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最初的婚禮形式大約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從相傳始於伏羲時代的定婚“以儷皮(成對的鹿皮)為禮”逐漸演進,到夏商時的“親迎於堂”,再到周代所具備的完整的“六禮”,已初步奠定了我國傳統婚禮的基礎。又經歷代的發展,使各種各樣的婚禮儀節更趨繁縟、熱烈。
概略而言,我國傳統婚禮大約分為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三個階段。
婚前禮
是在婚姻籌劃、準備階段所舉行的一些儀節。
先秦時,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五種(加上正婚禮時的親迎,即所謂的“六禮”),後代又逐漸演變出催妝、送妝、鋪房等儀節。
在古代封建社會,婚姻取決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禮的一切儀節,包括從擇偶至籌備正式婚禮的一系列環節,幾乎都由父母雙方的家長包辦,真正婚姻的當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為男子的社會地位比女子尊貴,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為主動。男方家長想為兒子娶親使,先請媒使向女家提親(稱“下達”),如果女家接受了這門親事,就開始進行納采、問名等一系列儀節。
納采
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雙方約定進行“納采”禮的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隻活雁作為贄見禮物(最初用活雁作為贄禮,即取雁為候鳥,秋南飛而春北歸,來去有時,從無失信來作為男女雙方信守不渝的象徵;又取雁飛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須長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後來也用羔羊、白鵝、合歡、膠漆等作為贄禮的),來到女家大門外,對女家擯者(輔助行禮的人)說:“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賞給某某(婿名)一個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據祖先遺下的規定,讓我來向您家主人請求舉行選擇貴府小姐的儀節。”
女家主人得到通報後親出大門迎接,賓主互作一揖讓之後,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達前來行納采禮節的意思。主人答禮,收下活雁並謙讓一番。媒使見婚事得到女方家長的正式應允,就告辭回去復命了。
催妝送妝鋪房這三項儀節在先秦文獻中未見記載,是後代在婚禮的演變中發展出來的。
催妝
是男家派人攜禮催請女家及早為新娘置妝的儀節。宋代,親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妝花髻、銷金蓋頭、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則答以金銀雙勝御、羅花璞頭、綠袍、靴等物。
送妝
是親迎前數日,女家派人將嫁妝送至男家的儀節。嫁妝往往用箱籠裝著,也有人家為炫耀陪嫁,將嫁妝用方桌一一鋪開,排成一個縱隊浩浩蕩蕩地送至男家。嫁妝通常有箱櫃、被褥、首飾、衣服、綢緞、文房四寶及金銀器皿等,還有以田地房屋、店鋪、當鋪作為陪嫁的。浙江一帶,嫁妝中有一種叫做“子孫桶”的(大桶上有一大蓋,為新娘生育時用),桶中盛有紅蛋、喜果、謂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紹興一帶,還有送“女兒酒”作為嫁妝的,即在女兒滿月或數歲後,即釀酒數壇埋入地下,待女兒出嫁之日,取出作為嫁妝禮品送至男家。
鋪房
