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婚俗

朝鮮族婚俗

女方在新郎下馬的地方放一條麻袋,麻袋裡裝的稻穀之類的糧食,新郎下馬時第一腳必須踩在這個麻袋上,意味著將來新郎新娘婚後稻穀滿倉,生活富裕,表現了民以食為天的思想。新郎到新娘家之後,被引到“新郎房”前院,地上鋪有席或者毯子。新娘家鋪席時往往有人在蓆子暗處搞些名堂,想讓新郎把雁推翻。在婚禮上推木雁,象徵著愛情忠貞不渝,白頭到老。

簡介

朝鮮族婚俗朝鮮族婚俗

朝鮮族婚俗中,定婚前,一般也要經過提親 請婚定吉日送聘禮等程式。 朝鮮族姑娘和小伙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

到了婚期,新郎須由長輩護送親自去迎娶,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紅包巾包著的木雕大雁按規定的時間進到女方家,把帶來的一對木刻的大雁獻上去,比喻今後要像大雁一樣比翼雙飛永不分離,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過去,然後把新郎讓進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紗帽,繫上冠帶,新娘頭上戴“簇頭裡”,手戴“漢衫”走進樵禮廳舉行結婚儀式。女方在正室中央按東西方向合放兩張桌子,中間放青松翠竹,松竹上披青紅線;桌兩邊放上木雁,擺上酒食,在主禮者引導下,西邊的新郎向對面的新娘敬酒,新娘謝拜回敬。結束後,新郎便開始“賞大桌”,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親戚們陪同,入上房接受女方為他準備的“大桌”,“大桌”上擺魚肉、水果、糕餅、糖果之類食品。在接受“大桌”時,新郎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並且說一些禮讓雙親和賓客的話,以免失禮。這個程式之後,新郎才可騎馬領轎娶回新娘。

六十年金婚溫舊夢朝鮮族還有一種特殊的婚禮,稱為歸婚禮,如果一對夫妻結婚六十周年依然健在,且子女中無人夭折,同時擁有孫子孫女,就可進行歸婚禮。婚禮上,兩人必須穿上結婚時穿過的禮服,其隆重程度不亞於年青人,這天,子女親戚按輩份遠近,年齡大小依次向老兩口敬酒並跪拜以示祝福。隨後,幸福的兩位老人坐上一輛婚車,繞村一周,左鄰右舍,男女老幼紛紛前來祝福,祝福他們健康長壽。

儀式

朝鮮族男女的聯姻中間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這一點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意,小伙子即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家答應了這門親事,男方家就要往女方家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好小伙子的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要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生辰八字是否相順而不相剋。如果相合,女方就托媒人通知男方,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這時,男方可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將彩禮送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
結婚儀式在新娘家舉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紅布包著的木雕大雁來到新娘家後,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過去,然後把新郎讓進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紗帽,繫上冠帶,新娘頭戴“簇頭裡”、身著“漢衫”然後雙雙走進“樵禮廳”舉行結婚儀式。結束後,新郎便開始“賞大桌”,即品嘗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親戚們陪同。行過樵禮儀式後,雙方便正式結為夫妻

程式

朝鮮族婚俗朝鮮族婚俗

過去,朝鮮族婚俗沿用中國古代的六禮習俗,非常傳統複雜,禮儀繁多,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得以簡化,現在主要有納彩、納幣和迎親3個程式。

