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成績 | 年份 | 積分 | 排名 | 2004 | 262 | 世界冠軍 | 2003 | 158 | 世界冠軍 | 2002 | 221 | 世界冠軍 | 2001 | 179 | 世界冠軍 | 2000 | 170 | 世界冠軍 | 1999 | 128 | 世界冠軍 | 1998 | 133 | 2 | 1997 | 102 | 2 | 1996 | 70 | 2 | 1995 | 73 | 3 | 1994 | 71 | 3 | 1993 | 28 | 4 | 1992 | 21 | 4 | 1991 | 55.5 | 3 | 1990 | 110 | 12 | 1989 | 59 | 3 | 1988 | 65 | 2 | 1987 | 53 | 4 | 1986 | 37 | 4 | 1985 | 82 | 2 | 1984 | 57.5 | 2 | 1983 | 89 | 世界冠軍 | 1982 | 74 | 世界冠軍 | 1981 | 34 | 5 | 1980 | 8 | 10 | 1979 | 113 | 世界冠軍 | 1978 | 58 | 2 | 1977 | 95 | 世界冠軍 | 1976 | 83 | 世界冠軍 | 1975 | 72.5 | 世界冠軍 | 1974 | 65 | 2 | 1973 | 12 | 6 | 1972 | 33 | 4 | 1971 | 33 | 4 | 1970 | 55 | 2 | 1969 | 7 | 5 | 1968 | 32 | 4 | 1967 | 20 | 4 | 1966 | 31 | 2 | 1965 | 26 | 4 | 1964 | 45 | 世界冠軍 | 1963 | 26 | 4 | 1962 | 18 | 5 | 1961 | 40 | 世界冠軍 | 1960 | 24 | 3 | 1959 | 32 | 2 | 1958 | 40 | 2 | 1957 | ? | 無排名 | 1956 | ? | 無排名 | 1955 | ? | 無排名 | 1954 | ? | 無排名 | 1953 | ? | 無排名 | 1952 | ? | 無排名 | 1951 | ? | 無排名 | 1950 | ? | 無排名 |
| >>車隊成員 | 第一車手 | 麥可-舒馬赫 | 第二車手 | 巴里切羅 | 試車手 | 巴多爾 | 試車手 | 吉尼 | 主席/CEO | 蒙特澤摩羅 | 領隊 | 讓-托德 | 技術總監 | 羅斯-布朗 | 總設計師 | 羅伊-拜恩 | >>車隊介紹 | 法拉利車隊現在是,並將一直是F1最負盛名的車隊。90年代,麥拿輪車隊迅速崛起,大有趕超這支擁有躍馬標誌的車隊。此前,若以最終贏得比賽論數,法拉利一直都是最成功的車隊。1999賽季,法拉利重新奪回了車隊冠軍,再現了當年的輝煌。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法拉利即是F1的參賽者之一。1950年開始舉辦世界錦標賽,恩佐·法拉利以勁旅姿態出現。第一屆錦標賽無功而返之後,阿爾伯托·阿斯卡利和瓊斯·弗羅蘭在51年代表法拉利出戰,對壘阿爾法·羅米歐車隊。阿斯卡利僅以微弱的差距在賽季末的最後一場比賽敗給了胡安·曼紐爾·方吉奧。隨後,當F1的官方組織出台了2升規則時,法拉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52、53年的賽場,阿斯卡利一統天下。但引進了2.5升規則後,阿斯卡利便被馬莎拉蒂車隊和藍旗亞車隊拋在了身後。1955年底,方吉奧駕駛D50賽車奪得三場勝利,並確保了第四個冠軍頭銜,法拉利得以接手藍旗亞。