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鋪設新房的儀節,有時和送妝同時進行。宋代,親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鋪設帳幔、被褥及其它房內器皿,並且備禮前來暖房。然後以親信婦人或從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許外人進入,以待新人。鋪房人必須是福壽雙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現代有些地方還流行此俗。
親迎
是新郎親往女家迎娶新娘的儀節,也是古今婚禮中最為繁縟隆重的儀節。
椐《儀禮.士婚禮》記載,結婚那天傍晚,新娘穿上結婚禮服——系有淺紅色花邊的純衣(絲質衣服),頭上戴著“次”(編好的假髮套),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著保姆,新娘的女隨從則披著白黑色相間的外衣,站在後面。當新郎穿著禮服,帶領著墨車(新郎坐車)、彩車(新娘坐車,設有幃簾)、從車、僕人等迎親隊伍來到新娘家大門外時,女家主人親自出來迎接,經過一番揖讓,雙方來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過稽禮(古代跪拜禮中最重的一種,需磕頭至地多時)的大禮之後,新娘就從房裡走到東階上她父親跟前,父親告誡她道:“今後要時刻小心、恭敬、謹慎,不要違背你公公婆婆的意願。”同時,將一件衣服給她,作為告誡的證物。接著,新娘再來到西階上她母親跟前,母親給她在腰間繫上一條帶子,並接上佩巾,然後告誡她道:“勤勉、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務。”隨後,新娘隨新郎下堂來到大門口,新娘披上御塵的外套登上彩車,並從新郎手中接過駕車的帶子。於是,新郎駕著彩車往前走,在車輪轉了3周后,新郎將車子交給駕車的,自己則乘坐墨車先走,因他還要到自己家門前迎候新娘。
流傳到後世,多以花轎、喜車、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結婚禮服多為繡有龍鳳圖案和彩飾的鳳衣鳳冠,垂下絲穗以遮面,也有以紅巾一帕、紙扇一把以遮面的。當新郎親迎來到女家時,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轎,新娘的親友則要當眾試才——請新郎賦詩,新郎在當場吟誦了“催妝詩”後,新娘方始起身上轎。上轎前,女家先使一婦人手持燈或鏡子向轎中照一下,謂之“照轎”,認為這樣可以壓邪。近代,花轎起轎後,女家在門口潑上一盆水,原意是認為水可以滌除污穢,當然也可以壓邪治鬼,後來演變成“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祈祝女兒出嫁之後和婆家關係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花轎
在迎歸男家的路上,前呼後擁,好不氣派:最前面的是開道的,緊隨的是執事的、掌燈的、吹鼓奏樂的,然後才是新娘的花轎。沿路吹吹打打,呈現出一派喜慶景象。花轎迎至男家,鄰人鄉親還要索取吉利錢,謂之“攔門”:送親者以銅錢向空中揚撒,兒童爭著去搶,叫做“撒滿天星”,另有一個手執花斗,將所盛之穀物、豆子以及金錢、果子等物望門而撒——據說是用以禳避阻擋新婦進門的煞神——稱為“撒谷豆”。新娘要下轎了,但雙腳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條、氈席或麻袋。因古人認為,地與天都是神聖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腳一旦與土地接觸,難免會觸犯地神,因此,必須鋪上氈或席來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婦家》詩記敘了這一習俗:“青衣轉氈褥,錦繡一條斜。”宋代改氈為席,稱做“傳席”或“傳袋”,即以席或麻袋輾轉傳遞,直到洞房前,席諧音“息”(即小兒、後代),袋諧音“代”,都是傳宗接代的意思。後來也有使女家親戚中力氣較大者抱新娘下轎登床的,演變至今,已成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轎、下轎的了。
當新娘來到新房門前時,還要從馬鞍上跨過去,以示平安,也有跨火以壓邪的。
拜堂
是新娘過門後拜見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親戚及夫婿的儀節。
