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話本

擬話本

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最早套用這一名稱﹐指的是宋元時代產生的《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和《大宋宣和遺事》等作品。它們的體裁與話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詩﹐中間以詩詞為點綴﹐辭句多俚俗。今則多指明代文人模擬宋元話本而寫的白話小說,如馮夢龍《三言》中的一部分和凌濛初的《二拍》等。

基本信息

概要

擬話本擬話本

擬話本是明代興起的短篇小說的一種創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擬宋元話本而創作的。它與話本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白話小說;其不同點是擬話本不再是說話藝人說唱的底本而是專供人們閱讀欣賞的文學作品。擬話本的出現標誌著宋元以來的講唱文學已逐漸脫離了口頭創作階段進而發展成為作家的書面文學。

所謂擬話本小說是指文人模仿話本形式編寫的小說,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最早套用這一名稱,指的是宋元時代產生的《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和《大宋宣和遺事》等作品。它們的體裁與話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詩,中間以詩詞為點綴,辭句多俚俗。但與話本又有所不同,“近講史而非口談,似小說而無捏合”,“故形式僅存,而精采遂遜”(《中國小說史略》)。魯迅認為它們是由話本向後代文人小說過渡的一種中間形態。

文人模仿話本形式編寫的小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最早套用這一名稱,指的是宋元時代產生的《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大宋宣和遺事》等作品。它們的體裁與話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詩,中間以詩詞為點綴,辭句多俚俗。但與話本又有所不同,“近講史而非口談,似小說而無捏合”,“故形式僅存,而精采遂遜”(《中國小說史略》)。魯迅認為它們是由話本向後代文人小說過渡的一種中間形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些學術著作套用擬話本這一名稱,專指明末文人模仿話本形式編寫的白話短篇小說,即魯迅稱之為“擬宋市人小說”的作品,如《三言》中的部分小說,以及《二拍》、《西湖二集》、《清夜鍾》、《石點頭》《醉醒石》、《幻影》等。這表明擬話本的含義已經發生了變化。

與話本區別

話本和擬話本,實際上就是白話短篇小說;不過,創作過程比起一般小說稍為複雜一些而已。話本這種體制,唐人講唱佛經故事,已開其端。兩宋以來,逐漸形成,逐漸發展。到了明代,文人模仿話本的體制進行創作的風氣頗盛,這類模擬的作品,人們稱它為擬話本。

話本和擬話本,都是在城市相當發達的條件下才有可能產生的。宋代的一些大城市,商品經濟已經相當發達,雖然後來遭受了元代的若干破壞和阻礙,但到明代,經過一段恢復時期,又繼續發展起來,趕上並超過了兩宋的水平,而逐步形成、達到了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時期。逐漸擴大的市民階層,在社會生活中日益占著重要的地位。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明顯的要求;而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也必然會產生出各種適合他們要求的東西來滿足他們。——“說話”,就是在文化生活方面適應他們的要求的一種技藝。“說話”是一種民間技藝,唐代城市中已經流行,到宋代更為興盛。聽眾主要是市民;聽“說話”,是市民文化生活重要內容之一。

“說話”技藝中,分為許多種“家數”(類別),而“小說”和“講史”,則占著其中主要的地位。“小說”所說的主要內容是社會現實生活,也就是以市民本身或市民所熟悉的人物、事情為主的短篇故事。“講史”所說的則是歷史故事,是以歷史上或傳說中的帝王將相、英雄好漢之類的人物為主的長篇故事。這兩種“說話”,特別受到廣大市民民眾的愛好和歡迎,正好反映出市民階層要求從自己的角度來認識現實,認識歷史;特別是“小說”,正好反映出市民要求把自己階層正面或反面的人物通過文學作品表現出來,而加以欣賞、歌頌,或予以鞭箠、唾棄。

發展過程

1、宋代說話的“小說”門類,內容包括煙粉、靈怪、傳奇、公案以及朴刀桿棒,發跡變泰等,其藝術特徵則有口語形式、入話正話、韻散夾雜及注重故事性等,此為第一階段。

2、第二階段是將口頭的講說整理成簡單的文字記錄並印刷出版,或用於說書的底本,或讓不能進說書場者閱讀,它們既有說話的某些特徵,又攙入了書面文學的某些因素,處於從口頭講說到書面表達的過渡階段,人們一般稱其為話本;

