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工業

本田技研工業

本田技研工業有限公司(日語: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ほんだぎけんこうぎょう;英語:Honda Motor Co., Ltd.;東證1部:7267, NYSE:HMC),是一家日本跨國企業,以製造汽車、機車、卡車和腳踏車等交通工具為主,同時也製造引擎,一年約生產1400萬台引擎,是世界最大的引擎製造商。該公司成立於1937年11月,一開始是生產汽車的關鍵零配件活塞環,創辦人為本田宗一郎。2004年開始,本田製造由柴油發動的機車,除了低噪音外,也比過去的機車排放更少的廢氣,減輕了污染的程度。在北美洲,本田公司銷售高階汽車的品牌為謳歌。本田公司的總部位於東京,股票除了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亦有股票發行。

(圖)本田技研工業本田技研工業

本田技研工業有限公司日語: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ほんだぎけんこうぎょう;英語:Honda Motor Co., Ltd.;東證1部:7267, NYSE:HMC),是一家日本跨國企業,以製造汽車機車卡車腳踏車交通工具為主,同時也製造引擎,一年約生產1400萬台引擎,是世界最大的引擎製造商。該公司成立於1937年11月,一開始是生產汽車的關鍵零配件活塞環,創辦人為本田宗一郎。2004年開始,本田製造由柴油發動的機車,除了低噪音外,也比過去的機車排放更少的廢氣,減輕了污染的程度。在北美洲,本田公司銷售高階汽車的品牌為謳歌。本田公司的總部位於東京,股票除了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亦有股票發行。

本田與台灣

(圖)汽車品牌汽車品牌

1947年,台灣三陽工業創辦人黃繼俊、張國安兩師生在台北創立慶豐行。1952年,引進本田生產的腳踏車輔助小引擎,是本田最早的海外客戶,後陸續進口本田機車來台銷售,並自1962年由甫成立的三陽工業與本田建立技術合作關係,為本田海外第一家技術合作對象,是本田在海外的第一條生產線,也是台灣第一家機車製造廠,較著名者如1974年推出的三陽野狼(台制Honda CB125)。黃繼俊後將其同學暨合作夥伴柯光述引薦給本田,1964年柯光述在高雄正式設立光陽工業,與本田技術合作生產機車,但其款式與三陽區隔。1975年三陽開發“史帝田鐵”合金汽缸,使用於三陽野狼的引擎,並將之回銷日本本田。1995年光陽創立自有品牌KYMCO同時與本田終止技術契約,三陽則創立自有品牌SYM。2000年,本田決定悉數­出脫手中持有光陽股份,雙方合作

(圖)R機車R機車

就此正式畫上休止符。2002年,三陽與本田終止技術契約。

1969年起,三陽與本田合作,生產富貴(台制Honda N600)轎車及發財(台制Honda TN360)小卡車,是國內第一家同時生產機車與汽車之公司。1974年第一代喜美(Honda Civic)引進台灣。1977年,第一代三陽喜美轎車(台制第一代Honda Civic)在台生產,往後二十年,Civic歷經五次改款,始終暢銷。“喜美”一詞幾乎成為當時本田在台灣的代名詞,至今台灣仍有許多的人把本田(HONDA)的汽車都叫做喜美(CIVIC)。1990年,三陽工業在台生產的第

四代雅閣(先前曾引進美規的第二、三代)。1995年,成立“三陽MIT車隊”以台制三門喜美改裝參與國外賽事。1996年在台生產Honda City轎車。1999年底,將原本(1997年起)由日本進口的Honda CR-V國產化。2001年,三陽工業生產第七代Honda Civic的Ferio車款,是雙方合作的最後一項商品。

(圖)1978 Vetter touring機車1978 Vetter touring機車

早年,本田因擴充太快,一度財務吃緊,慶豐行甚至開出信用狀,幫助紓解其困境。因此,本田技研創辦人本田宗一郎與三陽工業創辦人黃繼俊,雙方交情匪淺。然而,黃繼俊與本田宗一郎相繼於1979年1991年過世以後,雙方繼承人就持股及公司經營方式意見分歧,1990年代末期,雙方矛盾與衝突日益嚴重,且本田不顧與三陽工業深厚的合作關係,準備自行籌備台灣本田和三陽打對台,以致遲遲不肯提供較有競爭力的產品供三陽生產,例如雙凸輪軸引擎便一直不提供給三陽生產,導致關係交惡。2002年1月10日,三陽工業、本田技研分別宣布,終止雙方合作關係。本田技研於同年2月27日在台成立台灣本田公司,至2003年秋本田品牌的汽車才重新投入市場。

賽車活動

(圖)本田雅閣 2008版本田雅閣 2008版

本田的創辦人本田宗一郎本身就是一個熱愛賽車的人,早年曾經自己代表他所效力的大都會修車廠參加日本國內賽事奪得第二名。本田也是世界上少見的將賽車視為公司命脈的大型車廠,自2000年重返F1賽事,其一直是投入最多金錢的贊助商(06自立廠隊)。本田不論汽車或機車的賽事都有極高的成就。本田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汽車機車最高級別賽事(分別是F1Moto GP)都曾奪得年度總冠軍冠(包括車手和車隊冠軍)的交通工具製造商。