先秦時,新娘拜見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後,由贊者引帶著去見公婆。新娘雙手捧著盛有棗子和栗子的竹盤,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臉向東行拜禮,然後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盤擺在席上,公公用手撫了一下,站起來回拜,新娘再行拜禮,然後下堂,從女隨從手裡接過盛有肉干的竹盤,走到婆婆的坐席前,進行如同剛才一樣的儀式。
接著,贊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種以甜酒賜給新娘的禮節,然後,新娘再用根據規定準備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饋食禮”,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後要由她來照料。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獻之禮”賜還給媳婦。
再公公婆婆和媳婦相互敬酒之後,公公婆婆由西階下堂,新媳婦由東階——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顯示新媳婦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婦的資格。再拜見公婆後第三個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婦要到夫家的祖廟行“廟見之禮”——即拜見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靈。經過這一系列儀式,新媳婦才算正式成為夫家家族中的一員。
從漢魏到唐代,北方一帶,拜堂有在“青廬”中舉行的。所謂“青廬”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設一帳幕,新娘從特備的氈席上踏入青廬,公公婆婆則踏著新娘的腳印隨後而入,以壓媳婦的銳氣。新娘入門後,先拜豬圈及灶,然後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見公婆及親戚。
後來,逐漸把拜堂這一儀式改在新婚之夜進行。新郎迎請新娘進門後,各執一端用紅綠彩緞結成的同心結,並立在高燒大紅龍鳳喜燭的堂前,請男家福壽雙全的太太,以秤桿或機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後依次拜見公婆及尊長親戚。這時,拜與被拜的雙方往往要互贈禮物。最後夫妻交拜,禮畢之後,新人由親友送入新房。
合酒
古往今來,酒筵几乎是每對新婚夫婦行婚禮時必不可少的儀式,流傳到今天,“吃喜酒”已成為民間行婚禮的簡稱。
當然,酒筵有蘩有簡,規模不等,但最主要的意義,則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親朋好友的承認。因此,酒筵也是婚禮中最具有社會意義的環節。先秦時代,新郎新娘的酒筵並不和眾人在一起,而是在新房中專設一席,新郎新娘在司儀的指揮下,相對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式服用一些飯菜酒食之後,即告撤席,時間不很久。在酒筵上,最具有意義的儀式無過於“合酒”了。
“合酒”,是以線相連,新郎新娘各執其一,相對飲酒的儀式。酒杯一分為二,象徵夫婦原為二體;以線連柄,則象徵兩人通過婚姻而相連;合之則一,象徵夫婦雖兩體猶一心。新婚夫婦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調製的菜餚,同喝一杯,象徵夫妻間互敬互愛、親密無間。由於這一儀式意義深遠,所以後來的婚禮中都少不了這一節目,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名稱有所不同(“飲交杯酒”)、器皿也有所變化、飲酒的形式也不一樣。
秦漢以後,在婚禮酒筵前後,又增加了“撒帳”、結髮等儀式。當新郎將新娘迎入新房後,兩人一起在婚床帳中女左男右對坐,隨後由前來參加婚禮的女賓或司儀邊唱邊向帳中拋灑金錢彩果,即所謂“撒帳”。接著,將一些預先從新郎頭上取下的頭髮交給新娘,讓她和自己的頭髮梳結在一起,稱為“結髮”。