納彩,就是定婚,男方家向女方家提親時要送禮物。納幣,是男方家給女方送去青緞、紅緞等彩禮。迎親,即新郎迎娶新娘,正式舉行婚禮,也最為隆重。
朝鮮族婚禮奠雁禮、交拜禮、房合禮、席宴禮等。新郎去新娘家迎親,要帶上用木頭做的大雁,象徵新婚夫婦像大雁一樣忠貞愛情,永不分離。新娘家會為新郎辦豐盛的喜宴。新郎坐在案前,須先喝3杯酒。喜案上最為醒目的是煮熟的整雞,雞嘴上銜著通紅的辣椒。民間傳說紅為陽,可以驅邪避鬼,也隱喻早生貴子。在飯碗裡要埋上3隻雞蛋,新郎吃一半,新娘吃一半,寄寓生兒育女、生活美滿的良好祝願。新郎新娘互換禮品後,要行交拜禮。新郎新娘離開新娘家時,要一起向新娘父母及長輩辭行,新娘要帶上嫁妝和禮品。過去,新郎騎馬,新娘坐轎,現在都改成坐小汽車了。
新娘到新郎家後,同樣會受到熱情隆重的歡迎和接待。新娘也要接受喜宴,並從滿桌豐盛的佳肴中撥出一部分送回娘家,以示自己在婆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上賓們回家前要到洞房去,叮囑新娘上敬公婆,下愛弟妹,夫妻和睦,好好過日子。晚上,要舉行熱鬧紅火的家庭娛樂會。
結婚第二天,新娘要為全家做早飯,露一露自己的廚藝。早飯後要行“舅姑禮”。新娘把準備好的禮物拿出來,一一贈給公公婆婆和小叔子、小姑子及其他近親屬。最後,把禮物送給新郎,然後兩人互相對拜。第三天,新娘伴著新郎,帶上豐美的食品,高高興興地雙雙回娘家,叫“回門”,婚禮圓滿結束。

特色

朝鮮族婚俗朝鮮族婚俗

婚姻在朝鮮族人們的生活中是一件大事。姑娘和小伙的接觸傳話,需要有一個“媒人”。
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女方情況如何,這叫“看善”,與漢族的“相親”差不多。如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家如果也願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
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年、月、日、時)。女方家接到小伙的“四柱”後,再拿姑娘的“四柱”對”穹合”。