機車
本田技研才創立不久就投入機車賽事,50年代奪得曼島TT賽事冠軍,60年代投入世界機車圍場賽事最高殿堂

(圖)CR-Z概念車CR-Z概念車

(Moto GP)並且在1961年就拿下首個125級別的單站冠軍,也拿下當年125級別的年度總冠軍,成為日本第一家在Moto GP獲得分站勝利和總冠軍的機車廠。更不可思議的是當年250級別的賽事也同樣是由本田拿下總冠軍,此後本田分別在這兩個級距的賽事贏得十多個年度冠軍。Moto GP自1949年至今有57年歷史,只有125,250和500(後改制為四行程990c.c.Moto GP,2007年已經改制為800cc)這三個級別是一直在舉辦的。本田自60年代早早就稱霸125和250級別,時至今日本田也是為一一家仍在固定參加這兩個級別賽事的日本車廠,其餘諸如山葉,鈴木都已退出(不計外卡參賽)。

(圖)本田HA420商用機本田HA420商用機

本田在60年代125,250級別的奪冠使得全球都將目光放到了這個當時的日本小廠身上,本田也不滿足現狀,在66年正式加入當時最頂級的500c.c.賽事,和世界名廠一較高下。不過本田在頂級級別卻一點也不如其在125和250的風光,本田先是遭遇八屆世界冠軍Giacomo Agostini和Phili Read帶領的MV Agusta的十七連霸王朝(1958-1974)在70年代中歐洲車廠中衰之時,卻也輪不到本田,當時Giacomo Agostini轉投山葉,幫助山葉贏得1975年的500年度總冠軍,山葉也是日本第一個奪得500世界冠軍的車廠,本田第一個500冠軍是在1983年由美國車王Freddie Spencer騎乘NS500拿下,而

(圖)本田鏟雪機田鏟雪機

Spencer更在1985年同時奪得250和500的世界冠軍。後來本田又在Eddie Lawson,Wayne Gardner的幫助之下拿下87,89的冠軍。不過真正風光的是90年代後期的NSR500時代,由澳大利亞車王Mick Doohan創造五連霸佳績(1994-1998)而99年又由Alex Criville拿下總冠軍。近期500c.c.二行程引擎的最後一年2001年的年度冠軍是則是由今日有小飛俠之稱的Rossi拿下。Rossi在02,03騎乘新型990c.c.四行程引擎的本田RC211V再度奪冠,不過Rossi在04年以及05年賽季,轉投山葉並助其奪冠。雖然本田在近年受到轉投山葉的Rossi不小的壓力。但今年在一批年輕小將的帶領之下頗有中興之勢。本田總計拿下13次頂級級別世界冠軍僅次於MV Agusta的18次。而在2006年本田終於在美國車手海頓拿下了年度積分總冠軍,但目前在2007年的賽事本田似乎有點遇到了困難。

汽車

(圖)香港太子道西門市香港太子道西門市

本田在汽車賽事方面成就最高就屬方程式賽車,特別是被視為汽車賽事最高殿堂的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F1),本田早在1964年就以廠隊身分參賽,在65年和67年雖有拿下單站冠軍,但並沒有拿下年度車手或車隊冠軍,不過本田1962年才投入汽車製造,在64年就參加賽事的確相當不可思議。本田是日本車廠第一個參加F1也是第一個拿到分站冠軍和年度車手、車隊冠軍的車廠。可是本田拿到世界冠軍卻是第二次參加F1之時,原來到了1968年本田正式退出F1賽事,直到1983年才回來F1不過這一次本田是以引擎供應商身分參賽;但卻是本田也是日本車廠在F1史上最輝煌的一刻,1986年-1991年,六年之間本田贊助的車隊拿下了六屆年度車隊冠軍(86,87威廉士88,89,90,91邁凱倫)和五屆車手冠軍(87 N.PIQUET,89 A.PROST,88、90、91 A.SENNA)不過隨著本田宗一郎在1991年過世,和即將接替本田連霸紀錄的雷諾王朝的展開。在1992年空手而歸之後,本田就退出F1而本田宗一郎大公子—本田博俊的公司“無限”(為一專門設計、改裝本田量產車的改裝廠)則於91年接收本田F1引擎技術開始成為引擎供應商,並在92年之後改以“無限—本田”之名供應引擎。“無限—本田”曾拿下過四場分站冠軍,並於98年幫助Jordan車隊拿下年度車隊和車手第三名直到本田於2000年回歸F1的隔年無限才正式退出F1。本田在2006年買下自2000年回歸就開始贊助的英美車隊成立本田車隊成為完全廠隊。

賽場科技套用

(圖)本田F1賽車2006年版本田F1賽車2006年版
本田常常將其最驕傲的賽車科技套用在市售車之上,如PGM Fi電子點火系統和VTEC可變正時汽門及雙A臂懸吊系統。不過本田在機車和汽車上卻有兩個產品是完全移植賽車製作功法及科技就形同道路版賽車一般。分別是NR和NSX。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