這以後,新郎就從床上下來,到外室接受親友道賀,招待眾人參加酒筵,而新娘則仍然在帳中繼續安坐,直到酒筵結束,新郎再度回房為止。
鬧房
在近代,這是新婚夫婦在婚禮之夜在新房接受親友祝賀、嬉鬧的儀節,民間有“新婚三日無大小”,“鬧喜鬧喜,越鬧越喜”的說法。
在先秦時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結束,標誌著婚禮之夜儀式的基本結束,接下來,新郎新娘就安寢了。
大約在漢代時,參加婚禮的賓朋不甘就此罷休,於是就有了“聽房”的做法:新婚之夜,愛看熱鬧的人悄悄來到新房窗外,偷聽新郎新娘的言語及舉動,以此為笑樂。
傳衍至晉代,民間已有戲弄新娘的習俗:於大庭廣眾之前,以各種怪問題來難新娘,甚至對新娘施以種種惡作劇。
後來流行的“鬧房”,可能就是這一習俗的演變。各地的“鬧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鬧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時鬧過了頭,往往給主賓雙方帶來尷尬和不快,但因為它給婚禮增加了熱烈的氣氛,所以後來的婚禮中往往少不了這一節目。
北京禮儀
保親
所謂保親,就是介紹婚姻。父母給子女選擇配偶,一般都是由親友來保親,俗稱“說媒”。其程式通常是這樣的:通過媒人介紹,男女雙方父母同意後,首先要各寫一個“門戶帖”,將男女雙方的姓名、年齡、籍貫、祖孫三代名號、官職等寫在上邊,讓媒人互相傳遞給對方父母過目。
在這之後,男方主婦擇吉日去女家探視,實際上就是去摸清女方家的各種情況,如其家庭成員的官職地位、財產狀況及姑娘的德才和容貌。
合婚
經過互相查訪、探視,雙方父母均無異議後,下一步就是“合婚”。男女雙方各用一叫順紅紙的摺子,上書“生辰八字”,將男女雙方出生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天干地支列於紙上,然後請“星命家”測看男女雙方“八字”,俗稱“批八字”,這就是所謂“合婚”。
按照中國舊式婚制,一般必須經過星命家推算,認為男女屬相相合才能結婚,以免婚後夫妻相剋或妨礙家運。在老北京有所謂“十二屬相相合”說法:“青兔黃狗古來有;紅馬黃羊壽命長;睡鼠黃牛兩興旺;青牛黑豬喜洋洋:龍雞更久長。”此外,還有所謂“十二屬相相犯”的說法:“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錯,龍兔淚交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
經過命館先生的一番推算後,男女的婚事才會有結果。一般情況下,命館先生根據“乾造”(男方)和“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及屬相,寫出鑑定(如“子與醜合”等),再根據“黃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擇定迎娶日期,並將這些東西寫在一個紅紙摺子上。這個紅紙摺子,就是所謂“龍鳳帖”。在傳統婚制中,這個“龍鳳帖”特別重要,它相當於今天的結婚證書。只有取得了它,才算完成了合婚手續。
放定
放定,俗稱“訂婚”,就是確定婚姻關係的手續。老北京的放定,有放小定和放大定兩種形式。放小定也叫“過小帖”,是舉行一定的訂婚儀式,因為規模比較小,故稱小定。男女雙方經過命館先生推勘後,便選定一個“黃道吉日”舉行放定禮。
一般情況下,男方給女方一個或一對金屬戒指,讓女方戴在手上。有些大戶人家,則特別講究,在放小定時,男方要送女方四樣金銀首飾,即一對戒指、一對鍋子、一對耳環、一個頸圈。其用意,無非是表示男方以“家法”約束姑娘,意在使其過門後穩重。放定禮後,姑娘便改變頭型髮式,由過去留辮子不扎辮根,改為紮上紅辮根。女方家人便約束少女,不準外出,籌辦嫁妝;而男方則開始籌備婚娶。
放大定,也稱“過大禮”,指男方向女方送彩禮,以便確定婚期。放大定意味著男女雙方聯姻已成定局。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禮,多是在這時進行,這無疑是買賣婚姻的集中表現。
父母將女兒嫁出去,如同賣出一件商品,公開要價,有時雙方討價還價。如單獨放大定,禮品要比放小定時更多一些,由男家送給女家一些首飾、衣服之類;而富者當然很講究,正如北京童謠所唱:“小姑娘,做一夢,夢見婆婆來下定,真金條,裹金錠,桃紅裙子扎金鳳,繡花鞋,蝴蝶兒夢。”