1957年,方吉奧離開法拉利轉投馬莎拉蒂車隊。少了這張阿根廷王牌,法拉利不幸輸掉了該賽季所有比賽。 1958年,新車Tipo146面世,以恩佐之子命名為'Dino',幫助法拉利奪回了在一級方程式中的領地。儘管當時許多車迷都認為斯特靈·穆斯是奪得錦標的不二人選,但法拉利車手邁克·霍頓最終在最後一場比賽中獲勝。此後兩年,F1成為庫珀車隊的天下。1961年,法拉利挾1.5升新車Tipo156“鯊魚之鼻”捲土重來。但悲劇在義大利大獎賽上上演,偉大的車手沃爾夫岡·范·特利普不幸身亡。其隊友菲爾·希爾為法拉利贏得了期後進行的比賽勝利。 1964年,約翰·瑟蒂斯成為了下一個為義大利豪門贏得獎盃的車手。他本人則作為唯一一個集機車錦標賽冠軍及汽車錦標冠軍於一身的選手而聞名於世。1966年,三升規則的引進使法拉利再次陷入困境,這一次他們要竭力追趕考斯沃斯(Cosworths)在1967年引進的性能超佳的DFV引擎。此後八年里,法拉利表現平平始終處於中流水平,只有傑克·埃克斯給車隊帶來有限的較好成績,以及其隊友克萊·雷格佐尼在1970年的義大利大獎賽中僅有的勝利。 1974年,尼基·勞達加入車隊。他速度快,但缺少經驗,在當年輸給了麥拿輪車隊的埃默森·費迪帕爾蒂。但次年,他為車隊奪取了冠軍頭銜。1976年的歐洲紐伯格林,一場險些致命的事故使他以僅僅一分的微弱差距把冠軍拱手讓給了隊友詹姆斯·亨特。77年,勞達再次為車隊贏得榮譽。1979年,喬迪·舒克特為法拉利贏取了車手冠軍稱號,他也是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為車隊贏得車手冠軍稱號的最後一人。他在那年比賽中擊敗了隊友吉爾斯·維綸紐夫,但是,他實際上只贏過兩場比賽,而加拿大人則比他還要多贏一場。 那個賽季的後半程,威廉士車隊的阿蘭·瓊斯表現出色,相形之下法拉利的312T4顯得黯然失色。再下一個賽季的T5簡直是一場災難。當時,1.5升的渦輪發動機開始在一級方程式領域暫露頭角,法拉利則製造了126C。駕駛這輛車,維綸紐夫也還在摩納哥和加拉馬取得了一些重要勝利。此後,車隊聘請了一位英國設計師,哈維·鮑斯特勒維特。1982年設計的款新車126C2堪稱業界經典。但悲劇再次上演,吉爾斯·維綸紐夫在索爾特的練習賽中喪生?,而此時他在車手冠軍榜中名列第一。儘管法拉利贏得了那一年及次年的車隊冠軍,但車手冠軍仍被其他車隊車手奪走。 此後的法拉利可謂是喜憂參半。米歇爾·阿爾伯特在1985年顯示了強大的競爭力。但1988年,備受愛戴的恩佐以90高齡辭世。所幸的是,他並沒有親眼見到1990年阿蘭·普羅斯特和埃爾頓·塞納之間不光彩的衝撞。整個賽季普羅斯特贏了五場比賽,但在日本有爭議地輸給了巴西人。1996年,麥可·舒馬赫加入車隊。起初,車隊老闆提夫斯並不十分歡迎他的到來,但很多人認為他的到來無疑為車隊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在車隊經理讓·托德的支持下,他奇蹟般地使車隊起死回生,在那一年重新向世人展示了他們的強大。這也使他贏得了提夫斯的尊敬,並成為了車隊的靈魂人物!1997年的五場勝利使舒馬赫成為爭奪車手冠軍的熱門人選,但他在年度最後一場比賽中駕車撞上了雅克·維綸紐夫,而與桂冠失之交臂。 1998年,提夫斯希望能夠奪回與車隊闊別已經19年的車手冠軍頭銜。但事與願違,賽季最後一場比賽中舒馬赫的F300賽車因故障退出比賽,再次眼睜睜地看著勝利的機會從身邊溜走。20年了,20年沒有法拉利車手問鼎車手冠軍。而麥可將會結束這不光彩的紀錄!麥拿輪仍主宰著賽場,從1998年來一直如此!但法拉利工程師已製造出了足以向它發起挑戰的新車,F399。舒馬赫全力以赴,但英國大獎賽上的事故使得他缺席了賽季最後兩次比賽之外的全部比賽!隊友埃迪·埃爾文扛起了車隊獲得車手冠軍的大旗,在不利的情況下希望為車隊找回了昔日的輝煌。 