3、第三階段是明清時期文人模仿話本所創作的供案頭閱讀的書面作品,由於是模仿話本,所以它帶有市民文學的特點;又由於是文人的創作,兼有文人的意識與情趣,因而具有市民文學與文人創作的雙重性質。人們或稱它為擬話本,或稱它為話本小說。

特徵

就現行的擬話本看,它們有如下一些特徵:

1、在內容上,保留著宋元話本表現市民生活與市民情趣的特點,但由於文人的介入,在品位與境界上又有所提高。

2、在藝術形式上,繼承了話本的結構模式與行文特點,如“入話”、正義與結尾詩等等。但經過文人加工後,行文更富於詩意,更加注意修飾刻畫與技巧運用,如入話與正文的關係,當初只是說書人為等候聽眾而採取的權宜之計,故又稱為“權做個得勝頭回”,而在擬話本中卻變為行文的技巧,它們或與正文立意相近而突出同一主題,或與正義立意相反而構成一種矛盾張力,從而成為小說不可分離的一個部分。

從整體看,擬話本較之話本主要表現出一種雅化的傾向

作品

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話本集是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間洪楩刊行的《清平山堂話本》。

在此之後,萬曆年間書商熊龍峰也印了一些話本小說,現存四種,有古典文學出版社的影印本《熊龍峰刊四種小說》。另有《京本通俗小說》,收話本小說九種,1915年由書商繆荃孫刊印。今學界普遍認為是偽作。其代表作品主要有: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喻世明言》(簡稱《三言》),馮夢龍廣泛蒐集當時流傳的話本小說和擬話本小說,編成《古今小說》,後改名為《喻世明言》,以及《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各四十卷。周清源的《西湖二集》於霖的《清夜鍾》以及佚名的《石點頭》《醉醒石》等。

當時社會上流傳的這類優秀之作幾乎被他搜括一空。凌濛初在《拍案驚奇·序》里說,他本人曾想做這一工作,但被馮夢龍捷足先登,“如宋元舊種,亦被搜括殆盡”,不足成編,故只有另起爐灶創作一批。“三言”刊行後,受到了普遍歡迎,文人書商們群起效尤,出現了大量的擬作。除凌濛初的“二拍”是優秀之作外,其餘大都粗製濫造。《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明代擬話本的代表作。

馮夢龍編選的“三言”代表了明代擬話本的成就,是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寶庫。這三部小說集相繼輯成並刊刻於明代天啟年間。“三言”總收小說一百二十篇,每書四十卷,每卷一篇。這是馮夢龍從大量家藏古今通俗小說中“抽其可以嘉惠里耳者”精選出來的。約三分之一是宋元話本,三分之二是明代擬話本。

代表性篇目還有《賣油郎獨占花魁》、《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三言》

主要描寫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動畫面,即將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為自己的主要表現對象。主要表現的思想有:

1.對“重農抑商”傳統觀念的反動。

2.以個性自由為基礎的愛情觀念。

3.市民眼中的社會黑暗面。

藝術上追求“雅俗共賞”。

《二拍》

明代作家凌濛初擬話本小說集《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

一.《二拍》的內容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經商題材的時代特色

2.愛情題材的新突破

3.超前的社會批判精神

二.《二拍》的出現是擬話本小說在體制上定型的標誌,它對擬話本小說體制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二拍》中的頭回在思想內容上與正文取得了統一。

2.在韻語的使用上,自創詩詞韻語。

3.《二拍》中對人物性格刻畫的考究,對細節真實的追求,都表現出文人個人創作的鮮明文學風格。

體制

它和話本的區別不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題目。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話本題目只有三四個字。

2.篇首。話本小說常用一首詩或詞作為開頭。

3.入話。入話是篇首詩詞之後加上一番解釋,引出正文。

4.頭回。入話之後再插入一段故事。

5.正話。故事主體。

6.篇尾。往往有詩詞或題目

小說種類

中國小說

時代名稱階段代表作品
先秦兩漢神話寓言史傳古代小說的萌芽時期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逐日
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志怪小說筆記小說古代小說的童年期世說新語》;《搜神記
唐代唐傳奇古代小說的成熟期霍小玉傳》;《鶯鶯傳》;《柳毅傳》;《李娃傳
宋代、元代話本小說白話小說轉折時期錯斬崔寧》;《三國志平話
明代白話小說;擬話本白話小說蓬勃發展時期玉堂春落難尋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三言二拍;《清平山堂話本
清代長篇小說長篇小說創作的高潮儒林外史》;《紅樓夢》;《聊齋志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