所謂”穹合”,是指男女雙方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剋。這不是簡單地看合得來合不來,而是要認認真真地看二人的生肖能不能 完全對上。如二人生肖不合,婚事就沒有希望了。
如果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家就可把舉行婚禮的日期通過媒人傳話給女方家,這叫“擇日”。女方家得到“擇日”的信兒,便占卜吉凶。如果是吉,就可以許婚了。這時,男方家要把彩禮裝在彩禮櫃中,送到女方家去。
朝鮮族婚姻的移禮儘管因男方家生活水平不一而各異,但一般都要有”青緞”、”紅緞”等上乘衣料送給女方家,供新娘做衣裳、裙子、被褥之用,這叫“納幣”。
到這時,結婚前的準備工作基本妥當了,於是對方便按選好的吉日舉行婚禮。結婚儀式在新娘家舉行。
這一天,在迎親隊伍的最前頭,有專人手捧用紅包巾包裹的木雕大雁走在前頭,新郎騎 馬或坐轎居中,後面有一班隨從人員跟著,叫“後行”。 “後行”一般是新郎的爺爺或叔叔等長輩,被稱為“上客”或者 “上賓”。
新郎一行人來到新娘家後,新娘家用木盆(朝鮮族盛米或糕點 之類食品的用木頭鑿成的器皿)把木雁接過去,然後把新郎一行人 讓進客房——“舍廊房”(耳房)。
新郎在舍廊房戴上紗帽(這是過去朝鮮族人穿官服時所戴的 一種用絲織成的冠),繫上冠帶,顯得高雅、文質彬彬。
新娘頭上戴“簇頭裡”,這是一種類似花冠的東西,手戴“漢衫” (用五色彩綢衫和白色甲紗做成,用來遮新娘的手)。然後,新娘在“引進”(即前導人)的陪伴下,走進醮禮廳(舉行結婚儀式的房子)。新郎站在東側,新娘站在西側。新郎先向新娘行鞠躬禮,然後用彩綢托著盞台向新娘讓酒。新娘謝杯,將酒退回。
醮禮儀式結束後,新郎便開始“賞大桌”,就是品嘗已經擺好的 美味佳肴。這時新娘不陪坐,由新娘家來的客人和自家的親戚們陪同。
新郎品嘗後的飯菜要送到新郎家。新郎家接到新娘家的人送來的這份佳肴,先要在祠堂祭祀一番,然後全家同親戚一道分享。新娘家送飯菜的目的是向新郎家表明他們是怎樣款待姑爺的,而新郎家也可從中得知新娘家的家境如何。
行過醮禮儀式,新郎新娘便正式成為夫妻。新婚第一夜,新郎、新娘住的房間叫做“廂房”。 晚上,當新郎走進廂房的時候,新娘仍穿著在舉行醮禮時穿的服飾,靜坐在廂房。廂房一角點著兩隻蠟燭,另有一張小桌上擺著果品、糕點。靠近後窗的地方用屏風圍起來。新郎一進廂房就脫下紗笠和“周衣”(朝鮮族出門或過節時穿的大罩衣,系一種禮服),走到新娘背後,兩手從新娘腋下探過去,給新娘解開系在齶下的”簇頭裡”的帶子,並脫下羅衫,然後把桌上的酒和點心給新娘吃。
有的地方,人們在給新娘系“簇頭裡”的時候,故意把帶子打很多結,叫新郎難以解開而逗弄新郎。
第二天早上,新娘家的親戚聚在一起,新郎依次行禮,這叫“通常禮”。新郎根據這些人的輩分,或者跪拜,或者觀禮。“通常禮”結束後,新娘家的親威相繼把新郎請到自家吃便飯,這叫做“認親禮”。
新郎在新娘家一般要停留三天。這期間,新娘所在村裡的小伙 子們都來逗新郎玩耍,即試一試新郎機敏與否,或者提出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讓新郎回答,或者與新郎對詩,或者請新郎來跳舞。
三天過後,當新娘離開娘家時,新娘家就不擺設大宴了,這回該新郎家擺席了。新郎家也要布置一間醮禮廳,新娘就在醮禮廳“賞大桌”。新娘回婆家的第二天也舉行“通常禮”,新娘也要到新郎家的主要親威家吃便飯。新郎家還要給新娘家回敬佳肴。
新娘回婆家隊伍的“後行”,也是由娘家的爺爺、叔叔等年長者組成。後行者臨返回去的時候,新娘的爺爺或叔叔把親家請到跟前,把孫女或者侄女交給親家,並對孫女或者侄女囑咐道:“你雖然生長在我家,現在已經出嫁了。從今往後,這家就是你的家了。”要她好好奉養公婆,夫妻要相親相愛,一家人要和睦共處,要對得起祖先。新娘則遵奉長者的吩咐,面對著公婆發個誓,然後拜三拜。
到這時,婚禮才算最後結束了。
過一個月或三個月或一年之後,新娘回娘家去。這時,婆家張羅著釀酒呀、烙餅呀、打糕呀,再套上車送到親家去。

特點

朝鮮族婚俗朝鮮族婚俗

延邊朝鮮族青年的婚禮上,新娘身披白紗,胸戴紅花;新郎身上穿著筆挺的西服,胸前也戴著一朵紅花。幾輛掛著紅色彩綢的小轎車組成的車隊,沿著市區的主要街道慢慢地行駛。街道兩旁的行人駐足觀看,似乎是在向這一對新人表示祝福。車隊到了新郎家門前停了下來,可是新郎新娘都不急著下車,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男方家裡新房裡什麼也沒有!只是一間四壁皆白的乾乾淨淨的房子。朝鮮族的習俗要求男方在婚前送彩禮給女方的家裡,結婚時新房裡的一切家俱、被褥、生活用品都由女方準備,作為新娘的嫁妝,在結婚的喜日子裡送來。這裡院外停著一輛卡車,幾個小伙子正在忙著卸車。他們把車上的嫁妝都搬進了新房,並將它們一一布置起來,新房很快就裝飾起來了,隨後主人在新房的中間擺上了一桌豐盛的宴席。