迎娶
迎娶也叫“迎親”,或“親迎”,是舊式婚禮最熱鬧的一步。當年有一首童謠唱道:“大姑娘大,二姑娘二,小姑娘出門子給我個信兒。搭大棚,貼喜字兒。牛角燈,二十對兒,娶親太太兩把頭,送親太太大拉翅兒。八團褂子大開楔兒,四輪馬車雙馬對兒”,反映了迎親時的熱鬧情景。
迎娶儀式一般在上午舉行。首先由娶親太太到喜房給天地爺上香,新郎按娶親太太的意思,上前磕三個頭。新娘上轎後,娶親隊伍便抬著花轎往男方家中趕。當娶親隊伍臨近家門時,一般都要令吹鼓手們鳴鑼奏樂。當新娘到喜房後,由娶親太太給新娘擦胭脂抹粉,加以修飾。這道禮儀俗稱為“開臉”,表示新娘從此由少女變成少婦了。隨後,在娶親太太主持下,新郎新娘,給天地爺上香,叩三個頭,叫做“拜天地”。拜罷,夫妻對拜,行新婚之禮。
迎親儀式結束後,首先要進行的是“坐帳”。新郎、新婦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新郎將自己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應該壓倒女人一頭,也表示男女已同床。娶親太太說幾句吉祥話後,便把帳子一拉,謂之“撤帳”。
接下來,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喝時以紅頭繩將兩個酒杯系在一起,娶親太太將一杯遞與新郎,送親太太將另一杯遞給新娘,各飲半杯,再予互換,意思是“千里姻緣一線牽”。然後,新婚夫婦同吃“子孫餃子”、“長壽麵”。吃時,通常男家安排一男孩隔窗大聲問道:“生不生?”娶親太太或新郎回答說:“生!”表示生育後代。
鬧洞房
舉行婚禮的當晚,一般都要“鬧洞房”。在北京及北方許多地方,都流行著“三日無大小”的鬧房風俗。持老觀念的人認為,越鬧越發,不鬧不發,甚至有“人不鬧鬼鬧”的說法。
鬧房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向新人拋撒糖果、喜果;有的則對新人勸酒,甚至灌酒;還有的將蘋果用線拴在帳上,讓新人對啃。本來美妙的洞房花燭夜,變成了難熬的惡作劇。
回門
洞房花燭夜後,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親三代,並拜見父母等長輩,定名分,認大小。
婚禮舉行後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與父兄親友行回見禮。這就是所謂“回門”,也叫“回酒”。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趕著馬車來接新婦,新婦臨行前,向公婆叩頭,然後與新郎坐馬車到娘家會親。到娘家後,新婚夫婦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親牌位行禮,然後給女方父母及長輩們行叩首禮。
見完禮後,便擺開宴席,請新婚夫婦喝酒。飯後,新郎獨自回家,新娘則要到晚上才能回來。到了此時,一場富有戲劇色彩的婚禮才告閉幕。
廈門禮儀
提字仔
廈門俗稱提親為“提字仔”,男方托媒上女方家門提條。女方父母若無意結親,煤人只得怏怏離去。如女方父母有意,即向煤人要來寫有男方姓名籍貫、出生年月日、職業等情況的紅紙條——“字仔”,讓煤人三天以後再來,這門婚事算有了希望。在提親議婚的過程中,“煤太婆”往往憑藉其三寸不爛之舌,鼓動議婚雙方攢成親事,好從中撈取“煤人錢”。廈門議婚很早就有“對看對相”的相親風俗。兩家通過“提字仔”,彼此認定門戶相當之後,即通過煤人進一步談論聘金、聘禮的具體數目,婚事的各項程式、日期和要求。
吃定
稱為“訂婚”,男家差煤人帶著裝有禮帖和訂婚帖的帖盒前往女家,送去金手環或戒指一對,以及部分聘金和禮餅、香、燭、鞭炮、豬肉等,作為訂婚禮物。女家以訂婚帖回復男家,同時回贈金表鏈等飾物,並退回部分禮餅,由煤人送往男家。女家給煤人的“煤人禮”錢銀也一併放在帖盒內。男家收回帖盒,視盒內“媒人禮”的錢數,再給媒人雙倍的“謀人禮”。以後每次有勞煤人,都要給謝禮。訂婚的當日,男女兩家都要辦訂婚桌,宴請自己的親戚,慶賀兒女訂婚。女家將男家送來的禮餅分送親友,宣告女兒出嫁在即,男家也分喜餅。收到喜餅的人家,要送上結婚禮物致賀。
現在婚禮一般都不再經過“訂婚”這個環節,合併到“送定”這個步驟,節省了應酬花費、也有送女方一隻金戒指或一條金項鍊作為信物的,這頗有舊時代“吃暗訂”的訂婚意味了。
