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馳騁幻想,凌空而行——洛陽漢墓壁畫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洛陽則是這個搖籃的中心。洛陽因居天下之中,易守難攻,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眾多的王朝在此建都,素以“九朝古都”聞名中外。實際上,自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到其後的商、西周、東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共有15個王朝先後在洛陽建都,總共歷時1650年。
“北邙山頭少閒土”。洛陽地下,是歷代王公貴族的長眠之地。而在洛陽發掘的眾多墓葬中,墓室壁畫是其一大特色。這要緣於洛陽曾為西漢的陪都和東漢的都城。而兩漢又是我國壁畫發展的鼎盛時期。迄今發現最早的漢墓壁畫——卜千秋墓壁畫就藏在洛陽邙山鄉冢頭村的古墓博物館中。
女媧擎日圖 |
卜千秋墓壁畫約在西漢昭帝~宣帝之間(公元前86~前49年)。壁畫以粗放的線條勾勒描繪出男女墓主人分別乘龍持弓、乘三頭鳳鳥捧金烏,以持節仙翁為前導,在各種神獸的簇擁下飄然升仙的浪漫情景。天界神靈有人身蛇尾的伏羲、女媧,生動活躍的青龍、白虎,展翅飛翔的朱雀。內有蟾蜍與桂樹的滿月,飛著金烏的太陽,打鬼的方相氏,人首鳥身的王子喬,以及方士、仙女、仙兔、奔犬等眾多異常生動的形象,還有流動的雲彩穿插連貫其中。線描的流暢灑脫和富於粗細變化,使得畫中的各種形象生氣盎然,畫面充滿動盪活躍的氣氛。
此墓壁畫的繪製,與其他漢墓壁畫也有所不同。它不是畫工在砌就的墓室內所畫,而是先在地面上,把磚排列編號、粉刷繪製之後,再依次砌築到墓室里去的。由於地面上有較墓穴里更為寬敞便利的環境條件和充足的光線,能充分發揮作者的技能,所以此墓壁畫比迄今所見任何漢墓壁畫更為精工,設色用筆都代表著漢代繪畫的較高的藝
伏羲擎日圖 |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這是一座夫婦合葬墓,原址在洛陽牢城西北1公里處的燒溝村南。墓的年代大約在西漢元帝至成帝之間(公元前48年~前8年)。
“以古為鏡,可知興替”,重視借鑑歷史的思想在漢時甚為風行,並以壁畫形式引導帝王臣民酌古而鑒今。燒溝出土的壁畫中除有辟邪升天的內容外,還有兩幅取材於歷史故事“鴻門宴”和“二桃殺三士”的圖畫。
二桃殺三士是《晏子春秋》中的故事,說齊國有三個勇士名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都很有勇力,能搏猛虎。晏子認為他們傲慢無禮,對國家有害,便建議齊景公送給三人兩隻桃子,讓他們自己論功吃桃。三人都夸自己有功,爭要桃子,最後公孫接、田開疆認為自己功不如古冶子卻取桃不讓,是貪,如不死是無勇,便還桃而死。古冶子認為自己獨自活著是不仁,也還桃自殺。
鴻門宴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了。說的是劉邦進入鹹陽後,項羽大軍到來,項羽手下謀臣范增設鴻門宴,請劉邦來赴宴,準備在席上殺死他。因項羽手下的項伯事先向劉邦的謀臣張良透露了訊息,項羽在席上又不肯當機立斷,劉邦便靠樊噲的勇力和張良的機智保護了自己,逃脫了危險。
這兩幅圖畫色彩艷麗,線條簡練流暢,人物生動傳神,場面布局緊湊,是2000年前壁畫藝術的珍品。
東漢出行圖壁畫墓原址在偃師市以西的杏園村之南。《車馬出行圖》氣勢雄壯。畫幅長達12米,共繪出9乘安車、70餘個人物、50餘匹奔馬,在當時可謂宏篇巨製。壁畫色彩深沉厚重。浩浩蕩蕩的車騎隊伍,描繪出一派車轔轔、馬蕭蕭的宏大場面。
從以上墓室壁畫,我們大概可以看到兩漢壁畫的發展脈絡:從招魂升天到車騎出行,從讖緯迷信到儒家宗教,漢代藝術題材逐漸從神鬼世界走向人的現實生活。同時,洛陽漢墓壁畫又以其稚拙古樸、天真浪漫的獨特風格、深沉雄大的氣魄為中國繪畫史增添了輝煌的一章。
總條目:中國藝術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