新娘下車前,男方的家長和哥嫂都來到汽車前跳起舞來,他們用用歌舞表示對家中新成員的歡迎。舞罷,新郎先下車,打開新娘那邊的車門請新娘下車。當新娘露出半個身子時,新郎便將她抱了起來,在眾人的喝采聲中新郎一直將新娘抱到家門口鋪好的紅地毯前才將新娘放下,拉著她的手走入新房。這一風俗是向人們表明,新郎是一個強有力的男子漢,他有能力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力量,保障新娘一生平安幸福。

新郎新娘進入新房以後,在伴娘的陪同下入席,正襟危坐。這時先請新娘的娘家人到席前來觀看,然後請所有的賓客都到席前來觀看。豐盛的宴席顯示著男方對新娘的歡迎,並暗示著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會虧待新娘的,請娘家人和客人放心。在一片歡呼聲中,新郎新娘互相斟酒,並飲交杯酒。熱鬧一陣以後,婚宴桌前只留下了新郎新娘和伴娘幾人,其他客人則分別在附近鄰居家借用的地方落座,飲酒丶吃喜宴。

婚宴十分豐盛,席上除了各鍾菜餚,還擺滿了各種糕餅、糖果。席間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隻煮熟了的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它好像驕傲地坐在盤子裡,嘴裡還叼著一隻紅辣椒。在朝鮮族的婚宴上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象徵看吉祥如意。舉行婚禮這一天,新娘的小弟弟是要受到男方家的特別招待的,無論他提出什麼要求,男方家中都要設法滿足他。這一天新娘的小弟弟提出要喝汽水,主人家事先沒有準備,就立刻出去到商店買回兩瓶汽水給他。飯後,主人還送給他書包、文具盒、鋼筆等禮物,總是讓他高興地笑著。

婚宴結束後,雙方親家都來到新房圍著新郎新娘坐下。先由女方家中來客對兩位新人講幾句話,他們向新人祝福生活幸福美滿、白頭偕老,還囑咐新娘到了婆家以後要孝敬公婆、和睦兄嫂、恩愛丈夫;對新郎則說我家的姑娘交給你,要多疼愛,可不準欺侮她呀!客人講完後,主人也講了話。最後由新郎新娘在眾多的長輩面前,互相提出希望,並表示自己對今後的新生活所要盡的義務和責任。那熱烈友好的氣氛和歡快的嘻笑中,兩家人是那么融洽,新郎新娘是那么歡樂。娘家的人要回去了,主人端來了送客酒,新郎新娘以優美的舞姿表示歡送。其他賓客和朋友,特別是青年人在歡快的舞樂聲中翩翩起舞,為祝福兩位新人的娛樂晚會一直持續到深夜。

形式

朝鮮族青年男女結婚,要舉行兩次儀式方能成為正式的夫妻。
第一次是男方家“嫁”兒,女方家迎婿。這一天,新郎頭戴紗帽,身穿禮服,腳穿白襪。新娘要穿淡綠色的上裝,下穿紅色的長裙,外披長衣,腳穿白襪和勾勾鞋。新郎由儐相陪著前往新娘家,儐相一般由新郎的父親或叔叔來充當,新郎還要隨身攜帶一些禮物,此外還要帶上婚書和“木雁”。新郎到新娘家門前,新娘家在馬下放一條麻袋,新郎下馬時第一腳必須踩在這個麻袋上。麻袋裡裝的是稻穀之類的糧食,意思是新郎新娘婚後稻穀滿倉,生活富裕。新郎下馬後,把帶來的“木雁”、婚書、禮物等交給新娘家的人。遞交“木雁”,意思是前來尋覓配偶。“木雁”要由岳母接收。在舉行儀式時,新郎帶來的那隻“木雁”被擺在桌子上。
在婚禮儀式上,首先由主婚人宣讀婚書,新郎用手指蘸取水盆中的淨水,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彈撒,然後新郎用筷子把碗裡的栗子夾起來翻一個個兒。在這之後,新郎新娘互行跪拜禮。儀式結束後,新郎抱著“木雁”走進屋裡,拉開洞房的門,把“木雁”順著炕面推到炕里,他們認為如果“木雁”仰著身,則意味著頭胎生女孩子了。

盤點中國各族婚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