“送走”即送聘禮、聘金。
聘禮
扎餅,俗稱“大餅著花”。“大餅”即特製的碗口大的馬蹄酥,兩個一包,動輒數百數千包。“著花”即中空的油炸糯米球,外面用糖漿粘上“米香”(爆米花),類似今日的“麻著”。還有“四色餅”,即各種小餡餅,包裝成封,視“大餅”的多少,按一定比例搭送。
禮糖,俗稱“大糖小巧”。“大糖”,由糖壓製成塊狀,中空“小巧”,顧名思義,是較小的糖塊,多為樂形或菱形,實心。女方大部分收下,退回小部分。男方也散發禮餅禮糖給親友,常再加香蕉搭進,寓招子之意。男方在“送定”前已給親戚喜物,為紅糯米湯圓一桶(用紅色飯桶裝)或糯米摻四大團和禮糖若干。
面線。寓白頭偕老之意。
冰糖、冬瓜糖、桔餅、柿餅、糖花生等蜜料、茶料(飲茶的條配),女方也退回部分。這些都是招待客人的甜點佳品。甜應俗語“吃甜甜,生後生”,桔餅寓吉意,生花寓早生貴子。女方陪嫁也都有這些。
瓮酒、活雞活鴨。女方留下酒,雞鴨要退回。
龍風大紅燭、禮炮、禮香。都是婚事必需品,龍鳳大紅燭供女子出嫁前舉行“上頭”(冠禮)儀式用。
四時水果。香蕉、鳳梨、柑桔等,香蕉寓招子,鳳梨寓“旺來”,柑桔寓吉意。
飾物。手環、戒指、項鍊、珍珠片頭、金銀河、珠寶等。
婚前準備
男女雙方發出紅帖遍告親友。有的再發禮餅禮糖,以示隆重。自“吃定”以來,收到喜糖喜餅的親友都準備結婚禮品.前往致賀或“添妝”。婚家派送喜糖喜餅也頗有考慮,關係密切、感情深厚的宜厚送,反之薄送。
吉日裁衣,男女兩家同時進行。過去結婚外裝多請外工裁縫製作。裁衣日,女家還製作新婦結婚系的“肚裙”,也以白布為之。這件“肚裙”在頭胎嬰兒出生後裁作兒衣,具有預兆早生貴子的意思,也是必不可少的。
合帳。男家在裁衣當日,須制床帳一頂,也是“好命人”執剪,在當日縫製好,稱為“台帳”。
安床。男家擇吉日安床。安床即擺放新床。
送嫁妝。迎娶前一日或數日,女家將新婦隨嫁的物品——嫁妝先行送往男家。
送嫁妝由女方派人押送,不用煤人,煤人只算男家的代表。男家也同樣禮待女方客人。
婚期前夜或當日清晨,男女雙方要舉行“上頭”成年禮。新婦在“上頭”之前,請“好命人”用結實的紗線絞去臉上的汗毛,並且把眉毛絞得細細的,叫做“開面”。
“上頭”即將新人童孩髮式梳成成人髮式,都在正廳祖先神位前舉行。“廈門人認為結婚了的人才算成年人,未結婚的還是孩子。未婚者,不管多老,過年都還有人給紅包
迎娶
女家在迎娶隊伍到來之前關閉大門,讓媒人來敲門。媒人敲門時,女家問說”何事?“謀人答:“要娶新娘!”這時,女家將門稍稍開啟一縫,謀人依禮遞進一個紅包給開門的人,門又關上了。煤人重新叫門,如此三次,女家才開大門迎客。這就叫做“打門娶新娘”、故意延長出門的時間,是世俗認為新娘拖延出門的時間越長,對女家越有好處,能留住更多的財氣。也有說這樣才顯得男家有誠意。新郎進門入廳,拜見丈人、丈母娘,女家小舅子輩即為新郎拜上剝殼的熟雞蛋煮糖水的“雞蛋菜”,以及“龍眼乾茶”、“四果茶”、“茶心茶”,新郎依例只喝湯水。新娘一身盛裝,頭臉罩上紫帕,與新郎拜過祖先,叩別父母后,由父母(或兄弟、好向人)牽上轎。新娘上轎時要哭幾聲,俗稱“哭好命”。新娘轎一出門,女家立即緊閉大門,俗稱如此財氣才不會被拔去,然後放炮禮送、門外的迎親鼓樂自始至終盡情歡奏,鞭炮越放越熱鬧。迎得新娘的迎娶隊,這時除了增添了新娘的花轎之外,又增加了陪送新娘的轎乘,乘有小男(新娘兄弟輩)、送嫁嬸。
花轎到達男家,先停在門口,等待出轎入門的吉時到來。男家小姑(新郎姐妹輩)捧著茶盤和盛著柑桔的桔盤,站在轎旁。新郎則立於轎門前。轎前還燃著一盆炭火。吉時一到。新郎抬腳猛踢轎門三下,轎門才開。這時,小姑捧上甜茶,再捧上桔盤,讓新娘觸摸柑桔。新郎牽新娘時新娘稍起身又復坐下,再牽再坐,反覆三次才出轎。這時,原來掛在花轎後的米篩,由男家人舉在新娘頭上。新娘出轎,踏在瓦片上,才由新郎牽著,跨過炭火,進入大門內。在整個入門的儀式過程中,鞭炮震天動地,硝煙瀰漫,紅色的鞭炮紙屑把地面都鋪滿了。
新婦入門後,與新郎在正廳拜天地後往入新房。新婦要第三天才能出房。廈門人說的“新婦娶來,藏在房仔內”,很形象地道出了這個細節。新娘入新房,若踏門檻而過,意味著她想壓服新郎。這種鬥法一般不為家法所容。在新房裡,點著龍鳳大紅燭,俗稱左燭主男壽,右燭主女壽,那盞先滅那個先亡。新郎新娘在新房裡先吃“‘合婚圓”,自己夾著吃一粒,再各夾一粒給對方吃,還要吃慶賀婚事的“酒婚桌’,民間又訛為諧音的”水婚桌“。新郎新娘端坐在圓桌的兩側,由”好命人“掌具。廈門的酒婚桌要上十二道菜,六葷六素,由”好命人“拿筷子—一夾起,遞到新郎新娘嘴邊,作餵食狀。夜幕降臨,新人上床圓帳之時,仍有需要注意的禁忌。新郎衣要搭在新娘衣之上,新郎的鞋要放在床下不易被人踏到的地方,否則將兆男被女壓。
