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場

海洋牧場

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定海域內,採用規模化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管理體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態環境,將人工放流的經濟海洋生物聚集起來,像在陸地放牧牛羊一樣,對魚、蝦、貝、藻等海洋資源進行有計畫和有目的的海上放養。

基本信息

定義

海洋牧場海洋牧場

關於海洋牧場的概念,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目前學界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一般意義上,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個特定的海域里,為了有計畫地培育和管理漁業資源而設定的人工漁場。首先營造一個適合海洋生物生長與繁殖的生境,並進行水生生物放流(養),再由所吸引來的生物與人工放養的生物一起形成人工漁場,依靠一整套系統化的漁業設施和管理體制,將各種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如趕著成群的牛羊在廣闊的草原上放牧那樣,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場,其主要目的是確保作為漁業生產基礎的水產資源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建設內容

海洋牧場海洋牧場
根據國際上已有的經驗與相關研究,海洋牧場建設內容可以歸納為5個主要環節與過程:
一、生境建設,具體包括對環境的調控與改造工程以及對生境的修復與改善工程。主要是通過投放人工魚礁、改造灘涂等措施為魚群提供良好的生長、繁殖和索餌的環境。
二、目標生物的培育和馴化,採取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結合,擴大種苗培育數量,通過生物工程提高種苗的質量,建立種苗馴養場,從采卵、孵化直至育成幼體,實現規模繁殖、最佳化選擇、習性馴化和計畫放養。
三、監測能力建設,包括對生態環境質量的監測和對生物資源監測。
四、管理能力建設,包括海洋牧場管理體系建設和管理政策研究等。
五、配套技術建設,包括工程技術、魚類選種培育技術、環境改善修復技術和漁業資源管理技術。

分類

海洋牧場海洋牧場
依據海洋牧場的功能,可將海洋牧場劃分為五種主要類型:
①漁業增養殖型海洋牧場。目前最常見的海洋牧場類型,一般建在近海沿岸。漁業增養殖型海洋牧場產出多以海參、鮑魚海膽梭子蟹等海珍品為主。生態修復型海洋牧場屬於目前海洋牧場受鼓勵的發展方向。我國北方地區往往以近海中小型生態修復海洋牧場為主,南方地區以外海大中型生態修復海洋牧場較多。
②生態修復型海洋牧場。這一類海洋牧場以魚類產出為主。
③休閒觀光型海洋牧場。隨著休閒漁業的興起而出現,多嵌在其他類型海洋牧場之中,是海洋牧場管理開發的一項新興產業。
④種質保護型海洋牧場。
⑤綜合型海洋牧場。我國在建的牧場多以綜合性海洋牧場為主,一般兼顧一項或多項功能,最常見的是在漁業增養殖型海洋牧場開發休閒垂釣功能,在生態修復型海洋牧場中開發休閒觀光功能和魚類增養殖功能等。

目的

隨著捕撈強度逐漸增加,海洋污染範圍不斷擴大,我國海洋漁業資源的衰退現象日益嚴重,海水養殖業作為對海洋捕撈的補充,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海水養殖帶來的環境、病害及質量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漁業發展中的資源與環境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海洋水產養殖業乃至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致力于海洋牧場的研究、開發和套用已成為主要海洋國家的戰略選擇,也是世界已開發國家漁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值得我國密切關注、研究。我國資深院士曾呈奎先生在上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海洋農牧化”的構想。
開展海洋牧場建設,其一是為了提高某些經濟品種的產量或整個海域的魚類產量,以確保水產資源穩定和持續的增長。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重點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實現可持續生態漁業

國內外

日本海洋牧場發展

海洋牧場海洋牧場
基本情況
海洋牧場的構想最早即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1973年,日本又在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上提出:為了人類的生存,在人類的管理下,謀求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協調發展。1978年~1987年日本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進“栽培漁業”計畫,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海洋牧場——日本黑潮牧場。日本水產廳還制訂了“栽培漁業”長遠發展規劃,其核心是利用現代生物工程和電子學等先進技術,在近海建立“海洋牧場”,通過人工增殖放流(養)和吸引自然魚群,使得魚群在海洋中也能像草原里的羊群那樣,隨時處於可管理狀態。
1991年,日本政府栽培漁業的預算達到48.6億日元,放流的漁業品種達94種,放流規模百萬尾以上的種類超過30種。僅每年投到人工魚礁的資金就達589億日元(折合人民幣42億元),中央政府和縣政府、市町村各負責50%。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日本沿岸20%的海床已建成人工魚礁區,2003年北海道地區秋季大麻哈魚的捕撈量猛增到5500噸。
管理和實施情況
1963年,日本專門成立了栽培漁業協會,負責管理和發展栽培漁業。2003年,日本對水產機構進行改革,基於提高研究和開發的效率,確保研發體制連貫的考慮,將栽培漁業協會併入日本水產綜合水產研究中心,由日本水產綜合水產研究中心全面接管此項工作。該中心設有栽培管理課和遍布全國沿海多達16個栽培漁業中心,專司栽培漁業項目管理和栽培漁業技術的研究、評價和實施工作。此後,該中心對單位內部的栽培漁業進行了體制和機制整合與改革,進一步理順了和地方政府、自治團體的關係,加強了與都道府縣等各級政府的聯合,並對項目實施情況和工作計畫進行了重新評估,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栽培漁業的普及,落實。

