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拉底朝鮮族村,在當地居民家中,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生產、生活工具。若是造訪之時正值節慶日,你就可以一邊嘗著打糕等朝鮮風味餐,一邊觀看民族歌舞,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酒足飯飽之後,還可以到戶外觀看盪鞦韆、跳板等各種節日活動,興致高時,不妨親身一試,真可謂是其樂融融。
阿拉底朝鮮族村位於吉林市北部松花江畔的太平山腳下,距市區30公里。朝鮮族是一個勤勞、智慧、樂觀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稱。在阿拉底村遊人可參觀他們的居室和過去使用的生產工具,坐牛車、盪鞦韆、跳跳板,觀看民族歌舞等文藝節目,還可以品嘗到朝鮮族風味餐。遊客如能趕上為老年人過“花甲”,初生嬰兒過“百歲”或青年男女婚嫁,將更具有一番情趣。
民俗風情
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豐富多彩的歌舞,可稱為全民族的活動。因而,朝鮮族聚居的長白山區素有“歌舞之鄉”的美稱。
到朝鮮族民俗村或家中去做客,這種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歌曲和舞蹈都會時時地陪伴著人們。朝鮮族的歌舞具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特別是女性的舞姿,輕柔雅致,舉手投足,都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受,給人無限的美感。朝鮮族歌舞有感染力,只要有一個人起舞,大家便會不知不覺地跟著舞起來。歌兒越是唱得齊,手越是拍得響,也越是振奮人心。朝鮮族民間歌舞的內容大多是表現愛情,如《阿里郎》就屬於這一類型.朝鮮族歌舞的基調是情,是愛情,是一種民族情,所以最能感染本民族,也能打動其他民族,因這是發自他們心底的心聲。
歌舞在朝鮮族人的生活之中,如陽光一樣時刻不可離開。當蘋果梨熟了,當水稻豐收了,當延邊大地到處飄蕩著瓜果的芬芳時,當飛雪飄飄大地銀裝素裹的時候,載歌載舞表演節目的時候,他們通過歌曲和舞蹈來表現自己內心對生活的憧憬和對大自然的熱愛,讓一切參與人都融合在他們內心的幸福和快樂當中。
歷史沿革
遷徙時間
朝鮮族自17世紀末開始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特別是1869年朝鮮北部遭受大災荒後,大批朝鮮人遷入延邊等地。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又有大批朝鮮人遷入中國東北各地。在阿拉底村遊人可參觀他們的居室和過去使用的生產工具,坐牛車、盪鞦韆、跳跳板,觀看民族歌舞等文藝節目。還可以品嘗到朝鮮族風味餐。遊客如能趕上為老年人過“花甲”,初生嬰兒過“百歲”,或青年男女婚嫁,將更具有一番情趣。 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豐富多彩的歌舞,可稱為全民族的活動。因而,朝鮮族聚居的長白山區素有“歌舞之鄉”的美稱。
生活習俗
阿拉地朝鮮族村再也看不到朝鮮族人曾居住過的低矮的茅草房了,一排排清一色的大瓦房,家家戶戶院落里晾曬著金色的玉米、火紅的辣椒。在整個村莊裡,還建有路燈,鋪有草坪,種著花卉。幼稚園和村國小是村民們最關注的地方,為提高教學質量,每年在改善辦學條件方面的投入都在3萬元以上。在阿拉地朝鮮族村,所有的適齡兒童都進入管理正規、環境優美、設施齊備的幼稚園、村國小。阿拉底村不但沒有一個孩子失學,而且都能升入上一級學校繼續讀書。
文明村
阿拉底村現有村民2500多人,93%以上的村民是朝鮮族。這是一個馳名大江南北的“文明村”。自1994來始終保持著吉林“省級文明村”的榮譽。1997年,阿拉底村開展了創建“中國國家級文明村”活動,被中國中央中宣部確定為中國文明村創建活動示範點。
阿拉底村1996年就成立了文明村民學校。這在中國是少有的。聘請了4名教師,設定並裝修了教學場所,自編了6套10萬多字的文明村民教育教材。村民培訓率達到90%以上。
阿拉底村建有高標準的網球場、老年門球場。朝鮮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阿拉底村針對這一特點,積極引導村民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每隔兩年都要舉行一次大型村民運動會,每逢重大節日,都要組織村民開展歌詠、舞蹈、球類、棋類等具有朝鮮民族特點的活動。村老年協會已發展會員200多人,每天晚上都要組織檯球、花牌和舞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早在70年代末,就有“南學華西村,北學阿拉底”之說,當時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走在前面的阿拉底人,沒有忘記朝鮮民族的傳統觀念,寧可餓肚子,也要供孩子讀書,首先實施了9年一貫制義務教育。為了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70年代,阿拉底就組建了讀報組,三五家聚在一起,讀報、議論國事。開始在村民家裡,活動範圍小。到80年代末正式成立了老年協會,村里專門為老人們裝修了活動場所,每周必組織一次政治學習,回家後,必須向兒女們“傳達精神”。這一活動一直延續。20年來,阿拉底社會治安非常穩定,沒有一人被拘留或判刑。
1999年阿拉底村社會總產值已達1.05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22萬元、人均年收入4400元。可謂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雙豐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明村。
