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二七中學 |
學校介紹
武漢市二七中學是武漢市人民政府和武漢市教育局、武漢市民委為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建立的唯一一所公辦民族中學,2000年由中南民族大學附中遷至武漢市二七中學,並正式掛牌更名為武漢市二七民族中學。學校座落在充滿生機的解放大道1888號(“二七”大罷工紀念館斜對面),南靠百年老廠——江岸車輛廠,北枕充滿新時代氣息的全國文明示範社區——百步亭花園新城。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學校深重的傳統文化底蘊和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時代精神。辦學思想 |
二十一世紀以國際化、信息化、高科技為主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對人的終生髮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我校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在努力實施素質教育,探索一種“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嶄新辦學模式等方面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學校正面臨著近五十年的新的發展機遇,經過近一年的醞釀,多方反覆研討論證,初步形成以下適合武漢市二七中學、武漢市民族中學特點的辦學方案。
一、辦學思想
落實三個觀念:切實落實好現代的學生觀、全面的質量觀和科學的發展觀。大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和教科研水平。
弘揚民族精神 |
實現三個目標:實施素質教育、凸顯學校特色、實現和諧發展。
二、學校定位
在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把武漢市二七中學、武漢市民族中學辦成一所在江岸地區乃至武漢市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的完全中學。最終把武漢市民族中學辦成全國同類城市民族中學的品牌學校。
三、辦學宗旨
繼承“二七”優良革命傳統,發揚民族大團結精神,適應新時代基礎教育發展需要。以學生終生髮展為本,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把學生培養成為人格健全、品德優良、善學上進、身心健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中學畢業生。
學校資源
教師誓言 |
校長簡介
曾建發 |
主要工作經歷:1984—1987年在武漢市黃陂一中就讀,1987—1989年在武漢教院生物系生化專業就讀,1989—1992年在武漢市黃陂縣灄口南湖中學從事化學教學三年,其間被評為鎮先進教育工作者。1992—2003年在武漢市諶家磯中學工作,1992—1995年擔任初三化學教學及班主任、1995年9月任教導處副主任、1996年9月任教導主任、1998年8月校長助理、1999年8月任副校長、2003年任校長等工作,年度考核多次被評為優。
教育教學及教育科研:化學教學得到全區同行的一致好評,成績顯著。多年來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化學競賽獲市一、二、三等獎20餘人次,指導學生撰寫德育論文獲市委宣傳部等六單位頒發的二、三等獎2人次;自己撰寫的論文《在化學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獲市級優秀獎,區二等獎,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獲區教育學會、中學教研室一等獎, 《“快樂教育”教學模式》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教育論壇》上發表,獲區“五優評比”優秀教學模式一等獎,市優秀論文二等獎,另有16篇論文獲市、區一、二、三等獎,有《化學教學大綱與新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 、 《名校長成長“四要”》 、 《和諧師生關係重建的基本要義》等5篇論文在省、市級教育專業刊物上公開發表,多篇論文被收入區教育局、教育學會論文集,提出並主持了區級“十五”重點課題“國中快樂教育研究”,受到專家好評。
校園警句
武漢市二七中學 |
遠離喧囂就遠離無知,走近安靜就走近學識
亂扔紙屑不文明,隨地吐痰不瀟灑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養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創造整潔優美的環境,營造溫馨舒適的校園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武漢市二七中學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孟子)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好少年=文明+價值+愛心+力量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但卻是最珍貴的事情。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文明是快樂的源泉。名師風采 |
