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者燕北閒人,原名文康,清代小說家。姓費莫氏,字鐵仙,一字梅庵,號燕北閒人,滿族鑲紅旗人。道光初年至光緒初年在世,生卒年不詳。其祖父是大學士勒保,曾任理藩院郎中,徽州知府,後被任命為駐藏大臣,因病未能赴任。勒保出身顯貴,早年家世盛極一時;晚年諸子不肖,家道中落,以至於家中物品變賣殆盡。文康當時獨居一室,僅有筆墨相伴,有感於世運變遷、人情反覆,便以警教式的理想化筆觸,撰寫完成了長篇白話小說《日下新書》。作品嫻熟的套用北京口語,並採用評話的方式,繪聲狀物,生動感人,遂能廣泛流傳於世。
內容
《日下新書》主要描寫的是旗人青年公子安驥同俠女何玉鳳和張金鳳的姻緣故事。清時康雍年間,“醇儒”安學海在垂老之年出任河工知縣。因性情耿直,不善於逢迎上司,為上司河台所奏參,革職拿問帶罪賠修。其子安驥聞訊籌金往救,途中被兩騾夫騙至荒山,誤投能仁寺,險遭凶僧殺害,幸虧立志為父報仇的俠女十三妹彈殺凶僧,始免於難。同時獲救的有村女張金鳳及其父母。十三妹做媒,將張金鳳許配給安驥,並解囊贈金,借弓退寇,使安驥一行人平安到達淮安。此時安學海的案情,已為欽差查清,冤屈得以昭雪。但安學海經過這一場宦海風波,棄官不做,以“還弓取硯”的線索找到十三妹。得知十三妹乃友人之女何玉鳳,因父親被大將軍紀獻唐所害,遂攜母避禍,並立志報仇。但此時紀已獲罪被處決。安學海由江湖豪俠鄧九公引導,得以見到十三妹。十三妹見母親病逝,仇人已死,決意出家。安學海以倫常大道,並與鄧九公等人苦心計畫,終於使何玉鳳改變主意,嫁給安驥。安驥得父母教誨及金玉二妻激勵,銳意功名,先後以第六名中舉,一甲三名探花及第,欽派山東觀風整俗使。少年得志,二妻俱有孕,又得長姐兒為妾。以後,安驥“政聲載道,位極人臣”,安學海也“壽登期頤,子孫榮貴”。
評價《日下新書》屬於擬話本,小說熔俠義與言情於一爐,情節豐富曲折,起伏跌宕,環環相扣,懸念極強,鋪墊、伏筆極妙;人物性格鮮活跳脫,極有光彩;結構嚴謹慎密,完整系統;語言清新流暢,幽默通俗。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在民間廣為流傳。
中外學者評語胡適:“旗人最會說話,前有《紅樓夢》,後有《兒女英雄傳》,都是絕好的記錄,都是絕好的京語教科書。”
魯迅:“榮華已落,愴然有懷,命筆留辭。其況與曹雪芹頗類。”
【日】太田辰夫:“此小說應當說是滿族文學的代表,它充滿了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