特點
阿拉地朝鮮族村落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舊式房屋別具一格。屋頂四面斜坡,屋裡用木板隔成單間,各屋之間有門道相通。屋內設平地炕,炕底有火道,即使是嚴冬,室內也溫暖如春。
短衣長裙,是該村婦女服飾的一大特點。短衣,朝鮮語叫“則高利”,是一種斜領、無扣、以帶打結、只遮蓋到胸部的衣服;長裙,朝鮮語叫“契瑪”,腰間有細褶,寬鬆飄逸。這種衣服大多用絲綢縫製,色彩十分鮮艷。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褲腿寬大的長褲。外出時,多穿以布帶打結的長袍。
村民能歌善舞,著名的民間舞蹈有農樂舞、長鼓舞、扇舞、頂水舞等。舞姿或輕盈舒展,或柔婉沉靜,或剛勁跌宕,明朗與含蓄相交織,細膩與大方相表里。朝鮮族歌曲旋律流暢婉轉、歡快明朗,如《桔梗謠》、《阿里郎》、《諾多爾江邊》等人人會唱。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長白之歌》、獨唱《閨女之歌》。最有名的樂器是伽倻琴,伽倻琴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現力很強。
村民熱愛體育運動。跳板和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喜愛的傳統運動,摔跤和踢足球則是男人們的運動。男子喜歡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歡壓跳板和盪鞦韆。朝鮮舞蹈包括長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餐桌上,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婚喪、佳節期間不殺狗、不食狗肉。忌諱人稱“鮮族”。
朝鮮族婚俗中,定婚前,一般也要經過提親、請婚、定吉日、送聘禮等程式。
姑娘和小伙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
阿拉底朝鮮村朝鮮族的歌舞具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特別是女性的舞姿,輕柔雅致,舉手投足,都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受,給人無限的美感。朝鮮族歌舞的感染力極強,只要有一個人起舞,大家便會不知不覺地跟著舞起來。歌兒越是唱得齊,手越是拍得響,也越是振奮人心。朝鮮族民間歌舞的內容大多是表現愛情,如《阿里郎》就屬於這一類型。它所講的是一對夫妻恩恩愛愛,突然來了侵略者,丈夫要去出征。臨別時,夫妻倆難捨難離。丈夫走後,妻子天天站在十字路口,遙望著遠山那彎彎的小路,盼望著丈夫快些歸來。三年後,丈夫回來了,看到有錢人家的子弟正在調戲妻 子。丈夫不知內情,傷心地走了。妻子望著丈夫的背影,用刀自盡了。人們可憐死去的姑娘,唱歌哀輓她。歌里有女人被委屈和誤解的怨恨,有對丈夫發自心底的思念,歌聲真切、動人,甚為苦楚、深沉。朝鮮族歌舞的基調是情,是愛情,是一種民族情,所以最能感染本民族,也能打動其他民族,是發自心底的心聲。
更名
1998年6月18日,永吉縣烏拉街滿族鎮阿拉底村作為吉林地區新興小城鎮試點單位,正式更名為永吉縣阿拉底管理區,實現了由傳統農業村向新興小城鎮的轉變。70年代阿拉底曾是以“共同富裕、縮小差距”而聞名省內外的朝鮮族聚居村,從1984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90年代初已基本形成農業產業化格局。1997年工業產值達到1.11億元;集體積累猛增到2693萬元。
勞務輸出
阿拉底經濟管理區是一個面積只有55平方公里,人口654戶、2560人的小城鎮。土地資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不足1畝,上千名剩餘勞動力滯留農村,嚴重製約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為了多增加農民收入,拓寬農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把組織勞務輸出作為振興本地經濟、轉化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一條重要途徑。重點瞄準兩個“市場”,一是瞄準沿海發達地區,發展國內市場。二是瞄準境外已開發國家,開拓國際市場。讓農民跳出農田“出勞務”,走出鄉村“發外財”。通過掙外地的錢,創家鄉的業,讓勞務輸出成為管理區新的經濟成長點。該管理區2003年向外輸出勞務人員1168人,占管理區人口總數的45.6%;其中向境外韓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紐西蘭等國家輸出336人,向北京、上海、深圳、青島等國內發達地區輸出832人,每年勞務輸出實現總收入2200多萬元,管理區戶增收3.36萬元,人均增收8600元。
人物
金龍九(1915-1980),朝鮮族,1915年生於韓國,1937年逃荒來到吉林阿拉底。中共黨員,曾被選為黨的十一大代表,並榮獲中共吉林市委授予的“模範人物獎章”,生前任吉林市永吉縣阿拉底大隊黨支部書記。
在金龍九任阿拉底大隊黨支部書記的幾十年里,牢記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保持著革命戰爭時期那樣一股革命幹勁,那樣一種政治熱情,勤政廉潔,公而忘私,一心撲實的乾社會主義。帶領民眾把一個溝壑縱橫、遍地蒿草的舊阿拉底,建設成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是一個加快農村發展的好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