舒馬赫的缺席對車隊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單他不能給車隊贏得比賽,離開他的駕馭,F399似乎也承受著痛苦。車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毫無挑戰性的F399在跑道上一圈圈地落後他們的主要對手:麥拿輪。賽季最後兩場比賽,舒馬赫回來了,給車隊帶來了力量。儘管法拉利奪取車手冠軍的願望仍沒能實現,但他們還是贏得了1999年的車隊冠軍。 2000賽季,法拉利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以澳大利亞大獎賽壓倒性的勝利作為開始,麥可一路高奏凱歌,最終在賽季倒數第二場比賽中為車隊贏得了最佳車手的桂冠!接下來的最後一場比賽法拉利又將車隊冠軍收入囊中。這是義大利車隊的雙重勝利!法拉利完全控制了2001年的冠軍錦標賽,舒馬赫贏得了第四個車手桂冠,這也是他連續第二次與全隊同時獲勝。他同時成為自1953年來首位13場比賽過後即宣告獲勝的車手,這個勝利同時見證了車隊的三連冠! 大家公認,2002年的賽場是麥可及其代表的義大利汽車品牌的天下!11輪過後,德國車手第五次贏得了車手冠軍!不久,他又與巴里切羅同心協力,幫助車隊第四次把車隊冠軍收入帳下。這一賽季,他們不斷創造新的紀錄,並最終拿下了全年17場賽事中的15場勝利! 由於FIA引進了一系列旨在遏制法拉利和舒馬赫的新規則,2003賽季他們沒能刷新更多的歷史記錄,決戰也由此推遲到了賽季的壓軸戲—日本大獎賽。但法拉利車隊和舒馬赫本人雙雙衛冕成功。 隨著2004賽季的結束,現在可能找不到足以形容法拉利車隊在這個賽季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的詞語了。他們贏得了18場比賽中的15場勝利,兩位車手登上領獎台的次數達到了29次,以獲得積分的成績完賽的次數為32次,而且他們僅有兩次未完成比賽的紀錄。法拉利F2004賽車的性能是如此卓越,以至於車隊可以繼續使用它的改進款賽車繼續贏得勝利直到2005款賽車的推出。 賽季首場比賽對舒馬赫來說是一個完美的開局,他相對輕鬆的戰勝了隊友魯本·巴里切羅。在接下來的4場比賽中,舒馬赫繼續著連勝的勢頭,直到摩納哥大獎賽中他與胡安·帕伯羅·蒙托亞相撞從而退出了比賽。相比摩納哥站的勝利者雅諾·特魯利和雷諾車隊來說,法拉利車隊實際上犯了戰術錯誤。 摩納哥大獎賽的失利並沒有影響麥可·舒馬赫在隨後的7站比賽中繼續稱雄,雖然沒能戰勝吉米·萊科寧贏得比利時站的冠軍,但第二名的成績也足以讓他再次登上車手總冠軍的寶座。 | 基本信息 F2008是法拉利開發的第54輛單座F1賽車,內部代號為659。新車的主要變化是重量增加了,另外應對新規則要求,裝配了由龍芯電子系統(LECU)公司生產的標準電控單元。在內部結構方面的改進主要涉及單體殼、變速箱、引擎、懸掛和剎車系統。 【法拉利F2008技術參數】 車型代號法拉利F2008 引擎代號056 底盤結構碳纖維蜂窩狀複合結構汽缸形式90度V8 懸掛前後主動式推桿-扭轉彈簧獨立懸掛 燃油噴射系統Magneti-Marelli數字電子噴射 變速箱7擋快速換擋變速箱+1倒擋(帶放滑差速器) 缸體材質鋁質 換擋方式半自動連續式 氣閥數量32氣閥 變速箱電子系統受限 引擎排量2398毫升 變速箱安裝方式縱置 活塞直徑98毫米 變速箱材質碳纖維 引擎質量大於95公斤 制動系統碳纖維剎車碟 輪胎普利司通 車身總重605公斤(含水、潤滑油和車手) 輪轂尺寸前後13英寸BBS輪轂 燃油型號殼牌V-Power-ULG6 潤滑油型號殼牌SL-10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