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集體,愛護公物,保護環境!讓我們告別不文明的行為。微笑是彼此溝通的橋樑。手下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我們的素質及文明展現在一言一行中!跟老師說聲“好”,不困難;困難的是,要堅持向老師真心地說聲“好”。
讓文明的氣息洋溢在學校的每個角落。給我一片潔淨的天空,我才能翱翔;給我一片蔚藍的海洋,我才能遨遊;給我一個美麗、文明、寧靜的校園,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起航!撿起的是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擦去的是一塊污漬,淨化的是自己的靈魂。今天,你微笑了嗎?你問候了嗎?你禮讓了嗎?你幫助別人了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
懶惰和愚蠢在一起,勤勞和智慧在一起。衣冠整潔是你的自尊。身心靠自我磨礪,智力靠自我開發,人格靠自我塑造。發展目標
武漢市二七中學 |
第一階段:(2006年—2007年)
調整理順,蓄勢待發,穩中有升階段。
對學校個方面工作進行全面的疏理,對於歷史上曾經推動學校發展且現在仍然適用的一系列制度、條例與做法堅持下去,並爭取做得更好,對於明確不適合當今發展形勢,不適合現在學校實際的地方,本著與時俱進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加以改進和調整。樹立現代化的辦學理念,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規範辦學行為,調整辦學目標,深化辦學改革,提高辦學效益,為實現本規劃中提出的辦學目標,推進學校和諧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
第二階段(2008年—2010年)
全面啟動,逐一實現,再創輝煌階段。
1、整體辦學水平躋身於全區中等水平。
2、德育工作至少兩年完成奮鬥目標。
3、教學質量水平,高中、國中分別保持在同類學校的先進行列之中。
4、完成和正在實施市級以上教科研課題三項以上,並在實際工作中,被採用並顯現出效果。
5、建立兩個聯誼組織
〈1〉在武漢市教育局的支持下,聯絡幾個城市的民族中學(回民中學)。建立民族中學年會,每年定期輪流在有關學校以年會形式進行交流、學習、考察,提升各民族學校辦學水平,宣傳民族基礎教育,在落實民族大團結這項政治任務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能達到廣交朋友的目的。
〈2〉在武漢市江岸區教育局的支持下,聯絡全市各區的少數民族中國小,建立我市少數民族基礎教育的研討會,包括辦學體制,招生辦法,課程改革,教師培訓,黨員及幹部隊伍建設進行廣泛的交流和探討。
7、學校在堅持依法辦學、規劃辦學的基礎上,開源節流,還清學校遺留欠債條件下,除政府財政撥款外,學校收入(含學雜費)人平保持在1萬至1.5萬元之間。後三年中,每年保持8%—10%的增長水平。在此基礎上,教職工從學校自籌經費中平均實際所得,每年按6%—12%增長幅度增長。
工作要點
武漢市二七中學 |
為實現學校“三•三”辦學思想,建立符合學校實際的、規範的、高效的管理體系,管理理念是堅持以師生髮展為本,管理核心是低重心軟性管理。所謂低重心是指管理指向直接面對教學第一線,面對教師和學生,管理效率直接體現在教學第一線工作的效果和教師的情緒、學生的精神風貌上。軟性是指言而有信,行而有據,道德自律,職責清晰,矛盾內化。
實現上述管理模式,關鍵在於:
1、明確一個高水平的管理思路。即:目標管理定方向;層級管理明責任;過程管理抓常規;制度管理重效果。
2、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和管理者隊伍。
3、建設一套高效率的管理機構。
4、制定一系列高規格的管理制度。
三級管理制度
校長辦公會:以校長為首,黨總支書記,工會主席,副校長組成的學校決策機構。
行政辦公會:由校長主持,全體中層以上的幹部組成的學校職能機構。
年級組長、教研組長會(兩長會):由組長負責,全組教師及下組幹部組成的學校執行機構。
同時,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監督保證作用。教代會的民主參與作用和家長委員會的參謀協作作用。
(二)有序的培訓體系
中學生守則 |
注重隊伍建設是學校永恆不變的主題,它是學校發展和學校辦學水平提高的根本需要之一。要建設優質的完全中學,必須通過有序的培訓建設一支優質的學校幹部和教職工隊伍。
1、幹部隊伍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要通過各級各類培訓,將他們培養成為有覺悟,有思想,有水平,有幹勁,有特點,有愛心的“六有”幹部。同時特別注重民族教育青年幹部的鍛鍊和培養。
