂、清河城市館、中國西遊記博物館、長榮大劇院、紅娘廣場、清河文化館、古淮樓、中國淮揚菜美食文化博物館、古淮河生態公園等組成。
周恩來童年讀書處
周恩來童年讀書處位於市區古運河北岸陳家花園,是周恩來嗣母陳氏祖輩的府邸。1904 年秋,6歲的恩來隨父母、嗣母移居清江浦(今淮安市主城區)外祖父的萬公館,並在萬府家塾館繼續讀書。在這 里,恩來先後讀了《四書》、《五經》、《西遊記》、《水滸》、《三國演義》、《說岳全傳》、《鏡花緣》等多部古籍名著。1997年3月,周恩來誕辰100周年前夕,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決定對周恩來童年讀書舊址進行全面整修。
古黃河生態民俗園
古黃河生態民俗園位於市區西北部,黃河故道南側,東西長2800米,南北寬480米,占地114.4公頃。其間溝壑縱橫,喬林掩映,自然生態及原生地形地貌獨具魅力,梨樹、桃樹等各類果樹2萬餘株,其它各類喬木10餘萬株。生態民俗園包括柳樹灣風景區、桃花塢景區、植物園區、花卉基地四個景區。
石塔湖公園
石塔湖公園位於漕運西路北側,人民北路東側,占地3.5公頃(水面2.64公頃)。,1997年6月1日建成後即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公園保留了原有地貌水體,築以亂石駁岸、鏤空圍牆,沿岸栽植雪松、棕櫚、垂柳、碧桃、桂花等四季花木,飾以置石、涼亭、小品、雕塑,營造休閒氛圍。湖面碧波蕩漾,各色遊船徜徉躑躅。環湖設定園燈,主要景點綴以霓紅燈。
著名人物
清河區孕育了韓信、吳承恩、關天培、劉鄂、周信芳、謝鐵驪、李更生、陳百塵、陳登科等眾多名人。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 、縣級市、縣 |
---|---|
南京市 | |
蘇州市 | 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吳江區|太倉市 |
無錫市 | 梁溪區|新吳區|濱湖區|錫山區|惠山區|江陰市|宜興市 |
常州市 | |
鎮江市 | 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 |
南通市 | 崇川區|港閘區|通州市|如皋市|海門市|啟東市|海安縣|如東縣 |
泰州市 | 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泰興市|靖江市|興化市 |
揚州市 | 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市|儀征市|高郵市|寶應縣 |
鹽城市 | 亭湖區|鹽都區|大豐區|東台市|建湖縣|射陽縣|阜寧縣|濱海縣|響水縣 |
連雲港市 | 海州區|連雲區|東海縣|灌雲縣|贛榆區|灌南縣 |
徐州市 | 雲龍區|鼓樓區[徐州市]|泉山區|賈汪區|銅山區|邳州市|新沂市|睢寧縣|沛縣|豐縣 |
淮安市 | 清河區|清浦區|淮安區|淮陰區|漣水縣|洪澤區|金湖縣|盱眙市 |
宿遷市 | 宿城區|宿豫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