婚後第三日,新婦才第一次走出新房,上廳拜神、拜祖、拜公婆和親戚長輩,俗稱”出廳“。新婦要把龍眼乾、紅棗泡的甜茶敬捧給家人,尊長以禮物放在茶盤上謝賀,稱為”壓茶盤“,多為飾物和紅包。新婦還以紅簪花遍贈家中女眷。
女家也在第三日派小舅子前來探望,帶著檻裝的香蕉、冬瓜糖等蜜料,還有甜包、香粉等禮物,女婿須出門迎接。小舅子上堂拜見各位親家,稱長輩,說”給親家請安“等。諸長輩則給紅包,稱給舅於”糖仔錢“。
“出廳”當日中午,男家設“新娘桌”宴請小舅子、全家女眷。新娘居中,姑嫂左右招待。席間,小舅子面前還放著一隻碗,人們將席上的雞、魚大菜中的雞頭、魚頭先行夾在這隻碗裡,請舅子回家時帶回去,表示新娘家有吃的,還表示婿家的敬意。
小舅子回家時,婿家回之以成檻的大烏糖丸和小舅於帶來的部分甜包。
婚後的第三天晚上,夫家宴請賓客。
婚後第四日,小舅子偕“母仔”來訪新婦回家探望父母,稱為“做客”,即古代“歸寧”之俗。公婆都要給舅子紅包,稱給舅子“結衫子帶”。
“做客”,由新郎陪新婦回家。新婦回家“做客”,夫家要備檻禮,有碰餅、四色餅、著花、水果等。男家還備有給女家父母、長輩、晚輩的紅包,裝在帖盒帶去。一般女家父母按紅包內錢額加倍回禮,並另贈親家衣物,對方長輩原封退回,晚輩可照收。“做客”時,女家合家歡宴。
廈俗新婚滿月後,新婦才能“做客”留宿。而後凡要回娘家“做客”,皆要娘家派人去請,經夫婿同意後才能成行。
正因為“做客”只邀請新婦,所以過去還要請女婿,時間定在婚後的第十二日。和“做客”一樣,還是要禮尚往來,而且更不能含糊,唯不必等到天黑才回家。
婚後的第十二日,有能力的人家又廣請賓客,凡婚禮有賀禮者都清。男方在席間答謝各方的愛護。席畢,新婦捧甜茶,受“四句”祝福。鬧廳,如第三日。
傳統的廈門婚姻禮俗,可謂“先兵後禮”。從“提字仔”起,雙方看門風、談聘金聘禮,買賣婚姻的勁頭十足。“生意”談成後,“請期”、“親迎”、“三朝”、“做客”、“請女婿”,才講起禮來,但是仍十分注意講究金錢上的對等。傳統的婚姻禮俗,當事的男女雙方沒有絲毫的自主權利,不知葬送了多少青年人的美滿青春。古老的一輩人介紹自己的婚姻時常常說:“你們現在是先戀愛後結婚,我們過去是先結婚後戀愛,好壞都是一世人。
地方習俗
說到中國的傳統婚俗,人們便會想到什麼“三書六禮”“三拜九叩”這些繁俗禮節。但一提到我國少數民族的結婚思緒,便不會有太多的印象,其實由於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使得各地的婚俗都呈現出很大的不同,而正是這些絢麗多姿的婚俗習慣構成了人類社會中一道亮麗風景線。
辣子面
白族人婚禮以熱烈隆重而著稱。因白族話中“辣”與“親熱”諧音。因此,當新郎進入洞房時,新郎的伴郎們即將辣子面撒入早已準備好的火盆里,一時辣味四溢,嗆得新郎和新娘一陣大咳。接著,新人在新房裡吃喜飯、喝喜酒,在飯菜及酒肉中同樣調入很濃重的辣子面,辣得新郎新娘難以下咽。這時鬧喜的人們便爆發出一片歡聲笑語。夾生飯
居住在滇南哀牢山的葉車人,其婚禮多在黃昏時分舉行。當新娘被接到夫家後先要進入大房,向供桌上象徵祖先歇腳處的一塊篾笆叩頭,面向酒席長輩行埋頭禮,表示心甘情願嫁給新郎,海枯石爛心不變。在婚禮中,要吃夾生飯,這夾生飯必須蒸至5成熟,使其外熟內生。葉車族人認為新娘吃夾生飯是添丁的好兆頭。離娘飯
在魯南山區一帶流傳著一種“離娘飯”的習俗,顧名思義是離開母親的最後一頓飯,有道別餞行之意。“離娘飯”一般在婚期的頭天晚上進行。據說,新娘只有吃好這頓飯,將來的日子才能甜美幸福。飯桌上按長幼落座,新娘的母親張羅酒菜,並要親自掌勺。主菜是新郎家上午派人送來的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這道菜稱“離娘飯”,意味著女兒離開娘以後定會大吉大利。另外,配有一碗水餃,一碗麵條,一碗大米乾飯。餃子預祝新人早生貴子;麵條則喻婚姻天長地久;大米乾飯就是白頭偕老之意。飯菜備齊,母親落座,新娘首先起來,端起米飯遞給父親,父親接過繞桌一周遞給哥哥,哥哥端起碗舉給新娘,新娘馬上銜上三口,吐在早就放在桌子上的手帕里,嬸子或嫂子迅速將手帕包攏裝進新娘的衣袋,讓她第二天帶到夫家去。隨後,大家開始吃喝談笑,新娘要說些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叔嬸哥嫂教育之情的話,長輩們要再對新娘交待一番,充滿了依依惜別之情。這時新娘悲喜交集,情不自禁落下淚來。弟侄見了,高興地叫,說這是給他們留下的“金豆子”,引得新娘破涕而笑,大家也就含笑同樂。隨即席散人去,各自為明天的出嫁儀式做準備。雞肉為媒