2、教師是教育改革的排頭兵。應不懈地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時俱進,確立正確的教育思想,適應新形勢發展對教育新的要求,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人才觀、質量觀、教育觀、課程觀,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
3、弘揚崇高尚師德是當好一名教師的主鏇律。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應該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關愛每一個學生,嚴謹治學,銳意改革,處處為人垂範,不斷修煉高尚的師德。
4、培養一批業務功底雄厚,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骨幹。鼓勵教師敢於冒尖,形成各自獨特的教學風格。構建各種平台讓教師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重點關注少數民族教師和青年教師,通過三至五年的培訓,讓他們當中一批優秀分子脫穎而出,成為學校教師隊伍的骨幹和帶頭人。
5、五年內,學校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占95%,研究生學歷(含課程班結業)達5—10人;校、區級學科帶頭人占青年教師比例達25%—30%;校、區優秀青年教師占青年教師比例達30%以上;市學科帶頭人和市優秀青年教師爭取零的突破;參與教科研活動或各級各類課題研究的人數超過教師總人數的50%;每個學科至少有一本(套)編寫並付於實施的校本教材。
6、教學輔導人員是辦好一所學校的基礎保證,要通過各級各類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學輔導人員的服務能力對本職工作的重要性和做好服務的必要性的認識。
(三)科學的課程體系
學習習慣的培養 |
課程歷來是教育改革的關鍵,也是教學改革的根本。為實現學校的辦學思想,課程改革就要與學校整體改革同步進行。
構建課程體系必須堅持學科、社會和個性的三結合,必須堅持開放、民主、科學的原則。課程的設定必須充分體現針對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通過課程設定的改革使學生的基礎性學習,發展性學習,創造性學習得到整體的提高。
1、課程體系
(1)顯性課程:
——學科課程即必修課程。主要是確保國家規定課程計畫的實施,確保學生終身受用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適應發展的基本習慣,務實學生的基礎性學習,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模組課程即選修課程。主要是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以及發展需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徵,為學生提供時代性,開放性,適應性的選修課程。此類課程應體現較為更新,又有確定目標,短小而又完整的模組。培養學生的發展性學習,為學生自我發展提供保證。
——研究性課程。主要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個性特長,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或組織各類社團等學生自己選擇課題、設計課題、研究課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學力。
學科課程與模組課程課時比為3.5:1
高中畢業年級學科課程與模組課程課時比為3:1。國中畢業年級學科課程與模組課程課時比為4:1。研究性課程的課時每學期不少於30個學時。畢業年級研究性課程課時每學期不少於20個學時。
研究性課程僅適用於高中各年級。
(2)隱性課程
A、校風:
校風是學校師生整體性、代表性、主流精神風貌的一種體現。良好的校風對學校的發展,學生的成長,培養目標的實現起著積極推動作用。同時,也是隱性課程的必備條件和重要保證。
B、學校文化建設:
隱性課程的主要體現於學校文化。我校以營造和諧校園為核心價值的學校文化建設,應以繼承二七革命傳統和加強各民族大團結,來形成和凸現學校文化建設的特色。對學生的成長,無論是理想道德,個人品格,還是行為習慣,言談舉止,學校文化都將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校文化建設重點應放在人際環境,文化環境和校園環境建設上。
人際環境中形成一種人人互相關愛,互相尊重,互相寬容,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的和諧、健康、文明的人際關係。文化環境突出教育功能,文化的積澱,多層次,即教師與學生,高年級與低年級,職員與工人等,多方位在校園的每一個地方。例如:校園、教室、走廊、牆面都要體現濃郁的文化氣息,多元性是指文化環境要有歷史的、民族的、現代的、東方的、西方的、科技的、社會的、民俗的、高雅的等等。校園環境要綠化、淨化、美化、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高度和諧。充分提供一種美的享受,一種精神的愉悅,同時也使學生得到了人性的陶冶和人格的教育。