韓國海洋牧場發展

海洋牧場海洋牧場
基本情況
1994年~1996年進行了海洋牧場建設的可行性研究,並於1998年開始實施“海洋牧場計畫”,該計畫試圖通過海洋水產資源補充,形成(製造)牧場,通過牧場的利用和管理,實現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增長和利用極大化。該項目計畫分別在韓國的東海(日本海)、韓國南部海域(對馬海峽)和黃海建立幾個大型海洋牧場示範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特有優勢品種的培育,在形成系統的技術體系後,逐步推廣到韓國的各沿岸海域。1998年,韓國首先開始建設核心區面積約20km的海洋牧場。經過努力經營,2007年6月竣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統營牧場取得初步成功後正推進建設其他4個海洋牧場,並將在統營牧場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套用到了其它海洋牧場。
管理、建設和運行模式
建設之初由韓國海洋研究院具體負責主持實施,但由於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關人員無故推託任務、浪費科研經費,受到韓國檢察院處分,2007年,海洋水產部決定將該項目移交給韓國國立水產科學院管理。韓國國立水產科學院在項目執行中發揮管理監督、簽訂契約、總體關係協調、具體課題研究、品行表現評價等領導和中堅作用,該院成立了海洋牧場管理與發展中心,具體負責該項目的實施工作。
以已建成的統營海洋牧場為例,建設過程分三個階段:一是成立基金會和管理委員會,明確管理機構、研究機構、實施機構等。二是增殖放流資源,建設海洋牧場。三是後期管理和建設結果的分析評估。其中科研和技術開發工作主要圍繞區域地理和生態特徵展開,重點研究了:生態學特性與建設模式設定、生境的改善、魚類增殖、海洋農牧化使用和管理四個方面,其核心技術體系包括四個方面:海岸工程及人工魚礁技術,魚類選種、繁殖及培育技術,環境改善和生境修復技術,海洋牧場的管理經營技術。其他如放流技術、放流效果評價、人工魚礁投放效果評價、牧場運行和監測技術、設施管理、牧場的經濟效益評價、牧場建成後的管理、維護和使用模式研究等也很重要。
效果評價

以已建成的統營海洋牧場為例,一是該海區漁業資源量大幅增長,已達900多噸,比項目初期增長了約8倍。尤其在建設海洋牧場之前資源量已經減少到近乎絕跡的平納,目前資源量已達到100多噸,大大超過了預期目標。二是當地漁民收入不斷增加,已從1998年的216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提高到2006年的2731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3萬元),增長率達26%。值得一提的是,水生生態系統保護研究是海洋牧場研究中容易忽視的一環,項目實施工程中,可能會因為盲目追求某一魚類品種種群數量的增長而嚴重破壞區域水生生態,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據筆者了解,韓國統營牧場在建設過程中,就因為過度放流和增殖某種魚類而破壞了區域水域生態,修復尚待時日,教訓值得吸取。
美國:1968年提出建設海洋牧場計畫,1972年付諸實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亞海域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巨藻,取得效益。

中國海洋牧場建設

我國海洋牧場建設的構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於1970年代提出,即在我國近岸海域實施“海洋農牧化”。1979年,廣西水產廳在北部灣投放了我國第一個混凝土製的人工魚礁,拉開了海洋牧場建設的序幕。從1981年至1988年,我國其他沿海8個省市分別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魚礁,體積總計20多萬立方米,並且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進入21世紀以來,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資源,積極進行人工魚礁和藻場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牧場。
近幾年,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國家海洋局每年都安排資金在全國沿海地區開展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遼寧省是我國最早建設海洋牧場的沿海省份,大連的獐子島已成為現階段我國最大的海洋牧場,為其他地區海洋牧場的建設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山東省自2005年起開始實施《山東省漁業資源修復規劃》,在全省沿海大範圍開展海洋牧場和人工魚礁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連雲港海州灣、廈門五緣灣、珠海萬山群島、海南三亞等地也已啟動建設不同規模的海洋牧場。浙江舟山市的白沙、馬鞍列島兩個農業部海洋牧場示範項目已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從總體上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遼寧、山東浙江廣東等沿海省份,海洋牧場已經實現規模化產出。但是,我國海洋牧場建設總體上仍處在人工魚礁建設和增殖放流的初級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