傣家青年男女社交戀愛,傣語稱為“約騷”。當地漢族稱為“串姑娘”。傣歷新年那一天,傣家竹樓里到處可聞一片殺雞聲,雞燒好後,便見姑娘穿上盛裝,把雞肉拿到集市上去賣,等候自己喜歡的小伙子來買。興高采烈的小伙子紛紛前來問價,如果姑娘說:“吃了再稱。”吃後又加倍要錢,便是不喜歡了。若姑娘喜歡買雞肉的小伙子,姑娘便會遞給小伙子一個凳子,讓他坐到自己身邊。這時,小伙子說:“我們傣家有句俗話:‘一起吃才香,一起抬才輕’,來我倆一起吃,雞肉才會更香。”姑娘對說:“我們傣家也有句俗話:‘放開來吃才香,放開來才利索’,這裡人多嘴雜,乾脆我倆抬到林子裡去吃。”雞眼為證
苗族人在選擇結婚良辰吉日時,南方父母一定與媒人同赴女方家商定。女方家殺公雞一隻,煮熟之後,雙方共同觀看雞眼,此禮儀一般在深夜舉行。如果雞的雙眼全睜或全閉,則表示吉利;如果雞眼一隻睜著一隻閉著,則認為不吉利。看完雞眼,雙方就開始協商婚期,一般訂在“午日”或“子日”,苗民認為這兩個日子是大吉大利之日。同飲雞酒
居住在貴州省織金洞風景區新莊村邊遠山區的苗族人忠厚老實,勤勞樸素,他們的戀愛方式是在“曬月亮”、跳花節、對歌、趕街等集體活動中認識結交。提親這天,男方家請人帶來兩隻大紅公雞到女方家來,但這兩隻雞必須當眾殺死,用兩滴血放在酒里混合後讓男女雙方飲下,表示百年到老;雞心、肝不切破按原樣煮熟吃下,表示永遠不變心;雞腸子也不切斷,吃了後表示連線一起,永不分離。吃這些東西時,有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說一些吉利話和比喻詞,這樁事就算定下來了,這就叫吃雞酒。居住在黔東南台江的苗族人,在吉日來臨時,男女雙方為婚事忙個不停。女方一般要舉行祭祀儀式,特請司儀將少許酒和供物扔在地上,說些吉利話,祝福待嫁女兒婚姻美滿幸福。這時男方司儀從口袋掏出幾毛錢交給女方司儀,二人喝糙米釀製而成的交杯酒,意即已為男女青年搭好了婚姻橋樑。午後,迎親隊伍便在司儀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從女方家出發去迎娶新娘。
禮儀知識
為什麼在婚姻典禮時,新娘總是站在新郎的左邊?
古時候,盎格魯撒可循的新郎常常必須挺身而出,以保護新娘子免得被別人搶走。在結婚典禮時,新郎讓新娘子站在自己的左邊,一旦情敵出現,就可以立即出佩帶在右手的劍,英勇擊退敵人。
為什麼鑽石訂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無名指上?
古人認為左手無名指的血管直通心臟,中古世紀的新郎把婚戒輪流戴在新娘的三支手指上,以象徵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一體,最後把戒指戴在左手的無名指上。於是左手無名指就成為所有英語系國家傳統戴婚戒的手指。
為什麼新娘要戴手套?
在中古世紀時,準新郎提出來象徵愛的信物,以穩定心上人的心。當時許多紳士送手套給心上人表示求婚,如果對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時戴著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應求婚。
什麼新娘要戴面紗?
最初,新娘的面紗象徵著青春和純潔。早年,基督徒的新娘戴著白色面紗,已表示清純和歡慶;或戴藍色的面紗,以示如聖女瑪麗亞的春節。據說,當年瑪紗?華盛頓的孫女妮莉?華樂斯在結婚時別出心裁的披著白色的圍巾,掀起一時風尚。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紗的習俗的由來。當年瑪紗的未婚夫見她站在蕾絲窗簾後,驚為天人,贊歡不已。這給了她在婚禮時戴白紗的靈感。
為什麼新娘穿白色禮服?
自羅馬時代開始,白色象徵著還清。在一八五零年到一九零零年間,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徵。到了本世紀初,白色代表純潔的意義就遠超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