2、課程結構
學科課程採取結構式分為:科學學科: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地理)模組課程採取組合式分為:語言與交際、數學運用、社會與環境、政治與道德、
藝術欣賞與創作、體育與保健
研究性課程採取探究式分為:
科學類人文類技藝類
3、教學組織教材與質量評估
①教學組織和教材
學科課程一般以固定的班級授課為主,適當進行分組教學。教材以國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審定和編寫的教材為主。
模組課程一般以分項目組織教學班(組)為主,可試行走班制。教材以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為主。
研究性課程一般按課題或活動專項由個人或社團形式進行自主性探究。
②質量評估
學科課程以嚴格的考試或相關考核形式實施教學質量評估。
模組課程通過考查、調查、座談、成果鑑定等多種形式實施教學質量評估。
4、確定目標、分類實施
前兩年為準備階段:①通過學習,達成共識②先行試點,總結經驗
③完善準備,奠定基礎
第三年從起始年級開始全面實施新課程體系,至第五年學校全面實施新課程體系。
(四)現代的德育體系
學校德育工作要以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要,適應終身學習需要的人才為目標,堅持以學生為本,以人格教育為核心,以責任、自信、感恩為切入口,以活動為載體,關心、尊重、幫助學生,為學生提供充分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逐步變教師對學生的管理為學生自我管理,強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學生在學校有安全感和對學校有依戀感。
今後五年學校德育將以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工作目標並形成學校的德育特色。
培養五種精神:
自覺精神、主動精神、負責精神、團隊精神、寬容精神
形成五種意識:
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感恩意識
訓練五種能力:
養成五種作風:實現上述德育工作目標,今後學校要加強下面幾項工作:
①營造德育工作全校教職工主動參與,全校學生自覺參與,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工作氛圍。
②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價值觀、人才觀、教育觀等現代的德育理念。
③建設具有犧牲精神、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充滿愛心的務實高效的德育工作者隊伍和班主任隊伍。
④充分發揮課堂是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各項活動是德育各工作的載體的思想教育功能。
⑤加強德育科研,形成德育特色,提高教育效果。
⑥形成德育工作系列,完善德育管理制度。
⑦提升學校團委、學生會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積極鼓勵、支持學生中各類社團的組建和開展各種有效的活動。
(五)有力的保障體系
1、制定一序列與管理模式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做到目標管理定方向;層級管理明責任;過程管理抓常規;制度管理重效果。為規劃實施和勝利完成提供明確的制度保障。
2、幹部隊伍建設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建立一支有覺悟,有思想,有水平,有幹勁,有特點,有愛心的“六有”幹部隊伍,充分發揮校長的表率作用,同時加強幹部的學習,自律以及幹部之間的團結協作,為規劃實施和勝利完成提供可靠的幹部保障。
3、教學輔導人員和職工隊伍建設是辦好一所學校的基礎保證。努力建設一支熱愛教育,能熱心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不怕苦,不怕累的教學輔導人員和職工隊伍。為規劃實施和勝利完成提供穩固的基礎保障。
4、、穩定和擴大辦學規模,進一步最佳化辦學條件,開源節流,實現學校計畫外收入穩中有升。每年學校在自籌資金中劃出10%—20%的經費用於添置、更新教學設備設施和圖書資料。完善優質的教學設備和設施。按計畫使用,合理分配學校的各項經費,在保證教職工個人收入穩中有升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經費使用的服務功能,激勵功能和導向功能。為規劃實施和勝利完成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5、良好的輿論宣傳可以為學校發展營造健康的外部環境,我們必須重視和發揮輿論宣傳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為規劃實施和勝利完成提供良好的輿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